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唐朝最佳闲王最新章节 > 唐朝最佳闲王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卷 第三一七章:水师都督

  东海郡,海州,也就是后世的连yun港。

  一个靠海的小城池。

  说是城池,其实也就是规模稍微大一些的村落,扑面而来的潮湿空气中带着一丝丝腥味,附近百姓多以捕鱼为生,所以这里无论走到哪里,都有股子鱼腥味。

  刚来不久的人,很难适应这里的环境。

  这里家家户户都有晒制鱼干,然后由客商,或是官府统一收购。

  这样的好处就是百姓不用担心做好鱼干以后会没人买,坏处是,官府是要依据这些来征税的。

  但征收的并不是以往的那些杂税,而是一个叫商业税这个只会出现在商人那里的税种。

  税费与以往持平,三十税一。

  对于百姓而言,这个税率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接受的。

  毕竟鱼是自家出海打来的,除了人工成本以及少量的船只成本,其他的就是买盐的成本,反正一趟下来,除去税之后,每斤鱼干差不多能赚到五钱左右。

  不多也不少,但捕鱼可不是卖东西,要一件件的卖。

  往往一张网子撒下去,少说也能捞出来几十斤。

  加上近海生态还没有被破坏,渔民也并不需要跑的太远去打鱼,运气好的话,一天就能往来三个来回,打个上千斤的活鱼回来。

  这几年,鱼干成为了东海郡这些沿海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虽然海州依旧破败,但不可否认的是,原本这个偏远的小地方,现在已经超过了很多原本不错的县,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就算是买不起船,不能自己出海打渔的,也可以给人打工,或者几人凑钱买一条船,虽然赚的少一些,但胜在稳定。

  但是半年前,原本顺风顺水,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的海州,却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先是军队驻扎,然后开挖出一个巨大的码头,大到让人不敢想象。

  紧接着,大量的工匠到来,同时,海州本地一些会造船或者修船的工匠也被招募了过去。

  再然后,现在隔得大老远,就能看到码头那边高高耸起的一艘艘巨舰。

  王玄策历时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从长安来到了海州,顾不上旅途的疲惫,顾不上去打量一眼破败的海州城。

  王玄策直奔海边的码头,说是码头,其实是码头与造船厂的合体。

  百姓的小渔船是不能在这里停靠的,也用不着停靠,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停下。m.22ff.

  李元吉给自己的军队自然不是内陆的那些旱鸭子,水师的兵不会水,那是不行的。

  特别是那些生长在内陆的人,有些天生就恐水,这样的人来了水师,只能拖人后腿。

  所以,这五千兵力,早在半年前就已经招募完成了,由宁康带领着在这里训练,同时负责造船厂的安全。

  兵员全部是从沿海地区招募的,要求只有一个,会水,对于生长在海边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人人都会水的,所以五千人很快招满。

  “宁都督在南边两里处训练呢,水师的营地在那里。”唐松伸手一指南边,更是惊叹不已。

  这王玄策来了这里,竟然没有通知任何人?

  反正自己是没有提前接到消息,还是船厂禁卫来通知的他,现在看来,好像宁康也不知道这件事情。

  搞不懂,真的搞不懂。

  寒颤了几句,说了些鼓励的话,然后便让唐松派人带着自己去水师营地。

  因为心中有着一个巨大的抱负,加上自己先前也没见过海,根本不知道海面上的情况怎么样,虽然这一路上也都在努力,但结果却是看不到的,没人知道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王玄策想尽早去到营地,至少也要尽快的搞清楚大海的一些事情。

  至于如何训练这些将士不晕船,王玄策只能表示一脸懵逼,但基本的思路还是有的。

  先问一问宁康以及将士们看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若是没有答案,则寻访周边的渔民,他们出海多,自然有办法去应对。

  船厂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凸出部的北边,而营地则是选择在了凸出部的南边,虽然相互看不到对方,但实际上距离却真的不远,加上这一片都是营地,北边靠近船厂一侧,是工匠们的宿舍,另一侧,仅有一道木栏之隔的,是水师的营地。

  几人骑着马,短短半盏茶不到的功夫,便来到了另一侧。

  有人领路,自然畅通无阻,但是来到海边,见到了正在训练的将士,王玄策是一脸的懵逼……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