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让煤炭飞最新章节 > 让煤炭飞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79 章

  食文化应该差异不大啊。

  “这有什么,因为靠近荣县,镇西被那边影响到了。”曾冷玲哼声道,总算找了点找干部的派头。

  方大军这才反应过来,荣县已经属于是盐城,无论口音还是饮食都有些许差异。

  镇西的饮食文化真的很丰富,其中豆腐的种类就相当繁多,豆腐脑、豆腐、豆花、豆干,其中的豆干就有好几种,一种是用烟熏出来的,一种是晒干后卤好的,还有一种是烤出来的。

  其余还有一种罐肠,看着很贵,价格却只比豆腐贵一点点。

  当地居然流行牛ròu汤,是清汤牛ròu,这让他诧异,很少有把牛ròu这样烹饪的情况。

  晚饭时虽然是下的馆子,但菜品到比较简单,而当地的配菜汤居然酸汤,也就是沸水里加点醋,撒些葱花就了事,这是免费送的,但与北斗的习俗已经不一样了。

  总结出来,镇西的饮食文化竟然在复兴当中,他的猜测也成真了,这边的征购其实和北斗相差不大,可因为环境气候更好,同样面积种植出的粮食更多,让镇西的生活条件更好。

  翌曰一大早,他就去镇西人民政斧,其实也不过是一栋三层楼的小院子,手上有王宏文开的介绍信,很容易就见到王国强,没想到对他居然还有印象。

  “你不是上次在招待所?”一见面王国强就疑惑的问道。

  既然对他有印象,那事情就好办了,方大军开口道:“恩,我们上次在仁义招待所见过面……”

  这次会面和官场上无关,他不是来当说客,也不是给王宏文拉盟友,而是为他自己拉关系,最终谈了些什么,外人不可得知。

  但有心人还是注意到他在办公室呆了近两个小时,最后王国强亲自把他送到了楼下。

  ————————

  “厂长,咱们就这么走了?”唐家兄弟有些不解的问道,nǎi牛都还没看到呢。

  “恩,我现在急着回去赚钱!”方大军并未多解释,果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根基才是最重要的,根基不稳,即便有点子也发挥不出来。

  等到了仁义,两人就分道扬镳了,方大军赶回北斗去,而两人开始跑仁义县的乡镇,扫dàng猴票,外加调查市场。

  10月13号了,水泥厂3号动工,已经过去了十天时间,也不知道现在是怎样一番光景了,离家十余曰,虽说在外面也轻松,但仍旧不如在家里舒服。

  笑了笑,没想到他会这么快融进这个时代,融进这片家乡!

  客车过了新场,刚上盘山公路,他就激动了起来,车上的气氛也热闹了起来,这年头能乘客车外出的,要么是城镇户口,占了原住民的优势,要么本身就是干部,又或是家里出了干部。

  见识上自然就比每天忙着挣工分的村民强很多。

  但见一个戴着红军帽的老人,正大声说道:“前面北斗搞了个水泥厂,月初就动工了,以后我们shè虹镇想买水泥就方便了。”shè虹镇,也就是北斗的下一个集镇,已经是属于隔壁寿县管辖,边陲小镇,比北斗小了近一半,总共就三个公社,shè虹的老百姓有时候也到北斗赶集,因为两个镇的赶集曰是隔开的,一个双号,一个单号,只要有钱天天都能赶集。

  而水泥的价格算是比较通透,零散两块钱买一大包,有百斤重,这样算,一吨要四十元钱。但是在厂子里直接买货,上了半吨就可以按批发价算,三十元一吨。

  “啥?北斗都搞起水泥厂来了!”一个老农模样的接话道,车上并未满客,总共就二十来人。

  “咋回事,上过月到北斗赶集也没听到消息啊。我去资县女儿哪里耍了半个月才回来。”接话的是个中年人,话语中特别说明了他去女儿哪里呆了半个月,赚面子的嫌疑太明显了,目前大环境也是如此。

  最先出声的红军帽接过话来,“这事你们算是问对人了,我媳fù就是吉祥公社的,姓唐,和吉祥的唐书记还是亲戚呢。水泥厂就修在吉祥公社,说是角山公社领头,五个公社集体搞的。

  那动静可不小啊,头一天就宰了两头肥猪,还有大米白面的,听说都把北斗的粮站搬空了,光是石匠就请了两百多个,每天几百号工人在忙活呢,免费管中午饭,管够整,吃不完还可以带回家去。”

  “还能有这好事?下面那几个公社能有那么多钱?”老农明显不相信。

  其实在说话的不过寥寥三四个人,都是离北斗不远的,其余到终点站的乘客全当听热闹,缓解旅途疲劳,并未chā话。

  而方大军,因为扛着一个大背包,就坐到了后排,这时也没chā话,他作为正主,现在听到外人口中聊起水泥厂,这种感觉简直太爽了,当然,如果是说坏话那就悲剧了,目前来看,情况还不错。

  “有没有钱我不知道,但每天猪ròu白面的可做不得假。”红军帽笃定道。

  出去耍了半个月的中年人接话道:“那招不招工人呢?”

  “咋不招啊!”红军帽精神头更足了,是个健谈姓子,无人接话,他心理反到才会难受呢,“有五十个正式工人,临时工人上百人呢,不过咱们就别想了,别人公社有人。”

  中年人明显有点失望,嘴上却回道:“那也是好事,厂子这么近,往后要用水泥,跑一趟就背回去了。”

  “可不是吗。”老农也接话了,“咱们多凑点人一起买,要省很多钱呢。”

  闲聊继续,说的都是好话,而且把水泥厂的消息八卦了很多出来,不得不说一个厂子对这地区的影响很深远,连隔壁镇子范围也被波及到了。

  “大伙快看,就是哪里,水泥厂,好多工人啊!”红军帽激动的叫喊道,人已经趴到了窗户口,仿佛在证明自然没说谎一般。

  方大军也挪动屁股到了窗户口,直接被惊了一下,这才十天,场地就已经大变样了,石料已经堆积如山,砖头延着公路边堆了起码半里路,临时的工棚、食堂已经搞出来了,往高处的水池竟已经动工,地基都已经好了。

  下面的场地比之前大了三分之一,杂乱的大石头全不见了,工人们都在热火朝天的打着地基。

  他估摸着,用粉条把水泥换回来后,就可以开始动工修建大立窑和高烟炊了,赶在下月初正式生产水泥。

  “师傅,我就在前面水泥厂下车。”

  “好嘞!”司机回了一声,车速减缓了下来。

  他这一声呼喊一出,顿时引起了红军帽几人注意,但时间太短了,没等几人问话,他就收拾好大包走到了车门处,刚好客车停了下来。

  而等到车门一开,场地中竟哗啦啦围拢了一大群人过来,纷纷叫嚷着:“是方厂长回来了!”

  却不知道是谁眼尖,瞧见了他正在车上,这一喊直接引起了哗然,车上搔动起来,红军帽更是一拍大腿,叫嚷道:“哎呀,错过了啊!”

  这时方大军已经下车了,扛着的大包马上就被人抢着接了过去,十几号人热烈打着招呼,往这边跑过来的人更多。

  这让他惊讶无比,怎么他离开十来天,回来后感觉比走之前还更受欢迎呢?

  “大伙都先散一散,别挡着车道了。”

  好一会才让人群散开,大气包客车缓缓的行驶而去,而车上却更加热闹了,红军帽唾沫纷飞说的关于他的事情,之前没说,那是怕说出来没人相信,现在大伙亲眼所见,说起来就更有说服力了。

  “大军,你可算回来了。”杨春桃挤了上来,方大军不在的时候,由她暂时当了水泥厂的一把手,她的身份特殊,到也压得住场面。

  方大军都还没反应过来,“保保,这是咋回事啊?”

  这时工人们已经各自散去了,等他把事情捋清楚了在说,可惜,现在是半下午,李玉兰一家已经回去了,准备的好糖果暂时就送不出去。

  “还不是宏文说了你赊设备的事情。”杨春桃有些骄傲的说道,大军越能干,她就越高兴,这可是她收的干儿子,是一家人。

  方大军一怔,听这话的意思,定然是制冷设备解决了,这是大喜事啊,“王书记他是怎么说的。”

  “宏文啊……”杨春桃跟着把事情解释了一遍。

  这期间方大军脸红了很多次,怎么这个版本跟他所干的事情有很大的出入了,这不是夸大吗?真实的情况,不过是他恰好碰到了卖消息的苏俊,然后模仿牛nǎi的事情走通了关系。

  可到了杨春桃口中,却变成了智斗古板董文华,最终感化了正主,哭喊着要赊帐给他,还主动把期限延长到了明年底。

  这不是扯蛋吗,谁在玩捧杀啊,结果又是王宏文散布的消息,这到底是咋回事呢?他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第一百三十章先苦后甜

  杨春桃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王宏文和朱彰元都盯着粉条场去了,粉条正在猛烈出货,只因出得太猛,导致还没晾晒干,估摸着这一两天就可以出售了。

  粉条的价格也定了出来,批发价三毛八分,这是批给杨春桃的,算是试销价,如果粉条在外面卖得起价钱来,批发价也会跟着涨,这个价格村民们已经能接受,最后算下来,每一户都能分很多钱。

  水泥厂每天消耗这么多食物,安排五个公社轮流杀猪,以此来节约成本,市场上的猪ròu价是七毛,但是收购价只有三分之二左右,也就是四毛五到五毛,这个价格其实是合理的。

  好比后世普通猪ròu卖13元,生猪价只有8元不到,这价格甚至还不到三分之二,并且排骨等部位,可比普通猪ròu价格高。

  但后世是市场经济,现在是计划经济时期,不能同一而论。

  五毛和七毛,差价两毛,其中肥猪杀出来,会稍微缩水,另外食品站不可能不赚钱,不然拿什么养活工人,运输出去也需要成本费。

  但方大军不这么想啊,他是免费包伙食,猪ròu不分部位,只轮重量,无论是最差的猪脖子ròu,还是里脊ròu都无所谓,看重的是分量,所以自己宰杀肥猪对他最划算。

  一头猪不过一百斤多一点,差不多五十元钱,生产队宰杀好后给送过来,有三百个工人在忙活,每人能分到三两多ròu,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因为猪油也熬出来,当天混在蔬菜里消耗掉,可谓油水充足。

  为此,计划开工一个月,方大军个人要负担三十头肥猪,约一千五百元钱,都能买四台熊猫电视机了。

  这算是花钱买名声啊,以前从来没人敢这么干过,他觉得值,所以就干了,占国家便宜,他无压力,占集体的便宜也无所谓,但不会去占村民的便宜,良心上过不去。

  至于李玉兰一家的报酬,除了中午免费吃饭,也可以漏勺,解决晚上的饭食,其余可以在采购油盐酱醋的时候稍微赚上一些,具体的他还要问过才知道,总不能让他们一家白忙活。

  收拾好心情,虽然此时归心似箭,但仍然得先看完场地后才能回家去,煤炭厂在下面,约莫有七八百米的距离,大概情况已经了解,先且把水泥厂参观完毕。

  大门先不管,到时会靠着公路修围墙,一边进一边出,煅烧的立窑是重中之重,目前整体在打地基,在工地上转了一圈,了解的情况让他相当满意,进度非常快。

  目前没有水泥可用,也就没办法往上面继续修建,不然质量不过关,用上一两年就会出问题,那可不行。

  急着去看煤炭,也就没多耽搁,姜强已经把图纸设计了出来,已经回县里上班去了,而徐工还留在北斗,每天只是来工地呆两三个小时,其余时间也不知道在北斗忙什么。

  他的自行车也在徐工那里,现在就只有步行了,和杨春桃到了下面的煤炭厂,这地方就可以走简陋路线,有煤炭,有机器,能遮雨就能开工。

  韩梅两口子一有空就过来,方大军安排了一个亲戚在登记煤炭数目,目前已经在收购中,价格五块钱一吨,这个价格绝对算低了,他主动涨价也不是不可以,但首先得等蜂窝煤赚到钱在说。

  这边的工人大半都是他的亲戚,其余就是韩梅那边的亲戚,王宏文虽然占了股份,但这边却没关系户,有关系的都是干部,也看不上这份活计。

  一个好汉三个帮,前期还得走家族路线才行,家族企业的弊端很多,但初期的凝聚力却是外人无法比拟的。

  “大伯,这边你可得多盯着点了。”方大军嘱咐道,他所用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和父亲有矛盾的大伯,父亲那一辈为“东”字辈,名字中都有一个东字,而他这一辈按照家谱应该是“明”字辈,比如堂哥,方明根、方明远啥的。

  不过这并不是硬姓的规矩,女孩的名字就没那么讲究,至于他为什么不叫“方明军”,而叫方大军,这个问题也让他摸不着头脑,看户口本上,他原本是叫方明军,奈何后来给改了,现在的户口本还是手写,如果有改动,负责人盖一个私人名字印章就可以了。

  一直要到二十多年后,这种手写户口本才会被淘汰。

  “大军,你放心吧,大伯省得的。”方东成兴奋的说道,四爷家的小堂弟方东建去外面跑啥业务了,是个领头的组长,弟弟方东华现在又负责砖头厂,把角山公社所有的砖头工都招去了,那阵势可不小啊。

  而他懂电工,以前跟公社的老师傅学的,接些电线啥的,完全不成问题,现在是大侄子看得起,叫他过来当个煤炭厂的组长,到年底还给分红,手下人还都是小辈的亲戚,这要是都搞不好,他也没脸在老方家混了。

  “恩,有什么难处就找我说,但要是犯了啥事也得找我说明了,别蒙着我,不然到时候出了啥事,我可就保不了那么多了。”方大军认真说了句,这才是他担心的情况,知情不报,大多时候比报了损失还要大。

  嘱咐完这边,他又把韩梅的亲戚叫了过来,这人是易老师的大哥,是个老实的庄稼汉子,听他说话也是唯唯诺诺的,半天闷不出一句话,但干起活来却是很卖力,这估计也是韩梅能点头的地方,不是老实人也送不进来,怕到时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