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科幻小说 >台湾观灵术所揭示的灵界景象最新章节 > 台湾观灵术所揭示的灵界景象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411节

  今天,想延续前面的主题,也就是继续辨析一个问题——当今的“轮回制度”,到底是不是起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的教义?这个问题与前面的奥尔菲斯教和毕达哥拉斯轮回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容楼主我一步步说来:

  首先,我们当今到底有没有灵魂的“轮回制度”存在呢?这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人死后如果灵魂去往另一个世界,但仍保有今生的自我意识(比如记得自己的名字,性别,身份等等),并且还恢复了过去世的种种关于当时的“自我”的记忆,那么,这种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死后历程,算是“轮回”吗?对此的界定,就有模糊地带。所以,索性简化一下,先讨论一个问题——就是,所谓“前世今生来世”,是不是真的存在?也就是说,在人的死亡后,灵魂会再次投胎到这个世界的人或动物的胚胎内,然后重新出生吗?

  对这个问题,我本来是不知道,或基本持唯物立场的。但是,在看到一些证据后,慢慢相信确实有前世今生。这些证据包括:前世催眠,张老师介绍的通过观灵术得到的关于“轮回过境室”的介绍,还有一些特别的个人经历,等等。我们现在为了讨论下去,且先认定“轮回”和“前世今生”是确实存在的吧,很多人是有前世的。至于这个“轮回”涉及多少人,我们先不管吧。

  第二,如今的轮回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一定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我只能从我所看到的有限的例证中去推论“当下的轮回”是个什么样。从前世催眠c观灵术,及个人所听到的一些经历来看,现在的“轮回”,大多是在“高灵”,“灵界志工”等等特殊的灵魂们的辅导下进行的。那么,既然有这样的“导师”存在,就必然是一种“制度”了,也就是一种“人为”所建设构建出来的“机制”。我看到的大多数轮回例证,都显示出有目的,有安排的特性,是为了结一些心愿或做提升而来轮回,是精心选择了父母及“人生剧本”。这些,都在在说明这是一种“人为”的安排,而不是象风吹散蒲公英种子般地随机飘散。另外,这也不是一个机械的“自动化”过程,好像“程序化交易”一样,一旦价格或指标达到开仓c平仓的点位,就自动开c平仓一样。我看到的轮回例子,是包含了智慧c情感c考验等等在内,由高灵们精心辅导安排而进行的人生旅程。那么,这个很简单,就是一种“制度”和“机制”了。

  第三,如今的轮回制度,是起源于印度婆罗门教义吗?

  这个,我现在还真的是不知道呢。这涉及到人间的信仰理念和死后灵魂实况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但是,如果世上只有古印度一个地方有轮回信仰,那如今的轮回制度起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的可能性,就高得多了。然而,与古印度婆罗门教几乎同时流行的希腊奥尔菲斯教,也有完整的轮回教义,且不是印度传过去的,那么,凭什么说现在的轮回制度,是古印度僧侣们所“炮制”的呢?

  再换个角度来想问题。如果当今的轮回制度,是起始于印度婆罗门教义的,那就应该保有更多印度特色,而很少或没有希腊特色。那事实是这样子吗?

  先说说印度轮回和希腊轮回的两个显著区别。(在这里,真要感谢韦伯的巨著——《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我是从里面学习和总结出印度轮回与希腊轮回的这两个显著区别的)

  区别:

  1 印度式轮回观点认为:轮回是无始无终延续的,在时间上贯穿过去未来,空间上涵盖各种物理空间;要从轮回中解脱出来,就必须拒斥整个所有的“实在”。转换成白话就是,我们人有出生有死亡,死后如果再投胎人世,那一样是会再死;如果死后去了灵界某处(比如天界吧),那在那里仍然会再次死去,再到别处。而这些转世和轮回其实都是蛮无聊的,因为最多只能是前一世品行好一点,下一世生活舒服点,灵魂一样是在无常中。只有靠冥想,只有摆脱了任何形式的“生活”,才能摆脱无常和无聊的灵魂不停地轮回。

  与此相对的,希腊式轮回,从奥尔弗斯教到柏拉图,都认为轮回中是可以并应该进行灵魂净化的,当灵魂进化纯净后就不用再轮回了。而且,灵魂的净化,并不一定,甚至并不主要依靠冥想,是可以在生活中进行的。

  所以,虽然印度式和希腊式的轮回,都有悲观厌世成分在,但印度式的是特别极端的。而希腊式,特别是柏拉图式的,则注重渐进式的提升。

  2 印度式轮回有非常精细严苛的“业”的概念。虽然,估计全世界人民都在心底会认为,善良,美好的品性行为会有好的后果,生前的一系列行为会影响死后的去向,但是只有印度人发明了“业”这种极端的“记账式”的平衡概念。每一个行为c心念都会巨细靡遗地被记录,并且毫厘不差地被后面的事件所回应c呼应。而且,似乎还认为整个世界的存在,都只是因为“业”的运作,通过一报还一报而延续着每一件事。这种极端的推论,有时会让人觉得,一切都只是“还债”,而没有真正的提升。

  而看现在的轮回例证,到底和哪种说法更类似呢?真的是印度式宗教教义导致了轮回成真,并流传演变至今,奥尔菲斯教等其它教义就都是空想?从原理上来说,说得通吗?这些,容我下次再继续吧。

  另外要插一句的是——楼主个人,有时更加喜欢道家的一些观念。比如说,灵魂在死后,是不是会永远地经历不断的生死呢?还是会经历永恒呢?不知道。但是,人和人的灵魂,是天地的一部分,是整个“道”的一部分。因而当面对未知的时候,与道和整个世界和谐为一,共同静待答案的自然出现,就像塞翁对“失马”的整个事件的反应一样。这,或许才是真正好的态度,嗯,话说回来,别的文化c宗教中,应该也有类似的态度,但却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和侧重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