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百花齐放的年代最新章节 > 百花齐放的年代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6 法家代表韩非子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一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c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口吃(结巴)虽然不善言谈但是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思维敏捷李斯自以为不如他写起文章來气势逼人堪称当时的大手笔凡是读过他的文章的人几乎沒有不佩服他的才学的著作有《韩非子》等

  从师经历

  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的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沒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申不害主张君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论称为“术”商鞅的理论称为“法”这两种理论统称“刑名”所以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指韩非的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都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国家韩非身为韩国公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他从“观往者得失之变”之中探索变弱为强的道路写了《孤愤》c《五蠹》c《内外储》c《说林》c《说难》等十余万言的著作全面c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后來这些著作流传到秦国秦王政读了《孤愤》c《五蠹》之后大加赞赏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可谓推崇备至仰慕已极秦王政不知这两篇文章是谁所写于是便问李斯李斯告诉他是韩非的著作秦始皇为了见到韩非便马上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安原本不重用韩非但此时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政见到韩非非常高兴然而却未被信任和重用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政认可了他们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秦王政在韩非入狱之后后悔了便下令赦免韩非然而为时已晚(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法家开山者

  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c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自汉而后《韩非子》版本渐多其中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尤为校注详赡考订精确取舍严谨;梁启雄的《韩子浅解》尤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功力深厚

  从政思想

  历史进步论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c舜c汤c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來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性本利

  对于民众他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本贪”理论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來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因此他认为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韩非子?心度》)容易让人忽视的是韩非是主张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的他认为严重的徭役和赋税只会让臣下强大起來不利于君王统治

  君主中央集权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中央集权的理论对于君主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來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來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改革和法治

  对于政治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对于臣下他认为要去“五蠹”防“八奸”《韩非子?八奸》《韩非子?五蠹》)所谓五蠹就是指:1c学者(指儒家)2c言谈者(指纵横家)3c带剑者(指游侠)4c患御者(指依附贵族并且逃避兵役的人)5c商工之民他认为这些人会扰乱法制是无益于耕战的“邦之虫”必须铲除所谓“八奸”就是指:1c“同床”指君主妻妾;2c“在旁”指俳优c侏儒等君主亲信侍从;3c“父兄”指君主的叔侄兄弟;4c“养殃”指有意讨好君主的人;5c“民萌”指私自散发公财取悦民众的臣下;6c“流行”指搜寻说客辩士收买人心制造舆论的臣下;7c“威强”指豢养亡命之徒带剑门客炫耀自己威风的臣下;8c“四方”指用国库财力结交大国培养个人势力的臣下这些人都有良好的条件威胁国家安危要像防贼一样防备他们

  朴素辩证法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c“守株待兔”c“讳疾忌医”c“滥竽充数”c“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韩非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c《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韩非用人口增长速度愧于生活资料增长速度的人口理论來说明“当今争于力气”认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的即五子二十五孙论(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韩非子?五蠹》)

  个人影响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c术c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c墨家为显学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观点是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根据当时的形势情况主张法治提出重赏c重罚c重农c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都颇受韩非子学说的影响

  经典寓言

  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武器矛是用來刺人的盾是用來挡矛的功用恰恰相反楚国有一个兼卖矛和盾的商人一天他带着这两样货色到街上叫卖先举起盾牌向人吹嘘说:“我这盾牌呀再坚固沒有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不穿它”停一会儿又举起他的矛枪向人夸耀说:“我这矛枪呀再锋利沒有了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它都刺得穿”旁边的人听了不禁发笑就问他说:“照这样说就用你的矛枪來刺你的盾牌结果会怎样呢”这个商人窘得答不出话來了

  讳疾忌医

  有一次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沒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沒有病的人來夸耀自己的本领”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侯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桓侯仍旧不理睬他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三人成虎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來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來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來的老虎”“要是接着有第二个人跑來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庞恭再问:“如果马上又有第三个人跑來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魏王点头说:“我相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一定不会有假”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相信了现在邯郸离魏国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人请大王明断是非”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來后魏王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宋国有个富翁因天下大雨他的墙坍塌下來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來”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可富人不听他们的话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的是隔壁的老人它告诫人们:在给人提正确的意见时要考虑自己与听者的关系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听意见只应听取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持偏见主旨: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说不定害了自己从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同样的事但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做人做事要公平实事求是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