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二度梅最新章节 > 二度梅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2 章

  五团圆之期,与他二人除病。

  是日,良玉取了十两银子,赏了两书童,遂至厅上拜谢天地。杏元小姐在内室,也拜谢天地,又拜夫人、二小姐。随后,众家人俱来恭喜,都摆了散福的筵席。着人将良玉请到花园,良玉拜谢夫人。于是,帘外设了一席,款待良玉。帘内一席,母女三人,酒饮数巡,夫人着杏元小姐穿了以前胡服,卷起帘儿,二人相见,少不得两下哭诉衷情。

  夫人说道:“你二人离别已久,故此胡服相见,以显神圣之灵验。”于是,良玉便将别后,如何校尉来拿,党公怎样纵放,怎样被贼劫夺,得遇冯公,如何改名荐到邹公衙内,细说一遍。小姐听说兄弟春生冲散,不知下落,又哭了一场。于是,将自己出关,如何殒命,昭君娘娘如何显圣,承夫人、小姐如何收养,也细说了一遍。说完又大家痛哭了一场,夫人又劝了一番,方才止住了泪。于是,良玉仍回书房中去了,夫人同二位小姐一同回后室去了。

  再说良玉回至书房,心中想道,“此事也是奇怪。哪知天缘在此,也得重逢相会。小姐真乃否极泰来,亨通气象,只恨不能报得冤仇。”因又想道:“母亲在母舅任上,自有家人服侍。”因此放下心思。

  不觉过了几日,忽听得有京报回来说:“邹公见驾,奏过诸事,圣主龙心大喜,内升兵部左堂,告假回家祭祖,准于明日到家。”良玉听得这个消息,便向书童说道:“你进去禀夫人知道,说我要去接你家老爷。”书童入内禀告夫人,夫人道:“梅相公才得安稳,这几日病还未曾复原,恐劳坏了身子。”书童道:“小人也曾说过,梅相公定然要去。”夫人道:“他既要去,备一匹马,多几个家人,不可粗心浮气,须要小心服侍。”吩咐已毕。

  一天晚景已过,次日清晨,良玉骑马同了家人出城迎接十里路,方才接着邹公骡轿。家人即催马上前禀道:“夫人着小的们迎接老爷,随后穆相公也来迎接老爷。”邹公道:“怎么有劳他远来?”话音未了,良玉已至面前,正yù下马,邹公道:“贤契不要下马,两下请便吧!”良玉道:“大人吩咐,晚生从命。”因并辔而行。说道:“自大人进京之后,晚生时刻触想大人。在京不知可曾会着冯年伯否?”邹公笑道:“老恩师那里每每道及贤契,命老夫致意,今又有劳贤契远接,真正得罪!不知贤契为何尊容黄瘦消减,不似在任中丰满?想必寒舍简亵,家人们不小心服侍。”良玉道:“在府中多有搅扰,并且老夫人照应,不啻亲生,延医调治,方才病痊。不过未曾还原,不曾远接,望乞恕罪。”邹公道:“岂敢!原来贤契贵恙才愈,真正有劳迎接。请贤契进城,在舍下相会吧!”于是,良玉先回。邹公过了一刻,方才到府中。

  夫人听得老爷已到,夫人便对杏元小姐说道:“我儿,你暂且往房中去,待你爹爹回来,取笑一场”大小姐听得,说:“孩儿知道。”往房中去了。忽听家人禀道:“老爷回来了!”夫人与二小姐迎出来。

  邹公至于门首,下了骡轿,走了进来。夫人与小姐迎接进内。到了堂中,家人早已点起香烛,邹公拜了家神祖宗,又与夫人见了礼。然后,夫人吩咐丫环铺了毡条,叫云英小姐拜见爹爹。

  邹公道:“我儿,不必了。”二小姐拜毕入坐。夫人笑道:“着人将大小姐请了出来,拜见爹爹。”邹公笑道:“夫人此言差矣!老夫与你只生此女,哪里又有什么大小姐?”夫人说道:“云英孩儿,当初是你养的。这个女儿,是我瞒着你养的。”

  邹公哈哈大笑道:“夫人休得取笑!”正说之间,只见众丫环扶着一位小姐出来,邹公大惊,不知此女果系何人?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

  昭君送杏元联姻

  邹公回府知根由

  词云:

  昔日娥皇事舜,今朝二女归梅,姻缘天定岂能违,何用君家推惠?借籍攻书上进,弟舅相遇场闱,文章早已占鳌魁,但看蟾宫折桂。

  话说杏元小姐走至中堂,说道:“恩父请坐,待孩儿拜见。”

  邹公见了,忙命仆fù扶起,向着夫人笑道:“这位姑娘,从何而来?”夫人便将前后之事,细说了一遍。邹公便拍手哈哈大笑道:“这就是天缘,非同等闲。”因又问道:“贤侄女可曾许人家否?”夫人道:“虽末适人,当初她父母已曾面许梅璧。后因和番,两相阻隔,故而蹉跎至今。”邹公道:“原来侄女就是梅良玉的夫人,老夫失敬了。”杏元小姐道:“爹爹何出此言?孩儿蒙恩收养,如同再造。孩儿虽不肖,爹爹念及家父母全在刑狱之中,异乡孤女,求恩父母格外怜之。”

  邹公与夫人一齐笑道:“我儿说哪里话来,老夫非有他意,所敬者你丈夫是个才子,当今之世,谁不称赞?”夫人道:“梅璧既是当今才子,相公可曾见过?又不知他的人品如何?”邹公笑道:“老夫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不敢说谎。”夫人道:“据这样如此说,但不知与穆生才学孰高孰下?”邹公道:“梅良玉的人才学业,虽人人称赞,老夫却未亲见。”夫人道:“梅生之才学,如珠玑万斛,人品是掷果盈车,是实实信得过,与穆生一般无二,不相上下。”邹公道:“夫人又来谎谈。梅生乃江南人氏,离我大名府二千里路,夫人何以见得与穆生无二?”

  夫人道:“相公把穆生当作何人?”邹公道:“穆荣就是穆生,当做何人?”夫人道:“你不知其中缘故。那穆荣实是梅良玉。”

  邹公道:“夫人何得而知?”于是,夫人把两人思钗得病的情由,细细他说了一遍。邹公大笑道:“原来有这许多的隐情,老夫如在梦中,今日方知详细。据夫人说来,良玉是大孩儿之婿,云英女儿又当另择配偶了。”夫人道:“相公,这另配的话,从此休提。”邹公问道:“这话怎讲?”夫人便将二人得病十分沉重,如何行权探病冲喜,说了一遍,又将姐妹二人,不肯分离等情,又将留钗为定,面许梅生,也说了一遍。

  邹公大笑道:“夫人乱做了。”竟奔书房中来,口中大叫道:“穆贤契!”良玉出来迎着,说道:“大人!”邹公又叫道:“良玉贤侄!”良玉一躬道:“老恩师!”邹公道:“老夫与贤侄聚首二载,不知其中备细,真愚人也。”良玉又一躬道:“小侄乃天地间一大罪人也。非敢欺瞒老伯,实出于无奈,望老伯恕小侄欺瞒之罪!”邹公笑道:“贤侄说那里话。”

  于是坐下谈些朝中事情,又讲些家书诗句,渐渐提起云英的姻缘事,于是,良玉唯唯。邹公见良玉如此,说道:“贤侄,非老夫草率言之,老夫久有此意,若贤侄不信,即命家人将昔日寄回书信取来。”不一刻取来,邹公递与良玉道:“贤侄,请看此信,便见老夫的好意,怜才之心也。”

  良玉站起身来,接书观看,便一躬到地道:“小侄一个顽愚,荷蒙大人数年栽培,难报大德。今又蒙结丝萝,小侄岂不知重轻而敢于违命?但小侄已定陈氏杏元,岂敢又屈世小妹,故而进退两难,望老伯大人原而谅之。”邹公笑道:“昔娥皇、女英同归虞舜,况她姐妹二人,又不忍分离,甘心不分伯仲。老夫主意已定,贤侄勿得见却。”

  良玉道:“既蒙岳父如此,小侄焉敢违台命?岳父请上,待小婿拜见。”邹公见他已允亲事,心中大喜,就受了良玉四拜。又同至内堂,拜见夫人。至此,府人等,俱称姑爷,把两位千金小姐,躲在房中,各自心中暗喜,日后招亲。

  于是,邹公忙命治酒,以作贺喜。邹公与良玉在书房吃酒,说道:“贤婿,如今jiān相执掌朝纲,恐漏真名,祸生不测。莫若以老夫的愚见,仍以穆荣之名,入籍大名府。后日相机,再为更易何如?”那良玉便一躬道:“谨遵岳父大人严命!”

  河北今乃科场之年,良玉高高中了大名府的案首。各官见了,也称邹公之婿,且又才高,是以举它个博学,轻轻地得了真主。邹公十分欢喜,以为眼力不差。忙了两月,又要打点进京会试,但唐朝贡生,即能会试,非比后世要乡试中了,方能入闱。

  闲活休提,再言邹公忙忙写了几封相知的书信,又命五、六个诚实家人,择了吉门,送良玉进京。于是,良玉辞别邹公夫fù,同了家人,一齐动身,取路进京。非止一日。

  那日到了都城,家人寻下了房子,请良玉安歇,已在京中不提。

  再说春生在邱公署内,入了河南籍。入泮乡试,又中了副榜。今又来至京中会试。

  再言那良玉,在寓所过了几日,取出各家信与家人们先去投递。将冯公书留下,自己写了一个手本,同书信,待自家亲自奔到都察院衙门而来。走进头门,良玉吩咐家人:“你们在外面等候。”自己取了手本、书信,独自走至仪门。只见冷冷清清的无人来入,又见东角门悬着一块吊牌,牌上面写着一张告示,良玉看见上面写道:

  “本院示谕:一应贡生举监生员得悉,今照得本都院钦奉圣命,今科考试天下各省英才。场期在近,理宜静候。凡有一应紧要公文,均已委官料理。至于亲族相知,山人野客,见选生员,禀投书者,照理东号房书吏即时辞回。所有书信、手本、名帖,均投号房,候本部出闱之后投递。该房并管门人役,嗣后务须遵照,不得擅行混禀。倘政故违,定行重责,决不姑宽。本都院言出法随,勿得视为故套。倘有军国重务,即行禀报,毋违特示。”

  梅良玉看了一看道:“虽是故套,而冯公为人耿介,那把门人役,如何肯替我投递?”心中想道:“不要理它”。我到宅门上看看,且或者遇见个熟人,他便肯替我投递,亦未可知。”一直来到宅门,只见里面走出一个老人家迎着说道:“相公,你是做什么的?”良上道:“小生要会你家老爷的,有书信、手本在此。”那老人把良玉看了一看道:“你这位相公,好象是在山东船上会我家老爷的穆相公吗?”良玉道:“正是。”

  那家人见说是穆相公,便说道:“相公,请到迎宾馆少坐,待老奴与相公通报。”于是,在良玉手中接了书扎、手本,往内通报。又见一个人手拿帖面,飞跑前来。家人认定一看,认得是邱姑老爷。家人上前迎着。方知邱相公前来谒见。请至迎宾馆,他才进去通报。你道这邱生是谁?原来就是春生。邱夫人是冯公的妹子,所以春生来拜见母舅。

  家人进去投帖,他走至迎宾馆坐下。不期良玉已先在内,二人忽然相见,不觉大哭起来。一时,各叙离别之情。春生已知姐姐神人搭救,现在邹府;梅璧又知母亲在母舅任上,俱各平安,俱各大喜,专等谒见冯公,不知冯公可曾会否?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四回

  穆朵会试游泮水

  春生赴考上长安

  词云:

  不忍一时有祸,三思百岁良方,宽心和气二陈汤,吃些方儿为上。人生名利虚谬,何须较量争强,因皆宿忿漏衷肠,借此辞婚顶撞。

  话说家人接了书扎、手本、名帖,一竟到书房而来。正见冯公静坐观书,那家人将两封书信呈上。那冯公大怒道:“老狗才,我已出告示在外,凡一切书信,不许投进。你今敢将书信传进,倘或卢杞知道,说我紊乱场规,寻私举子,怎么了得?这等放肆的老狗才?”老家人跪下禀道:“非老奴方敢投递,只因一位乃邱姑爷的相公,一位乃老爷常思的穆相公,故此老奴方敢投递。”

  于是,冯公接过两封书信一看,只见手本上写着沐恩门生穆荣,叩禀老恩师金安,一个名帖上写着愚外甥邱魁叩禀。冯公一一看完,方才慨然道:“原来是他二人。既然如此,你可起来,快请他二人进来。”家人答应出来,道:“二位相公,我家老爷在后堂相请。”二生听得,忙整衣冠,随家人来至内堂,早见冯公笑嘻嘻迎将出来。口中说道:“二位贤侄,正是我yù仁斯仁至矣!”

  二生来至中堂,一齐说道:“老年伯请台坐,容小侄等拜见。”冯公道:“二位贤侄,远路风霜,只行常礼吧!”于是,拜毕入坐。看茶,茶毕。冯公道:“二位贤侄,是同伴来的吗?”梅璧道:“老伯听禀。”随将自己的一向行藏并来京,适才在迎宾馆相遇,说了一遍。

  冯公听得,又嗟叹了一会,说道:“本当留你二位贤侄在署安住,但场期将近,恐生疑忌。你二人可将行李,统入大相国寺中。再者,春生贤侄,你的爹娘尽禁刑狱,切不可前去探问,恐jiān相知道,又生他变。待等高中之后,皇天保佑,方可相逢。”

  春生打一躬道:“小侄领命。”冯公又道:“这jiān贼耳目颇多,但京中亲友,不必前去拜望。即党、陆二公,我自有知会,谅他自必同心,决不见怪。”于是,留了酒饭:二人用毕,方告辞回寓。他二人少不得收拾,同入大相国寺内,专候场期。

  光yīn迅速,捻指已是会试之日。主考入了贡院,举子皆依例而进。已毕,各归寓所静候发榜。过了数日,又早放榜,第一名河北大名府穆荣,第二名邱魁。报子报到寓所,二人一见十分欢喜,连夜差人回家报喜。二人各叙相会之话,按下不提。

  再表他二人在京,候天子殿试。正是:

  天宫不断忠良后,玉笔亲标双栋梁。

  不日,已是殿试之期,梅良玉高高点了第一甲第一名状元,陈春生得中了第一甲第二名榜眼,第一甲第三名探花,中在山西太原府钟琦,余下皆依甲第赐进士第。他二人正是苦尽甜来。第二日,良玉、春生换了冠戴,同了探花,率领新进士入朝谢恩。

  天子一见新科状元、榜眼、探花,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