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耽美同人 >与你相逢春风里最新章节 > 与你相逢春风里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1 章

  眼神下继续猜测,“在其他地方,但宝通局肯定脱不了干系。”

  门子通报苏子偕大人到。

  苏子偕撩起门帘,乍然间见到陆霁有一霎那不自然,但很快掩饰住了。他带来了最新的消息,“御史台翻阅了宝通寺的账目,检查每一道制钱工序,按你的意思大张旗鼓地成功唬住了户部,让他们误以为我们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宝通寺的内部……然后,我安排了可靠的人暗中监视宝通局,每一次流出的新制钱币都查清去向,真让我找出一处不寻常来。京郊三百里外有一处大宅,在我们的监视中十有三四回铜钱运入其中,每次都是深更半夜行动,行踪隐蔽,我查过这座房子,房契在户部李大人的内弟名下。”

  陆霁与李其jiāo换眼神,“那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此事还需谨慎,在宝通局的表面功夫要做足,麻痹他们。按你所说,在京郊大宅布置人马监视起来,若那里真是制造劣币的老巢,必然关门闭户,旁人不得窥见,你仔细盯梢往来人的,送进大宅中的粮食蔬菜的分量,送走的渣滓废物,这些地方总会露出马脚。这件事就拜托你了。”他拍上苏子偕的肩膀,“人赃俱获才有说服力。”

  “其,就算这次我们真的抓住了李金絮,他难道就是唯一的幕后之人吗?私造劣币可是大罪,若不是有人在背后撑腰,谅他没有这个胆子的。”

  “这条造劣币的链条上绑着的是某些皇亲贵胄yù壑难填的贪yù,户部之所以有恃无恐,也是得到楚王的某种默许。楚王把朝廷公器玩弄于鼓掌之中变成个人私利,以此来换得某些宗室、当朝大员的支持。既然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父皇彻查下来法不责众,真是算的精明。”

  陆霁面露忧虑,“既如此,铜钱一案岂不是无功而返?”

  “是,我要达到的效果就是无功而返。”在陆霁和苏子偕的讶异中,李其负手而立,望向窗外澄澈明净的天空,“吏治腐败积重难返,就算我扳倒户部李金絮,过几天又有赵金絮、刘金絮出现……我还没有能力涤dàng朝廷,如今审查铜钱案,一方面是令他们收敛忌惮,另一方面,我想拿铜钱案的姑息来换取裁减南疆军队的支持。”

  此言一出,如一记惊雷,苏子偕在愣原地

  。

  李其肃容,“劣质铜币流入市井,城内物价恐要飞涨,金陵外的商户、农家拒用劣币,不肯运粮进城,城内粮价自然节节攀升。这样下来,粮店只能关门,当铺停止收当,城内形同罢市。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强制百姓使用劣币,无疑是剥削百姓的血汗钱……这些天我一直在想,铜钱劣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边境烽烟四起,壮年男丁被征军,无人开垦荒地,更兼天灾瘟疫,朝廷财政紧张。父皇有雄心壮志,想要征战四夷,可如今,国力已经难以维系。我在南疆三年,一直在思考停战的可能xìng,客观上,我军已大败苗人,苗人军心浮动,况且这几年苗人同样遭到天灾,他们的领地狭小更难支撑,客观上已具备了停战的契机。但朝廷内主战者的话语权明显超过主和者双方,这其中,一部分人是为了朝廷颜面,以和议为耻,另一部分人却是躲在冠冕堂皇的口号下,暗地里发国难财。”

  苏子偕显然知晓内情,“□□、箭羽、戟、斧……兵器都归几个皇亲宗室监制,国库空虚的同时,几大家族中饱私囊,劣铜币一案也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陆霁明白平衡各方势力的艰难,她不安地望向其,他触上她的目光,自然明白她的担忧,他大掌抚上她的头顶,顺了顺她的长发,“放心,他们会答应的。楚王也希望我放弃在南疆的兵权,他会竭力促成此事。”

  楚王府中,楚王自收到李金絮被御史台人赃俱获的消息后就坐立难安,派人急急请了徐相。

  徐相慢悠悠才到,在他面前径自斟茶自饮。楚王气得不打一处来,在徐相面前来回踱步,“我对李金絮千叮万嘱,他却还是着了李其的道。真是应了他的名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哎呀……舅舅,你怎么还有心思喝茶,这都火烧眉毛了!”

  “殿下的好茶是西湖的碧螺春吧,”徐相笑着接过楚王的话头,“稍安勿躁。依老臣之见,若昭王揪住劣铜币一案不放,对殿下倒是百利而无一害。”他放下茶盏,起身道,“李金絮的贪腐不过是冰山一角,劣铜钱一案隐身幕后的真正获利者是盘根错节于朝廷的诸位大员。若昭王对此案穷追不舍,不需要殿下出手,自有人跳出来收拾他。殿下只需要安心坐收渔翁之利。”

  徐相的一席话让楚王由忧转喜,“那依舅舅的意思,李其真的会继续查下去吗?”

  外面有人通报,“楚王殿下,据盯梢的人回报,康平候被请进御史台问话了。”看来,刚才的问题已没必要再提,楚王透过茶盏中袅袅升起的雾气与徐相相视而笑。

  “继续盯着,随时报本王。”

  ☆、第三十四章 声东击西

  康平侯信步走进御史台,他是清云公主唯一的儿子,昔日高祖将皇妹清云下嫁给开国功臣老康平侯,如今由他继承爵位,可见他的尊贵身份。他见李其也不行礼,只招呼一句坐下,颇有反客为主的架势。

  李其也不恼,“烦请康平侯爷跑一趟了。”

  康平侯眼皮不抬,只鼻孔哼一声。

  李其命人奉上好茶,“这可是姑苏的苦丁银毫,康平侯爷是品茶的名家,请赏鉴一番。”

  他亲自执了锡壶为康平侯斟茶,“侯爷有所不知,这苦丁银毫虽然不似西湖龙井天下闻名,但在我看来却别有一番滋味。汤色碧青、味甘、回甜,香气馥郁。不知侯爷意下如何?”

  康平侯沉住气,端起杯盏一饮而尽。

  一个时辰过去了,眼看天色将晚,李其却只谈茶道丝毫不提及案情之事。康平侯有些坐不住了,“李其,有什么话直说吧,老夫可没时间陪你在这兜圈子,李金絮被你人赃俱获,可是他栽赃了本侯?”

  “侯爷多虑了,李金絮的确被御史台收监,但尚没有审讯,这次铜钱劣币案事关重大,父皇重视极了,尤其户部的监守自盗令父皇震怒。李金絮在狱中一直声称自己被冤枉,要在父皇面前陈情。康平侯也知道,我向来征战沙场,审案的经验欠缺,所以今日将侯爷请来,是想向您多多请教。”

  康平侯爷对帝的雷霆手段熟悉的很,李金絮又是个软骨头,李其的一番话让他琢磨不透,但毕竟宦海浮沉多年,他表面仍不动声色。

  “其实,此次请侯爷来,我还有关于南疆裁撤军队的事,想向侯爷讨教一番。”

  “本侯从未听闻此事。”

  “当然,因为我正yù向父皇上奏建议裁撤南疆军队。”

  康平侯诧异,“真是荒唐!李其,你在南疆驻守三年,怎会在此痴儿说梦。南疆苗人狡诈,侵扰我吴越多年,若无军队镇守,南疆必无宁日。更何况,南疆将权本就在你,你要裁撤自己的权力?本侯闻所未闻!”

  李其起身负手而立,“我并非贪生怕死之徒,南疆征战多年已成僵持之态,今年北边匈奴猖狂,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实非上策。况且国库空虚难以为继,接下来必将搜刮百姓。可如今洪水瘟疫,哀鸿遍野,怕是不等匈奴攻进,吴越国内部就官逼民反,自己先乱了。”

  “这话你该向皇上禀明,”康平侯未置可否。

  “父皇兼听则明,决策时必定听从侯爷的意见,侯爷在朝中威望极高,追随者众多,我知道侯爷一向赞成宁为玉碎,誓与敌人兵戎相见。但今非昔比,朝野内外境况如何,侯爷心中明白,所以侯爷若是愿意妥协,那便是大局已定。”

  谈话到了这里,经验丰富的康平侯知道,李其这是拿李金絮的口供换取他的妥协,不过心照不宣而已。他冷冷一笑,“你凭什么认为本侯会答应你?”

  “我政事疏浅,还望侯爷多多指教。”李其避过言语上的机锋,“我三年来远戍边关,多多依赖侯爷治下军器监的良弓好剑。”他直视康平侯,“军器监由老康平候受高祖所托开创,传到侯爷手中为吴越国立下汗马功劳,这份荣耀与责任,想必侯爷势必要传给贵公子。可不知侯爷想过没有,吴越以武立国,可如今攻守之势大变,三代以降,必将以仁义治国,今后侯爷如何为贵公子打算呢?战国时触龙尚能以一句‘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说服赵太后出质长安君。人主之子、骨ròu之亲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守金玉之重,侯爷莫不如前人?”

  康平侯一动不动,这番话戳中他的心口,想他堂堂康平侯府唯有一顽劣稚子,平素宠爱的紧,不学无术,让他忧心不已。待他千秋之后,祖宗基业如何延续……想到此处,康平侯爷对李其略一拱手,不言不语,径自起身离开。

  楚王府内,楚王吃惊地站起,指着匍匐在地的内侍,“你再说一遍?”

  “康平侯昨日离开御使台后,今早带着小侯爷去到昭王府中。”

  “昨日李其与康平侯究竟谈了些什么?”

  “御史台殿中只留昭王与康平侯两人,听不清他们的对话。”

  “废物,我养你们有什么用!”楚王气急,桌案上的茶盏被掀落在地,噼里啪啦碎了一地。

  徐相进到殿中时看到的便是瓷片残渣满地,众人战战兢兢大气也不敢出。徐相示意内侍们退下后向楚王行礼,“殿下。”

  楚王犹在怒气中,徐相自顾自继续道,“康平侯、长史侯、宁南侯已相继与昭王接触。老臣已打听到昭王此举不在劣币一案,而是提出裁减南疆军队的主张,争取他们的支持。现在位高权最重的康平候已被昭王说服,更鬼迷心窍的把他的宝贝儿子送到昭王的京畿大营中。”徐相拈须,“我越来越看不懂昭王究竟要做什么?”

  楚王眯眼,“李其裁撤南疆军,他意yù何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削弱军权对我们有利。”他眼神锋利起来,“既要裁军,那接下来必然是与南疆苗人和谈、递国书、谈朝贡。舅舅,我们不妨借力打力,是时候该动一动我们在南疆埋下的棋子了。”

  一个月后,户部李金絮与宝通局主事吴为之被判流放远寒之地,再无牵扯他人。震惊朝堂的劣铜币案重重举起又轻轻放下,朝廷争辩的喧闹迅速归于平静。

  不久后,李其上书陈情利弊,请求裁撤南疆军队,曾经激烈的反对声销声匿迹,帝私下传见几位王公大臣后很快下令,与苗人议和。唯一出乎预料的就是楚王主动请缨,接下了议和的差事。

  深夜,皎皎月光凉如水,倾泻在院中的残雪上,亮亮的。书房内灯火通明,韩相携带的大批书札到访,“这是历代整顿军务,裁撤军队的记载。”韩相顿了顿,“殿下呕心沥血,多方转圜促成的苗疆议和,却被楚王截了功劳。”

  李其淡淡一笑,“韩相不必在意,议和的目的在于缓解国库入不敷出的压力。南疆烽火三载,百姓饱受离乱之苦,也该修生养息,华美的仪制典礼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之所以请你找来这些前人之鉴,是为了给裁撤的将士们谋一条出路,若是这些青壮年劳动力安置妥当,那他们将会成为吴越国繁盛的契机;若处理不当,负有一身功夫的他们,难保不会成为流寇乱民。”提到这里,他显然忧心忡忡,“也请韩相在士子中广纳良言,进谏朝廷。”

  “这本是老臣的职责。”韩相郑重其事地躬身行礼。

  韩相掀帘而出,凛冽的寒风迎面刺骨,可他心头却涌起满腔热血与欣慰。此刻,他深深意识到曾经的青涩少年经过战场拼杀、官场历练,已成长为一位有担当、心怀慈悲的主君。

  书房内,隐身于屏风后的陆霁盈盈走出,烛光摇曳下,李其的眼睛波光粼粼,她走近他,反常的一言不发地倚在他的肩头,李其顺势拥紧她,在她脸颊蜻蜓点水地吻了吻,在耳边轻语,“怎么了?”陆霁不说话,只揽紧了他,良久后才抬眸,对上他探寻的目光,弯弯的眉眼里温光如水,“我的心上人是位大英雄。”

  ☆、第三十五章 苗人和议

  半个月后,和议的苗疆使团来到金陵,为表达苗疆对吴越国的诚意,苗人专程带来了特色的歌舞表演,在金陵最热闹繁华的街巷搭起戏台,异域风情的新奇表演吸引了城内百姓,一时苗疆歌舞成为街头巷尾最热议的话。

  京中驿站,窗中透出两个jiāo谈的人影,楚王此次拜访苗疆使团带上了礼部和议的安排,他奉上准备好的议和国书条款,“这是我吴越的诚意,请夸越将军过目。”

  被称为夸越将军的男子,皮肤黝黑,身材健硕,在接过和议文书时手腕上无意中露出鸟形纹身。他接过国书草草扫视一番便扔在一旁。楚王的笑容透着讨好,“夸越将军,明日面圣,你我之间的盟约可不要忘记。”

  “当然了,楚王殿下。你助我名正言顺得到吴越的国书,我自会帮你登上大统之位。”

  静姝最爱新奇事物,听说了这个大热闹当然不肯错过,她溜出皇宫直奔镇北侯府,可惜苏子偕在御史台中公务繁忙不能陪她。她只得调转马车头来到昭王府,缠住正批阅书札的陆霁。

  静姝绘声绘色、手舞足蹈地描述了听来的苗疆表演趣闻,“是不是很有趣?”静姝摇晃陆霁的手臂,眼里满是期盼,令陆霁忍俊不禁。

  陆霁刮上她的鼻头,“我看再新奇的苗疆歌舞也比不上咱们静姝公主的丰富表情。”

  “别打趣我,陪我去看嘛!”她嘟哝着嘴撒娇。

  陆霁指着面前厚厚的一摞书札,“这是你三哥为安置撤军的将士们挑灯夜读的资料,他平日里忙碌,我得为他挑拣分类好。”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