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国术纵横最新章节 > 国术纵横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三十七章

  “说到中古时代的“世家大族”,用以往阶级观点分析,首先就被定性为腐朽堕落不学无术。但随着史学思想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一棍子打死的方法是极其简单和荒谬的。所谓“世家大族”,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地区文化上的代表。他们通过他们在文化上的优势,参与国家政权,对大政方针施加影响,从而维护本家族以至家族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利益。

  现在经常看到一些所谓上流社会的信息,但是都语焉不详,一些传言也难以辨别真假,倒是能够发现一些古代世家的记录,例如绩溪“四胡”来历。”明德对于历史方面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

  “胡姓在绩溪是一个大族。县境内胡氏宗祠及其分支祠甚多这些宗祠由于始迁祖入境年代落户地点建祠时间和后来显宦名臣因素不一,称谓也就各异。故曾一直流传绩溪“三胡”。经考证,绩溪胡氏,共有四大宗脉,即北门金紫胡龙川坑口尚书胡城东遵义胡湖里含上庄明经胡。因宗脉纷繁,不仅外籍人士如蔡培先生在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序时,曾错把胡适作为“三胡礼学”的后裔就连本县的异姓人士,也常会辨识不清。其实,从绩溪各胡姓宗谱考其宗脉渊源,各宗奉祀始祖虽然不同,但在统宗谱序言中都有“胡姓,虞舜后裔”的记载。

  “金紫胡”,宗唐散骑常侍宓为始祖,由青州濮阳板桥村迁歙之乌聊山,南唐时沼迁绩溪。南宋时建祠,以宋名臣胡舜陟赠金紫光禄大夫得名。

  “尚书胡”,宗东晋胡焱为始祖,焱仕东晋官监察御使以散骑常侍出歙州,举家从青州濮阳板桥村迁歙,再迁龙川。建祠于宋。以明弘治嘉靖间先后有名臣胡富胡宗宪官至工部兵部尚书得名。

  “遵义胡”,宗清为始祖。南宋时自浙之乌程迁绩溪胡村,十一世严迁绩城东遵义坊,建宗祠,因得名。

  “明经胡”,宗南唐乙酉明经科进士昌翼为始祖。昌翼,唐昭宗子,朱温篡位,帝临难。以幼子委侍御胡清三公,翼之出,南归婺源考川。生三子,长子延进,为绩溪令,迁绩溪胡里,始建祠,因得名明经胡俗叫“李改胡”其后迁岭北宅坦上庄,另建宗祠,称明经胡上庄宗。

  按金紫胡宋绍兴年间胡舜陟撰谱序云:“虞舜之后,有遏父者,为周陶正。武王克纣,封舜裔满于陈,溢胡,因得姓。”关于这一远祖,各胡姓宗谱包括胡昌翼又父三公上溯,所记皆相同,并无异议,就中金紫胡和尚书胡宗脉尤近,两宗祠古谱世系相通。自一世满至三十四世焱,一脉相承。其中三十三世链仕西晋为殿中侍御使,世居青州濮阳板桥村。自三十四世焱迁龙川,为尚书胡宗始祖,始分支。金紫胡始祖宓是满后五十世。

  绩溪各胡,自宋朝以来,显宦名人辈出,各有勋功业绩。“金紫胡”宋代有主战派名臣徽猷阁待制,上书为岳飞辩冤,二劾秦桧有胡舜陟。有撰辑《苕溪渔隐丛话》一百卷行世的舜陟子胡仔。明代有政声卓著的右金都御使河南布政使胡思伸。清代有探研礼学著书立说成“三胡礼学”流派的胡秉虔胡匡衷胡培。民国间有教育家胡子承。现代有汉语学家胡裕树。“龙川胡”明代有力斥宦官刘瑾的成化进士户部尚书胡富,抗倭名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宗宪,撰有《筹海图编》十三卷;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皆出其魔下。“明经胡”上庄宗清代乾隆间有制墨名家胡开文,近代有世界著名学者胡适博士。胡里宗有清代首创“胡庆余堂”药号的红顶商贾胡雪岩。“遵义胡”明代有正德间进士累官工部尚书胡松,以鲠直敢和权臣严嵩抗争,名振朝野;清代有举人胡澍,以篆刻书法山水画知名。

  所以说,绩溪胡姓是一个大族,历代以来,胡姓功臣卓著,人才辈出。他们的功绩永载绩溪史册,激励后人继承和发扬古人的传统,继续在各界各业中再创辉煌。”

  “想不到明德你不但武功了得,文思还这般博学。真可谓是文武双全啊。”叶秘书赞叹不已。

  “早先三国两晋时代东吴地区的朱张顾陆四族;原在北方,后随晋东渡的王谢袁萧四族;山东的崔卢李郑四族;太原王氏家族;关中的袁裴柳薛杨杜六族,都是右姓大族。这些大族现在是否还有后人,是否还是当地大族?”明德好奇的问道。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些大族多半已经不复当年辉煌了。”叶秘书笑了笑说。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