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平家物语最新章节 > 平家物语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5 章

  外戚,在朝中很有权势,凡是封爵授官,都由时忠卿定夺。唐朝杨贵妃得宠时杨国忠权倾朝野,与这事正好相象。世人的景仰,当时的富贵荣华,真可谓炙手可热。入道相国对朝中大小事情的处理也都要和他商量定夺。当时人称时忠卿为平关白。

  --------------------------

  【1】御楔是天皇即位后,在大尝会之前举行的祓禊。大尝会是即位后举行的第一次新尝会,将新谷献给天神地。

  【2】建春门院,原名平滋子,是平时信的女儿,平清盛妻平时子的妹妹;系后白河天皇皇妃,所生皇子即位为高仓天皇,遂上徽号为建春门院。

  【3】二品夫人,原文作二位殿,指平清盛之妻平时子。她官阶二位,后来成为高仓天皇的岳母。

  --------------------------

  十一

  与殿下争道

  嘉应元年(1169)七月十六日,后白河上皇出家了。但是出家之后,他仍然摄理朝政,院里【1】与宫中并没有什么区别。院里所用的公卿和殿上人,以及警卫武士,官位奉禄都非常优厚。然而,人心总是永不知足的,气味相投的人常聚在一起,相互表露心迹:“唉,某人若是死了,那个国守便出了缺;如果没有那个人,我就可以补上了。”法皇也在私下里说道:“历代平乱的人也不少,却从没有象平氏这样的。平贞盛与藤原秀乡剿灭了平将门,源赖义灭了安部贞任和宗任,源义家灭了清原武衡与宗衡,论功行赏,也仅是地方的国守而已。现在清盛这样肆意妄为,实在有悖常理。如今是佛法已至末世,王法已趋衰微的时代了。”虽是背地里这么说,因没有适当机会,并未对平家提出告诫,平家对于朝廷也没有什么不满,但是滋扰世间的事却屡屡发生。嘉应二年十月十六日,小松公的次子新三位中将资盛卿,当时任越前守,年仅十三岁,时值微雪初霁,野景诱人,便率领三十多个年轻武士,骑马从莲台野、柴野出发,来到右近马场,放出许多鹰去,猎捕鹌鹑和云雀,打了一天猎,直到薄暮才返回六波罗。

  当时的摄政松殿【2】正好从中御门东洞院的邸宅进宫。他应该从郁芳门进入大内,所以要从东洞院向南,再从大炊御门往西走。行至大炊御门的猪熊地方,资盛正好和殿下【3】的卤簿相遇。摄政的随从急忙喊道:“什么人,竟敢这样无礼!殿下正从这里经过,还不快下马!下马!”但资盛十分傲慢,一副把世间的一切都不放在眼里的样子,手下的那班武士也都是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完全不懂得下马致敬的规矩,所以也不管什么殿下不殿下,非但不下马致敬,反而想冲过去。这时已是薄暮,没有人认出马上的是入道公的孙子,或者虽是有人认得也佯作不知,于是把资盛卿以及那些武士从马上拉下来,肆意羞辱了一番。资盛卿狼狈地回到六波罗,将这事禀告了入道相国,入道公十分恼怒,说道:“即使是殿下,对于净海家的人也应该有些斟酌,况且对年幼的孩子,毫不留情地加以羞辱,实在太可气了。出了这样的事,从此会被人家看不起的,应该叫殿下认识到这一点,对殿下非报复一下不可。”重盛卿听了说道:“不,这没有什么值得介意的。假如是被赖政、光基等源氏族人欺侮,那真的是平家的耻辱。现在是重盛的儿子遇上殿下出行,却不知下马致敬礼让,这是十分失礼的。”后来还把有关的武士们召集起来,告诫说:“从今以后你们要小心一点,我还要向殿下赔礼道歉呢!”说完就回去了。

  后来,入道相国也不同小松公商量,便召集了乡下的武士难波次郎经远、濑尾太郎兼康等六十余人,他们都是些不懂礼仪,除了入道公谁都不怕的人。入道公对他们说:“本月二十一日,摄政殿下为商谈主上冠礼的事要到宫里去,你们去路上找个地方守候,把卤簿侍从的发髻统统剪掉,洗雪资盛所受之辱。”殿下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为了商量主上明年举行冠礼以及加冠、拜官的事,需要先到摄政大臣在宫中的公馆去,因此,这一天比平时的仪仗更加隆重,这次是从待贤门进去,从中御门一直往西。在猪熊堀河旁边,六波罗的三百余骑,全身甲胄正在那里等着,这些人将殿下包围在当中,同时呼喊一声,将那些今天装束得格外整齐的卤簿侍从追赶得四处乱跑,把他们全都拉下马来,肆意加以凌辱,一个一个地剪下他们的发髻。侍从一共有十人,其中右近卫府的府生【4】武基的发髻也被剪掉了。在剪去藏人大夫【5】藤原隆教的发髻时,还特地警告他说:“你不要以为这是剪你的发髻,这是剪你主人的发髻。”还将弓梢伸到车里去,把车上的帘子打了下来,把牛车的前后套绳也都割断了。弄得凌乱不堪之后,才高兴地喊叫着,回到六波罗来。入道公听说之后道:“干得很好。”随车的侍从中有一个是当过因幡的先使【6】的人,他名叫国久丸,家乡在鸟羽,虽然资历还很浅,却很重情义,他一路哭着侍奉着殿下的御车,回到中御门府邸。象这样用庄严的礼服袖子擦眼抹泪,啼泣而归的卤簿行列,真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大织冠【7】、淡海公时代,自不必说;就是忠仁公、昭宣公【8】以来的各位摄政关白,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这是平家恶行的开始。

  小松公知道了这件事,惊骇异常。他把参予其事的武士们都处分了,又说:“入道公下这种极不明智的命令,重盛连做梦也不曾想到。都怪资盛不懂事,佛经上说檀在长出两片叶子时就散发芳香【9】,资盛现在已经十二三岁,理应懂得礼仪,以礼行事,如今竟干出这种蠢事,使入道公背负这种恶名,真是不孝之至,全是资盛一个人的罪过。”随后就让资盛暂时到伊势去了。君臣上下都对重盛公这么处置表示赞赏。

  --------------------------

  【1】是上皇办公的地方,后白河上皇亦称一院。

  【2】即藤原基房,以住所地名称之,以示尊敬。

  【3】殿下原是对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的尊称,后来扩大到摄政。藤原氏历代为皇上外戚,很有权势,所以世人以王族相待,尊称为殿下。

  【4】是卫府的低级官员。

  【5】藏人所是供奉天皇起居、掌管仪典、节会等宫中事务的机构,其长官称为大夫。

  【6】是国司未赴任之前,派到地方对官吏传达训示的人员。

  【7】大织冠即藤原氏的先祖藤原镰足。日本第三十六代天皇孝德天皇(596654年在位)时所定衣冠制度,大织冠居第一位。

  【8】忠仁公即藤原良房,昭宣公即藤原基经。都是谥号。

  【9】见《观佛三味海经》,意为伟人自幼不凡。

  --------------------------

  十二

  鹿谷

  因为发生了这件事,原定商议天皇冠礼的事只好往后推迟了,到了二十五日,才在后白河法皇的法住寺殿上开了一次会议。对于摄政公自然应该有所奖慰,乃于十一月九日宣旨,于十四日升为太政大臣。同月十七日举行了谢恩仪式。然而,民间对这件事的反应好象十分冷淡。

  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年是嘉应三年(1171),正月初五举行天皇加冠典礼,十三日向上皇和皇太后行朝觐之礼。接受朝觐的法皇【1】和建春门院【2】看了正装冠服的天皇十分喜悦。入道相国的女儿【3】被册立为皇妃,年仅十五,算是法皇的养女。

  那时,以内大臣兼领左大将的妙音院【4】太政大臣藤原师长,要辞去左大将。以资格来说,德大寺大纳言实定卿应补此缺;花山院中纳言兼雅卿也颇有希冀之意;另外,已故中御门藤大纳言家成卿的三子新大纳言成亲卿也想得到这个职位。因为他是法皇的亲信,所以就开始做各种各样的祈祷。他在石清水的八幡宫里召集了一百个僧人,诵读《大般若经》六百卷全卷,历时七日,在这期间有三只山鸠从男山方向飞来,落在高良大明神【5】前面的桔树上,相互扑啄,最后都死了。主管社寺事务的检校匡清法印【6】说:“鸠是八幡大菩萨的第一使者,在宫寺【7】中不该出现这种异象。”便把这事奏了上去。上边叫神官进行占卜,说这种征兆预示着将要发生骚乱,但并非出于君王,而是出于臣下。新大纳言对这个征兆却毫不在意,因为白天人多,便每夜出去,从中御门乌丸的住宅徒步到上贺茂神社,连续参拜了七个晚上。到了最后满愿的那一夜,参拜过后,回到自己的住所,感到非常疲惫,刚一合眼就梦见自己到了上贺茂神社,一推开宝殿的门便有一个可怕的声音说道:

  樱花呀,不要怨贺茂河上的风吧,

  它无法阻止花的凋落。

  新大纳言并没有因此而醒悟,又在上贺茂神社宝殿后边杉树的洞里造了一个祭坛,请一个高僧在那里连续为他施行吉尼法【8】祈祷一百天。但是在这期间,雷电击中了大杉树,那杉树燃烧起来,几乎殃及神殿。好多神官赶来才将火扑灭。他们想赶走那个施行邪法的僧人,他却说:“我己立下了在本社连续祈祷一百天的大愿,今天才七十五天,还不能出去。”这样说了,一动也不动。神官们将这情况奏报到宫里,上边传下旨意道:“依法将他赶出去!”于是神官用为预防万一而准备的白木杖打那僧徒的后颈,把他赶了出来,一直赶到一条大路的南面去。俗话说:“神不享非礼。”大纳言因为妄想当上大将而举行祈祷,所以干出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怪事来。

  那时候封官叙爵,并非出于上皇天皇的意愿,也不由摄政关白决定,全由平家独断,因此没有论资格给德大寺和花山殿加官,而是把入道相国的长子小松公由大纳言右大将调为左大将,将次子宗盛中纳言,超越了那些更有资历的人补了右大将的缺,这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其中德大寺公乃是首席大纳言,他门第高贵,才学出众,而且是本家的嫡嗣,这回被门第平常的平家的次子宗盛超越过去,心中自然愤愤不平。人们纷纷私下里议论:“怕是要出家了吧?”但是他说还是观望一下形势再说,所以只是辞去了大纳言,隐退下来。新大纳言成亲卿却说道:“如果是被德大寺或花山院超越过去,那当然没有话说,这回却被平家的次子宗盛超越了过去,我实在是不甘心。应该想办法灭了平家,成就我的心愿才好。”这种居心实在太可怕了。成亲卿的父亲只做到中纳言,他是最小的儿子,却已晋升至正二位,官居大纳言,下赐很多领地,子弟家人皆沐朝恩,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却动了这样的念头呢?这大概是魔鬼在作祟吧。他在平治之乱【9】的时候,是越后守兼近卫中将,是信赖卿的同类,本来已经定了死刑,后经小松公重盛卿多方周旋,才得以保全xìng命。但是现在却忘记了这个恩情,在一个非常秘密的地方准备武器,召集兵士,全心全力地谋划讨伐平氏的事。

  在东山的山麓,有一个叫作鹿谷的地方,后边与三井寺相连,那里有一处戒备森严的城郭,是俊宽僧都【10】的山庄。成亲等人经常聚集在那里,谋划怎样灭掉平家。有一天法皇也巡游到那里,藤原通宪的儿子净宪法印随侍在侧。在晚上的宴会上,法皇向净宪等人谈及此事,净宪法印说:“啊呀,可不得了,这么多人都听到了,很快就会泄漏出去,成为震惊天下的大事了。”新大纳言听了,很不高兴,突然站起身来,这时狩衣的袖子把法皇面前的酒瓶子带倒了。法皇问:“这是怎么啦?”大纳言回过神来说道:“瓶子(平氏)倒了!”法皇听了笑着说:“大家来演一出猿乐【11】吧。”平判官康赖出来说道:“呀,因为瓶子(平氏)太多,所以喝醉了。”俊宽僧都说:“那么,怎样处置才好呢?”西光法师说道:“只有将头取下来,那样比什么都好。”说着便把瓶颈敲断,随后离席而去。净宪法印看了他这种狂态,非常吃惊,再也无话可说,只是觉得非常可怕。那些同谋的人有近江中将入道莲净,俗名成雅,法胜寺执行【12】俊宽僧都,山城守中原基兼,式部大辅雅纲,平判官康赖,宗判官信房,新平判官资行,摄津国源氏多田藏人行纲,另外还有许多近卫军中的武士也参与其中。

  --------------------------

  【1】即后白河法皇。

  【2】参见第一卷第十节注二。

  【3】参见第一卷第五节注十六。

  【4】妙音院即藤原师长,因其邸宅号称妙音堂,故以为名。

  【5】高良神社在石清山八幡的一隅,所祀神为武内宿祢。

  【6】是第一位僧官的称号,其次是法眼、法桥。

  【7】宫寺是附设在神社内的寺院,这里指八幡宫寺。

  【8】属于密宗的一种秘法,供奉荼枳尼天,能使诸愿成就,在普通佛教看来是一种异端邪道。

  【9】平治之乱发生在平治元年,参见第一卷第五节注十三。后白河上皇宠任藤原通宪(出家后法名信西),藤原信赖想当近卫大将,为通宪所阻,于是与源义朝等为乱,囚上皇,杀通宪,旋为平清盛所败,信赖、义朝均被杀。藤原成亲因其妹为重盛夫人,重盛子维盛与清经的妻又都是成亲的女儿,因此重盛竭力营救,使成亲免于罪罚。

  【10】僧都是统领全国佛教事务的僧正的副手。

  【11】猿乐,据说是散乐的转音,系唐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杂技。

  【12】执行是统管全寺事务的首脑。

  --------------------------

  十三

  鹈川械斗

  法胜寺执行俊宽僧都乃是京极的源大纳言雅俊卿的孙子,木寺法印宽雅的儿子。祖父大纳言原是武将出身,脾气非常暴躁,他不许别人从他居住的京极邸宅前行走,平时经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