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耽美同人 >乱清最新章节 > 乱清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十三卷 天行健 第一四八章 酣战淋漓

  誓师仪式举行之后,西征大军开始向新疆进军了。

  左宗棠的“督办陕甘新军务钦差大臣”行辕虽设在肃州,但西征大军各部,并非在肃州集结,而是集结于距新疆更近的安西,然后,分批出发。

  之所以要分批出发,最主要的原因,是沿途水草资源有限,无法同时为整支西征大军的人、马提供饮水和草料;另外,分批出发,后勤补给的压力也会减轻这个道理和沿途水草资源有限是一样的。

  刘锦棠率老湘军在先,他们的任务,是接防尚掌握在朝廷手中的、靠近乌鲁木齐的几个战略要地,做好战前的各种准备。上述地方,从东往西,依次为古城、济木萨、阜康,其中,阜康最为接近乌鲁木齐。

  甘肃入疆,第一站是哈密,由哈密而北,第二站为巴里坤,由巴里坤而西,到达最终的目的地之一古城。

  老湘军抵达巴里坤后,分兵驻扎巴里坤以西的芨芨台、色毕口、大石头和三个泉等地,以确保巴里坤和古城之间的运道的畅通。

  随后,展东禄率轩军抵达哈密。他命令将储存在哈密的军粮“分起短运”,运抵巴里坤,再从巴里坤运到古城。同时,要求各部于一个月内全部到达指定位置,整装待命。

  如此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一条自后方基地哈密至前出基地古城的完整的战线和运道,次第展开,绵密不绝。

  接着。展东禄从巴里坤抵达古城。分兵驻扎木垒河以东地区。在一切布置妥当之后。他即前往济木萨,与驻扎在那里的刘锦棠商讨进兵计划。

  西征大军的正、副总指挥很快达成共识:古牧地为乌鲁木齐北面屏障,欲取乌鲁木齐,必先取古牧地。

  刘锦棠说,叛匪又有一支三千人左右的援军,从喀什噶尔赶到了。乌鲁木齐原先的兵力,白彦虎的陕回,大约一千五、六百人左右;喀什噶尔兵。大约三千三、四百左右,加上这支新抵达的援军,通扯下来,陕回和喀什噶尔兵,一共大约八千人左右。

  除此之外,白彦虎还接收了一批妥得璘的旧部,数量大约也是八千人左右。

  这一万六千人左右的叛匪,大部分都部署在古牧地对古牧地的重要性,敌我双方的认识,是一致的。

  展东禄对刘锦棠的情报工作表示赞赏。然后就问他最关心的问题:情报显示,乌鲁木齐的叛匪。已经拥有了相当数量的洋枪,也“趁”了几门洋炮,依毅斋你的看法,这些兵器,在叛匪的手里,到底能发挥出多大的威力会对我军造成多大的威胁

  刘锦棠说:“我军已同叛匪小有接触,以标下之见,叛匪的洋枪,不足为虑不过,叛匪的大炮,我军抵达之后,尚未见其发射,不晓得底细如何。再说,炮击一道,标下不甚在行,还是要请军门亲眼一睹,方知端详。”

  会议之后,刘锦棠陪同展东禄,疾驰数百里,抵达距乌鲁木齐最近的阜康,然后轻骑进抵古牧地,侦查敌情。

  这个侦查,是“火力侦查”,即主动向古牧地的叛匪射击,引诱叛匪开枪还击。

  古牧地那边,枪声响起,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展东禄就得出结论:刘锦棠说的不错,“叛匪的洋枪,不足为虑”

  首先,叛匪的洋枪,都是前膛枪。

  不过,这不是最关键的,前膛枪的威力,自然不如后膛枪,但用好了,一样能给官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在美国的时候,查塔努加战役中,北军进攻传教士高地主岭,最后一道防线前,装备斯潘塞连珠枪的轩军,就被南军的前膛枪,一次又一次打了下来,死伤惨重。最后,若不是南军士兵不慎引爆了自己的炮弹,引发大规模的殉爆,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那一次,南军的指挥官没有机械地把兵力硬塞进一条线内,而是排成前后三列,第一列的士兵只负责射击,后面两列士兵只负责装弹。第一个士兵射击完毕,第二个士兵马上把已经装填好弹药的另一支步枪递上,而第三个士兵将已经上弹的第三支步枪交给第二个士兵,自己赶快装填第一支打空了的步枪。

  如此反复循环,第一个士兵战死,第二个士兵便立即过,原驻红庙子的八千妥得璘的降人,白彦虎将其中的大部分调回乌鲁木齐,留下了三分之一左右。之所以没有把所有降人都调回乌鲁木齐,是因为,如果八千人全部调回,乌鲁木齐防兵中降人的比例就会过高,万一生乱,留在乌鲁木齐的喀什噶尔兵和陕回,就弹压不住了。

  没想到一念之差,竟致今天如此局面

  有趣的是,这个局面,亦非轩军所乐见。

  轩军的计划,原是先略略示敌以弱,将这批叛匪再往前引一引,然后分兵断其后路,“口袋”扎上了,再下死手,一鼓成歼。

  这下子,包围圈还未形成,敌军已自乱阵脚,这场仗。很可能要打成一个击溃战了。

  但是嘿嘿。叛匪还是很给力的。

  叛匪中的陕回。若是放在以前,遇到轩军,只有闻风而遁的份儿,现在手中握着洋枪,胆肥气粗,心理上生出强烈的自我暗示,以为就此跟对手扯平了,于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个个勇往直前,要报一箭之仇。所以,妥得璘的降兵压了过来,彼此冲撞,陕回虽然混乱,却大声呼喝,不肯后退。

  喀什噶尔兵呢,根本就不晓得轩军的厉害。

  喀什噶尔兵的骨干,都是浩罕人。自入新疆以来,一路以征服者自居。以为什么朝廷的军队,和叶尔羌、和田、库车以及乌鲁木齐的兵,不过大同小异,黄田失守,不过是被打了个冷不防,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和掉头而来的妥得璘降人们挤在一起,骂骂咧咧,也不肯退。

  就这么乱做一团,扰攘不休,前不得,后不得,终于,为轩军合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待轩军发起正式的攻击,弹如雨下,叛匪们才发觉不对路了

  喀什噶尔兵先吃不住劲儿了从未见过如此密集、猛烈的火力,在俄国人那里也没有见过

  接着是陕回,眼见着身旁的同袍,一个接着一个倒下,人都懵了,手忙脚乱,都忘了怎么装火药、填子弹了胡乱放出一枪、两枪,也不晓得子弹飞到哪里去了这,这,这,根本就“扯不平”啊

  妥得璘的降人呢,不必说了,一个个扔掉武器,举手抱头,跪地投降。

  没有过多久,红庙子的援军,就整个的崩溃了。

  终于,“几无逸出之敌”。

  红庙子狙击战,没有打成之前担心的击溃战,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歼灭战。

  红庙子援军的覆灭,对古牧地的叛匪的心理,造成了一万点的伤害,仗还没有正式开打,许多人就打定了输数,预备着随时开溜。

  轩军的大炮首先发言了。

  这批大炮,已经不是平甘回时用的拿破仑炮,而是轩军新近换装的克虏伯钢制后膛炮,肃州之役后,运抵甘肃。展东禄部的炮兵,是轩军最后一批换装克虏伯炮的,却是第一批在实战中使用这种炮的。

  第一轮炮击的目标,是城头上的四门拿破仑炮。

  轩军不久前淘汰下来的,也是拿破仑炮,不过,二者不是一个型号,轩军的是十二磅,所谓“大拿破仑”;叛匪的拿破仑炮,目测明显小了一个号,应该是六磅的,所谓“小拿破仑”。

  钢炮对铜炮,后膛炮对前膛炮。

  说“对”,可能有点不够准确,因为轩军的炮兵阵地,设在叛匪的六磅拿破仑炮的有效射程之外。

  射距、射界、射角等参数,事先已经经过多次的调校,叛匪炮位附近的城头,一时间,土崩瓦解,硝烟弥漫。

  一发炮弹,犹如狙击枪的子弹一般,正正好击中了一门拿破仑炮的炮架,这门拿破仑炮和旁边的两个炮手,一起飞了起来,在空中打了几个转儿,然后,在叛匪们的惊叫声中,重重地砸在了城墙后面的空地上,炮身、炮架、车轮,四分五裂。

  这片空地上,聚集着叛匪的“预备队”,登时,一片血肉模糊。

  叛匪的炮手,马上就发现,自己居然成了官军第一个打击的目标真主这算什么大炮这样东西,不都是拿来打别人的吗怎么倒过来成了挨打的目标还是第一个挨打的

  幸存的炮手们,立即做出了合理的反应,动作最快的那一位,转过身来,一跃而下,跳到了城墙后那片血肉模糊的空地上。

  炮手们做鸟兽散之后,轩军的炮击并没有停止,一颗又一颗的炮弹,砸在古牧地的城头上,很快,叛匪余下的三门大炮,随着城头的雉堞,一起七倒八歪了。

  至始至终,叛匪的大炮,没有发射过一次,结果,展东禄到底也不晓得,古牧地城头上的拿破仑炮,会不会被自己的后坐力,推到城墙下面去

  消灭了叛匪的“炮兵”后,轩军炮兵开始将目标对准古牧地的城墙。

  在克虏伯炮不间断的轰击下,古牧地的城墙一段又一段地坍塌了,出现了至少四处以上的缺口,轩军炮兵耐心地扩大着这些缺口,当这些缺口扩大到一、两丈宽的时候,展东禄下令总攻。

  官军呐喊着,潮水般涌了上去,从几个不同的方向攻入城中。

  通过城墙缺口的时候,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缺口附近的守军,早就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了。攻入城中之后,巷战也并不如何激烈,叛匪更感兴趣的是如何逃跑,在甘肃打金积堡,攻入洪乐堡后那种玉石俱焚的场面,没有出现。

  浩罕人为骨干的喀什噶尔兵的战斗意志,显然不能和陕回、甘回相提并论当然,古牧地的守军中,也有陕回,可是,当他们发现,自己即便拥有了洋枪洋炮,和轩军也根本不能“扯平”的时候,心理防线迅速崩溃了。

  古牧地的叛匪,较之红庙子的叛匪,多少逃了些出去,不过,古牧地之战,也算得上“歼灭战”了,逃出去的那点子叛匪,想来也不能再给官军接下来的行动,造成什么实质性的麻烦。

  战后检点损失,整个古牧地战役,从奇袭黄田算起,官军拢共不过阵亡一百五十八人,伤四百五十五人,损失可谓微乎其微,叛匪就歼、被俘近七千人,守将阿孜木库尔以下,包括马十娃、王治、金中万等头目,均被击毙。

  不过,白彦虎、马人得两个,不在其中。

  缴获的战利品,算是陕甘回乱以来,历次作战,最有价值是一次了:一大批洋枪,两、三门洋炮被炮弹直接命中的哪一门,是肯定修不好的了,余下三门,修修看吧。

  除此之外,还缴获了一封乌鲁木齐方面给古牧地方面的信:“乌城精壮已悉数遣来,现乌城防守乏人,南疆之兵不能速至,尔等可守则守,否则退回乌城并力固守亦可。”

  由此,展东禄判断,“以古牧地既克,守贼尽歼,乌垣逆贼必闻风胆落,乘胜直捣,一鼓可下。”

  遂决定:不做休整,立即进攻乌鲁木齐。

  展东禄留陶茂林部守古牧地,自己和刘锦棠率大部队直趋乌鲁木齐。

  斥候先行,不断回报:通往乌鲁木齐的路上,只见叛匪三三两两的溃兵,没有任何叛匪成建制人马的踪迹。

  不久,官军进抵乌鲁木齐,发现乌鲁木齐几乎已成一座空城,叛匪早已做鸟兽散,包括妥得璘的数千降人。

  审问俘虏,残存的喀什噶尔和陕回势力,已逃往乌鲁木齐东南的达坂城对,就是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的那个达坂城。

  至此,乌鲁木齐战役收官,脱幅近四年之久的北疆第一重镇,重新回到了中国人的手里。

  对于乌鲁木齐战役,当时英国泰晤士报的发行人约翰.沃尔特,如此评论:

  “这次进军是以如此惊人的隐蔽进行的,而攻击又是如此神速和巧妙;由于这些原因其效果就更加提高了,这是在中国和中亚细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七千一百字大章奉上

  。

  ps:  七千一百字,总该算“大章”了吧嘻嘻另,这是乱清写到现在,字数最多的一章哦,看在这个份儿上,各位书友请赐一张票票吧狮子拜谢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