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平家物语最新章节 > 平家物语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0 章

  在雾浓的高野遁世,除了一心一意祈求后世冥福之外不再理会世上之事了。古时曾有身托于商山之云、心寄于颖川之月的人【5】,不都是因为学识渊博,志向高洁,所以才弃世离俗的吗!隐居在高野的宰相入道成赖,听到京中的种种传闻,说道:“看来,我等早日决心遁世,确是明智之举。如果是在朝中听到这些消息,那该怎样自处呀!保元、平治之乱,已是悲惨之至;也许是因为当今已是末世吧,以后还不知会出现什么样的乱子来呢!我正是拨云登山,犹恐不高;入山隐居,犹恐不深呢!”这话确实不错,这世间实在不是心地善良的人能够安居的。

  同月二十三日天台座主觉快法亲王因为屡次辞退,仍以前座主明云大僧正为天台座主。入道相国如此肆意妄为,是因为他女儿身为中宫,女婿官居关白,所以觉得万事尽可放心了。他说:“一切政务完全jiāo给天皇处理好了。”便回到福原去了。前右大将宗盛卿急忙进宫禀奏,高仓天皇说:“法皇将天下禅让给我,我本无心于政务,还是一切由你与关白商量着办吧。”根本不予理睬。

  法皇在城南离宫,冬天已过去了一半,只有山野的烈风呼啸,清冷的月色惨白地照在庭院中,院中虽有积雪,却无踏雪寻访之人;池面上结满了冰,却没有群集喧闹的鸟雀。大寺钟鸣犹如遗爱寺【6】的声响;西山的雪,恍若香炉峰【7】的景色。霜夜寒风,音响微传于御枕;晓冰行车,轨迹远伸于门前。行人征马,匆匆走过的情状,凡夫俗子混迹红尘的景象,一看之下,陡然生出不尽的感慨。法皇曾说:“守卫宫门的乡间武士,日夜克尽职守地警卫,不知这是前世结下的什么因缘。”因而非常惶恐。眼前的所有景物,无不引起法皇的忧思。因为这些景物,有的象昔日的游幸,有的象参拜诸山神社佛寺,有的则象万寿贺典,于是禁不住流下怀旧的泪水。暑来寒往,春去秋至,时间已到了治承四年。

  --------------------------

  【1】《孝经孝治章》有云:“明王以孝治天下。”

  【2】虞舜父顽母嚣,见于《尚书尧典》。此处所云唐尧的孝行,不见于典籍。

  【3】宇多天皇于宽平九年(897)退位出家,云游诸山灵寺。

  【4】语出《荀子王制篇》,亦见于唐《贞观政要》。

  【5】商山之云,指商山四皓,汉初的四位贤者。颖川之月指许由,帝尧时避居颖川,不愿接受帝尧的禅位。

  【6】江西庐山的古寺,白乐天《白氏文集》有云:“遗爱寺之钟,欹枕而听;香炉峰之雪,拨帘而看。”

  【7】香炉峰在遗爱寺后面。

  --------------------------

  一

  严岛临幸

  治承四年(1180)正月初一,在鸟羽殿方面,因为未获入道相国的许可,法皇也表示应该谨慎小心,所以一直到初三也无人前来拜谒。但已故少纳言入道信西的儿子、樱町中纳言成范卿,以及他的兄弟左京大夫修范卿,获准晋见法皇。正月二十日,是东宫【1】穿裤和吃鱼的日子,举行了庆贺典礼,但在鸟羽殿,法皇却只当这是别人家的事情,只是听说而已。

  二月二十一日,高仓天皇没有任何病症,却被逼禅位,让东宫践祚。这完全是出于入道相国的专横跋扈。平家的人都说时运到了,全都高兴得手舞足蹈。神镜、神玺、宝剑这三件神器【2】照例是要传给新帝的。公卿们在行礼的地方坐下来,一切按照例行的仪式进行,由辨内侍【3】捧出宝剑,在清凉殿西面由泰通中将接了过去。接着备中内侍捧了放神玺的匣子出来,隆房少将接了过去。内侍想,自己亲自捧这神器的匣子,今夜也许是最后一次了,心里生出无限感慨。少纳言内侍却有另外的考虑,本来应该由她捧出神玺匣子,她想如果拿了这匣子,以后就不能长久地做新帝的内侍,便临时推辞了。少纳言内侍当时年纪已不小了,人们都指责她说:“指望第二次得到青春是很不实际的。备中内侍当时只有十六岁,年纪虽小,却甘愿捧这只宝匣,这的确是很可贵的。”世代相传的宝物,都由经管人一件件接收下来,送到新帝的临时寝宫五条殿【4】去了。如今高仓上皇住的闲院殿灯光暗淡,既没有鸡人【5】报晓,也不再有侍卫武士唱名报到了,上皇所有的旧人都感到不安,在喜庆的典礼上不由得痛心流泪。左大臣藤原经宗来到公卿列坐的殿堂上,宣布高仓天皇让位的事,一些心肠软的人听了无不流泪。即便是高仓上皇自愿将帝位让给东宫,以图今后在后宫过清静日子,在这个时候心有凄怆也是常情,更何况他并非出于本心,而是被迫退位,因此那种悲哀之情更是一言难尽了。

  新帝当时只有三岁,人们都说这次让东宫践祚太早了。平大纳言时忠卿是新帝rǔ母帅殿侍【6】的丈夫,他说:“有人说这次让位给幼帝太早了。在外国,周成王三岁即位,晋穆帝两岁登基。在我朝,近卫天皇三岁,六条天皇二岁,都还裹在襁褓之中,不能正式冠戴,或是由摄政背着登基或是由母后抱着临朝。后汉的孝殇皇帝【7】诞生百日就登基为帝了。天子幼年即位,和汉两国都不乏先例。”但是,当时一些有识之士窃窃私议道:“唉,这说的是什么话,倒不如不说的好。那都是什么好先例呀!”东宫登基称帝,入道相国夫fù便成了天皇的外祖父、外祖母了,受到准三后【8】的诰封,赐予年官年爵【9】,赐给差役从人,家中出入的都是身着锦绣的武士,宛如宫禁一般。出家入道之后,竟有如此的荣华。以出家人而获准三后的诰封,这是仿照法兴院的大入道兼家公【10】的先例。

  三月上旬,传说高仓上皇将临幸安艺国严岛,人们觉得非常诧异,都说帝王退位,临幸诸神社都是从八幡、贺茂、春日等处开始的,这是常例,为什么要到安艺国呢?令人不解。有人说:“白河上皇曾临幸熊野,后白河法皇曾临幸日吉神社,现在这次临幸,是上皇的高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严岛是平家非常崇敬的神社,此举面上好象与平家同心,实际上却是为了幽闭在鸟羽殿的法皇,缓和一下入道相国的反感。”但是山门僧众听了却非常愤慨,说道:“如果不临幸八幡、贺茂、春日,那就应该临幸我们比睿山的山王七社。临幸安艺国是哪朝哪代的先例?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就抬着神舆去阻止这次临幸。”因为有了这种议论,临幸就延期了。后来经过入道相国多方劝慰,山门僧众才安静下来。

  三月十八日,上皇因为即将启驾出行,临幸严岛,所以先到入道相国西八条的府邸。黄昏时分,召见前右大将宗盛卿,说道:“明天在临幸途中想顺路到鸟羽殿谒见法皇,你以为如何?不通知入道相国有些不妥当吧。”宗盛流着泪道:“应该没什么妨碍吧!”上皇说:“那么,你今晚就把这事告诉鸟羽殿。”前右大将宗盛卿急忙来到鸟羽殿,禀报法皇。法皇因为渴望已久,有些不相信地说,这不会是做梦吧?

  十九日,大宫大纳言隆季卿在深夜时分便来催促出发。早就说要临幸严岛,如今到了西八条,才算最后成行了。那时节,已是三月过半,下弦的残月被乱云遮得朦朦胧胧,飞向北国的归雁在空中长鸣,此时听了一定会有很深的感慨吧。天还没亮的时候,便到了鸟羽殿。在门前下了车,走进门去,只见人影寥落,树影yīn森,这里竟如此萧条,给人凄凉之感。已是暮春,树叶繁茂成荫;枝头花色早褪,宫中的莺声也显得苍老了。去年正月初六,行幸法住寺殿,觐见法皇和太后时,乐屋管弦齐奏,公卿罗列,卫士林立,百官有司相率迎接,幔门洞开,芦席铺道;这些正规仪式今天一点都没有,简直象做梦一样。成范中纳言报告上皇来到,法皇移驾寝殿中央正面相候。上皇今年二十岁,在凌晨的月光之下,显得十分俊秀,与已故母后建春门院非常相象。法皇见了,想起故后,不由得落下泪来。法皇和上皇的座位很近,他们的谈话别人是听不到的。在御前侍候的只有老尼一个人。谈了许久,太阳已升起,便告辞离去,在鸟羽的草津上船启程了。上皇看到法皇在离宫过着幽静寂寞的生活,心中非常凄恻。法皇又想到上皇旅途野宿,浪上舟中定感劳顿,心中也非常不安。这次临幸,撇开伊势神宫、八幡、贺茂,而到遥远的安艺国参拜严岛明神,想来一定会被神佛接纳,所祈求的一定会如愿,应该是毫无疑义的了吧。

  --------------------------

  【1】高仓天皇的皇子,平德子所生,年方三岁,按照当时习俗,三岁时应行穿裤仪式,并开始吃鱼ròu。

  【2】这三件是日本传国之宝。神玺,不同于中国宫廷的玉玺,乃是一种玉石串饰。取种种玉石作为勾玉,头大尾小,头上有孔,穿作一串,悬于颈下,作为装饰。传说古时天照大神(太阳女神)隐藏起来,世上没有阳光,因此诸神齐集,造作此串,歌舞大笑,诱她出来,并以镜照她,不让她再躲藏,这就是镜和玺的由来。宝剑则是天照大神的弟弟素戋鸣尊从八头大蛇身上取出的。

  【3】辨内侍是一女官。内侍是官职,辨是她父亲的官衔,并非她的姓氏。按当时惯例,宫中均如此称呼。以下的备中内侍、少纳言内侍,与此相同。

  【4】大纳言邦纲的府邸。

  【5】宫中司晨报晓的人。

  【6】典侍是内侍司的次官,帅是其父藤原显时太宰权帅的官职。

  【7】后汉孝殇皇帝于元兴元年(105)十二月即位,第二年八月就死了。所以说不是好前例。

  【8】即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规格支取年俸。

  【9】为给在朝任职的官员增加收入,另赐地方官的名号,谓之“年官”;为此特叙为从五位,谓之“年爵”。

  【10】藤原兼家出家后,其府邸建为法兴寺,故称之为法兴院大入道。

  --------------------------

  二

  回銮

  同月二十六日,上皇到了严岛,以入道相国所宠爱的巫女们的住所作为行宫。在那里住了两天,举行了诵经和舞乐等仪式。三井寺的公显僧正充任导师,他登上高座,鸣钟之后,向神佛申明缘由,高声朗诵道:“远离九重皇都,冲过八重海浪,来此参诣,御心之诚,实可感激。”上皇与随侍臣下听了无不掉泪。以后,又在严岛主宫和配宫,以及其他各社各寺,一一礼拜。在从主社顺着山路到达约有五町远的瀑布之宫时,公显僧正作歌一首,题在拜殿的廊柱上:

  一幅白练落九重,

  得结因缘喜心中。

  神官佐伯景弘晋升为从五位上,国司菅原在经也晋升为从四位下,在上皇宫中特许登殿。严岛的座主尊永升为法印。这次临幸,神明亦为之感动,想来入道相国的心情也会缓和一些吧。

  二十九日,上皇的御舟解缆回航,但因海上风浪太大,又返回严岛,停泊在阿里浦。上皇说:“这也许是因为大明神惜别之故,大家作歌吧。”隆房少将作歌道:

  惜别回舟阿里浦,

  神明助力白浪翻。

  到了夜半,风浪平息,御舟重新启航,当天到了备后国的敷名港。在应保年间,后白河法皇临幸的时候,这里的国司藤原为成修建了行宫,入道相国便预备以这里供上皇临幸之用,但上皇并没有上岸。“今天是四月初一,在京城是换穿夹衣的日子。”提起这件事,随行人员都非常想念京城。岸边松树上鲜艳的藤花盛开着,上皇见了便将隆季大纳言叫过来,说道:“将那藤花折一枝来。”这时正巧左史生中原康定坐着舢板从上皇前面驶过,便叫他去折。康定便折了一枝,连同松枝一并献上。上皇非常满意,高兴地说道:“以此花为题作一首歌吧。”于是隆季大纳言咏道:

  祝愿君王千载寿,

  藤萝攀附苍松枝。

  随后上皇便与身边的人说笑,并打趣地说道:“那位着白衣的巫女,心里一定非常挂念邦纲吧。”大家都笑了起来。大纳言正要辩解的时候,一个侍女拿进一封信札说道:“这是给五条大纳言的。”说着,呈上信札。众人顿时哄笑起来,说道:“果不其然!”大纳言接过来看时,乃是一首和歌:

  袖浸白浪已湿透,

  起舞翩翩意难酬。

  上皇看了,说道:“倒是很风雅呢,快和一首吧。”上皇就叫人拿来笔砚给他。于是大纳言和道:

  芳姿未睹应见谅,

  泪如波涌眼迷蒙。

  这以后,便在备前国的儿岛停泊。

  五日,天晴风静,海面上十分平稳,御船在前面航行,随侍众人的船跟随其后,穿过海上的烟雾顺利行进。当天酉时【1】便抵达播磨国的山田港。从那里改乘御辇前往福原。随行众人虽然都想早日回京,但六日这天,上皇却在福原逗留了整整一天,观赏了各处的风光。连池中纳言赖盛卿的山庄以及新垦荒地都看过了,七日才离开福原。行前,隆季大纳言奉旨对入道相国一家颁赐恩赏。入道的养子丹波守清邦,叙正五位下;入道的孙子越前少将资盛,叙从四位上。当日行抵寺井,八日回到京城。出迎的公卿、殿上人都来到鸟羽的草津。回銮的时候,不再临幸鸟羽殿,直接到入道相国的西八条去了。

  同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帝登基。登基大典本应在太极殿举行,因前年被焚后尚未修复,所以改在太政官的正厅举行。但是,九条公藤原兼实说:“太政官的正厅,相当于臣下的家里管杂事的账房。既没有太极殿,就应在紫宸殿举行大典。”便又改在紫宸殿了。但又有人说道:“保康四年(967)十一月一日,冷泉天皇在紫宸殿登基,那是因为主上有病,不能临幸太极殿,引此为例怕不好吧。莫如仿效后三条天皇延久年间(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