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最新章节 > 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5 章

  便觉得有所依靠。杨伯涛对胡琏的依赖、崇拜不仅因为胡琏果敢善战,更主要的是他对胡琏怀有某种特殊感情。抗战结束后,guó mín dǎng的多数将领发了接收财,可杨伯涛依然故我。胡琏得知杨妻还在汉口租住别人房子生活后,特令军需官到长沙为杨伯涛买了一栋私房,并派人将杨妻接到长沙。

  妻子来信告知,杨伯涛感然泪下。从此,杨伯涛一直追随胡琏,甘心为他效命。

  这回可是杨伯涛一厢情愿了。胡琏和黄维乘战车突围时,根本没想到通知他杨伯涛。杨伯涛闻讯大惊,急忙和师长尹钟岳督队冲杀,试图钻隙挤缝混出包围圈。但是,解放军的包围太严密了,先头突围的部队一一折转回来,“缴qiāng不杀”的吼声响彻四野,杨伯涛举目四顾,一片茫然。他绝望地向一条清亮的小河走去。然而,小河却不愿收留他。他走到河心,水才没到胸部。他从死亡门前悠悠走过,来到彼岸,徒然冷得受不住。他伸手掏qiāng,qiāng不知到哪里去了,手也僵了。他无比懊丧地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杨伯涛呀杨伯涛……”

  解放军将他带走了。从他的呢军装、红皮鞋和口袋里的两支钢笔就可以断定,此人值得一抓。

  在押解杨伯涛的路上,路过一座木桥,杨伯涛乘人不备猛地跳下去,心想这回可以尽忠了。谁知这枯水季节河浅得根本淹不死人,反弄得他一身污泥,徒增几分狼狈。“唉!”杨伯涛眼里涌出了泪花。

  华野十三纵政委廖海光听说他想投河自杀,笑着说:“你杨伯涛这是干什么嘛?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当了共产党的俘虏,这是你新生的开始嘛!”

  杨伯涛报以苦笑。

  在收容所里,杨伯涛见到了10军军长覃道善。他不觉又来了气,冲覃道善嚷嚷:“说好了统一行动的,他们怎么先跑了?”

  覃道善一笑:“夜里天黑,坦克怎么行动?他们还不是想在天黑之前突出去。”

  “出得去吗?”杨伯涛还有些关心,特别是对胡琏。

  “天晓得!”覃道善又是一笑,“85军吴绍周听说也没跑掉。14军也完了。”

  “全完了!”杨伯涛叹气的声音也像下命令一样响亮。

  ------------

  12万精兵顿作鸟兽散(6)

  ------------

  东集团的攻势太猛,没等到14军决定突围,陈赓就指挥四纵、9纵掩杀过来。

  14军阵地迅速土崩瓦解。14军少将参谋长梁岱第二次被俘。在往后方押解的路上,梁岱碰上了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

  “你们是哪个部队的?”那人高声问。

  “14军的。”

  “你是什么人?”

  “参谋长梁岱。”

  “你们军长呢。”

  “死了。”梁岱心里一阵沉重。

  “尸体在哪里?”

  梁岱比划着大概位置。

  “等会儿。”陈赓说,“我派个人跟你去,一定要把尸体找出来好好埋葬,立个碑,以便他家里的人查找。”

  梁岱心里突然一热,眼泪都快出来了。

  梁岱问身边的解放军:“那人是谁?”

  “陈司令。”

  “哪个陈司令?”

  “陈赓!”

  梁岱呆住了,缓缓地回过身向陈赓望去。

  陈赓知道熊绶春是黄埔三期的,也知道他那段苦战滇缅、曾率103师血战松山,夺下日军一个个据点,打开滇缅大门的历史。他觉得熊绶春毕竟还是个人物。

  于是,南坪集附近,浍河之滨一墓前上面写道:

  “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之墓。”

  胡琏和黄维分乘两辆坦克,从这硝烟pào火qiāng林弹雨杀声吼叫的战场悄然遁去。

  他们在一个岔路口分手,相约在蚌埠之南或是滁县会合。谁知此一别离,两人再无相逢之日。胡琏打开pào塔进车时,背部中了流弹,同行的战车连连长甘义三、副连长周名琴为他草草包扎了伤口,便勿匆上路,直奔宿荣公路,迅速脱离战场。胡琏余惊甫定,突然发现前面有一支民兵队伍迎面开来,心跳再度加剧。谁知过路的民兵以为是自家坦克,竟两边分开,让这铁家伙从中央穿过。胡琏见此情景,催促道:“此处共军还不晓得战场真实情况,大胆开!”于是坦克呼啸而过。民兵们被坦克卷起的灰尘呛得喘不过气,直抱怨开坦克的伙计太骄傲。

  胡琏不敢再走公路了,命驾驶员从田野取捷径,经会流集直奔蚌埠地区。驾驶员怕迷失方向,有些犹豫。胡琏说:“我以星斗判断方向,你开好了。”

  胡琏从pào塔伸出半截身子,指挥坦克越野前进。会流集地区的解放军没有麻痹,他们看这坦克远离战场,想必是逃敌,一阵手榴弹qiāngpào打得坦克钢花飞迸,胡琏跌进车里,背部血ròu模糊。只因解放军没有反坦克pào,才使胡琏保全了xìng命。

  后来,坦克油料耗尽,驾驶员抬着重伤的胡琏,行行止止,好不容易渡过涡河,找到一辆牛车,扶胡琏躺下,吱吱呀呀地向蚌埠慢吞吞地走去。胡琏侥幸逃脱。

  胡琏从天上降下来,从地面逃回,虽然名噪一时,到底无补于大局,丢下了10余万将士,带回去的只是一副重创的身体(据说医生从胡琏后背取出了32块弹片)。蒋纬国在撤离徐蚌前线时,说了一番颇有见地的话:“我们尽人力以听天命。这样的大战关系国家存亡,绝非少数人勇敢牺牲即能挽回战局的。”

  黄维的坦克没开多远,发动机就坏了。他突然发起急来,身上着了火一般燥热。他推开盖子,想爬出坦克喘口气,吹吹风。可是,令他万分沮丧的事情发生了,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他急忙伸手去摸口袋里装安眠yào的瓶子,可怎么也摸不到。等摸出来了,为时已晚,一个五大三粗的解放军战士不要命似地扑上来,抓住了他的双腕。黄维混在俘虏里,被解放军收容。在填写被俘人员登记表时,他企图蒙混过关,在表上随便写道:方正馨,江西弋阳人,14军上尉司书。

  从他的衣着举止中,解放军早就发现破绽,于是有意问道:

  “入伍前干什么?”“我民国十七年就当小学教员。”

  “还干过什么?”“我当了六年小学教员,一年科员,以后就入伍了。”

  “你表上不是填今年十月才入伍吗?”“我糊涂,我糊涂……”

  “上尉司书一个月多少钱?”“七十多元。”

  “到底七十几元?”“你看我真糊涂,看……姓名职务不符,甘愿挨qiāng毙。”

  经过12兵团其他俘虏辨认,黄维最终只好承认自己的身份。在被俘人员登记表上重新填写:黄维,陆军中将,43岁,江西贵溪人。

  但他仍是那样的孤傲、骄横、冥顽不化。他的黄埔同学、中原野战军联络部部长杨松育动员12兵团的高级将领们给困在北线的杜聿明、邱清泉、李弥写劝降信。85军参谋长陈振威写好了,让各位败将签名。大家都签了,就他黄维不签。

  一个年轻的新闻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不投降,他将桌子一拍,大吼起来:“有战死的烈士,没有苟且的将军!我为什么投降?为了国家民族利益,我要战斗到一兵一卒……”

  那记者也火了:“你代表什么国家民族?你只代表封建官僚!代表资产阶级!”

  “放屁!”黄维失去了将军的文雅,破口大骂,“你胡说八道!”他伸手动脚,似乎要动武似的。

  然而,顽石终有点头日,到了晚年,黄维终于承认他大半生都在历史的迷雾中错误地过去了,直到最后的岁月,才真正觉醒,看到了真理,那就是一个军人只有为人民而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至此,蒋军精锐兵团第12兵团,包括1个兵团部、4个军部,12万人马全部被歼。除黄维外,中将兵团副司令兼85军军长吴绍周等27名将级军官被俘。

  淮海战役最艰苦的一战结束了,中原野战军是怀着打光的决心参加围歼黄维的。此役,中原野战军阵亡团级干部11人,营级干部56人,连级干部242人,排级干部373人,战士5,501人,总计6,265人;负伤指战员总计20,515人。共有2.6万余中原野战军将士,血洒江淮大地。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自己的生命献给中华民族,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16sy.com---松语文学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访问小说分享者(杜莹秀)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16sy.com/u?id=29807

  也可以百度搜索松语文学或者访问www.16sy.com

  -------------------------------------------------------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