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恐怖灵异 >百科大全书最新章节 > 百科大全书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易经应用,宇宙万物在我心中的思想境界

  追问式的思维是研究《易经》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这当中的是非姑且勿论,但中国人缺乏认识世界的本领吗?绝不!因为从《易经》追问式的思维方式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古代先贤对未知世界的努力探索。因此,缺乏追问的精神,就无法理解《易经》的研究对象。不理解《易经》的研究对象,就无法理解《易经》的架构。不理解《易经》的架构,就无法理解《易经》的本质。

  《易经》中最主要的几个概念,都是人们自然追问c追问自然的产物,而卦图则是追问的继续,并且是概念的模型化的过程及其结果。

  追问,是研究《易经》的基础。

  宇宙万物在我心中的思想境界是研究《易经》的前提英国著名教授c《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在其办公书桌边的一个小乐谱架的谱台上,写着一句我在宇宙中心。尽管他是残疾人,但他的这种思想境界,造就了他惊人的成就。

  《易经》号称“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易经》如此气势磅礴,当需博大的胸怀才能与之相称。易学的主要精华在其书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文字不外是人们对《易经》的认识和解说。因此,掌握易c太极c无极c道几个概念和特征,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河图c洛书c先天八卦c后天八卦c卦序五图之来源和演变,分清五图之间的异同,理顺五图的相互关系;洞悉五图的本质是首要的任务。以此为基础,搭起易学之架构,建立易学之体系。要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易学以智慧之学著称于世,可是如果没有宇宙万物在我心中的境界,又何以言易?

  抓住特点是研究《易经》的关键《易经》的特点很多,其中有一条,常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它把哲学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易经》的神圣性c抽象性和神秘性,决定了《易经》在伟大与玄虚c深奥与流俗c神圣与市井c正统与怪诞之间徘徊,生存王先胜:《当代中国易学研究反思录》,《易经》就是在抽象与科学之间,获得生存空间。《易经》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的研究方法与众不同。只有同时用哲学和科学的方法,才能抓住《易经》的本质。所谓科学的方法,指的是当时条件下,人们从自然现象中可能认识的关于自然的知识,以及根据这些知识,加上巧妙的构思,可以合理推导出来的结果。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的变化c发展之现象都可以用,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物质进行解释。这是人类目前已知的认识客观自然最有效的c最普遍的认知方法。《易经》的哲学性体现于此,《易经》的科学性体现于此,《易经》的智慧性体现于此,《易经》的神圣性体现于此,《易经》的神奇性也本于此。《易经》毫无神秘可言,它只不过是物质运动的象数符号化的程式罢了。

  相对性的观念是研究《易经》的必要条件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这一点永远是思考问题的准则。相对性的原则,在易学研究中同样适用,而且还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太极一词,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无道c器之分,亦无形而上c形而下之别,它不过是易的过程当中,一种特殊的状态。后人非要将它无限拔高,上升为总天地万物之理不可;或者非要把它看做是某一特定物。绝对化c片面性理解太极,至少是《易经》迟迟未能被充分认识的重要原因之一。《易经》是运动之经,一切皆为动态之下的相对静止。缺少相对性无以研易。

  周易阴阳辩证——无所不包的智慧源泉

  面对着半瓶酒,一个人说:“还有半瓶”,另一个人说:“只剩半瓶”仅二字之差,却反映出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前者充满了乐观情想,后者却凝聚着悲观思绪。

  对待人生的态度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其他方面均可划分为相互对应的两大类。古人把宇宙天地间一切事物划分为阴阳两部分。

  凡是积极的事物都属阳,因此阳代表积极c进攻c天c日c昼c刚c健c男c君c夫c大c多c上c进c动c正c天使c博爱等。

  凡是消极的事物都属阴,因此阴代表消极c防御c地c月c夜c柔c顺c女c臣c妻c小c少c下c退c靜c负c魔鬼c自私等。

  《周易》又称《易经》,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经”即六十四卦,包括卦象c卦辞和爻辞;“易传”则是从不同角度对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诠释,包括彖c象c系辞c文言c说卦c序卦和杂卦等传。六十四卦是由八个基本符号(图形)——八卦构建起来的,而八卦又是由代表阴(--)和代表阳(—)的两种符号组成。

  由此可见,《周易》是集中华上古阴阳文化之大成者,它把一切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统统纳入由阴阳两爻组成的六十四卦系统中。因此,只有懂得了阴阳之概念,才能了解《周易》的思想基础;只有参悟了阴阳之道理,才能剖析《周易》的思维模式。

  自然界万物,其内部都同时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这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相互依存c互为其用,阴极生阳c阳极生阴,阴阳双方的此消彼长,决定着事物的变化方向。

  易经》方法论,主要体现在它的思维方式之中,《易经》思维的特征是从具体的客观存在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按其思维方式的发展分类:

  一是直观思维方式,是指对客观存在的感性认识,在《易经》中的卦爻辞,大多是前人处理生活中所遇亊的经验记录,只是属于个人的体验,而不是一般的事理与原则。《易经》的作者将这共体验汇集起来,经过筛选和编辑,作为后人判定事物和推测未来的比照范例,这就是《易经》直观思维方式的表现。

  《易经》直观思维方式举例:履卦的卦辞是“履虎尾,不咥人。亨。”意思是指踩了老虎的尾巴,但没有被虎咬,故为亨通。按照卦爻辞是算卦者算卦及体验情况记录的说法,此卦表明,有人行事之前用筮法求吉凶,得履卦之后,外出行事,路经草野之地,无意中踩了老虎的尾巴,可是老虎没有伤人;事后将履卦象及行事验证的情况一起记录下来,以示履卦为吉利的象征。这种思维方式,纯粹是以卦辞为卦象的验证结果,以此卦卦象为此卦卦辞的先验征兆,作为后人求得此卦时预测凶吉的比照例证;这种把记录的验证情况作为一般的,带有普遍可比照性的亊例与卦爻象相应。将直接体验转换成相关卦爻象的内涵展示,与此相连,也变成了算得相应卦爻者预见未来事件的参照标准。由此可见,在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条判定事物的思路:为了判定事物而算卦,由算卦获得卦爻象,再山卦爻象找到相关的卦交辞所记录的直接体验,最后直接判定所要判定的事物。这种思维的基本原理是用了相似事物,应用相似办法去判定与处理。

  《易经》的直观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始阶段,这种思维方式以事物整体外观在头脑中的印信为信号来体认事物,并以此种体认为借鉴洱去审视和认识新事物。因此,思维过程直接以琳物外在的表象为中介,通过新旧亊物的外在形象,属性c功能的对比进行判断。这种判断具有表面性c简单性,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更谈不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因此,直观思维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终归是认识事物的与第一步,所以还是有价值的。

  二是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直观思维方式的深化,它与直观思维有共同之处,两者皆以求物的形象为媒介。不同之处是直观思维是以事物的整体印象去比照,衡最另外一种事物,具有整体平移之特点:而形象思维则不局限于事物的整体,它是通过对事物印象的再现c拆卸c组装去体会事物中包含的道理,并创造出新意。

  《易经》特別重视形象,认为形象之中具有深刻的蕴意,这些含义中有的难以用言词表达出来,只能体会,不可言传,因此形象比言词具有更强的蕴意和表意功能。

  形象有两类,一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的形象;二是人们用以表示事物的形象符咢,如卦爻符c河图c洛书图等等皆为形象符号。

  易经》让你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作为一个人,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仅仅靠获得财富或提高地位都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更高层次的成功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要获得一种充分的自由,达到心与境的高度和谐平衡。自如地把握生活,必须找到自身与外界的平衡。许多所谓的成功者却忽略了这些基本的道理,虽然拥有了财富,却身心疲惫,心灵空虚,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实际上是失败的。

  不管你是否承认,或者意识到,与异性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假如你忽视这个关系,则在其他任何领域所取得的成功都是残缺的。《易经》的阴阳观念是对这一关系的最完美的阐释。《易经》全书其实就是建立在阴阳两极的基础上的,它描述了这两种宇宙力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两种宇宙力量我们可以解读为白天和黑夜c太阳和月亮c天和地c与精神c理性与直觉c意识和无意识c男性和女性两种力量都同等重要,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当它们彼此和谐时,则互生互长,而一旦失去平衡,双方就可能显露出可怕的一面。因此我们生活的目标,不是追求一方超越或征服另一方,而是要使双方都把“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这应该是东方思维独有的美妙状态。

  从实践的意义上来说,这就意味着《易经》有调和两个看起来相互冲突的观点的可能。例如,西方人往往感到两性之间的争斗是非常自然且难以避免的,然而通过学习《易经》,他们才霍然意识到,这种冲突只是他们的主观意向,并非源于自然的规则,“造物主”把人分为男人和女人乃是为了让他们互相敬爱和互相完善。他们还将发现在自己的躯体和意识之间并没有根本的c与生俱来的冲突,人们不必去费尽心机来争论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身心和谐互动才是完美的境界。《易经》这样提示我们:生命的最终目标不是进“天堂”或者超越巅峰,而是和谐存在于我们自身和外部世界的阴阳元素,在现实中创造出一个“天堂”来。

  《易经》的文本中经常提到“君子”c“大人”这样的概念,这实际上是要为我们思考和行动树立一个榜样。在《易经》的注疏中,就描述了这样一个高明的人,他通感于天地的力量,他的行动与天地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他用直觉理解阳光下所有的生命,给他们以仁慈c宽容和帮助,他的行为能顺应潮流,而又不为其所左右。他的生活完全符合宇宙的法则,因此他的力量凝聚在自已的内心,疑惑或焦虑就没有了存在的空间。

  髙明者培养一种平衡的意识状态,与天空c大地亲近,与天地融为一体,在精神世界及日常生活中表现得真实自如。由于他同宇宙的力量是和谐一致的,因而能自然而然地从事正当的事情,达到正确人生目标,而无需刻意为之。

  但是,尽管他对于怎样达到目标了然于胸,但他并不认为成功是必然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得到了自然的支持,没有这种力量,成功就不会那样顺利获取了。因此,他不认为自己髙于他人,他懂得应该尊重他人,不试图干预他人,不过,他会通过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德c修养,从而自然对他人产生有益影响。

  通过一段时间的独处和冥想训练,髙明的人能培养平衡和谐的意识状态。通过在阴阳之间保持一种智慧的平衡,他可以有效地处理与外部事物及他人之间的关系。髙明的人懂得怎样持续获得他人对自己的信任,这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正确的行动。当需要使用语言时,他使用谨慎c机智c微妙的语言,他深知语言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旦错误的思想说出口,就不可挽回,造成极坏的影响。

  由于遵循宇宙的法则,高明的人即使浪迹天涯也如同在家里一样自由。他理解一切生命的真谛,他的智慧处处显露价值,他的成功不受时空的限制。为了使头脑清醒,每当进行重大抉择之前,高明的人往往以《易经》作为指导,从中寻找心中的答案。这些答案可能似乎远离主题,但也可能十分贴切,甚至神秘深奥,但却能使人马上明白即将到来的前景是什么。

  《易经》可以把智慧之光投射到混乱之中,为你指明行动的路线图。因此,从广泛的意义上说,这本书在你生活的各方面都起着“成功指南”的作用。

  现在,你已经有这本“《易经》指南手册”在手,你也可以开始自己试着使用这个古老的系统方法了。下一章将说明怎样占卦,怎样查询《易经》,怎样解决让你感到烦恼的问题。

  《易经》可以预测事物;

  有几个年轻朋友,知道我喜欢《易经》,而且常用《易经》预测事物,便来问我:“《易经》是古人用来了解自然的方式之一,现在的科学手段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还要学习《易经》?”

  我说:“人类目前还并不完全了解自然,却以为很了解自然。我们了解的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比如雷电是怎么产生c为什么会地震等,但是自然是由许多不确定的因素组成的,尤其是一些细微之处,更是变化莫测,《易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然与生命的视角,从而探索事物的奥秘并寻找它隐藏的真谛,透视埋得很深的本质,达到相距遥远的目标,用以辨别天底下所有事物的善恶。《易经》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向我们展示过去,又教会我们区分未来。它展示那些现在看来微小的事物,明晰着我们模糊的问题。”

  年轻人继续追问:“你用《易经》预测事物,真的能准确吗?真的能未卜先知吗?”我回答:“不能。”年轻人问:“既然不能,为什么你还要用这种方式来寻找事物的答案?”我说:“你有一个问题或者麻烦,便想得到一个快速的解决办法。你所寻求的答案其实已经在你心中,它隐藏在你的潜意识中。而《易经》则帮助你把答案清晰出来。只要你放松c冷静下来,停止无休止的思维活动时,答案才会显现出来。这就是《易经》历经几千年依然时尚的原因。”

  年轻人笑了笑,脸上露出讽嘲的表情,口气变得尖锐起来:“你每次用《易经》寻求事物的答案时,一脸的虔诚,而且还有一些自欺欺人的仪式,这样做是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还是要哗众取宠?”

  我认真地回答:“首先这个仪式是古人传下来的,古人流传的时候,明显有迷信的色彩。据史籍记载,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都有过学习《易经》的经历,孔子c秦始皇c汉武帝c李世民c苏轼他们也不傻,他们心里清楚,这个仪式有迷信色彩,是不可靠的,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初我学《易经》,只是因为好玩,至少《易经》可以提供给我们看待事物的一种方式,一个角度。我们每天学习,不就是为了更公正地看待事物,更接近事物的真理吗?用《易经》预测事物,也只是游戏心态,后来,我们家庭出现了一件事情,让我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决断,心里觉得,无论怎么决断这件事情,都会对一些人造成不公平。为了这件事情,夜不能寐,掉头发,脸色发黄,越是这样,头脑越是不能清晰,思维更是混乱,越发不知道如何去做了。我试图从《易经》中寻求一个方式,但是,因为思维混乱,不能进入《易经》的气场之中,也就是,我无法让自己安静。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想起了古人流传下的‘蓍草预测法’,这种预测法最为耗时,预算的时间最少也得两个小时。我反正也不能入睡,便找了50根竹签,开始演卦。每数4根竹签,心里冥想着四季的变更,在不断地重复一些数字的过程中,我的内心安静下来,到了最后,还没等我演完此卦,心里就有了对此事的处理答案。大家应该很清楚,内心平静时,做出的判断最为准确。事实上,《易经》给我提供了一个使自己内心平静的气场。”

  此时,年轻人也郑重起来,认真地问:“如果说你用《易经》预测事物,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放松安静,那么,有许多方式平静下来,为什么非要选择《易经》呢?”我回答:“因为虽然我自己知道怎么解决这个事了,但还是需要《易经》帮助我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再从书中寻找需要的答案。其实最终的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寻求的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最喜欢打卦,大到两国交战,小到日常生活。据《诗经》记载,一个小姑娘,看上了邻居的一个小伙子,还要打卦看一下结果。这个结果其实也不能左右做事人的决心。比如说两国交战,如果失败了,就安慰自己说天意如此;如果胜利了,就说因为自己虔诚,感动了上天。《易经》演卦,其实是一种古代心理学。人的头脑有直觉地选择正确的暗示能力。在我们所看见的一切事物中寻找它的意义,这是人类的天性。”

  年轻人又问:“按您所说,预测事物时,需要哪些方法?”我的回答是:“首先你要放松几分钟,尽情地想,把问题的各个方面都想到。让身体完全放松直到完全舒适的状态。选择一个姿势,但不会使你入睡,接受任何进入你大脑的概念和图像,避免焦急和带有倾向的思考。用非常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你的问题写下来。你的问题可以是特指的,如:我应该继续干下去吗?也可以是泛指的或关于接受新见解的,比如:我应该怎样行动呢?你也可以简单地寻求指导,比如:这个问题是”

  年轻人问:“《易经》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吗?我应该怎么提问?”我说:“避免提出双关问题,比如:现在去度假好呢还是开始一项新的冒险?这样的问题中包含了时间的跨度,而这个跨度之间,两种事情在时间上相关联。《易经》要求人们永远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据说人做了坏事,就不再有同这本书交流的可能,也会给自己招来不幸。算卦是为了创造一个卦象。每一个卦象由六条线组成,有的是实线,有的是虚线。虚线代表‘阴’,实线代表‘阳’,一共有64个这样的六线形。无论什么时候,一定有其中一个卦象符合你的情况。”

  君子为什么要以《易经》为行动指导?

  易家认为,从伏羲到黄帝c孔子,古人三番五次地考察卦象变化,穷极易卦象数,于是写成了天地大文章《易经》。它的易理是需要极深钻研探察其微妙处的宝藏,深奥而能通达天下的志向,微妙而能成就天下的事务,神奇能不疾迫而迅速,不行动而到达。它创立卦象以说尽原意,设立卦爻以说尽事情真伪,撰写系辞以说尽变化,会通各卦以说尽利害,将穷极天下的奥秘保存于易卦中,将鼓舞天下的行动信息保存于卦辞中,将万物化生裁制保存于卦变中。所以,君子要以《易经》为行动指导,将易理推广于变通中,将神奇聪明保存于心中,成就各项事业,不多言而诚信忠实,保存美好的德行。

  为什么说《易经》是君子的伟大事业?

  易家认为,一阴一阳,相生相灭,相辅相成叫做“天道”,能继承天道行事的就是“善”,能成就阴阳变化的就是“天性”;丰富万有的叫做“伟大事业”,天天自新上进的叫做“盛大美德”,化生生命叫做变易,形成卦象的叫做“乾”,仿效天法的叫做“坤”,穷极象数预知未来的叫做“占”,通晓变易道理的叫做“事”,阴阳变化难以测定的叫做“神”;易德被仁义者称为“仁德”,易理被智慧的人称之为“知识”。《易经》主张君子要设法显示出易卦的仁义美德,鼓动催生万物而不要消极等待,与圣人一同去发扬盛大美德,这伟大的事业也就至善至美了。所以说,《易经》是君子的伟大事业。

  周易思想对中华思维的培孕;

  周易》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c文化之根,它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c模式及特点,它的意象思维c和合思维c阴阳思维,与西方的概念逻辑思维就有差异,其根据是中国的“和实生物”与西方上帝“创世纪”的差分。

  (一)周易思想与意象的直觉思维

  象是与数c理相联系的,象是由阴c阳符号组成的卦面。“龟,象也;筮,数也。”(《左传?僖公十五年》)现发现龟卜的西周早期甲骨上已有数的记录,从陶片c甲骨上的数字卦向阴阳符号演变,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观天c地c鸟c兽c人身等对象,取对象的“象”c“法”c“文”c“宜”,而作八卦,以通神明,这是唯象的直觉思维的表现。

  八卦的卦象与数相结合,并系统化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人们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解释宇宙万物的产生和变化的各种现象,并把社会的运动c人们的生活纳入其中。

  六十四卦都深蕴义理,义理依卦象而推理出来。如《革》(离下兑上)和《鼎》(巽下离上)。《革?象》:“泽中有火。”水火相熄,其势不两立。要么泽水浇灭离火,要么离火烧干泽水,革命是迫不得已而为,必须做出限定,《革》卦提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彖》),同时要“君子以治历明时”,具备这两者和合,才能疏明历史进程,革故鼎新。《革》卦辞:“元吉,亨。”鼎古代作为烹饪器具,一日三餐离不开鼎,俗语说病从口入,去故取新,新鲜卫生才不会得病,新陈代谢畅通无阻,社会机体也能健康发展。

  意象的直觉思维是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就是说,是以象作为中介环节直觉地体认事物的理性具体,即通过卦画c卦象c数理,而直觉其象意,并运用阴阳符号系统的转换,把思维的内容置于八卦一六十四卦的框架之中,便开拓了思维空间,使思维具有无限魅力。“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系辞传》)。以卦象体认易理,又从象符号中把握抽象意义,在直觉的体认中完成天人合一。

  (二)周易思想与和合的整体思维

  《周易》认为万事万物都蕴涵着一阴一阳之道,天地万物亦体现一阴一阳之道,这个道就是和合有机整体。阴阳的冲突融合而和合为一卦,一个卦就是阴阳和合的整体。表现为阴阳消长c互渗,刚柔交错c互济的整体平衡的思维模式,或阴阳交感贯通c互融变易的整体和谐思维。思维的整体性就是以某个概念c范畴为中心,以反映思维对象内在整体或外在整体的概念群或范畴之网,进而揭示思维对象内在和外在的规定c关系以及联系。《周易》就是以阴阳为中心而展开的。

  《周易?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人三才之道是整体的成章,即天地人三才和合。简言之即“天人合一。”《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合”即从各个方面说明天人的整体和合之道。天人整体和合思维,是讲天人冲突c融合,而后和合的模式,而非天人无融突的和合。天与人在“不违”c“不过”c“不流”c“不忧”c“能爱”中才能达到和合的价值理想s标。

  (三)周易思想与阴阳的逻辑思维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起始,概念是观念形态,它可以语言文字表达,也可以符号表达。《易经》是运用阴和阳符号来表现阴阳概念的。在远古时代,人们为适应农牧业的生产,已对向日与背日有了体认,甲骨文晴天为“阳日”,阴天为“不阳日”等,阴阳在象征物愈来愈丰富的情况下,抽象为概念。“—”c“--”这两符号究竞象征什么,其说纷纭。并由此而概括出变c时c几c大德c生生c理c性c命等概念,进行逻辑思维。

  《周易》六十四卦卦序,是逻辑思维的体现。它是按照“二二相耦,非覆即变”的逻辑顺序排列的。一是覆即二卦象颠倒,如屯卦与蒙卦;二是变,卦象六爻皆相反,如坎卦与离卦。前者为反对卦,后者为正对卦;两卦各爻阴阳互异。另有对耦卦,z分奇数对耦,如乾坤c坎离c泰否等共八对;偶数对耦卦如震卦与艮卦成反对卦,震卦又与巽卦成正对卦。这就是说,《周易》的演卦是按融突而和合的逻辑思维推演,并使相邻的卦画构成“非反即对”的逻辑结构,进而使六十四卦成为“非覆即变”的整体结构。

  在《周易》的逻辑思维中,因果联系是其主要方式,说明卦爻象同卦爻辞之间存在某种必然关系,即用思维的逻辑性取代客观联系,把偶然联系看作必然因果关系,如筮与卦,卦名c卦辞与卦象,吉凶与爻象,占筮由象解义,推事析理,见微知著。又如“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把宇宙万事万物,按其性质c功能分为八大类,即把与卦象相应c相感c相似的归为一类。这种归类法是中华民族思维能力的飞跃。这种归类法是据阴阳特性而归纳的,然后据其所居爻位,推断吉凶,预测未来,推断演绎从已知到未知。可见《周易》已具备归纳c演绎的逻辑思维形式。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