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平家物语最新章节 > 平家物语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2 章

  毫不畏惧,仰首朗声大笑道:“听说近来每天夜晚都有人来王府窥探,我以为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也没用心戒备。今天晚上突然有穿着铠甲的人闯进来,问他是什么人,说是什么宣旨的使者。那些山贼、海贼、强盗等,往往自称是公卿家的公子,要不就说是宣旨的使者。所以我就说什么叫宣旨,便砍杀起来。假如我认真准备,身穿铠甲,手持钢刀,那些所谓的官差怕是一个也别想活着回去。亲王现在哪里我不知道,就是知道,身为武士我也绝不会说的,拷问审讯又有什么用呢!”说完就不再开口说话了。许多在场的平家武士都说:“真是刚勇的汉子,怪可惜的,杀了真不应该。”其中有人说:“那年在武者所【2】的时候,有六个强盗,大家都抵挡不住,他一个人追了上去,砍倒四人,生擒二人,因此被任命为左兵卫尉,真是以一当千的武士。”大家jiāo口称赞。入道相国因此也改了主意,将他流放到伯耆的日野去了。后来,源氏当权,信连便东下镰仓,经过原平三景时,将事件的始末一一上达,镰仓公听了说道:“真是感人的事。”称赞不已,便赐给他能登国的领地。

  --------------------------

  【1】卫府腰刀原是实用的武器,后来成了华丽的装饰。

  【2】法皇的警卫机构。

  --------------------------

  六

  竞武士

  亲王顺高仓小路向北,又转上近卫大路向东,渡过贺茂川,来到了如意山。古时候,天武天皇在东宫的时候,曾受到匪徒袭击,他逃到吉野山,扮成少女模样,现在高仓宫的情形与他一样。作为王室后裔,这样整夜在陌生的山路上奔走,自然是很不习惯的,脚中渗出的血染红了路上的石子,夏草丛中的露水落在脚上伤处十分疼痛。就这样经过一夜奔逃,东方破晓的时候来到了三井寺。高仓宫说:“生虽无益,却也惜命,只得投靠到众僧这里来了。”众僧非常感动,便将南峰的法轮院布置一番,作为亲王临时的住所,请亲王住下来,并迅速备好了膳食。

  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十六,京城中纷纷传说高仓宫兴兵谋反,人已经逃走了。满城人心惶惶。法皇听了说道:“离开鸟羽殿可算是一件喜事,泰亲卜辞中说还有忧伤的事,大概就是指这件事吧。”

  且说源三位入道赖政,这几年本打算安稳度日,为什么今年会兴起谋反之念呢?这是因为平家次子前右大将宗盛卿作了一些欠妥当的事。因此说,人得势的时候,对于不该做的事,不该说的话,都应该审慎小心,不要去做去说。

  说起这事的根源,是因为源三位入道的嫡子伊豆守仲纲得了一匹骏马,即使在宫中也非常有名;那是一匹茶褐色的马,被认为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神品,论起脚力和xìng情,可以说没有更好的了;这匹马叫木下。前右大将听说此事,便派人到仲纲那里说:“听说府上有匹著名的骏马,请赐借一饱眼福。”伊豆守回复道:“是有一匹好马,但因为近日驰骋过度,为了让它休养一下,已送到乡下去了。”宗盛卿听了使者的回报,说道:“那就算了吧。”也没再说什么。但当时在座的平家武士们却生出事来,有的说:“什么!那马前天还在他家呀!”有的说:“不,昨天还在那里。”又有人说:“今天早晨我还看见他在院子里骑着转呢!”宗盛卿就说道:“他这是舍不得呀,真是可恶,一定要把那马要来!”于是,或差武士去要,或送信去追索,有时一天之内去五六次,有时一日之中去七八回。三位入道听说这事,便将伊豆守叫来,说道:“即使是黄金做的马,人家那么想得到,也不应该吝惜呀!快把那马送到六波罗去。”伊豆守不得已,便写了一首短歌,连马一同送到六波罗去。歌曰:

  爱之慕之,何来顾之!

  如影随形,岂忍弃之。

  宗盛对这歌并不理会,只是说:“马确是好马,只是它的主人太吝啬了,把主人的名字烙在马身上吧。”便在马身上烙了“仲纲”两字,拴在马厩里。每遇客人来访问道:“听说您得了一匹名马,牵出来看看吧。”宗盛便吩咐道:“给仲纲备上鞍子,牵出来!”或者说:“骑上仲纲吧!”或者说:“打仲纲一鞭!”这些侮辱的言语传到伊豆守仲纲那里,他非常气愤地说:“我本来将这马看得比自己还重,因为抗不过权势被强夺了去,而今由于这马,仲纲竟成了天下笑柄,真是岂有此理。”三位入道得知,对伊豆守说道:“平家的人认为无论怎样侮辱我们,我们也奈何他不得,才说出这样的混帐话。被人欺压到了这种地步,苟活于世实在没有什么意思,但也只能以后等待机会!”然而,他并未以一己之愤进行报复,而是劝说高仓宫举兵起事。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由于这件事,天下的人都想起小松内大臣来。有一天小松公进宫,顺便到了中宫【1】那里,有一条八尺左右的蛇在大臣左边爬行。这时他想,如果自己惊慌失措,那些女官一定会惊慌,中宫便会因此而受惊,于是他用左手按住蛇尾,用右手抓住蛇头,将那蛇塞进自己的袖里,一点也不慌张,然后站起来,叫道:“六位藏人在吗?六位藏人在吗?”那时,伊豆守仲纲还是卫府藏人【2】,便报名道:“仲纲在这里。”上前将蛇接了过去。然后走过弓场殿,来到殿前的小院里,便叫管库房的小舍人【3】说道:“把这拿出去。”小舍人吓得直摇头,转身跑掉了。不得已,便叫来自己的从卒泷口竞【4】,叫他拿去扔掉。第二天,小松公将一匹骏马备了鞍,派人送给伊豆守,并传话说:“你昨天的行为实在精彩。这是一匹最好骑的马,夜晚从官厅出去,走访秦楼楚馆时,骑它最为相宜。”伊豆守回复小松公道:“所赐骏马,谨此拜领。昨日得见大臣精彩镇定之举,如见西番弄蛇舞也。”小松公这样的豪举,是当今的宗盛卿所不能比的。不要说送人骏马,反倒强要人家珍爱的名马,以致酿成天下大祸,实在是太不象话了。

  同月十六日夜里,源三位入道赖政、嫡子伊豆守仲纲、次男源大夫判官兼纲,六条藏人仲家、其子藏人太郎仲光以下,共三百余骑,各自放火焚烧了自己的邸宅,投奔三井寺去了。

  三位入道的那个叫源三泷口竞的武士,并没有跟去,仍留在那里。前右大将宗盛卿将他召来,问道:“你为什么不跟随三位入道一起去,留在京城里干什么?”泷口竞恭敬地回答道:“我平日里就想,一旦发生什么事,应率先为主人效命。这回不知为什么,却没有接到通知。”宗盛卿说:“你本来是同朝廷逆臣赖政一伙的,并且在他府中效力,今后你打算怎么办,愿不愿为平家效力,直说!”泷口竞流着泪说:“我同源三位入道本来有世代相传的情谊,但我怎么能和沦为逆臣的人同声一气呢,从此以后就为府上效力吧。”宗盛说:“那么就在这里干吧,我不会比赖政家薄待你。”说罢就进去了。从此以后,不时听到呼唤:“武士阿竞在吗?”答道:“有!”“阿竞在哪里?”“在这里。”一天到晚这样应答伺候着。眼看已近黄昏,大将出来了,泷口竞恭敬地说道:“听说三位入道盘踞在三井寺,一定会派人讨伐的吧,那些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除了三井寺的僧众,就只有渡边族【5】的人。我要干掉几个有本领的强敌,但我原来的那匹能征善战的马,不知被哪个家伙偷走了,请借给我一匹马吧!”大将说:“这没有问题。”便将平日最喜爱的一匹叫廷的花白马,备上好的鞍鞯,赏给了他。泷口竞回到住所,说道:“天赶快黑下来吧,天一黑下来,我就骑着这匹马跑到三井寺,为三位入道打头阵,就是战死疆场也在所不惜。”天渐渐黑下来了,他把妻儿们全藏了起来,便骑马奔往三井寺去了。其心情之悲壮是可以想象的。阿竞穿着缀有大菊花穗子的平纹狩衣,外罩世代相传的红线缝缀的铠甲,头戴有银白色星点的盔,腰佩精制的大腰刀,背上的箭筒里chā着二十四支两头白中间黑的鹰翎箭,同时按宫中武士的规矩,另chā两支shè靶比赛用的箭。手里拿着缠藤的弓,骑着廷马,带着一名从卒骑着换用的马,叫牵马的人挟着盾牌,将住宅放火烧掉,径奔三井寺去了。

  六波罗方面听说泷口竞的住宅起了火,全都慌乱起来。宗盛卿急忙出来问道:“泷口竞呢?”回答说:“不在。”宗盛卿说道:“轻信了这家伙,上了他的当了,赶紧去追!”话虽这么说,可是泷口竞是善用硬弓的武士,尤其长于连shè,又是膂力过人的勇夫,因此有人说:“仅仅他那二十四支箭就能shè死二十四个人,不要吭声!”

  这时三井寺也有人在说泷口竞,渡边族的人说:“应该叫阿竞一起来,将他一个人留在六波罗,不知要吃多少苦头呢!”深知阿竞为人的三位入道说:“他绝对不会被他们轻易捉住。他对我入道是很有情谊的。等着看吧,他很快就会来的。”话犹未了,阿竞就进来了。三位入道说:“你们看这不是说到就到了吗!”阿竞恭敬地说:“我把伊豆守的骏马木下换来了六波罗的廷。”说着就将骑来的名马献给了伊豆守。伊豆守仲纲看了非常欢喜,立即剪了马尾和马鬃,烙上印记,第二天夜里便将它赶回六波罗。到了夜半时分,那廷进到马厩同别的马咬了起来。马夫吃惊地喊道:“廷回来了!”大将宗盛出来看时,只见马身上烫出的烙印是:“昔名廷,今名平宗盛入道。”大将大怒:“该死的泷口竞,我轻信了他,上了他的当,实在令人气恼。待以后打到三井寺,一定要把他活捉过来慢慢锯掉他的脑袋。”他气得暴跳如雷。但廷的尾巴和鬃毛永远不会再长出来,烙印也不会消失了。

  --------------------------

  【1】中宫,指高仓天皇的皇妃平德子。

  【2】卫府藏人即卫府的官员又兼任藏人。

  【3】做杂事的小僮。

  【4】泷口竞也是源氏的一支,因聚族居于摄津国的渡边,乃以渡边为姓。泷口在这里是武士的代称,因宫中警卫机关设在泷口(即瀑布口),故有此称。

  【5】渡边族也是源氏的一支,因住在摄津国的渡边,故名。

  --------------------------

  七

  山门牒状

  三井寺吹响海螺,撞响寺钟,召集僧众开会,大家计议道:“细察近来世上情势,正所谓佛法衰微,王法不振。当此之时,清盛入道恶贯满盈,今若不予惩处,更待何时!高仓宫移驾本山本寺,实乃正八幡宫之保佑,新罗大明神【1】之神助。天神地俱显神威,佛力神力定予膺惩。北岭【2】乃圆宗学法之胜地,南都【3】为夏腊得度【4】之戒场,如送牒状致意,必然起而帮助我等,这是毫无疑义的。”于是将牒状分送比睿山和奈良。致比睿山的牒状中写道:

  园城寺谨致牒于延历寺寺务所:

  请予协助,俾本寺免于破灭事。

  净海入道肆意横行,蔑视王法,破灭佛法,世人无不怨愤,自古及今无过于此。十五日夜晚,法皇之二皇子潜来我寺,净海等竟假传法皇旨意,着令立即jiāo出。我等实难从命。据闻不日将派官军前来追剿,我寺之破灭即在顷刻之间,天下众生莫不为之叹息!延历、园城两寺,虽门派不一,但所修皆为天台法门,犹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则天台之法不行。为此特请贵寺予以协助,俾本寺免于破灭。我等当尽弃前嫌,恢复昔日同住一山之谊,众僧佥议,特致牒状如上。

  治承四年五月十八日

  众僧徒

  --------------------------

  【1】新罗大明神是三井寺的镇守神,即索戋尊命。传说此神曾降临新罗,故有此名。

  【2】参见第一卷第八节注四。

  【3】南都一般是指奈良,这里是指奈良的兴福寺。

  【4】四月十六至七月十五的九十天为夏腊,在此期间,设坛施戒,剃度僧人。受戒者得获政府颁发的度牒,承认其僧侣身份。

  --------------------------

  八

  南都牒状

  山门僧众接到牒状,阅后说道:“这是怎么回事,三井寺原是本寺的末寺【1】,竟说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这不是贬低我们吗?真是岂有此理。”因此,没给回信。而且入道相国也关照天台座主明云大僧正,叫他安抚僧众,于是座主急忙赶上山来。这样,给高仓宫那边的回复,只是说能否协助还不确定。入道相国又把近江的大米二万石、北方的薄绸三千匹,捐给山门。将这些物品分给山上山下各处的僧众,由于仓促行事,所以有的分得多些,有的则两手空空,什么也没得到。不知什么人写了这样一首匿名诗:

  可叹法师绢衣薄,

  难将贪婪丑态遮。

  又有一首好象是没有分到绢绸的人写的:

  我等未得绢一匹,

  贪婪丑态担不起。

  再说三井寺致南都的牒状,是这样写的:

  园城寺谨致牒于兴福寺寺务所:

  请予协助,俾本寺免于破灭事。

  佛法之所以为尊,皆因守护王法之故;王法之所以长久,全赖佛法之维护。今入道太政大臣平朝臣清盛公,法名净海,肆意横行,灭国威,乱朝政,无论道俗,人人怨愤愁叹。本月十五日,法皇二皇子为防不测,悄然驾临我寺。为此,平家假传法皇旨意,着令立即jiāo出。然我寺僧众着力加以保护。为此净海禅门将派武士前来滋扰,佛法王法,俱将毁灭。古时,唐朝会昌天子【2】曾举军兵,yù灭佛法;清凉山僧众乃与之jiāo战,奋力防御。对天子尚可如此,况彼谋反八逆【3】之辈哉。至于贵寺,曾被以莫须有之罪名流放座主,会稽之耻今日不雪更待何时?务祈贵寺僧众,内为助我,免佛法之破灭;外为抗逆,防恶徒之滋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