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明末之枪造帝国最新章节 > 明末之枪造帝国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三十六章 秘密商议

  如血的残阳照着燕山山脉,郁郁的山林如同起伏不断的海洋,显示出一丝诡异的死寂,来自渤海的季风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山脉之东是一片平原,一望无垠,数十万兵马形成一条无比长的队伍。

  多尔衮一身明黄色的团龙战袍,身后的披风迎风飘起,显示出一种不可一世的霸气,坐下一匹枣红的马,拨开四蹄,在鞭子的抽打下,疾力向前疾驰。

  多尔衮恨不得现在就到北京城,要知道,入主中原可是自从哈赤到皇太极几代人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

  昨日一战,李自成大军彻底战败,李过c李双喜等数名李自成麾下的大将全部战场殒命,如今已急向关内撤去。

  多尔衮知道越是早到北京越好,因为稍迟几天,李自成大军有可能在北京布置好防御工事,那样阻只会更大。

  多尔衮身后是豫亲王多铎c肃亲王豪格与吴三桂。

  此时的吴三桂早已改换成满清人的装饰,虽然对身后刚扎辫子感到十分别扭,但并没有从脸上表现出来,只是以一种十分复杂的眼神看着前方。

  再后面,便是满清的诸位亲王c贝勒,还有护卫。

  满清众军已完成占领了山海关诸城池,依照多尔衮的建议,不日便挥师入关。

  大顺军这边,李自成跨下的乌龙驹因长期的奔驰也显得疲惫不堪了,黄色的体毛落上了黄尘,没有了往日的神采。

  尽管是昼夜疾驰,李自成座下仍然顶着一顶黄伞,以显示自己的帝王风范。

  大将军刘宗敏由于作战中受了重伤,被放在担架上抬着。

  李自成用马鞭指着前方的一座孤城,向宋献策道:“前是可是永平城?”

  宋献策道:“正是。”

  李自成道:“大军进永平城休整。”

  宋献策道:“可是满清就在后面,万一”

  李自成道:“军师放心,最算满清南下,也要等上一两天,他们至少得休整一下队伍,定一下作战计划吧。”

  宋献策默然点了点头。

  李过派先头部队先入永平城,为李自成大军进城做准备。

  众军入城后,李自成清点了一下军队人数,大约不到三万左右,还有许多伤残的兵员。

  李自成在行辕中来回跺步,思考着进入北京以后,如何布置防御战事,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即北京被满清攻破后,便立马向西撤。

  李自成突然道:“把吴三桂父亲吴襄带来,我有话对他说。”

  片刻,吴襄人被带到李自成面前,由于长期的关押,人显得消瘦了许多,花白的须发杂乱地遮住了脸庞。

  李自成道:“你好哇?”

  吴襄顿时跪倒在李自成面前,道:“是小儿大逆不道,敢违抗陛下,臣请陛下放我前去面见我儿吴三桂,让他投降陛下,与满清人绝裂。”

  闻言,李自成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说不出的凄凉之意,片刻回过头来,双眼直盯着吴襄,眼神中带着说不出的可怕。

  “你儿断送我的江山,我要让他知道,敢违逆我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来人,把吴襄给我凌迟剐了,把剐下来的骨肉派使者送给吴三桂。”

  吴襄闻言,惊恐欲绝,早就吓得爬在地上,被两名兵士拖了下去。

  李自成又道:“把崇祯的三个儿子给我带来!”

  没多长时间,三个少年便跪倒在了李自成面前,分别是太子,永王c定王,三人也许感到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浑身战战兢兢。

  李自成回过头对宋献策道:“他们如何处置?”

  宋献策沉吟片刻,道:“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李自成一声长叹,片刻,道:“自古以来,亡国的太子与皇子没有一个不遭到杀害的,可是我不想杀他们,他们长居深宫,什么事也不知道,有什么过错,一个人给上二十两银子,各自逃生去吧。”

  三位皇子闻言,顿时磕头,直感激李自成宽厚,李自成招了招手,三人便被带了下去。

  宋献策道:“陛下,可是”

  李自成苦笑道:“如今吴三桂已投向满清,你还怕他利用明室皇子恢复明室。”

  宋献策不再语言。

  李自成对宋献道:“赶快给牛金星送去密谕,命他火速准备守城作战,并准备回京后即行登极大典。”

  李自成命李过整顿人马,让负伤的将士在永平敷药裹创,派五百骑兵护送刘宗敏和重要的带伤将领于当日黄昏动身,先回北京。

  这时已是深夜,宋献策展纸挥毫,草拟密谕。

  江淮城外的一处荒村中,兵士扫出了一块比较大一些房子,看样子以前曾经是土豪居住过的,现在徐州总兵高杰就住在里面。

  高杰草莽出身,因轻身卓绝,江湖人称“翻山鹞”,当年曾跟随李自成起兵造反,后来明朝廷镇压农民起义中被擒,后投降朝庭,升至徐州总兵。

  前几日,凤阳总督马士英命令高杰率部分兵南下到淮安,保送潞王到南京,这时已驻扎在淮安城外。

  现在卢九德与高杰同坐一桌,周昊与福王朱由崧也坐在旁边。

  卢九德端起一杯酒,对高杰道:“若是仁兄与我成此大事,将来高兄前途不可限量。”

  高杰心下疾转,他不是东林党属系,立任何一路藩王对他来说一样,如今卢九德以凤阳守备太监身份来与自己谋求立福王之事,一旦福王继位,自己便是定策之臣,便可飞黄腾达,但还是道:“卢公公有所不知,如今南京的各路势力都反对立福王,就连兵部尚书史可法大人也反对立福王,在下只是区区一总兵,还要考虑。”

  明朝长期以来,文臣的地位高于武将,南京的各要员都反对福王,高杰也不敢贸然行动,再加上他顶头上司凤阳总督马士英也与东林党林站在了一边,加入了反对福王的大军。

  周昊闻言,顿时急了,时间一天都不敢迟,任何的疑迟都会坐失良机,便使劲向卢九德使眼色。

  卢九德笑道:“高将军太小瞧自己了,如今天大下乱,将军手握十万大军,这年头谁有军权谁便可以左右政局,将军一旦答应,我再派人去找黄得功总兵与刘良佐总兵,只你们三人同意,何愁大事不成,将军可要想清楚,将军的锦绣前程就在眼前。”

  周昊本想大陈其词,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只好在旁听着,听完卢九德这番话,内心暗自赞赏,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只要福王能得到江北四镇军阀的支持,何愁对付南京的几个白脸秀才。

  高杰毕竟混迹官场数年,也靠着见风使舵登上了总兵的位置,自己与东林党势力渊源不深,一旦东林党得势,自己便在政治上没任何盼头。

  要知道,文臣压制武将是大明一直以来的贯例,那些武将早就受不了文臣的指使,此时若成为定策勋臣,便有可能咸鱼翻身。

  “好,我代表手下十万兵马支持福王殿下,在下一定竭尽全力来扶持殿下。”

  “好!干了这杯!”

  卢九德端起了酒,周昊狂喜不已,也端起了酒杯。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