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平淡为官最新章节 > 平淡为官TXT下载
错误举报

1.黄粱美梦 555.大国地位

  所以此刻的赵昕和徐安必须得做点什么,但能够做点什么呢,赵昕看着徐安,大脑里是一点思绪也无,徐清的这一招,虽然看似普通,但却光明正大,在这个时候,自己若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宰相们意见相左,到时候百姓们会相信谁?这答案显而易见。

  这改革十余年来,皇帝虽然没有做错什么,但功劳却并不是皇帝的,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来看,皇帝最多就是有一些苦劳而已,具体干事,把工业化推动下去的还是文官集团,而这一套革命,无疑是让绝大多数宋朝百姓获利的,即便只是乞丐,他也要比那些殖民地的老百姓来得强,这就是工业化的好处,让所有人的国民拥有了凌驾于其他国家老百姓头上的机会。

  你就算是再垃圾,只要你接受过六年义务制教育,然后再坚持读一个初中,你就可以出国,成为一名外教,通过教当地人中文,你就可以活的非常滋润了,这就像现代,许多欧美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日本、韩国,还有其他非英语国家做外教的那些老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没有什么本事的人,甚至还有不少读的是野鸡大学,随便用钱买了一张文凭便到这些国家来任教。

  拿着高额的工资,但人品却非常的差,这些人在自己本国只处于社会的中下层,但来到他们这些国家之后,却立刻摇身一变,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中上层,备受民众的拥戴,但其本质,终究还是垃圾而已,所以你也经常能够在新闻中看到有关这种语言类外教的丑闻,什么性侵学生之类的事情,可以说是络绎不绝的,这是日本、中国等国的悲哀,但却是欧美国家的幸运。

  因为他们的国家率先工业革命,将世界其他国家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这就导致即便是他们国家的底层,来到他们这些非欧美国家来,照样能够享受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其中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工资水平的不同。

  一个欧洲的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最多就三千欧,放在当地或者根本不算什么,只能混一个温饱而已,但他拿着这笔钱到中国来呢,就是三万块钱,足够他玩上一个月心满意足回去的了,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混得好的,还有许多欧洲人,非常喜欢去一些更穷的国家,比如说法国人,非常喜欢去越南,这当然跟越南曾经是他的殖民地有关,但更是因为越南的人民生活水平更低,三千欧,往往能够让一个人在那里生活上大半年,并且是过着要比普通人还要好的日子,住着小别墅,过着十分舒适的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发达国家那么喜欢去这些国家的原因,在那里,他们完全享受着洋大人的生活待遇,但其实在他们的本国,他们只是被自己国家的人看不起的低端人口而已,所以这些人在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经常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说包养当地的女人,等他们怀孕以后就立刻离开这些国家,或者是对当地人用很不客气的语言说话,总之是把他们在自己国家所受到的怨气发泄在这些底层国家的老百姓身上,这种情况可谓是经常发生了。

  这就是工业化的好处,他可以让一个国家凌驾于所有国家之上,即便是这个国家最底层的百姓,只能当一个工人,但只要他前往这些殖民地国家,他就能够享受高高在上的生活,且并没有任何的理由,唯一的理由就是你是一个宋朝人,就这么简单。

  除了这种经济上的便利之外,还有就是在文化上的便利了,看看中国、韩国和日本,大多数对于欧美白人都是十分殷勤的,且远远不止是这三个国家,其实整个世界对于白人都是相对殷勤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工业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掌握着这个世界的一切,所以整个世界也就是围着他们转的,这就是国家强大的好处。

  个人的独立与自由,与国家的强大是万万不可能分开的,一个落后的国家,即便是这个国家最是非常大的需求了,除此之外,一些强大的殖民地还有建立大学的渴望希望能够通过大学来提高本地区的教育才能。

  对此宋朝自然是支持的,毕竟这些地方也需要更加先进的治理,如果一直像现在这样,宋朝在这里获得的利益也十分有限,只有一个地方愈加富裕,才能够给宋朝提供更多的利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至于有了大学之后会不会就摆脱宋朝的控制,对此徐清并不担心,当年美国从英国独立也并不是因为有了大学,而只是因为法国的帮助而已,大学听上去很有用,但这些大学的建立其实只是帮宋朝在储备人才而已。

  对于这些大学,宋朝是不会为他们建立研究所的,也就是只帮助他们建立本科级别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程度就十分有限了,毕竟本科只不过是一个专业的培训而已,要想真正有所成就还是要研究生才算是正式开始的,而所有的研究所全部是设立在宋朝的,也就是说即便这些殖民地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他也会因为好大学的吸引力而进入宋朝的怀抱之中这等于是变相为宋朝储存人才了。

  至于殖民地当然也有好处,就是会给他们培养出一些拥有一定技能的大学生,可别小看这些大学生,宋朝的培养也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真正的培养,毕竟接受宋朝的大学教育,自然也算是洗脑,而对于本国的制度,自然会越来越不满,而对于宋朝的制度更加亲切,这是必然的,尤其是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所以这对于宋朝来说一定是一件好事,而对于殖民地来说,当然也是一件好事,至于到底会不会变坏,这就要看当地政府有没有率先自我改革的意识了。

  但宋朝会派老师来担任教授,但这些老师可不会讲当地的语言,也没那个心思去学,这些来当老师的人,虽然只有大学学历,可也是不得了的人才,远赴万里之外当老师,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的,而不是为了学习当地的语言,所以就需要语言学校让本地的学生们先学会汉语,然后才能进入大学之中读书,这就需要中小学率先建立汉语教学机构,这些就都是贵族学校了。

  对于这些语言老师,要求也很简单,就是同事掌握汉语和当地语言就可以了,这对于宋朝人来说或许很难,但他的工资同样非常丰厚,为了招揽这些稀缺的人才,许多殖民地的贵族们纷纷都是出重资延揽这些语言老师,甚至有的工资开的跟教授一样高,这样的待遇之下,自然有人愿意去学,尤其是许多早年间便跟随家人来到租界的孩子,他们在租界中长大,自然也接触过本地人,一来二去便掌握了当地的语言,这些孩子便成为了这一批时代潮流中的幸运儿。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