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恐怖灵异 >百科大全书最新章节 > 百科大全书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十三章潜龙勿用

  乾卦第一爻辞;初九:潜龙,勿用。精义;善知进退自强不息,白话解释;困龙得水好运交,万事如意喜眉梢;冷静处世戒骄傲,自强不息渐渐高。有意为韬光养晦。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是夹缝中的求生之道,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对敌示弱c献媚甚至不惜用苦肉计,为的就是麻痹敌人,以求得喘息c发展的空隙。其精髓就是孙子兵法里所说的“能而示之不能”。龙隐地道,便称作“潜龙”,龙性乃是阳性,是向上的。初九爻本来自坤卦。为地道中一阳元初生。

  因时因地,皆还不能有所作为。,隐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后用为武功的一种掌功,这句爻辞还说在潜伏时期还不能发挥作用,必须坚定信念,隐忍待机,不可轻举妄动;时机未到,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勿用不等于不用,而是该用的时候才用。所以要掌握合理时机,用的恰到好处。

  故爻辞为“勿用”。龙是上古人类最崇敬的生物,而且相信它是具有神灵的作用,介于天c地c人之间的动物古人因借用龙的功能,说明卦爻变化的不可捉摸而可以想象的状态。子夏说:龙所以象阳也。潜龙,便是潜伏隐藏的龙。它隐藏潜伏在地下c在深渊c海底,或在天上,并没有确定它潜藏的处所。本卦下文爻辞表示它在地下上升的情形,那是一种假设的说明,不可作为呆板的事实来看,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春秋时代越王勾结韬光养晦的历史背景

  当年的越国是一个战败之国,这个弱小的实力使得越国可以把自己隐蔽起来。而狂妄自大的吴王夫差,根本没有把越王勾践放在眼中,他把越国看成是一个不对自己构成任何威胁的的棋子,也就是说,吴王夫差没有盯上越国,夫差急于结束与越国的战争,北上中原称霸,吴王夫差盯上的是北方的诸侯。看看下面历史事实,我们可以了解吴王夫差的战略重点。前489年,吴攻陈,以解除其北进时来自侧翼的威胁。前487年,吴攻鲁,打开进军中原的大门。吴为建立北进战略基地及打通北进军事运输交通线,于前486年在长江北岸营建了规模宏大的邗城,开凿了由今扬州经射阳湖至淮安之邗沟,沟通江c淮水域,并进而与泗c沂c济水联结。前485年,吴率鲁c邾c郯等国联军由陆上攻齐;派大夫徐承率水军由长江入海,向山东半岛迂回,攻齐侧后。前484年,吴再次攻齐,在艾陵全歼齐军精锐。前482年,夫差率吴军主力进至黄池,与晋及中原诸侯会盟,“欲霸中国”。吴王夫差的战略重心是与中原强国进行争霸,无暇顾及他眼中力量微不足道的越国,这个形势为越国的韬光养晦创造了条件。

  韬光养晦是权益之计,在隐蔽起来的时候,要积极寻找时机,适时出击。越王勾践并没有等越国实力完全超越吴国才对吴国积极有所作为,因为吴国不可能让越国实力超过自己,吴国迟早会发觉越国对自己的威胁,只有适时出击,奋力抗争,才能够超越。当吴王夫差在黄池与晋定公争作盟主时,吴国势力正达顶峰,越王勾践便分兵两路攻吴。前478年,吴国发生灾荒。越乘机发动进攻,吴国大败,这一次,使吴越的实力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越国的实力从此才超过吴国。没有越国的积极进取,一味的韬光养晦,越国的实力永远不会超过吴国。越国日益增强的实力,使它不可能永远隐蔽起来。没有积极进取的策略,坐等吴王夫差完成中原称霸,会让越国死无葬身之地。可见,越王勾结的及时反击是他韬光养晦获得成功的关键

  这条爻是阳爻,象征主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创新c创业c投资c进攻c求职c示爱,等等。龙是富有活力和强健的象征,常言“龙腾虎跃”。在这里,龙代表主方。主方积极主动,努力进取,是正确的行动。但是这种行动与客方有抵触。“潜龙”,把活力和才能适当第潜藏起来;“勿用”,不要用。但是,不是说完全不要用,而是说在“潜藏”意义上的不要用,而是说要适当地用,避免和客方抵触,遇有抵触,就要设法避让。只要注意避让抵触,主动积极的行动是正确的。主方应当尽量做好客方希望和要求做的,避免做客方不希望c或者没有要求做的事。如果不“潜”,不“勿用”,则可能遇到麻烦,情况可能会变得不利于主方。

  不要只看到“勿用”,要首先关注“潜龙”,首先坚信自己是“龙”,现在只是潜伏而已,时机成熟了,是龙总会“见龙在天”,兴云布雨,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任何做出大事业的人,其实都有“潜”的时候,“潜”绝对不是潜藏不动,无所作为。而是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潜伏,是要沉静心境,修为性情,积累学识和本领,积蓄力量。潜伏c潜藏可以蓄势。没有这一种潜伏,就不可能有“见龙在天”的飞腾。十年寒窗苦读是为一朝成名蓄势,十年磨一剑是为持剑走天涯蓄势,面壁十年是为“破壁”蓄势。就连企鹅跳上岸前先深深地钻入水底也是在为那奋力一跃蓄势。二是待机,时机尚不成熟,事业还不能进行,鲁莽行事必然造成损失甚至失败,姜太公垂钓潘溪之上,孔明躬耕于陇亩,都是在等待时机,等待明主。等到文王访贤,皇叔三顾,自然也就时机到来,可以大展宏图了。君子相时而动,“相时”之时,也就是潜伏之时,“潜”绝对是为了“动”。

  当然潜伏之时,时时刻刻都不要忘记自己是“龙”,自己要飞腾,自己要“用”。而“勿”解作“不要”,是提醒自己暂时不要“用”,要稳住心神,等待可用之机的到来。如果说弱势群体为了保护自己有向强势群体示弱的必要,强势群体何必韬光养晦呢?这里面也有很多奥妙。一般来说,强势群体大权在握,处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这样,他受人关注的就必然多,所要应付的事情也必然多。这样,会让他把许多的精力分散在与人周旋c应付上。一个人如果没有安静思考的时间,长期处在显眼的位置指挥c领导c周旋c应付。久而久之,精力c健康c知识c智慧,都会受到亏损!这就要求处在领导位置的人,避开众人的焦点,避开不必要的繁杂事物,回到比较隐蔽的位置。这样的位置有助于人修身养心c恢复精力;有助于人们不断反思c不断调整,拓展自己心灵的空间,强大自己灵魂的力量。这样,当人再一次投入到工作中,就会获得足够的智慧和精力去面对。所以,强势群体也常常会运用“韬光养晦”这种生存策略。只不过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运用韬光养晦的手段和目的不一样。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都处在一种竞争状态,为了维续生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在自然界中,当相对弱小的动物受到强大对手的攻击时它往往会以假死来蒙骗敌人c保护自己。同样,韬光养晦实际上也是一种类似假死的行为,人类社会和动物界一样处在竞争的状态,由于人比动物更聪明,这种竞争也更加复杂和残酷!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竞争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往高处爬,这过程要牺牲许许多多弱小或者不幸的人!

  每当这种生存竞争经历过一次较大的动荡之后,社会会走向有序化和规范化,社会或者国家的组织秩序c尊卑贵贱也都已经确立下来,按理说至此天下就该太平无事了,可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生存竞争的延续性和永恒性,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因为担心周围的人侵犯到自己c把自己拉下马,故时时充满恐惧c没有安全感!他们警惕四周的人,看哪些人可能对自己构成危协!如果他发现目标,就会展开清洗,这种流血事件在历史上举不胜举。比如说,曹操就是一个极其多疑而没有安全感的人,为了防止别人暗杀自己,他连给他盖被的侍卫也杀了,且说:“吾梦中好杀人!”可见在古代和帝王权贵相处的危险性,难怪古书上有伴君如伴虎之说,真的一点都不为过。由于帝王权贵缺乏安全感,生性好疑,常好杀人!在其身边相对弱小的群体为了保护自己,韬光养晦这种生存艺术就诞生了。实现韬光养晦的要旨在于:实施对象没有安全感c怕人谋害,就向他表示最大的忠诚和善意;实施对象怕有人威胁到他的位置,就向他表示自己淡泊名利的态度;实施对象害怕失去权威,就向他表达最大的敬畏与尊崇!当你成功地让实施对象相信你的这种意图,你就是一个成功地掌握韬光养晦这种艺术的人。如果说弱势群体为了保护自己有向强势群体示弱的必要,强势群体何必韬光养晦呢?这里面也有很多奥妙。一般来说,强势群体大权在握,处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这样,他受人关注的就必然多,所要应付的事情也必然多。这样,会让他把许多的精力分散在与人周旋c应付上。一个人如果没有安静思考的时间,长期处在显眼的位置指挥c领导c周旋c应付。

  久而久之,精力c健康c知识c智慧,都会受到亏损!这就要求处在领导位置的人,避开众人的焦点,避开不必要的繁杂事物,回到比较隐蔽的位置。这样的位置有助于人修身养心c恢复精力;有助于人们不断反思c不断调整,拓展自己心灵的空间,强大自己灵魂的力量。这样,当人再一次投入到工作中,就会获得足够的智慧和精力去面对。所以,强势群体也常常会运用“韬光养晦”这种生存策略。只不过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运用韬光养晦的手段和目的不一样。韬光养晦还包括谦卑的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

  易经谦卦说: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而在沟通时彼此接纳是很重要的,因此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谦卑,就不能够被别人接纳。不被别人接纳你就无法与别人沟通,无法与别人沟通你就什么事也别想做!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谦卑c互相尊重,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好,大家团结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因此,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人在领导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务他人。而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所以说,谦卑对一个人很重要。

  再说一点;如果你在一个公司里,虽然很有才华,但是注意不要处处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即使对上级不服气,也不要表现出来,要注意“潜”字。如果想做什么事情,有什么大的志向,最好是暂缓付诸实施,可以默默地进行准备。

  识和本领,积蓄能量,为以后的事业打好基础。即使已经学有所成,也要选准时机才能一展身手。这方面比较典型就是诸葛亮,他没有出山之前,曾在南阳耕读,号称“卧龙先生”,遇到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领导”,才出山一展身手。如果你刚成为一家公司的职员,便开始对老总表示看不惯,认为自己比谁都强,这个经理的位子就适合你做,这样会有什么好处呢?虽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想有更大的发展是好事,但也要学会暗地里下工夫,懂得“潜龙勿用”的道理才行,这样,当领导提拔你时,你才能胜任新的领导岗位,施展自己的才华。否则,恐怕连自己职员的位子也不能保证。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苦受罪”,世界上没有不下一番苦功便能够轻易成功的事情,所以人们只有懂得了“潜龙勿用”的道理,在创业的最初阶段,要隐忍,要吃苦,要暗地里积极积蓄力量,才能为成功打下坚固的基石。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