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科幻小说 >驱魔人(作者:柳暗花溟)(转载)最新章节 > 驱魔人(作者:柳暗花溟)(转载)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277节

  是古董吗?

  万里想著蹲了下来,让老人的目光停留在他的脸上,风娘,我可以看看你的宝贝吗?他问。

  老人抬头看看万里,没有说话,却露出一个默许的笑容。

  万里轻轻打开箱盖,见箱子虽然大,但裡面的瓷器却只有四件,一对花瓶和一副碗盘。这些瓷器让万里有些震撼,虽然他知道洪清镇的瓷器非常有名,极品瓷器的价钱相当之高,但这四件东西还是美丽得让他有些意外之感。

  没有花哨的顏色和花纹,只是雪样的白,在外观上有些流畅的波纹的造型,摸起来很有节奏感。瓷器的质料非常薄,一朵朵淡红色的花朵在白色中绽放,好像是从裡面浸透出来一样自然c柔和,使整件东西看来精美之极,万里虽然不懂瓷器,但也明白这些东西是精品。

  这些东西是风娘的宝贝,从不许人碰的,靠近一点都不行。今天竟然肯让您拿起来看,可见先生您是好人,风娘心裡也明白著哩!中年女人在一边惊奇的说。

  这些瓷器真漂亮,是古董吗?万里眼睛看著风娘,却是在问那中年女人。

  不是啊,就是第一窑出来的。

  第一窑?万里有点疑惑。

  哦。您是外省人,不知道。

  中年女人耐心的解释,我们镇以前几乎没人会烧製瓷器,就算会烧窑的人也都是烧砖或者烧点粗瓷烂瓦的,卖给自家镇上的人用。可是后来袁镇长,当年他还只是副镇长,花重金请了一个有祖传手艺的老人来传授了这宝贝技术,把以前的烧砖的窑场改成了今天的瓷器厂。

  那是多久前的事?

  也就十年——不,有十一年了。中年女人说,以前我们镇那个穷啊。好多人要想养家餬口只好到外县去找差事。后来有了这个瓷器厂,招了一大批工人,然后又拿这个开厂的钱办了好几个其它的厂,大家这才有了活路。不用离乡背井的了。要是这个瓷器厂早一点开,风勇子也不用离开老娘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也就不会——哎,人的命,天注定!

  说了半天,这个第一窑,就是第一个开办的窑场吗?

  不是啊,我们镇公家的窑场就有一家,其餘的全是镇上那些能人自己的买卖。中年女人用鼻孔哼出一口气,显得有点鄙视。那些小窑场根本產不出瓷器厂的好货色,不过骗骗不懂行的,只看名气的人。真正的行家,是不会买他们的东西的。我听说镇上前几天来了个大城市的大报记者,这些人全跑去巴结了,就是想上报纸,免费宣传宣传。我家裡的就老实,不肯开私窑骗人,不然也能富裕点儿。可是像我这样过日子才塌实,不赚那昧心钱,心裡舒坦——

  万里没敢说那个所谓的记者就是自己,只是配合的笑笑。这女人心善c正派,可就是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一句话能牵出她一车话,而且能越说越远,答非所问,他只好等她喘口气的时候插话打断她。

  那就是说第一窑的意思是唯一的窑场?他耐心的导回话题再问。

  中年女人愣了一下,显然把最初的问题都忘了,不是。先生你还没明白,第一窑就是窑场开办后,生產出来的第一批瓷器。

  原来是这样,真精美!万里讚叹了一句,又去看那些白瓷。

  其实第一窑出来的大部分是砖。中年女人得意的说,好像这是个秘密一样,袁镇长自从知道那个烧窑的秘方就一直亲自带著手下在窑场裡反覆实验,两个星期都没有出来。為了保险,第一窑出的大部分是砖,只有很少的瓷器。不过听说这些瓷器有一点质量问题,镇长说為了保持好信誉就全部给砸碎了,真是可惜。可是这是咱们私下说啊——她忽然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后来不知道是谁,可能觉得这样糟蹋东西,就从裡面盗出几件来卖了。

  卖给谁了?万里急忙问,觉得脑海中灵光一闪,觉得抓住了些不确定的东西。

  我哪知道那个啊,我也是听说。中年女人愣了一下,我也不明白风娘怎麼会有这宝贝,还一下就有四件。现在这个可值钱了,如果要卖,风娘都能雇个佣人来伺候了。我家裡的是瓷器厂的第一批工人,他以前还正经研究过哩,他说这确实是第一窑的东西。哎,风娘这麼大年纪了,要不是遇到我们这些好心人,可能被骗走了这四件瓷器也说不一定。

  你刚才说,你丈夫是窑场的第一批工人,那麼窑场出第一批东西时,他在场吗?万里继续深入。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出第一窑的时候,是镇长带人亲自做的。虽然出了大部分的砖,就那麼点瓷器还给砸了,但也算实验成功。从那儿以后才招收的工人,我家裡去的才去做的工。听说,那样也是為了保密。虽然只有我们这儿才出那种黏土,但手艺要是外洩的话,也是保不住这门子生意。工厂的工人也是各做各的,秘方没有人能完全知道呢!

  万里没心思听她说起工厂裡的事,他只关心第一窑的情况,於是接著问,当时和镇长一起关在窑场裡做实验的都有谁?

  都有谁?中年女人看了万里一眼,觉得他外表长得一副聪明相,但脑筋确实有点不灵光,当然都是头头吶,难道会让我们平头老百姓知道那个秘方?是镇长带著他手下的实验的,足足两周没出来哟!

  真负责。万里转著脑筋,具体都有谁,大嫂子不知道了?

  这事全镇人都知道,他们可是给大家带来好处的财神呀!中年女人嚷了一声,也不知道是称讚还是咒骂,接著把那几个人的名字歷数了一遍。

  她说一个人的名字,万里的心就彷彿被什麼抓一下,因為那些人正是被关到新镇裡的几位,或者是他们的父一辈。还有一位从窑场出来没多久就去世的姓孙的官员不在他的名单裡,不过他却想起,店老闆恰恰是姓孙。

  巧合?还是确有问题?

  可能是為我们镇找来财路功劳太大了,这些人后来都升了官啦!中年女人做了总结。

  那些砖呢?不会也砸了?

  没有,说是有纪念意义,当时就堆在窑场边上的取土坑那儿,后来拿去建新镇用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