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逍遥灵帝传说最新章节 > 逍遥灵帝传说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22 章

  ”的意蕴。

  酒酣处,申屠澄举杯道:“围炉夜饮,不醉不归!”有些醉意朦胧。

  胭脂在一旁微笑道:“漫天飞雪,归往何处?”

  老汉也接口道:“大雪留客,但请畅饮!!”

  于是四人边饮边谈,仿佛是一家人一样和乐随意,直到夜半,方才安歇。

  第二天,风雪虽停,但冰冻封山,无法成行,申屠澄只好又留住在寅家。

  此时,他甚至还有些暗中感激知情的老天呢!!

  有了昨夜的畅饮,申屠澄与寅胭脂便能自如地相处了。

  两人寻找着机会jiāo谈,申屠澄给胭脂介绍山外大千世界的风采,胭脂则为他描述山中狩猎的故事。这少女不但容貌明艳动人,言谈之间,更展现出一股明慧可人的气韵。

  趁着单独相对的时刻,申屠澄有意试探:“谁要能娶你为妻,真是终身无憾!”

  胭脂低头轻声道:“只要心诚意正,何愁不能!”

  既然少女也有这番心意,就鼓起了申屠澄的勇气。他找准机会,郑重其事的向老汉提出:“令孙女明慧可人,在下不耻相求。深山难央媒妁,只好毛遂自荐了,还望老爹恩准!”

  老汉经过几天的相处,似乎对诚实直率的申屠澄也颇为中意,因而笑着道:“我家虽然贫贱,但这小女子也在娇爱中长成。

  月前曾有过客人以重金为聘礼,要求娶走胭脂,我老夫老fù不忍心别离,而未允许。不料老天留贵客,客官又与胭脂十分投缘;莫不是天定姻缘?老夫不得不许了!”

  当夜,申屠澄向寅老夫fù行过晚辈大礼,并倾出囊中所有作聘礼。

  老夫fù一点也不肯接受,只说:“郎君不嫌贫贱,已属万幸,婚姻有缘,何需聘金!”

  老fù人又接着说:“深山穷谷,孤远无邻,既无妆奁,但总得稍事收捡,方可成亲。”

  于是,寅老夫fù当晚就将胭脂的屋子略事布置,挂上绣花门帘,找出一对红烛点燃。

  申屠澄与胭脂双双拜了天地,又向寅老夫fù磕过头,就相拥进了洞房。洞房虽然简陋,两人却春情盎然。就在这深山野谷的茅屋里,一对有情男女结成了小夫妻。

  说来也怪,成婚后的第二天,山中天气大变,丽日高照,冰雪消融,山路已可行走。

  为着赶赴任日期,申屠澄与寅胭脂拜别寅老夫fù,让胭脂骑马,申屠澄持缰在前,一道向南漳县赶去。胭脂与祖父母惜别痛哭之状。自不必说。

  到南漳上任后,申屠澄专心公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把穷困荒蛮的南漳县治理得甚有起色。寅胭脂则在家充当贤内助的角色,除相夫教子,cāo持家务外,还热心地督教僮仆,和睦邻里,招待宾朋。夫妻俩情洽心合,成为一个令远近羡慕的家庭。

  申屠澄的三年任期很快就满了,因他在任内功德可嘉,被朝廷召回京城为官。

  临行前,申屠澄拿出一首感慨颇深的《赠内》诗,送给胭脂。

  诗云:“一尉敷梅福,三年愧盂光;此情何所喻,川上有鸳鸯。”

  寅胭脂对于丈夫的情意心领神会,过了一会儿,口中也念念有词,似在吟诗。

  申屠澄问其故,她说:“为fù之道,不可不知书,数载于此,耳濡目染,亦能略解吟咏,想作一诗回赠与你!”

  申屠澄十分高兴,请她吟出诗作,但胭脂支吾一阵,又终不肯说出。

  在南漳官民的夹道欢送下,申屠澄偕胭脂带着他们的一子一女,离开了南漳。

  沿来路返回长安,渡过粉青河后,眼看就要进入胭脂曾经生活过的大山。遥望云山苍茫,寅胭脂大为兴奋,先是不停地欢呼雀跃,继而更是乐不可支地躺在河畔绿茵草地上打滚。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三十七章 刘无双与王仙客

  申屠澄只以为妻子见到了久违的故土,才会如此地兴奋,所以也不在意,还在一旁为她助兴。

  一会儿,胭脂安定下来,略带沉郁的对丈夫说:“日前蒙赠一诗,本拟投挑报李,终因藏拙而作罢。今遇此景,忽有一诗涌上心头,且与君作回赠。”

  于是吟道:“琴瑟情虽重,山森志自深;常忧时节变,辜负百年心。”

  吟罢潸然泪下,那神情似有莫大的痛苦隐藏在胸中。

  申屠澄连忙安慰她说:“真是灵思慧语,诗意清丽,不过夫人终不该一心圃于山林中。倘若是挂念祖父母,现在马上就能见到他们,你为何如此伤心呢?”

  胭脂好半天才勉强止住悲哭,随丈夫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天的路程,到了昔日他们相遇的那座茅屋,一切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他们推开柴门,屋内陈设依旧,却不见了寅老夫fù的踪影,胭脂绕室啼泣不已。

  突然,她在屋角柴堆中找出了当初挂在壁上的那张虎皮,顿时转忧为喜。

  申屠澄正为她把一张虎皮看得比祖父母还重而疑虑时,胭脂已破涕大笑道:“不想此物尚在呀!”于是把虎皮披在身上。

  这边申屠澄还没看清楚,那边胭脂已化为一只斑斓猛虎,先回过身,冲申屠澄和一双小儿女点点头,继而仰首咆哮,声震山林,一跃而出,刹那间隐没在丛林之中。

  申屠澄惊得失神了半天,待他稍稍清醒过来,急忙抱起儿女追出去,但哪里还有胭脂的踪影?

  他们父子三人,在茅屋中哭守了三天,终不见胭脂归来。

  申屠澄已料定妻子乃虎仙所化,情缘至此已尽,等也无用,只好拖儿带女,满怀惆怅地离开了茅屋,回长安去了。

  按十二地支排列,寅为虎,胭脂为虎仙所化,因而取姓寅。既为仙,为何又要化为凡间fù人?

  料想必是倾慕凡世间的夫妻情爱,才决心下凡来体察一番吧。

  然而毕竟人仙非同路,终归有缘尽的一日,只能徒留下些悲怅与无奈了!

  当然,出现在这里的寅胭脂,只是主脑创造出来的高智慧NPC,跟历代名女的隐藏任务有关。

  她有一件极厉害的法宝,叫乙木天罗,木属xìng,防御力极强。

  高峰跟寅胭脂寒暄了几句,便祭出各种法宝,跟她周旋起来。

  不久,寅胭脂支持不住,跳过一边,淡然一笑:“好吧,我认输了。”

  高峰呵呵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赶紧去找任务物品吧。”

  便搂着寅胭脂的纤腰,化为一道青光,全速飞向瀛洲台。

  只是一眨眼的工夫,高峰和寅胭脂已经来到瀛洲台,挑战历代名将,很快就获得先天丹。

  高峰一伸手,先将那颗先天丹吸过来,放进空间戒指,再凝望着寅胭脂,微笑道:“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炼化任务物品。”

  寅胭脂淡然一笑:“谢谢。”

  “不必这么客气。”高峰微微一笑,搂着她的纤腰,将身一纵,跳进梦魇空间……

  不久,高峰带着寅胭脂返回松江港口。

  此时,寅胭脂已经获得修士的称谓,也答应加入碧血佣兵团。

  高峰将她介绍给紫蓝等女子认识之后,稍稍休息一下,便化为一道青光,全速向蓬莱岛飞去,顷刻之间就已到达。

  这次刷新出来的名女,正是唐朝的刘无双。

  唐德宗建中年间,尚书租庸史刘震膝下有一个独生女儿,唤刘无双。

  无双这名,说来还有一番原由,因为这姑娘天生丽质,从小就生得秀美端庄,父母爱如至宝,认为普天之下无人能与女儿的美貌相比,所以为她取名无双。

  刘震夫fù仅有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看得比儿子还重,自幼便为她请来名师,教授诗书琴画,因而刘无双不但容貌出色,才识也相当出众。

  长安市上的世家子弟,纷纷传扬:“刘家有女,才貌无双。”刘无双成了他们渴慕的对象。

  无奈名花有主,刘无双自小就定下了“娃娃亲”,白马王子就是她的表兄王仙客。

  王仙客是刘无双姑姑的儿子,因王父早年客死扬州任上,王母便带着幼小的王仙客,投靠兄长刘震门下。

  刘王两家关系密切,两个小儿女是青梅竹马,一同玩耍、读书、长大,形影不离,情同手足。

  两家父母看到他们年龄相仿,相貌相配,又情谊和洽,早就打下了亲上加亲的主意,只等他们长大chéng rén,就合为一家。

  两小无猜的日子,在嬉戏中转眼就过去。

  刘无双已长大成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王仙客也到了弱冠之年,长得高大英俊,形如玉树临风,真是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

  就在刘王两家长辈,准备择吉日为他们完婚之际,不料风云突变,朝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乱。

  官拜尚书租庸史的刘震,也被卷入这场风暴中。受其牵连,刘无双与王仙客一对眼看就要同林的鸳鸯,却被打得两下分离。

  大唐皇朝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对安禄山和史思明手下的叛将,一直采取安抚政策,把他们分封为各边镇的节度使。

  节度使在辖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俨然就是各霸一方的小国王。

  经过唐肃宗、唐代宗两朝二十多年的时间,节度使专权的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

  他们互相争夺地盘,扩充势力,擅自传位给子孙,丝毫不受朝廷的约束。

  年轻气盛的唐德宗,继位以后,决心对此加以整顿。

  但是,由于势力不足和措施不当,不仅没有收回权力,倒还引起了藩镇的不满,纷纷起兵叛乱,与朝廷抗衡。

  当时朝中兵力不足,唐德宗只好借用各地方的军队平定叛乱,幸而乱兵距离京城尚远,不至于很快威胁京城。

  万万没料到,藩镇的军队没攻到长安,倒是从甘肃径原东下平乱的一批人马,因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赐而哗变,吵嚷着反扑京城。

  唐德宗措手不及,只得暂时逃往奉天。叛军顺利地进入长安,推举废居长安的朱为王,登基而为大秦皇帝。

  朱是唐代宗大历年间,因诛伐节度使卢龙有功,入朝受封为节度使衔而闲留京师的。

  虽然在京城没有实权,但他为人豁达而轻财仗义,在长安广泛结jiāo权贵,大有举足轻重之势。

  刘震就是朱在京师中,jiāo往甚密的一位朝官,现在朱称帝,自然也就重用了刘震。

  刘震心想:乱世中,在朱手下或可大有作为,此番先随着他打下江山,待大局有了眉目之后,再为女儿及外甥风风光光地完婚也不为迟。

  于是,刘无双与王仙客的婚事就这么暂时搁置下来,谁知这一搁就是数年。

  逃到奉天的唐德宗,吸取教训,重振朝纲,擢用了贤臣陆赞为相,采用他的建议,下诏免除各藩镇节度使的叛乱之罪,以大将李晟带兵收复了京师,从而平息了战乱。

  兵败后,大秦皇帝朱率余部西逃,半路上被部下所杀。

  唐德宗班朝回京后,追查依附朱的逆臣,刘震首当其冲,当即论罪处斩。

  府中刘夫人和王仙客之母王夫人,在抄家时,因受惊吓而死。

  按惯例,刘无双作为罪臣之女,被收入宫中,充当仆役。

  惟独王仙客因当时离家在外,侥幸逃过一劫,只身逃出京城,流落到附近的小城富平。

  多亏古道热肠的旧友古lún收留掩护,才使他保住了xìng命。

  古lún在富平县衙担任押衙小吏,为人热情友善。他一面安慰王仙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面多方托人打听刘无双的下落。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三十八章 陵园渡鹊桥

  数月之后,古lún终于探听到刘无双被分派到皇家陵园执役的消息,于是他进一步设法接近陵园察看形势,琢磨着搭救刘无双的方法,以便使一对有情人重露笑颜。

  这边说刘无双被收入宫中后,想着自己一夜之间家破人亡,情郎又了无下落,终日以泪洗面,悲郁不振。

  宫中妃嫔们嫌她一副愁眉苦脸的落寞神色,又是叛臣之女,谁也不愿留她在身边使役,于是就分派她到陵园从事清扫工作。

  陵园是历代帝王及皇后的墓葬地,每逢年节祭日,朝廷中就来人祭拜祖先亡灵,平日里是一些陵园守卫和杂役留守在这里。

  陵园地处郊外山野中,面积很大,园中古柏苍松耸翠,yīn森宁静,平时少有人迹,使役们天天就与石人石马为伍。刘无双此时已心如死灰,倒是十分适合于这种枯寂的生活。

  虽然陵园地处偏僻,门禁护卫比宫中薄弱得多,但仅靠王仙客一介书生和古lún这个小吏,硬闯进去救人是不可能的。

  古lún在围着陵园四周转了几天以后,终于想出了个智取的计策。

  恰好这段时间,江南茅道士云游来到富平,借住在古lún家中。这茅道士身怀奇技,能医治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是有一种仙yào,吃了能使人昏死二天,二天之后又可还魂复活。

  古lún制定的营救计划,就是在茅道士仙yào的启示下想出来的,计划之中自然少不了这种仙yào。

  一个yīn云沉沉、黄叶纷飞的秋日午后,一辆装饰华丽的宫车,驰向皇家陵园。

  大陵园门口,官车被守卫拦住询问来由。

  车上一位官中使者打扮的人答道:“特奉旨来提叛党余孽刘无双,送来皇上赐下的dúyào令她自尽,以防其死灰复燃。”

  陵园守卫见是宫中来使,自然尊旨照办,召来了刘无双。

  使者递过dúyào,刘无双迫于无奈,含恨饮下,顿时气绝身亡。

  使者命令守卫将刘无双的尸体装上宫车,以便回朝复命,随即就驾车离开了。

  谁知道,这宫车和使者都是假的,使者是刘家侍婢采春所扮。

  这采春曾在刘尚书府中使役多年,经常见到宫中来刘府传旨的使者,因此对那一套程式和语句自然都相当熟悉。

  刘家被抄后,采春流落街头,被古lún见到收下,以便一同完成搭救刘无双的计划。

  采春对刘家忠心不二,也就答应冒死相助。宫车与宫廷服饰,则都是由古lún秘密制造。

  他明知道冒充皇家使者,是犯欺君杀头之罪的,但为了朋友,他也不惜冒此风险。

  采春的车驶进一片茂密的松林中,王仙客和古lún都待在这里。

  一对鸳鸯终于重聚,王仙客一见到昏死的刘无双,抑制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

  古lún连忙劝住他,几个人迅速把刘无双移到另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上,然后把宫车和宫廷服饰尽数销毁埋掉。

  采春和车夫都换上平民装束,又驾车急急地离开松林,回到富平城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