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让煤炭飞最新章节 > 让煤炭飞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63 章

  回话。”陈管事打着包票,相比之前热情了许多,这年头有本事的都受人尊敬,这跟年龄无关。

  接下来他又跟李玉兰好生嘱咐了一番,跟着就出发了。

  水泥厂就一个立窑,但是有十几米高,圆形的,非常大,煅烧时间自然不短,加上没有制冷设备,煅烧之后还得在窑里渐渐冷却到可以出炉的温度,这个过程时间也不短,另外还有装料和卸料,算下来,一天能烧一炉就不错了。

  此时原料已经上炉在煅烧,杨中建这个煅烧组长也就空闲了下来,能有时间陪着他一起跑流程。

  “大军,你是大概看一看,还是从头看到尾?”杨中建询问道,晚上方大军会请吃酒,这事又是潘宝建特别jiāo代的,他就不可能敷衍了事。

  方大军散上烟,“从头看到尾,每个环节都要看,到是要麻烦杨组长你了。出门的时候我们王书记给我批了点误工费,说要是考察耽误了这边工人的时间就要补助。”

  他说着就摸出一个烟盒递了过去,杨中建接过手就是一怔,脱口道:“你怎么给我一个空盒子。”

  “呵呵,里面可不是空的。”方大军意味深长的说道。

  杨中建立马反应过来,麻利的把烟盒放进了兜里,嘴上说道:“成,那就从头看到尾,大军,你先等我一会,我先去jiāo代一声就跟你走。”

  “恩,你先去忙!”方大军微笑道。

  杨中建这一走,却并非是去jiāo代什么事情,他下面还有两个小组长,短时间内离了他根本就不影响开工,在说原料都进窑子了,这会能有什么好忙的。

  他这是一溜进了换衣间,这会里面正好没外人在,连忙摸出轻飘飘的扁烟盒,封口只开了一半,因为里面烟已经取完了,显得皱巴巴的,他手指一用力就知道里面有货,把封口全部撕开,往里面一看,果然是装的钱。

  “竟然有三十六元钱,这个红包可有点大了啊。”杨中建以前并非没收过好处,但还是第一次知道烟盒还能当红包用,光天化曰之下就把礼给送了,也是第一次收到这么阔气的红包,都快顶得上他一个月工资了,而且这还是现钱。

  也就不到十分钟的工夫,杨中建就出来了,方大军乐呵呵的问道:“这烟杨组长抽得习惯吗,要是不习惯,我这里还有别的烟。”

  杨中建心道:这小伙子好老练的姓子。“习惯,我是粗人,啥烟都抽得习惯。”

  “那就好,国庆后,我大概会送十几个人过来跟着学技术,吃住都在厂外面,不过到时候还要麻烦杨组长给安排一下,随便安排他们干活,水泥厂不用给一分钱的工资。另外,我那里还有好几包好烟,朋友从外地带回来的,到时候请杨组长试试味道怎么样。”方大军微笑道,事情说明白了,钱的事情也点清楚了。

  杨中建面色不变,心理却琢磨了起来,今天一包烟就是三十六元,下次送几包,那不是得上百元钱,阔气,真他娘的阔气。

  方大军或是还嫌不够,又说道:“那十几个人里面,你要是觉得有合适的,可以选几个收来当徒弟,我们那里拜师都得送……呵呵。”说着手指就撮动了起来。

  杨中建眼神一亮,这不是建议他收徒弟也收好处吗,在他看来,兄弟县送人过来学技术,对水泥厂来说本就是有面子的事情,别人帮着干活,吃住在外面,又不要钱,这已经不错了。谁知道还会反过来给他送大红包,这简直就是大好事啊。

  “成啊,我这把年纪,也是该带几个徒弟了,在仁县多几个徒弟也好,以后老了想出去走走,也有地方可去。”杨中建露出了笑容,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不亏,瞧别人送礼这水平,装在烟盒里面就送了,不说字据,从头到尾就没提到一个钱字,这就不会落下把柄,高手啊!

  第一百零四章跑流程

  “轰隆!”前面传来放pào声,本该翠绿的植被到处打满了疤痕,但也谈不上破坏环境,因为石灰石山脉的植被都不高,很难形成大片的高树林。

  开采完石灰石后,修养几年,又绿化了回来了,采石算是没有污染的活计,但绝对算是辛苦。

  “杨组长,片石的价格是多少?”方大军询问道,片石算是当地对各种石料的统称。

  杨中建想了想回道:“这个说不准,大概按水泥价的一成来算。”

  这意思就是三到四元每吨,价格很低啊,不过石灰石是luǒ露在山体外面,比挖掘煤炭容易得多,危险姓也低,这个价格也算不错,关于是给出这个价,村民就愿意开采干活了。

  两人脚下未停,往采石场走去,现今的水泥工艺关键就是这石灰石,他又问道:“是厂子去拉货,还是村民自己送过来,放pào的钱谁出呢?”

  “厂里自己去拉货,不过村民会负责把片石装车,月底结算一半的钱,另一半钱到年底结算,有时候厂里也会拖欠,不过欠得都不多。”杨中建有些尴尬的回道,毕竟厂里欠着材料钱,这是没面子的事情。

  顿了下又说道:“放pào队是厂里联系的,但是钱要村民自己出,你到地方看了就知道了,那一片山脉公社都承包出去了,大的采石场是大队或是大家族承包的,这才会放pào。也有小家庭或是个人承包的,这个就不会放pào了,他们自己慢慢挖刨,刨够几吨就联系厂里去拉货。”

  原来是这种模式,方大军想了想就觉得还不错,左右算下来,厂里就负责拉货给钱就行了,其余的一切不管,最多就是联系一下放pào队,这不过是举手之劳。

  等到了地头,看了看现场,发现都是些小石灰石,大的差不多都已经采光了,当然放pào之后,就能把下面的大块石头zhà出来。

  至于家庭制,就是在山坡的表皮上面刨,刨一层是一层,遇到大的石块,就用土办法分解,在这里他并未耽搁多久,每个公社都有石匠,也不缺人,开采石料并非难题。

  而所需的粘土,这附近没有,是从外面运输过来的,这无疑增加了这边水泥厂的成本。

  两人跟着就上了辆拖拉机,随着石料回了厂子,现在就是要进行破碎了,把石料破碎成小石籽,跟着混进砂石、粘土等磨成粉,在细磨的时候加了水,不然机器设备顶不住,他依稀记得后世的水泥应该是干磨吧。这里混了水,难怪在煅烧的时候会有滚滚浓烟,煅烧的时间也非常长,这是因为一开始需要加热把水气蒸发掉。

  同时进行的还有煤炭的粉碎,煤炭的使用有两部分,一是立窑下面的点火,保持火力,这个占了大部分,二是混在原材料里面煅烧。煤炭的大卡值要求很高,五千大卡左右才行,这个大卡是我国惯用的热量单位,国际用来代表热量的单位是焦耳,一般4.18[***]卡=1焦耳!

  低卡的煤炭无法支撑煅烧的温度,这就变相提高了煤炭的成本,但方大军有着蜂窝煤厂消耗挑选出来的低卡煤,也就无所谓了。角山的煤炭属低硫磷、中低灰分,高热值优质煤,大卡值可以顶得住煅烧消耗。

  一吨水泥,大概要用到200KG左右优质煤炭,零点二吨煤炭的成本并不算高。

  另外用到的原材料成本也不高,当然也要看当地的环境和物价。

  按方大军的计算,甚至可以压缩到十元钱以下成本,按水泥平均三十块钱一吨计算,一吨的利润居然能达到二十元。

  当然搞生产,光凭理论是不行的。具体的利润,还要等具体艹作之后才清楚,二十元利润只是理论值。

  这时参观完破碎和磨细原材料,一路记录好要点,因为每个工段不一定刚好在开工,所以流程跑得快,而在细节方面,也是通过杨中建的讲解来记录,光是大流程,他今天下午就能跑完,但后面估计要花两三天的时间来琢磨透彻,半罐水可是行不通的。

  在磨粉这里有一个细节,需要技术员来混合各种材料,看似很简单,对照比例来就行了,可是考虑现在民众的文化程度,这事就得懂文化的人来才行,因为一但比例混合出错,这一窑材料可就报废了,损失巨大。

  跟着他和杨中建爬上了高耸的立窑,参观了煅烧工艺,这是用的土办法,跟烧石灰的土窑差不多,只是被放大了很多倍。烧石灰的时候是把煤炭和石灰石隔层叠加堆放,而这个大窑里面用的是铺煤法。

  铺上一定厚度的原材料后,就铺一层粉碎后的优质煤,然后又铺原材料,并非把煤炭粉混合在原材料里面。

  “大军,你看这里,煅烧完后,就把材料卸出来,用斗车拉到对面的仓库,放到凉了后就磨成粉,技术工来混料,就是水泥了。”杨中建解释道。

  方大军点着头,看了看斗车,这跟后世工地上运输材料的推车差不多,设计的原理比较容易把货物倒出来。至于水泥厂的仓库,也可以叫中转站就比较简陋里,等于是烂地上面搭上了瓦片,不漏雨就OK了,很空旷。

  里面还有一些煅烧后没来得及粉末的材料,烧得凝聚了起来,但其实是细粉凝聚成了一撮撮的,很容易就磨细了,这就是熟料。

  最后往熟料里面添加符合要求的混合物,也就是矿渣、石膏等等,方大军选择了煤矸石煅烧后磨成的粉,因为这样能大大的节约成本。

  大体工艺就是如此,两磨一烧,另外还有破碎和粉碎,中间缺少了制冷。虽然他对后世的水泥工艺不了解,但在乘车路过水泥厂的时候并未看见里面在冒烟,应该是把现在的土法排烟给优良了,他之前不懂这个行业当然就琢磨不透,所以还是按照现在的条件来搞就成,呵呵。

  他按照后世工厂惯用的手法,把步骤给细分出来,写在笔记本上面。

  1:矿山开采系统

  2:原材破碎系统

  3:原料均化与储存系统

  4:原料配料系统

  5:原料粉磨系统

  6:生产均化及入窑系统

  7:熟料煅烧及冷却系统

  8:熟料入库系统

  9:水泥配料及粉磨系统

  10:水泥储存及发货系统。

  大体给分了十个步骤,每个步骤下面是若干的关键点标注和工艺细分化,以及所需要的人工等等。

  他写得很认真,而旁边的杨中建也看得认真,纸上的内容,直接把杨中建给惊呆了。

  PS:回家有点晚,吃了饭,马上写下一章。周一求下推荐票支持!

  第一百零五章挖墙角

  但见纸面上不仅仅有详细的文字标注,还有图画,虽然只是寥寥几笔,却显得栩栩如生,仿佛把水泥厂给画到了纸面上。

  “水泥工艺还可以这样整啊。”杨中建傻眼了,如果现在有复印机,他多半会要求拷贝一份。

  方大军笑道:“我姓格就这样,做事情喜欢给整明白了,看在脑子里的可能会忘记,但记在本子上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研究。对了,你刚才说的煅烧口诀,麻烦再说一遍。”

  杨中建还没从震惊从回过神来,随口回道:“勤看火,少加煤;上中下边看均匀;码窑方式应得当;风闸快慢应适量;边火砖,在中部;控制中火莫迟疑;打门可打二三层;中闸不防低低用;火后门,应勤扒;控制里火别太长;里外清火保一致;事故少出保太平。”

  “真是精辟!”方大军翘起了大拇指,这口诀通俗易懂,他这个外行都能理解几分,换了工人来,肯定很实用。

  “大军,你以后在水泥厂是干什么的?”杨中建忍不住问了句,这小伙子让他看不懂了。

  方大军笑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会当副厂长。”

  “什么?你当厂长?”杨中建又震惊了。

  “呵呵,是副的,到时候说不准还要请杨组长你过来指导生产呢,要是你觉得那边厂子还成,我可以做主把你的工资翻一倍,每月工资按时发,都发现金。另外给你安排住房,多了不敢说,你一家几口住绝对宽敞,其它要求也可以谈,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下来。”虽然知道挖墙角很难,但他还是想试一试,通过刚才的跑流程,他发现杨中建绝对是个大骨干。

  每个工厂的管理层其实都分两类,一时实干派,这类人往往没有高文凭,是从基层冲上来的,动手能力很强悍,能压住牛气的技术工,但是如果只靠这类人,厂子守成有余,发展起来就不足了。所以需要另外一类高文凭的知识分子进来补充,这类人往往有着丰富的管理技巧,精通各种纸面上的东西,也有着先进的生产理念。前者讲义气,做事往往喜欢站在工人的角度去考虑;而后者喜欢讲制度,考虑的是如何为老板服务,工人不过是创造价值的螺丝钉。

  简单点就是一文一武,理念上有冲突,但如果搭配得当,那就是工厂的福气了。

  杨中建属于是前一类人,这是工厂发展之初最需要的人才,如果挖过去,会省下很多麻烦事。

  但他注定要失望了,杨中建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就坚决的回道:“大军,这话你可不能在说了,我不是那样的人,只要这边水泥厂还需要我,哪怕发不出工资,我也会接着干,干到老。”

  方大军挣扎了一下,目前角山水泥厂就他一个明白人,徐工最多只能算半个,因为徐工并非水泥专业人员,如果没一个技术骨干,到时候会走很多弯路啊。

  挖吧,想尽办法挖一个专业技术工过来,不需要懂管理,只要技术大牛就可以。

  “杨组长,我们到外面去聊聊,就当是玩笑话,怎么样。”方大军充满诚意的约请道。

  杨中建本来想再次拒绝,但考虑到刚收了大红包,后面还有,家里的情况也确实需要这笔钱,他可以有骨气,但媳fù和老人孩子们要吃饭啊,罢了,就当是开玩笑吧,反正他是不可能跑那边水泥厂去上工的。

  “成,但说好了只是开玩笑话。”

  方大军笑了,“你就放心吧,你不去,我还能把你绑了去啊,呵呵。”

  没一会,两人到了水泥厂外面的空旷地,找了两个石墩坐下,抽着大烟,也给了他缓冲的时间,挖人行动绝对是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