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满江红之崛起最新章节 > 满江红之崛起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一卷 南国事 第52章 象的雄心

  第52章 象的雄心

  什么是国力的体现,或许没有任何事物,比战争更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力,穷国的战争一切都是贫瘠的、不足的,富国的战争一切战争资源都是充足的、富余的、可供前线官兵任意挥霍的。

  不过对于中国而言,同样的原理却不适合套手,中国是一个穷国,至少在中国的官方言论中,从未曾将自己放在“富国”的位置上。在几年前,曾经有一个新闻报道在国内广为流传,报道中引用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分析计算:

  “1912年,中国平均国民收入为12英镑,美国是75英镑,英国是62英镑,……”

  在人们看来,美国的国民收入是中国的六倍余、英国的国民收入五倍于中国,相比之下,中国显然是一个穷国,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异议的答案。

  从来也没有任何人怀疑过这个言论,但是这个穷国却一直给予军队最好的待遇,尤其是在战争时期,这似乎是一个惯例,士兵的皇帝永远会善待他的士兵,对此,人们从不怀疑。也正因如此,在战场上,这些士兵可以得到最充沛的物资,尽管,国家非常贫困,但是绝不会在军需物资上缩手缩脚。

  而在波斯湾达曼海湾停的上百艘商船,无疑就是一种体现,尽管抵达波斯湾的陆海军部队不过只有十余万人,但是相对应却从国内运来了数十万吨物资,在达曼海湾中、西两大湾池内,数千名工兵,正连天加夜的修建着简易港口,一人粗钢管在大型蒸气打桩机打压下,深入海底岸基,而在另一边,数百艘登陆艇正源源不断的将物资转运至海岸。

  在海岸上,数千辆卡车等待着装运物资,在远处的沙漠之中远程加农重炮正在技术官兵的操作下,进行着组装,绵延十数公里的海岸上,士兵的口令声、汽车的轰鸣声、登陆艇抢滩声让这沉寂千百年的海岸陷入一片沸腾之中。

  海岸上堆积如山的物资,足以让任何一个人为之赞叹,但是对此,无论是上岸的陆军官兵,或许海湾内战舰上的海军官兵却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他们早已经习惯于这种充分的物资保障,按照近卫军的习惯,往往会在战区储备两倍以上的物资,以确保的不至因其它因素导致部队因物资准备不充沛导致战斗失败。

  而这一次,因为是远征作战,皇家近卫军参谋总部为陆军准备了五倍份的作战物资,仅目前运抵波斯湾的物资,就足以支持远征军进行半年的高强度作战,当然,而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商船将物资运往波斯湾。

  伴着一阵轰鸣声,十数架飞机在海湾上空飞过,当飞机飞过时,海岸处的几十个警戒气球吊篮中的警戒士兵只感觉汽球似乎在飞机的激起的气流冲击下发生了摇晃,这些在闷热的吊篮中的官兵们望着那些高速飞过的飞机,脸上多少带着一些羡慕的神色。

  在机场建成之前,整个海湾的空中警戒除去依靠警戒气球之外,就是依靠“平波”号航空母舰上的二十四架八年式战斗机提供,尽管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中国航空技术远领先于各国,但是仅只有二十四架飞机显然不能提供足够的空中掩护。

  直到昨天,近三千名工兵用了五天的时间,在海岸附近建成一座机场后,原本一直担心会遭受空中轰炸的远征军司令部的长官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不过一夜的时间,近百架原本拆散装箱的九年式战斗机便完成组装,现在,这些飞机与其说是警戒,倒不是说是在试飞。

  在距离海湾不过百米远的地方,飞机不断从这座战地机场起降,这座机场看似很简陋,住宿帐蓬、医疗帐蓬、后勤帐篷……总之是帐蓬连着帐蓬,然后再就是其间散着着几条平整的土质跑道,再加上一座钢梁架出的指挥塔,这便是机场的全部了。

  当那些完成组装的飞机轰鸣着从头出了一句话来,这句话是陛下在视察战略轰炸机部队时,对飞行员说话时提到的“战略轰炸原则”,轰炸轰炸的根本原则就是制造破坏与恐怖,为赢得战争可以不择手段。

  “政治后果、政治后果……”

  摇着头,徐焕升依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那是政治家的事情,与军人无关!”

  苏光华直截了当的说出一句话来,一句最为经典的话语,也是近卫军人的原则。

  “咱们轰炸巴格达的话,全世界都能看到,到那时,那些小朋友……”

  在说话的时候,苏光华将视线投向那些战斗机,驾驶着轰炸机的他们,从来都是把那些战斗机当成小朋友,相比于轰炸机的庞大,战斗机实在是太过于轻巧,单是他们携带的炸弹,就相当于几架战斗机。

  “再也不敢小看咱们,队长,咱们要给轰炸机部队正名不是?”

  见队长似乎有些犹豫,他连忙继续煽动着。

  “更何况,战略轰炸还是陛下所倡导的,咱们既然调到了这,就应该去实现陛下的愿望!用一次漂亮的战略轰炸,向陛下还有国民证明昂贵的轰炸机的价值!”

  “可,咱们的飞机太少了!”

  就那么十二架轰炸机,即便是装满了炸弹,不过也就只有几十吨炸弹,所能造成的破坏实在是太过有限。

  “所以,咱们才要对巴格达进行轰炸,先证明咱们的价值,然后国内就会不断的把轰炸机调过来,到时,咱们甚至可以建议,轰炸机直接从新疆飞过来,这也算是训练,无论如何,这场战争都是一个试验,咱们可以在这里进行战略轰炸的战术探索,还可以进行其它的训练,总之,只要愿意,这土耳其人就是咱们的试验品!”

  在说到试验品时,苏光华的情绪中没有一丝波动,在他看来这种轰炸和他过去进行的训练并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空中和陆地的不同,陆地上的步兵在进攻时,他们会亲眼看到敌人,亲眼看到敌人是怎么杀死的,而空中的轰炸机却是在三千米的高空,把炸弹投下去,然后扬长而去,他们至多只是看到地面上升起一股股黑烟,至于地面上的伤亡,他们即看不到,也不关心。

  在他看来,没有比土耳其更合适的对手了,整个土耳其不过只有一百多架飞机,老旧的德造和中国造飞机,对轰炸机不会构成任何威胁,拿这样的对手完善战略轰炸的理论、战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进行陛下所倡导的战略性空中进攻,以摧毁对手的抵抗意志为目的,持续不断地轰炸对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迫使对手在无法承受的人员物质损失的重压下放弃抵抗,让步求降。”

  在远征军司令部内,徐焕升指着墙上的地图,向远征军司令部的参谋官员们作着汇报。

  “巴格达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巴格达是土耳其人在近东地区最大的城市,同样也是巴格达省的首府,根据初步制定的计划,在未来一个月内,我们将对巴格达实施十次轰炸,累计投掷炸弹三百吨,通过轰炸,给巴格达守军制造心理上的压力,为陆军进攻创造条件,而在未来的作战中……”

  手指的地图上的几个点,徐焕升到是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感觉。

  “随着陆军向土耳其纵深的挺进,航空队的轰炸目标将不断以1200公里,甚至1500公里为半径扩展,如将国内所有的三百二十架“象”式轰炸机调至近东,那么,通过一次轰炸即可对一座城市造成毁灭性打击,没有任何城市可以承受数百、数千吨炸弹的狂轰烂炸!”

  在他作着报告的时候,远征军司令部的参谋们,则不断思索着战略轰炸的可能性。

  “狂轰烂炸,是不是不分军民目标,那么你们考虑过政治因素吗?有没有考虑到,这种轰炸有可能造成他国的抗议!”

  面对一位参谋官的提问,徐焕升立即反驳道。

  “军人所需要考虑的只是胜利!至于他国的抗议,那是外交官考虑的事情!长官!”

  “嗯……”

  作为远征军司令官的段祺瑞沉吟着,足足沉默了一分钟,才缓声说道。

  “试试看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