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混血八旗最新章节 > 混血八旗TXT下载
错误举报

沉醉江南 第三百二十二章 山陵崩

  刘如意和陈胜文把文房四宝捧到了咸丰的眼前,但是提起的御笔却迟迟没有落下。虽然注射了吗啡,又服食了大量太医们配置的提神丹药,可咸丰握着笔的手,依旧是哆嗦得不能抑制。小小一根竹管,现在已经重如千斤。咸丰紧皱着眉头,犹豫了许久,终究是把笔掷在了一边。

  “师兄,你来代笔吧!”咸丰实在无法按照家法祖制亲笔书写遗诏了,只能让杜翰来代笔。

  “这……”杜翰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立即答应。

  毕竟按照大清的祖宗家法,像皇帝建储这样重大的遗诏,可是必须要由皇帝亲笔书写的。他也知道现在要咸丰亲笔写下来有难度,可是如果由他来代笔,将来万一有人质疑遗诏,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哎……臣遵旨!”杜翰的答应声非常的突兀。

  肃顺虽然也能想到杜翰的担心,但是他更看到了咸丰两眼中的光彩已经越来越暗淡,他们不能在耽搁了,迟则生变。万一咸丰一口气没上来,却没有留下清晰明确的旨意,他们的麻烦可就大了。与没有遗诏的麻烦比起来,代笔只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所以见杜翰迟疑,已经不能接受任何浪费时间行为的肃顺,对着杜翰的腰眼就一个胳膊肘。

  杜翰起身接过朱笔之后,咸丰开始口述他最后的两道极简的诏书,不过区区几十个字而已,咸丰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承旨的杜翰运笔如飞,好像几乎没有任何的停滞,飞速的记录下了咸丰所说的每一个字。两道遗诏很快便书写完毕,杜翰将写好的遗诏和朱笔同时奉还了刘如意,自己又退回到队伍里,面带悲痛的跪好了。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朱谕:皇长子御名,著立为皇太子。特谕。”陈胜文高声诵读了第一道遗诏,好让咸丰确认。当然这几乎没什么可以确认的,咸丰只有这一个儿子,实在没有更改的可能,总被不能立奕欣做皇太弟。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奉朱谕:皇长子御名现立为皇太子,着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特谕。”陈胜文又念了第二道遗诏,不过这次咸丰、皇后、懿贵妃、果兴阿都十分惊诧。

  这第二道遗诏,少了一个人,多了六个字。少的人就是果兴阿,这个不是杜翰的笔录有问题,而是咸丰述旨的时候,就没有果兴阿。这是个很尴尬的事,屋子里一共十四个人,咸丰是皇帝,皇后和懿贵妃是嫔妃,陈胜文和刘如意是太监,其他人都是有诏命的顾命大臣,果兴阿难免有点鸡立鹤群的感觉。不过想想自己的资历以及与朝廷的关系,果兴阿也就释然了,咸丰可能对果兴阿托孤,但是绝对不会给果兴阿有搀和中央大政的机会。i.woquge.

  宗室和百官们听了遗诏,无不惊骇,顾命大臣中,何以没有恭亲王?也没有惇王和醇王?虽然代之以与恭王同母的妹夫、载淳的姑父景寿,但是景寿这个人很老实,根本没有什么主见,拉他来入受顾命,不过是让景寿无端的做了个倒霉的“冤大头”。皇长子载淳虚岁方六岁,一旦即位,则成主少国疑之势。顾命大臣中载垣、端华、肃顺等皆为“疏潢宗室”,根本不是近支亲贵。倘若其中有人怀“不臣之心”,则“祖宗社稷”势必动摇,康熙年间鳌拜之祸可为殷鉴。不过咸丰的遗诏已下,事情已成定局,众臣也只能俯首应命。

  但是一直当背景的果兴阿,却发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如果历史上的原版也是这样,那么他大概知道辛酉政变为什么会发生了。首先咸丰为了不给其他人托孤大臣的名分,所以他遗诏的拟定过程中,除了两宫太后和八大臣之外,根本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场,这遗诏又非他亲笔,所以八大臣的法理根基并不牢固。一旦两宫和他们反目,完全可以说遗诏是他们自己瞎编的,咸丰当初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反正只有他们在场,这件事怎么说都行。

  其次就是杜翰临时加上的“赞襄一切政务”这六个字,打乱了咸丰原来的部署,虽然咸丰默认了这六个字,但却没有做相应的部署调整。“赞襄一切政务”与两宫太后的两枚印章,在权利上有重叠的地方,而咸丰也没给他们分清楚了。两枚印章代表着皇室的最终决策权,八大臣又要“赞襄一切”,将来不闹起来才怪。

  而且咸丰虽然解释了两枚印章的权力,却没说明两宫太后以一种什么样的规制存在,也就是两宫太后的位置问题。虽然咸丰一再向肃顺等人表示绝不能出现后宫干政的情况,但实际情况却是后宫不可能不干政。只要咸丰一死,载淳的皇权便会由八大臣和两宫太后分享,太后要替皇帝掌管部分皇权,怎么可能不干政。咸丰就是因为没有安排好这一点,才导致后来两宫要求垂帘听政,而八大臣不肯给两宫明确政治位置。

  辛酉政变的根源,便在今日彻底埋下了。正是因为咸丰的失策,导致后来在八大臣体制的运行中,两宫太后没有合理的位置,却又不得不参与政务。而两宫太后谋求合理位置的要求,又与咸丰遗命“后宫不得干政”的基本精神不一致,导致了最后的两宫与八大臣之间的冲突。说一千道一万,其根本原因便是政治运行体制设计不全,导致的权利之争。22ff

  果兴阿暗暗拍着自己的小心脏,他算是安全了。果兴阿是被咸丰有意排除在执政队伍之外的人,所以无论将来两宫与八臣如何神仙打架,危及他这个良民的几率还是很低的。当然庆幸之余,果兴阿又鄙视了咸丰一次。窝窝囊囊了一辈子,就最后的遗命设计英明了一回,结果还是留下了一个要命的大坑,咸丰的皇帝生涯还真是失败啊!

  咸丰的生前告别一直持续到了后半夜,到了寅时初刻,咸丰忽然饿了,传谕御膳房“伺候冰糖燕窝”。不过等燕窝端来的时候,咸丰的咳嗽又剧烈了起来,说什么也吃不下了。又折腾了一会,果兴阿都困的直打晃了,咸丰急传取鹿血进呈。果兴阿可一下子就来了精神,鹿血这东西号称最淫邪的补药,传闻功能和*差不多。咸丰这快死的人了,突然要喝这玩意儿干什么,难道还想临死前在振作一下不成。

  但还未等到新鲜鹿血取来,咸丰就在卯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终年三十一岁,享国十一年。同日,内阁即恭颁大行皇帝“哀诏”,宣告咸丰皇帝驾崩。

  一个身边熟悉的人永远的离开了,果兴阿也随着人群哭了起来,谈不上如何感伤只是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已。不过心里却难免有那么一丝欣喜,大清帝国最后一个握有实权的皇帝驾崩了,天空中再也没有了蔽日的阴云。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