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蒋介石与冯玉祥:从合作到决裂最新章节 > 蒋介石与冯玉祥:从合作到决裂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 章

  祥本人也是如此,他重新组建了一支致力于国民革命的部队,但当基本打垮北洋军阀之后,他又把这支部队作为发展自己的资本,又回归到军阀营垒中去。

  南北两支革命军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这就是北洋军阀。这时,北洋军阀不仅掌握着中央政府,控制着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而且军事实力也远远超过革命军,盘踞各省的地方军阀不算,光是三支大的军阀就有七十五万人的兵力,其中:

  直系军阀吴佩孚,拥兵二十万,控制河南、湖北和湖南大部及直隶南部等地。

  原为直系,现已自成一派的孙传芳,也是拥兵二十万,盘踞苏、浙、皖、闽、赣五省,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

  奉系军阀张作霖,有三十五万人马,占有东北和山东、直隶、热河、察哈尔等地,并控制着北京政权。

  直奉两系军阀,为了权势之争,在1922年和1924年的两次大战中,曾打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这时,为了共同对付革命,他们又联合起来,在北方,合力攻打国民军,在南方,企图以直系全力进攻广东。孙传芳表面上观望,挂起"保境安民"招牌,实际上也在积极备战,伺机进袭广东。

  国民革命军根据敌众我寡和军阀部队的态势,决定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即先打吴佩孚,再打孙传芳,最后消灭张作霖。为此,国民革命军除以一部留守广东、广西外,绝大部分兵力都开往北伐前线,其中投入湖南、湖北的就有八九万人,以五六万人攻打吴佩孚,以三万左右人警戒江西,防堵孙传芳援吴。

  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之前,1926年5、6月间,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和两个师及第七军,就已先后入湘援助唐生智,稳定了湖南战局,与唐的第八军相配合,7月11日,攻占湖南首府长沙。一个月后,即8月11日,以蒋介石为首的总司令部和以加lún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团抵达长沙。他们从广东出发,一路上受到沿途民众的热烈欢迎,长期受战乱之苦的湖南民众显得尤为热烈和真诚。蒋介石等到达的前一天,长沙五万多欢迎群众,从炎热的中午就开始恭候,一直到次日凌晨3点才一睹总司令的风采。民众对北伐军的支援与欢迎,使蒋介石激动不已,他说,北伐军从广州到长沙,沿途民众燃放鞭pào致敬,为北伐军带路挑担、供粮供水,表现了真诚相助之意。

  第一部分 5.南北革命军(2)

  8月12日,蒋介石在长沙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将战争引向湖北,直捣武汉。会后,北伐军发起攻击,连克九江、岳州,进入湖北境内。8月27日和30日,北伐军先后攻克粤汉路上的两个军事要隘汀泗桥和贺胜桥,9月1日,进逼武汉。

  9月3日,蒋介石到达武昌近郊,指挥攻城。5日,强攻武昌,不下。但吴佩孚受pào火威胁,北逃河南信阳,留下城防司令刘玉春率三万人死守。6日和7日,北伐军先后进占汉阳和汉口,武昌在围困中,攻克只是时日问题,湖北战事大局已定。

  主要战场转向江西,除一部留守两湖和围困武昌外,北伐大军东移,9月19日攻占南昌。孙传芳调精锐部队反攻,22日展开激烈争夺,蒋介石的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王柏龄不听调遣,并且夜宿妓馆,使得军中无主,与敌刚一接触,即全军覆没,王柏龄和师党代表缪斌只身脱逃。23日,北伐军被迫退出南昌。

  中山舰事件时,蒋介石将共产党人排出了第一军,使得这个军纪律败坏、战斗力日衰。这次开赴江西作战的第一师和第二师,欺压群众,强占民房,军官们吃空饷,非嫖即赌,许多士兵吸dú抽大烟,这些堕落败坏情形,蒋介石一清二楚。为此,他感到脸上无光,十分气愤,早在7、8月间,就曾几次训斥王柏龄等人,"不能严振风纪,败坏第一军之名誉",要求他们"各发天良,严约所部",甚至说:"如果不能照我的话做到,我不再讲什么话,只有多预备几颗子弹,来qiāng毙我自己的学生。"可是,蒋介石的"痛诫"丝毫不起作用,第一师在南昌争夺战中仍然是长官嫖妓,全军覆没。蒋介石说的话也根本不能兑现,对只身脱逃的王柏龄,不但没有qiāng毙,也没给任何惩罚,反而继续重用。凡是忠于他的黄埔系军人,即使犯法有罪,也会受到庇护和提拔的。

  1926年10月10日,是武昌起义五周年纪念日,围困武昌的第四军,以叶挺独立团打先锋,一举攻下武昌城,生俘刘玉春。至此,吴佩孚的主力基本消灭,两湖战场胜利结束。

  第四军作战勇敢,屡克强敌,被誉为"铁军",尤其是叶挺独立团,骨干力量为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战功卓著,纪律严明,破城夺隘,负有盛名,北伐名将叶挺,更是家喻户晓,广为传扬。

  攻克武昌的第二天,10月11日,江西方面的北伐军再次围攻南昌,12日,蒋介石亲自指挥攻城,未果,大军后撤。

  10月15日,蒋介石重新制定作战计划,将入赣部队编组成三路大军,亲任总指挥,于11月1日发动攻击,首先肃清了南昌外围敌军,5日,攻克九江,孙传芳逃回南京。接着,三路大军会攻南昌,守军争相逃命,8日,占领南昌。至此,孙传芳在江西的十万大军,几乎全被消灭。

  11月9日,蒋介石的总司令部移驻南昌。

  当孙传芳主力投向江西,福建空虚之际,何应钦率第一军一部入闽,驻闽敌军纷纷倒戈,未经大的战斗,即于12月18日进占福州,继而收复福建全省。

  1927年1月,北伐军分兵三路,继续进军。除一路出湖北沿京汉路北上,向河南进军外,另两路分别向长江下游推进,2月,进占杭州,接着占领安庆、芜湖等地。3月22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北伐军未废一qiāng一弹进入上海。24日,进占南京。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不到十个月,就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的主力,把革命由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解放了大半个中国。

  五原誓师后,冯玉祥采纳了李大钊派人所转达的建议,确定了"固甘援陕,联晋图豫"八字战略方针,准备在取得陕西后,出潼关,沿陇海路南下河南,与北伐军联成一气,夹击奉军。

  第一部分 6.南北革命军(3)

  甘肃和陕西两省,以前就是国民军所辖地区。这时,甘肃已成为国民军的后方,而陕西则受到了地方军阀刘镇华的侵扰。从1926年2月起,刘镇华受吴佩孚支持,又以十万重兵围攻西安,城内国民军李虎臣和杨虎城所部被困已有八个月之久,处境困难,不断致电五原求援。

  冯玉祥派出七路大军援陕,孙良诚所部一路先行,1926年9月底进占咸阳,旋即在西安近郊与敌展开激战,敌众我寡,加之yīn雨连绵,供给奇缺,作战十分艰苦,几乎不支。正在进退两难之际,后援部队陆续赶到,实力大增,精神大振。11月26日全面攻击,激战一昼夜,敌军分向潼关、同州、武关一带溃退,27日,西安之围被解,国民军乘胜前进。

  西安长期被困,绝粮断炊,军民冻饿而死者,达五万人之多,杨虎城在献给死难军民的挽联中写道:"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西安保卫战吸引了十万敌军,分散了吴佩孚的兵力,在战略上配合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有功于国民革命。然而,守城部队在最后两个月里,因断粮而向市民征收,甚至入宅抢粮,颗粒不留,致使民众断炊,饿死众多,有一天,竟有一千六百多人倒毙街头。因此,民众产生悲怨也是自然的。

  西安解围,是国民军五原誓师以来的一次重大胜利,全军士气大振,扭转了自南口战败后的被动局面,在陕西站稳了脚跟,除甘肃外,又有了一块巩固的后方基地。冯玉祥把这一胜利比为下棋:"得此一着,全局都有了办法",他豪情满怀,赋诗写道:"拼命流血求解放,一往向前不回头。重层压迫均推倒,要使平等现五洲!"

  1927年1月,冯玉祥抵达西安,着手整顿地方政务和部队,规定国民联军总司令拥有党政军的最高权力,要求各地铲除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为人民建设廉洁政府,指出军队是人民的武力,为人民谋利益。2、3月间,又连续发出信函、通令和诰诫,要求各部队加意训练,剔除败坏分子,整饬军纪风纪;要求高级军官注意学习革命理论,明确救国重任,宣传民众,扶助民众团体,多学多问,增进知识;要求军政官员不得向上级送礼、向他人索财,不得随便宴会、借公事向他人买好卖好,不可傲慢和借势凌人。

  冯玉祥的政务整顿和军队建设,得到了共产党人的有力帮助,担任行政、军事、政治和宣传职务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都起了积极作用。共产党人刘伯坚在担任国民军政治部副主任和主任期间,提出了"军队政治化"、"军队与民众相结合"等口号,他的有效的组织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深受广大官兵的欢迎和冯玉祥的称赞,"听过刘伯坚演一次讲,当得了三个月的饷",这是在官兵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有热心,有毅力,有才干,有卓著的工作表现,我即无法不钦佩他",这是冯玉祥的赞语。

  正当冯玉祥和他的国民军在革命道路上前进,准备打出潼关,兵伐中原,与国民革命军会师之际,进抵长江流域的国民革命军却发生了裂变。

  第一部分 7.会师陇海线(1)

  蒋介石为北伐战争付出了精力,花费了心血,北伐战争也使他受益匪浅,不仅声名远扬,而且增强了军事实力,国民革命军由出师时的八个军猛增到四十多个军,其中许多成为他直接控制的部队。野心,驱使他极力扩充自己的势力;军事实力的增强,又使他的野心急剧膨胀。

  随着革命中心的转移,1927年1月,国民政府明令迁都武汉。但是,两湖地区工农运动的高涨,忠诚于国民革命的共产党人和guó mín dǎng左派人士力量的增强,是蒋介石实现军事独裁的极大障碍。蒋介石为了使guó mín dǎng中央和国民政府处于他总司令部控制之下,极力反对迁都武汉,并召开会议,非法决定"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暂驻南昌"。蒋介石独断专行的非法行为,遭到guó mín dǎng中央的坚决反对,在武汉为他举行的欢迎会上又受到民众的当场指责,他理屈词穷,无言以对,迁都南昌的企图未能实现。

  然而,南昌仍是蒋介石活动的中心。他派人与各国列强联系,寻求支持,与北京张作霖接洽,商谈"南北妥协"条件,一时间,各帝国主义的买办走狗、北洋军阀的官僚政客,纷纷云集南昌,进行所谓"政治南伐",同蒋介石秘密策划。

  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找到了新的代理人,蒋介石有了靠山和支持者,内外勾结,通过蒋介石之手,向革命发动了进攻。本来,1927年3月,是国民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时节。可是,由于蒋介石的背叛,它又是革命开始走向失败的时节,就在这个月里,蒋介石唆使亲信,先后在赣州、南昌、九江、安庆、杭州等地,或打死打伤共产党员及革命民众,或捣毁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的guó mín dǎng党部,或解散工会、农民协会等民众组织,或派兵镇压工人纠察队,大打出手,凶相毕露。

  3月26日,蒋介石到达上海,与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4月初,指使吴稚晖、张静江等人提出弹劾共产党的议案,公布弹劾之告,为反革命政变作舆论准备。4月3日至5日,又与刚从海外归来的汪精卫及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黄绍、张静江、吴稚晖、古应芬等人连续召开秘密会议,在fǎn gòng问题上取得一致。蒋介石不愧是一个谋略家,一面在加紧准备和部署反革命政变,一面又玩弄政治欺骗,麻痹他即将屠杀的对象,假惺惺地向工人阶级表示:"纠察队本应武装,断无缴械之理,如有人yù意缴械,余可担保不缴一qiāng一械。"4月6日,他还派军乐队给工人纠察队送去锦旗一面,上写"共同奋斗"亲笔题字,对上海工人表示"敬意"。

  一切部署就绪,4月9日,蒋介石离上海去南京。三天后,一场事先布置好的反革命大屠杀,从上海开始了。

  4月12日凌晨,受蒋介石指使的青洪帮流氓打手冒充工人,从公共租界出动,袭击工人纠察队。工人纠察队奋起反击,双方发生激战。蒋介石布置的反动军队以"调解工人内讧"为名,收缴工人纠察队一千七百多条qiāng,打死打伤三百多人。13日,上海二十万工人罢工,以示抗议,并召开群众大会,要求归还工人武装、严惩祸首。会后举行yóu xing示威,当队伍走到宝山路三德里时,埋伏在这里的军队突然用机qiāng向徒手群众扫shè,打死一百多人,打伤无数。当时,大雨滂沱,宝山路上血流成河。接着,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据不完全统计,政变后的三天中,就有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流亡失踪。这就是蒋介石一手策划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guó mín dǎng反动派又在广州发动了"四一五"反革命政变,此外,还在广西、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实行"清党",无数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牺牲在反动派的屠刀之下。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以出卖革命换取了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血泊中,建立了反革命的南京"国民政府",以胡汉民为主席。

  第一部分 8.会师陇海线(2)

  蒋介石的背叛,使革命营垒发生重大裂变。原来国民政府所统辖的地区,一分为二,出现了互相对立的两个政权:武汉国民政府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