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最新章节 > 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7 章

  在美国,基金的管理费不是一个统一的数目,不象在国内一个基金发行的时候,就标定了管理费,比如股票基金可能大部分都是1.5%,而指数基金有0.5%,有0.75%等等。还要强调的是管理费和我们经常关心的申购、认购、赎出费不是一个概念,这几个费用都是一次xìng的,只有在你jiāo易的时候才产生。而管理费是年年都扣的。比如1.5%的管理费,那无论这个基金运作情况如何,是赚是亏,都要扣的。也就是你总资产无论多少,都要扣除这笔费用,然后再算净值。也就是如果一个基金什么股票都不买,就是现金放在那里,一年以后,净值都要跌1.5%,这是被基金公司拿去了。所以你可以想想,一个100亿的基金,一年的管理费就是1.5亿,即便他什么都不干,这就是为什么基金公司要拼命发新基金,扩大旧基金规模的原因。显然这管理费是被我们承担着的(当然股票jiāo易的费用是要由基金的管理费承担的),我们当然希望管理费越少越好。美国的基金管理费一般只是给你一个大概数,而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算的。指数基金由于jiāo易少,管理费就低。比如先锋500,他的管理费只有0.18%,而美国平均大盘平衡股票基金越1.02%.别看这点差别,利滚利,时间长了可不的了啊。

  第四,这个和市场的规律非常有关系。那就是所谓市场是不是有效的,或者说市场是不是对的。这个概念有点复杂,简单的结论就是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是对的,你就不能指望任何一个基金经理可以长时间的超越大盘。也就是长期投资,选择指数基金其实是最佳的选择。但这个理论很有争议,巴菲特就说: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他就会一贫如洗。巴菲特、林奇这些大师都是反对这个理论的。但是对于一个常人,你没有大师们的水平,也许还是认可这个理论比较好,尤其在美国市场。据说美国能跑赢大盘的基金经理不到一半。

  美国有250多种指数基金,跟踪几十个不同的指数。例如:

  S&P 500

  500个全美最大的股票,包括价值型和成长型,代表大盘股

  S&P 400

  全美501到900的股票,基本上是中盘股

  Russell 2000

  全美1001到3000位的股票,代表小盘股

  还有国际市场指数、行业指数等等。

  不同的基金公司经常对同一个指数都发行自己的指数基金,但略有不同。先锋500是非常著名的指数基金,现在规模近700亿美元,1976年成立,现在净值约120美元。晨星评级4星。最好的一年收益37%(1995),最差的一年-22%(2002),其实就是标准普尔500的情况啊。

  国内的指数基金的情况我没有心得,没有买过。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不认为中国的市场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我相信有非常多的信息是业界外人士不知道的。而且从实际结果看,跑赢大盘的经理很多,所以我暂时不会去关注指数基金。

  28、别和基金谈恋爱

  9月底,广发聚富和聚丰的双料基金经理易阳方在广发网站上发表一篇文章“选股如选妻”。选股如选妻,也不是易阳方的发明。类似的表述一直都有,尤其是那些崇尚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之中。价值投资的经典语录之一“一朝买入,永远持有”更和应验了这种说法。也许这对价值型基金经理选股来讲,恐怕是至理名言。我也希望他们按照这个方式去选择股票。

  但我要说“别和基金谈恋爱”。

  在我的博客里面,就有朋友留言说“我怎么觉的这东西(基金)蛮象情人,老是让人放不下,总是心挂挂。”,也有朋友说“我蛮喜欢新基金,期待他诞生,关注他的成长,经历他的痛,分享他的乐,忽然,有一天,一抬头,一回首,却发现他却已如一个美女或若一个美男,让你欣让你疯狂。而这其中滋味,犹如这人生,没有永远的痛,没有永远的乐,只有一种信念向上向前,这都是一种财富”等等。

  那种迷恋之情溢于言表。我想每个投资基金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情怀,他高兴,你兴奋;他伤心,你消沉。而且,如果有人对你持有的基金表示不恭,你会大怒、愤慨;当然如果你持有的基金被别人也喜好,你会把对方当成知己。呵呵,我说的没有错吧,因为我就这样啊。

  可我一定要说:别和基金谈恋爱。

  我们喜欢那些基金,甚至喜欢基金后面的基金公司。可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只基金。千万别“情人里面出西施”,无论她怎么样,都是她好。显然,如果我们开始选择正确了,我们会为我们的选择而自豪,为我们自己而自豪。如果我们选择错了,我们却会非常的遗憾,以致于我们甚至不敢承认我们犯了错误。追求自豪和回避遗憾的心理,会常让我们过长的持有一只坏基金。而且持有的时间越长,就感情越深,越不想卖,虽然她已经很不可爱了。

  别爱上基金,别用感情替代了理智。

  其实即便我们爱上基金,基金和基金公司也未必爱我们。其实根本谈不上“谈恋爱”,最多是个“单相思”。就象这两天,广发公司升级计算机系统搞出的各种毛病,你“再爱”广发,你也登陆不上他的网站。到底,基民还是弱者!那些基金才是台上的大明星。

  不要爱上基金。她对咱们好,咱们才对她好。她耍咱们,咱们根本不用理她。长期投资可不是在一棵树上吊死啊。

  你可以爱投资,但别爱上某个基金。

  29、“指腹为婚”买新基

  十月又有新基金了,广发大盘、富国天合等等。不知道又要创造什么发行量奇迹了。

  关于新基金,已经写了很多了,再写好象我越来越象是老基金的“托”了。不过还是得写,好像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最近我又有个看法,说“买新基金是指腹为婚”。而且越想越觉得自己有理,甚至颇为自鸣得意。

  为了不误解,我不得不再说明点:我说的老基金当然是指优秀的老基金,是那些经过封闭期,又经过几个月到半年,甚至一年的考验的优秀老基金。而新基金,我主要是指开始认购的才开始建仓的新基金。

  在你认购新基金之前,你都知道点什么呢?你肯定是关注一个优秀的基金公司,也关注这个公司下面的其他老基金,还关注新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谁,也许你还会关注这个新基金的投资理念。

  那回到我的比喻里面,基金公司当然是一个大家庭,优秀的基金公司就象有殷实的家业、优良的家风、良好的教育的大户。而老基金当然是已经长大的孩子们,那个新基金(未出世孩子)的兄弟姐妹。新的基金经理就是父母,他直接掌控着新基金的命运。而新基金的投资理念,更象孩子的优生优育和未来的培养计划政策。

  但对于这个未出世的孩子,你其实完全不知道。那去购买一个新基金,不是和“指腹为婚”没有多大区别?你当然希望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能随你的心愿,但你能保证吗?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吧。

  新基金还有一个优势,净值低啊,投入的成本低啊。呵呵,这不是象聘礼啊。“指腹为婚”的时候,聘礼肯定少啊。等人家到了如花似玉的年龄,你再去打主意,那当然得多花点功夫啊。

  为了早点把自己的孩子嫁出去,那一大家子(基金公司)可累啊。认购费当然比申购费低啊,然后又抛出什么新理念、新策略、新尝试啊,一堆“优生优育”策略,说的象花一样啊。呵呵。你愿意为这些还不知道有没有谱的事情买单吗?

  我的观点还是是更关注老基金,等新基金出生了,长大了,大学都毕业了,你再去“泡”有什么不好啊。

  以前有五篇文章不买新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4),再说“不买新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9),还说新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8),别患“净值恐高症”-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4)和不喜欢2号我的投资观和实践(19)讨论新基金的问题,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翻翻啊。

  30、买基三步曲

  最近在论坛上和我的博客里看到有些问题,比如“请推荐定投的基金”,“请推荐好的新基金”,“我该买什么基”,“看看我的基金组合”之类的。看了以后,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觉得这类问题有些是本末倒置的,至少也是把一些关系搞混淆了。

  归纳一个“买基三步曲”,再次说说我的看法啊。我想如果你按照这个步骤去想、去做,你其实根本不会有这些疑问的,了解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啊。

  第一步:明确投资目标

  在开始投资以前,最重要的事情是你必须明确你的投资目标,投资周期和风险承受能力。这是你投资的基础,这决定你能期望什么样的收益和承担什么样的风险。关于投资周期和投资风险的关系,请参考我的“基金投资的风险”一文。关于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我的“风险承受能力测试题”来进行。

  投资的周期越长,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越高,你就可以选择激进的基金,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前提必须是周期长,大风险承受能力。我个人认为5年以下的投资,都不能算是长期投资。如果只进行2-3年的投资,我建议你要非常非常稳健。千万不要被当前的牛市迷惑了你的眼睛啊。

  第二步:选择基金

  明确了你的投资倾向,再来考虑具体是要购买什么基金。无论是新基金还是老基金,你一定要明确你选择的基金是符合你战略方向的。是激进的、稳健的还是保本的?你可以有个人的喜好,比如你喜欢某个基金公司,甚至喜欢某个基金经理,这都没有关系,只要是这个基金符合你的要求,这才是根本。比如我喜欢广发和上投,我就会在广小、聚丰、阿尔法、中国优势中间选择激进的基金。而在上投双息、广发稳健、广发策略中选择稳健的产品。如果你采用核心式投资组合,那核心是什么、非核心是什么,这些都是在这步考虑的问题。

  大家知道我不喜好认购新基金,但如果你是新基金的粉丝,我也要提醒你选择合适你所要求的风格的基金。比如我看到有人问是选择jiāo银成长还是jiāo银稳健,这完全是两个类型的基金,不是可以比较的对象啊。

  建议大家看看我系列中的关于基金选择的很多文章,包括核心式投资方式等等,有10多篇啊。

  第三步:选择投资手法

  我所说的投资手法是指用定投还是追逐波段,是选时进场还是制订止损点,还是象我一样跟着大盘随波逐流等等。这其实是最后才要考虑的问题。无论你是定投的爱好者,还是想一次xìng投资,你都得完成上面两步再来考虑这个问题。千万不要先给自己定义“我要定投”,然后再来问“我定投什么?”。或者说“定投是否要求激进的基金”等等。最后这只是手法啊,和选择什么基金没有太大的关系啊。关于手法,我的文章里面也有很多篇阐述我的观点和我的做法。

  总之,你要一步步来,先走第一步决定你的投资方向,再选择你要投资的基金,最后才来考虑手法,这事情不能倒着来的。除非你是投机而不是投资,投机首先考虑的就是手法。

  我相信你明确了你的三步曲,你一定就不糊里糊涂的了。自己就可以判断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了。

  31、再说定投

  前面已经写过一篇关于基金定投我的投资观和实践(5),最近论坛上看见不少朋友在讨论定投的事情,忍不住又要chā点嘴。

  今天去做了两道数学题,模拟了两个定投,用的都是历史数据,一个是用上证指数,一个是用深圳成指。两个指数都是从2001年9月开始,按照工行定投的方式,假设我在每个月第一个jiāo易日的对指数进行定投。5年下来,看看情况如何。

  上证指数从01年9月的1765点,到今天的2006年10月9日的1784点,但经历了大跌和大涨,曾经到了1000点。如果我定投这个指数(相象成一个严格的指数基金),那我今天的收益是23%.指数没有涨多少,但明显的收益。

  深圳指数从3504涨到4380,曾经到过2660点。最终指数涨了25%,但如果我每个月定投,最后的收益是33%.

  显然在这个期间,如果采用定投的办法,收益好于在2001年9月进行一次xìng的投入。

  实际上定投是一个平均效应,我也计算了这个区间平均指数,一个是1450点,一个是3327点,我定投的收益刚好就是拿现在的点数去除平均点数的结果。难怪在英文中定投称为dollar-cost average方法。

  话得说回来,我算的这个区间,虽然起起伏伏的,但刚好是一个大盘总体上呈凹型的时期。现在的点数当然高于平均点数。如果大盘呈现一个凸型的状态,肯定是亏本的,因为平均点数高于你最后的点数。不过你要在一个低点离开市场,肯定是不值得的。

  但如果你要长期投资,按照普遍的认为,大盘是长期向上的,在这个向上的趋势上有很多短期的波动。那定投实际上就是平滑了这种波动,最后得到一个平均效益。

  在一个长期向上的局面中,显然你进入的越早,最后的效益越好。另外如果你真有本事抓住波段,那效益当然更好(但我始终认为,做波段是非常非常危险的。我也不建议任何朋友采用波段cāo作法)。定投不是最好的长期投资方案,但如果你没有那么多资金进行一次xìng投资,例如你是从每个月的收入中提取一部分,定投则是非常好的选择。

  无论市场是牛是熊还是猴,定投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是我的观念。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