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紫色战旗最新章节 > 紫色战旗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六百三十六章 新起点的准备

  那是1952年6月21日清晨,中华军空军最重要的基地第1001空军基地。

  晨曦中,我和塞博中校,这是亲人朋友对来自乌拉尔联邦的塞巴斯蒂安-费乌尔的昵称,在众多惊诧目光的注视下,登上一架涂有紫色星星的中华军空军军徽的双座新型实验对地攻击机。

  我们的战机在跑道一端与另一架单座实验对地攻击机长机会合组成双机编队,一前一后,滑行,加速,拉起,升空,瞬间钻入云中。

  双机编队升空后,并没有马上离远,而是双机在基地上空盘旋了两圈。耳机里传来前座塞博的声音:“请地面详细记录飞机状态。”

  居高临下看去,阳光普照的基地上,营房错落有致,一些基建工程正在进行中,那是为年底进驻的f-11多用途战斗机实验大队做准备。

  跑道上,几架f-10,a-10战机整装待发,机翼闪着银灰色c草绿色的光彩。

  “准备好了吗”塞博话音未落,攻击机猛然昂首怒吼,几乎呈70度角向上跃起。

  当地面长长的跑道在视野中几近消失时,它突然向左连续三个横滚,再向右连续三个横滚,然后翻转180度,以倒扣的姿态来了个大大的斤斗,改平。

  动作干净连贯,一气呵成。

  “塞博,干得漂亮”当飞机拉平,抗荷服的压力舒缓下来,随着话语我冲着塞博的后脑勺竖起大拇指。虽然明知他看不到。

  “谢谢。晓东,你怎么样”他关切地问。

  “我一k。你放心飞吧。”我拍了拍前座的后背。

  “你真的没事吗”他将信将疑。

  “呕吐袋还躺在我的口袋里呢”登机前,塞博递来几个塑料袋说:“上去后如果不舒服,请务必吐在袋子里,否则座舱里是很难清洗干净的。”

  “发现目标,请求攻击。”耳机里传来塞博向长机的报告。

  这时,我注意到右前方地面两三公里外的绿荫处,隐约显现出两个方形靶场,上面还有一些点状物。

  “你左我右,攻击”长机传来命令。

  “明白”随着一声应答,我们的新a-11轰然低头加速,以近乎50度角咆哮着向地面冲去。

  靶场扑面而来,我辨认出下面的点状物原来是坦克和掩体模型,新a-11继续俯冲攻击,直到我甚至都看清坦克炮塔的形状时才猛然拉起,又以50度角冲天而起,倒扣,斤斗,在天上划了个大圈后,再次进入,攻击,拉起。

  如此三番,方才作罢。

  新a-11是中华军研制的双发超音速对地攻击教练机,单座型用于执行近距支援任务,双座型执行作战和教练双重任务。

  该机全长1858米,翼展923米,机翼面积2618平方米,主要由高强度铝合金制造,在关键部位采用了当时极为昂贵的钛合金作为防护屏障。

  在两台新型f-210发动机的推动下,新a-11的最大飞行时速可达到1595公里,其升限为14000米。

  武器装备和火力配置标准型a-11攻击机有5个外挂架,左右机翼下各2个,机身下中央1个,双座型a-11有7个挂架,除上述的5个外,在左右机翼的上面各有1个武器支架,每个支架上可以安装1个发射导轨或1个火箭弹发射器。

  主要的外挂物有:1200升的副油箱c电子干扰吊舱c450公斤的炸弹c各种型号的集束炸弹,凝固汽油弹,火箭弹发射器和未来我们新发展的各种武器。

  a-11最大速度为15倍音速高空和11倍音速海平面,实用升限14000米,转场航程4200公里,作战半径1400公里左右,最大起飞重量157吨,载弹量45吨。

  机载武器装备通常包括2门25航炮,每门备弹600发。

  摘自蒋晓东著我的试飞员生涯

  人类对电磁波的发现,成为有线电通信向无线电通信的转折点,也成为整个移动通信的发源点。

  正如一位科学家说的那样-移动通讯是踩着电报和电话等的肩膀降生的,没有前人的努力,无线通信无从谈起。

  1952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天下第一城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

  这个人叫马丁斯汀-库泊,当时他还是中华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52年11月底,中华军通信委员会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军用和商用做好了准备。

  雷达的四抗,即侦察一反侦察c隐蔽一反隐蔽c摧毁一反摧毁c干扰一反干扰,是现代雷达发展的突出特点。

  雷达存在的电子干扰和抗干扰措施,雷达信号的截获与隐蔽,雷达向武器系统提供攻击目标与防止被摧毁而提高其在战场中的生存能力等都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雷达就是这样在矛盾中互相促进c不断发展,雷达系统只有不断发展新技术c创造新体制c不断适应新的军事和经济需求,才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美国辐射研究室把微波新技术应用于军用机载c陆基和舰载雷达取得成功,其代表产品是scr-270机载雷达cscr-584炮瞄雷达和anapq-机载轰炸瞄准相控阵雷达。

  20世纪40年代主要的雷达技术有动目标显示技术c中继技术以及单脉冲跟踪技术理论的提出。

  动目标显示技术应用于各型对空警戒雷达,后来应用于着陆引导c岸防等型雷达,其优势是能有效抑制地海杂波,抑制大山c建筑物c风雨雪等静止和慢动目标的干扰能将机载情报传送到地面观测站,能有效加强地空之间的信息联系。

  20世纪50年代是雷达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雷达设计从基于工程经验阶段,进人了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的高级阶段。

  50年代产生的主要理论有匹配滤波器概念c统计检测理论c模糊图理论和动目标显示理论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诸如脉冲多普勒雷达c合成孔径雷达等新体制雷达。

  未来雷达系统发展的主要标志是数字处理技术革命和相控阵雷达的应运而生。

  为了探测未来的洲际弹道导弹,为防空系统提供预测情报,产生了相控阵雷达体制。

  新一代雷达发展方向是全固态电扫相控阵多功能雷达。雷达信号和数据处理的数字化革命c半导体元件c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使雷达技术的发展日臻完善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由此看出,电子科技的迅猛进步是雷达发展的源动力。

  摘自新雷达技术兰黎明主编。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