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北雄最新章节 > 北雄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七卷射天狼 第1571章明珠

  封德彝的丧事不用多说他是唐初时节第一位殁在任上的宰相还是开国功臣而且凌烟阁上其他人都还活着只他走在了前面就更非同一般。

  对于李破来说不管是顾念君臣一场的情谊还是为了让其他功臣们瞧瞧他李破非是那种薄情寡义的君王所以肯定是丧礼从重几追王侯。

  出殡之日更是群臣尽出送于郊外。

  封氏的祖地在渤海封德彝殁后尸身是要送归故里的落叶归根嘛当世之人讲究这个很多大臣晚年都会选择主动致仕归养乡里其实为的就是死后能葬入祖坟。

  封言道年幼李破特许其不用扶灵回乡也就不用提守灵之事了只在京师守丧即可。

  于是李破又命刑部尚书杨恭仁于弘农杨氏族中选了两人称为假子一路送封德彝棺椁回渤海厚葬。

  随行主事的则是鸿胪寺少卿高表仁的侄儿。

  这些人都属于封氏的姻亲送一送封德彝也是应该的。

  封德彝的丧事持续了多半个冬天等到送丧的队伍离开长安的时候已经来到了穿暖花开的时节。

  朝中当然不可能只顾着给封德彝举丧废了其他政事。

  临近年底的时候李破又接到了一封北边的来信突厥可汗阿史那杨环想要在夏日里再次与大唐皇帝会盟这次会盟的地点人家也选好了就在榆林和突厥交界的边市所在。

  当年杨广就在那附近和突厥启民可汗会盟的因为那里离着两国腹心之地都近一些。

  至于会盟的因由阿史那杨环在心里未曾细说这个不用明言大家心里都清楚。

  一来是突厥东方汗阿史那多闻已是穷途末路可他毕竟占据着辽东怎么收尾两边要做好沟通。

  两姑侄在对待阿史那多闻一事上这几年可谓是默契十足。

  阿史那杨环轻而易举的掏了阿史那多闻的老巢没有费一兵一卒政治手腕上根本不是突厥那些粗鲁残暴的贵族们能比的了的。

  而且在大略之上也不简单几乎是在逼着阿史那多闻南下半岛要么去跟高句丽争斗要么联合高句丽一起对付北上的唐军。

  行的是借刀杀人之谋不管阿史那多闻胜败于突厥而言皆都无损。

  其实归根到底玩弄的还是人心因为她知道大唐代隋而起高句丽就是唐人心中的一根刺……

  上次会盟之时她便屡屡出言试探又晓得李破的经历就更加确定大唐立国之后头一个对付的就将是高句丽。

  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李破这么有耐心没有依循杨广北征之旧路从营州方向进兵而是选择了海上出兵。

  先是灭掉了百济收服新罗再灭倭国然后才增兵半岛从南向北与高句丽一战且一战功成几有神助。

  这些关于大唐的消息其实都是从长安传回到圣山之下的如今两国来往频密已不需要绕远路走晋地而是直接北上朔方榆林紧急的消息耗时十余日便至可以说是非常快捷了。

  从秋末到年底突厥的使者就来了三拨。

  一路是护送阿史那求罗的女儿阿史那同苏来长安与大唐皇帝联姻这一拨人来的稍早两国于此事早有交涉同样也是两国交往渐密的凭证。

  不久又有突厥使者到来是为了贺喜大唐在军事上取得了关键性胜利而来。

  年底这是第三拨这次提出了明年夏天想要与大唐再次会盟的请求显然是突厥汗帐中的贵族们仔细商议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不管是什么事突厥使者接二连三的远来长安都表明了突厥对于唐军攻灭高句丽之事的重视而大唐的军事实力也愈发得到了突厥人的尊重。

  没错就是军事实力多数的突厥人对于国力之类的东西没有清晰的概念他们只会看到你刀枪有多犀利勇士有多勇武。

  大唐的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传到遥远的突厥汗帐之中让突厥贵族们纷纷侧目以往那些时不时就吼上一声要跟大唐开战以雪前耻的声音渐消代之而起的则是十足的警惕。

  两国恩怨纠缠毫无保留的交好是不可能的……

  而唐军在攻破高句丽都城平壤城之后也还未有跨过鸭绿水的迹象。

  书信来往间李破的意思也很明确在等待着阿史那杨环给出辽东一地的解决方案。

  这个可不是什么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首先是阿史那多闻依旧有着拼死一搏的实力二来还有辽东地区有诸多部族对于两国而言都有鞭长莫及之忧需要一个稳妥的办法来解决。

  …………

  会盟之地突厥已经选取阿史那杨环的信上也很笃定李破不会不答应。

  三年前两国会盟是因为他们都意识到了国力衰弱不宜再相互争斗养精蓄锐方为上策。

  加之他们之间有着亲戚的关系之前也是一直交好为会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明年……也是该到了再见面谈一谈的时候了。

  李破很清楚阿史那杨环想要谈什么除了进一步划定疆界甚或是彻底解决辽东的归属问题还有就是西域……

  突厥休息了这么多年阿史那杨环不可能什么都不做突厥能得到大唐的消息大唐自然也能打探出突厥国中之事。

  这些年阿史那杨环一直在稳固自己的权位她还在前年的时候改革了突厥的官制体系分封了几个小可汗。

  而在北边突厥把他们的宿敌杀的抱头鼠窜已经基本上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在西边天山山脉沿麓突厥王庭也一直在不遗余力的重新拉拢他们的姻亲铁勒诸部以对西突厥再次形成优势。

  阿史那杨环性好耍弄权谋战略眼光稍差而且以妇人之身统有突厥先天不足。

  所以想要实现心中的战略构想需要大唐这样一个“坚定”的盟友为此她不惜在突厥依旧对大唐保有优势的情况之下做出了很多的让步。

  现在则到了大唐给予回报的时候了她相信她的侄儿要比杨广虑事清明会鼎力支持于她。

  一如当年行险一搏杀阿史那艾利佛一般……而非像前隋那样结西突厥之盟以制突厥王庭。

  这些事书信往来的话很难说的清楚于是也就有了再次会盟的先决条件。

  …………

  “张掖如今已经开通边市只是来往的商人还不多臣去年时便命人扮作商旅来往了几次可路途艰难人地两生时遇贼匪损伤颇多得到的消息也很稀少。

  回来的人只是说统叶护可汗有英武之相拉拢西域各国数起征伐皆得大胜又联姻铁勒诸部在西域渐有威名……”

  看着侃侃而谈的张亮李破频频点头。

  张亮长进不少说起正事来头头是道哪里还能看得出来以前只是个耕种于田间的农夫?

  这是跨越阶层式的成长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也没几个。

  “近几年来我大唐用兵于海上兼有吐蕃之乱西域那边便有所疏忽此臣等之罪也不过臣以为陛下想要得知西域详情怕是还要从西突厥来人处查访。”

  李破点头“这个不怪你们西域之事历来皆是帝王冠冕上的一枚明珠增光添彩罢了乔饰而已其实无有大用……”

  张亮一下便松了口气今日突然被招来宫中问的却是西域之事让他颇有忐忑。

  如今的军情司怎么怎么说呢?内外都有权责可零零碎碎内不如督查寺外不如军中斥候连张亮自己看着每日报上的各种消息也很是头大不知军情司如今到底该管些什么了。

  权责不很明晰难免造成困惑什么都管其实就是什么都管不了。

  尤其让张亮比较难受的是因为大唐在外交上渐入佳境便也把鸿胪寺凸显了出来于是和军情司时常打起了交道。

  最近有人便提议把军情司分一部分到鸿胪寺辖下也好方便鸿胪寺掌控全局。

  此乃分权之举自然是军情司众人不可能轻易答应的范畴因为一旦退上这么一步张亮不知道各个卫府甚或是督查寺大理寺刑部之类若再有所提请军情司岂不就给人彻底拆了?

  多年心血所系张亮可舍不得。

  他和谢政刘朝宗等人都商量过最好的结果其实还是如督查寺一般把军情司从兵部弄出来另起炉灶。

  哪怕受三省直辖也比在兵部下面不上不下的要好的多。

  可这毕竟还是得陛下说了算也要寻个合适的时机才成。

  …………

  当然了皇帝此时所言在他听来好像也不尽不实。

  一枚明珠?既然能给陛下增光添彩那就是有用的前汉的那些皇帝南北朝时那些北方君主都会向西而望。

  大唐又怎么可能置之不理?且大唐立国六载已灭数国如此武功再得一枚明珠装于冠冕之上又算得了什么呢?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