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最新章节 >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58 章

  说服,先生才答应下来。

  第一次访问始于2001年9月21日,那时先生还住在专家楼,也不像现在这么忙,每周除了有课以外,晚上的时间几乎都给了我,有时周末还加一次。每次时间在两个小时左右。一直持续到2002年1月17日。先生一向身体很好,但是这年冬天得了感冒,咳嗽一直不好,中间停了几次,让先生休息。有了空余的时间,我就到另一个房间整理先生的照片。每次访问,基本上是按照先生的思路,想到哪就说到哪,中间我很少chā话提问。先生说这种方式好,因为以前的一些访问者都有时间限制,还有话题限制,先生常常不能畅所yù言。先生思路非常清楚,语言又极为优美,听她讲述真是一种享受。这个学期我们一共谈了二十一次,是这本口述回忆录撰写整理的主要基础。加上后来不断的补充,总共留下了六十余小时的录音。以前我听别人说撰写口述如何难,要从一大堆口语中扒出一些文字来。但我完全不是那样,除了查阅补充资料、调整章节以外,许多大段的文字几乎都是实录。这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先生把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迦陵著作集》送给了我,让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作为补充和参考用。

  本来我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这部书稿,但实际上2006年春天才完成初稿,定稿则一直拖至现在。原因很多,人世间的沧桑变故,不断的修订补充,先生近几年越来越繁忙,都是客观上的因素;而我个人的不敏、拖沓则是主观上的因素。

  先生天资聪颖,幼承家学,后来在顾随先生的引领下步入了古典诗词的殿堂。而她所经历的时代,整个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裂变。而社会的裂变,必然会产生一些沟壑。先生在她的诗词道路上,为这些沟壑架起了一座座桥梁,这是历史赋予她的使命。先生不辱使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先生的杰出贡献,我以为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从文化传承来看,先生架起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梁。“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文化发生裂变,人们在摒弃封建糟粕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往往被失落。许多年轻的学生已经读不懂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留下的诗篇。而先生自1945年到现在,六十多年从未间断的教学生涯以及她超人的教学水平,在中国古代诗人和现代青年学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她数十年舌耕不止,笔耕不辍,通过讲解诗人的作品,使这些诗人的生命心魂,得到了再生。这些伟大诗人的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得以浸润后人的心田。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得以传承。为此,先生投入了她的大部分生命。

  其二,从东西方文化jiāo流来看,先生架起了东西方学者之间中国古典诗词jiāo流研究的桥梁,从大的方面来看,也是东西方文化jiāo流的桥梁。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和西方世界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发生裂变,随之而来的是西方世界和中国大陆之间持续几十年的隔绝。在这种极不正常的国际关系的情况下,西方的汉学家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只能到台湾。而这一时期台湾的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的古典诗词都是先生在执教,所以这些西方学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许多都曾经受有先生的影响。例如:德国的马汉茂、法国的侯思孟。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先生先后到美国的密西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任教,应邀出席了一系列学术会议,在北美的汉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与哈佛大学汉学家海陶玮先生多年的合作研究,在学术界传为佳话。后来先生常年执教于加拿大U.B.C.大学,更是桃李满天下。这期间,先生用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古典诗词,在理论上颇多建树。在那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西方世界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先生的教学研究活动,在那种极不正常的国际关系之中,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了桥梁,成为东西方文化jiāo流的使者。

  其三,从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的文化jiāo流来看,先生架起了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同胞之间相互了解、沟通的桥梁。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长时间隔绝。1979年先生回国讲学以来,给大陆带来了台湾学术界的信息,并亲自为同为中国近代颇有影响的学者台静农和李霁野两位先生充当信使,使得这两位数十年不通消息的老友,晚年取得了联系。先生当年在台大、淡江、辅仁教过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港、澳、台学术界的骨干,他们常常邀请先生去讲学、出席学术会议。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开放以后,先生常年往返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之间,联络台湾学者回祖国大陆出席学术会议,促进了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同胞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促进了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学者之间的学术jiāo流。

  大约在2002年到2003年,我开始形成上述观点,并随着这部书稿的深入日渐清晰。鉴于篇幅,这里不便展开讨论,我会择机另文述写。

  这部书稿初稿完成以后,先生曾转呈澳门的实业家沈秉和先生、南开大学文学院陈洪先生和台湾的席慕蓉老师审阅。三位先生逐章阅读,提出了很多详细的、很有见地的修改意见,这是先生和我都十分感激的。

  感谢我的母校南开大学,使我有机缘结识先生,随先生学习;感谢先生对我的信任和教导,并且三次审阅修订这部书稿;感谢三联书店汪家明副总编的关怀指导,使得这部书稿得以出版;还要感谢安易、徐晓莉、程滨、可延涛、钟锦、汪梦川、靳欣、熊烨、陆有富诸位同门多年来随时随地给予我的无私帮助。

  我的同窗孟宪实在这项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正在南开做博士后,他给了我相当的鼓励和支持,那时我连打字都不熟悉,他甚至帮我整理录入了最初的访谈录音。

  本书即将付梓之际,顾随先生之女顾之京老师亲自从顾随先生书法中为本书辑录了书名用字,蒙此荣幸,深表谢意。

  2011年12月于北京张候萍

  参考书目

  《迦陵诗词稿》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出版

  《迦陵杂文集》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出版

  《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第一版

  《我的诗词道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

  《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

  《清词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二版

  《顾随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荔尾词存》中华书局1999年1月第一版

  《梅棣诗词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李祁诗词集》自行刊印

  《叶嘉莹谈诗说词》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叶嘉莹教授八十华诞暨国际词学研讨会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北斗京华有梦思叶嘉莹先生八十寿辰暨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顾随与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

  《迦陵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满族研究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

  诗词、文论等相关引文根据以下参考书目进行了校订:

  《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1月第一版

  《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一版

  《全宋词》中华书局1999年1月第一版

  《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一版

  《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1999年12月第一版

  《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

  《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一版

  《古谣谚》中华书局1958年1月第一版

  《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一版

  《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第一版(据商务印书馆1940版影印)

  《顾随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月第一版

  《顾随全集创作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迦陵诗词稿(增订版)》中华书局2008年4月第一版

  《灵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

  《迦陵文集》(十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16sy.com---松语文学【tsukiyoer】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问小说分享者(似水若曦)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16sy.com/u?id=20416

  也可以百度搜索松语文学或者访问www.16sy.com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