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恐怖灵异 >百科大全书最新章节 > 百科大全书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三十三章依法惩治

  蒙卦;

  蒙卦的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欠为水,山下的水蒸腾形成雾气,好一派山水蒙蒙的自然景致!这种朦胧的景致,是天地初开,云行雨施造成的。所以屯卦表示事物的萌芽时期,而蒙卦则表示事物的进一步生长。于是它便有蒙昧初开的含义,也就是说即将走出蒙昧的状态中。走出蒙昧,便是这一卦的含义。在企业管理者要善于用科学而又巧妙的方式去做人的“心理和思想工作”。要谆谆善诱,涓涓入情,以情致理,情理交融,这是一种重要的品德。“蒙以养正”,只有通过科学而又合理的说服和教育,才能使人行正道。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善于教化,也要善于接受教化,即要接受先进思想,先进道德,先进精神,先进观念的教化等,只有接受这种教化,自己才能开经c开智c开明。实行教化要有正确的动机,也要有正确的目标,同时也要选择适当的对象,以适当的和适宜的方法。只有按照科学的方法,长久坚持下去,才能有利于“行正”,即“正道”。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制定规范,摆脱愚昧依法惩治,依法治国,启蒙教育,教育学生开发生产,教师用受刑之人作榜样,给犯人脱去手铐脚镣。往前走有困难。刑”者,所以治违教犯法之人。“桎梏”刑具。是指发蒙者在初期不听教化,则不得不动用刑具待之,以严正法规。一旦改进则应当解脱刑具,解除处罚。如果继续用刑那就不应该了。爻辞的“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是说如若启发教育蒙昧,得利用制度刑律来约束;也得利用礼乐来诱导。如若用束手束脚的束缚办法来对待蒙昧,那必然得不到好的结果。如果我们一直去教化说教一个人,那人会烦的,不起作用,还会养成人家讲什么他都不在乎。

  启蒙教育首要一点就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强调童蒙求我,实际上是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有求知的,一方面“学而不厌”一方面“诲人不倦”,这样才能志趣相投,共同完成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刚刚发蒙启动教育的初始阶段,对待蒙童要以严为主,适当地运用一些必要的处罚方式(利用刑人),做到严格要求,而不能听之任之。当蒙童慢慢进入了自觉学习的阶段,就应该解除那些处罚方式(用脱桎梏),使之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对待一个幼童那么严格,这样做虽然不太合适,但不这样做不行呀!如若听之任之,以后就难于收住他的野心。这一点指出了教育之初,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有多么重要!现在很多家长是我求童蒙,强迫孩子学习,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那么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我们作为启蒙教育者,应该探求一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让童蒙求我,这样才能开展教育。对待发蒙者要“严”c“宽”结合,先严后宽。不可太宽,也不可太严。戒之以刑,改则脱之,恩威并行,宽猛相济。

  不是我(老师)要求幼童(学生)学习,而是幼童来向我求学。初次他诚心诚意地来求学,我告诉他。后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假心假意地反复来问这个问题,甚至想戏弄我地求问,这就是不尊敬老师。所以,我就不再告诉他。这样做有利于坚守正道,坚守我这个做老师的人格。

  这也就是说明了拜师学艺的状况,我们来说说孙悟空拜师学艺的故事;佛家讲究因缘,当一块石头因缘到来,突然炸开,飞出一个石卵,迎风而化,变成了名传千古的美猴王。

  石猴的命运,改变于“生命中的第一哭”。有一天“石头”突然烦恼,变成有情众生。烦恼的起因,是很天真的愿望,希望生命不受阎王爷管辖,逍遥自在。这个动机,石破天惊。在老同志的指点下,石猴踏上了拜师学艺的征程。

  他来到一个地方,叫“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洞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须菩提祖师。祖师是何许人也?书中交代,“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这里有几点信息,“大觉金仙”,是那位大画家昏君宋徽宗给“佛”胡诌的,此仁兄喜欢道士,废除佛教,把佛教也兼并到道教去了。只是后人不认账,“金仙”也就昙花一现。第二句话很好理解,祖师是西天的佛家祖师。

  佛教史上,须菩提倒有其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解空第一”,难怪,给孙石猴取名“悟空”,看来,他们是有一定缘分的。“空”是佛教理论的核心之一,悟“空”是进入涅槃即成佛的重要法门。

  孙悟空为了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在众猴的建议下,决定远赴深山,向高人学艺他划着几根木棒做成的船,从花果山漂洋过海,历经千辛万苦来得了这花花世界,然而世人都以为他是个妖精,处处戏弄他猴子的生活毕竟和人类的生活不同,在当时的年代不可能和谐相处在一次被人类戏弄之后,他钻进了深山,他感觉那座山有一股灵气,将来会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正恰遇到一个唱着"神歌"的挑柴老人,便上前道:老神仙,你方才歌中唱到歌词是否,老人家放下柴禾对他说,他那有这个本事,是某某道观的菩提老祖所教

  于是孙悟空向老者询问了菩提老祖的住址后便直奔而去到了道观的门口,菩提老祖的门童早就知道他要前来,便迎他进了门,见到菩提老祖正盘坐在修练台上,两排坐着都是他的弟子,孙悟空心中汹涌澎湃,激动不已,扑通一声跪到地上,连叫师父,边叫边磕头,菩提老祖便开始发问了,问他叫啥名啥,来此作啥,悟空便把自己的身世谦诚地说了一遍于是菩提老祖便赐他姓,法名悟空,收他为徒从此孙悟空天天跟师兄们起早晚睡,舞刀弄枪,勤练基本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一天,祖师升座开讲,说一会道,讲一会禅,“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那些徒子徒孙们个个像木头,毫无反应。只有石猴“在旁闻讲”,高兴地抓耳挠腮,眉开眼笑,手舞足蹈。祖师心灵感悟,发现自己的“金丹大道”终于有人听懂,决心将石猴收为入室弟子。

  经过一番弯弯绕的对话后,祖师见石猴这样不学,那样不学,生气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在石猴的脑袋上“打了三下”,扬长而去一群师兄弟们也过来对着他指指点点后离去,屋里只剩下孙悟空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半夜三更,孙悟空悄悄地从后门溜进了菩提老祖的卧室,一直跪等着他醒来,可是夜过三更,他师父还一直睡着,这可怎么办呀,只好走了,在拉门的一瞬间,师父便大声说道:"是悟空吗"

  "是,师父弟子等候多时了"边说边跪到菩提的旁边

  菩提打坐到床边,"这么晚了,你来我这作啥?"

  "师父白天敲打弟子三下,关闭中门,明明就是要弟子三更时分,从后门进来学道师父,你就教我些真本事吧师父,教我些真本事吧"边说边向菩提磕头

  菩提老祖笑呵呵的说道:"念你谦诚好学,就传些道术给你吧,我这里有隐身变化之术,分三十六般变化和七十二般变化,你学那种呀"

  此时的孙悟空象着了魔一样,气喘嘘嘘一叩一叩地跪到师父身边,激情澎湃的说:"师父,师父,我要学多的,你就教我七十二般变化吧"

  "嗯!好!"

  就这样,孙悟空就开始学起了七十二般变化,后来又学会了腾云驾雾,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的招数这为他日后大闹天宫,名声大震;保唐僧西天取经,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说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是如来的师弟,法力和如来不分伯仲又传说悟空学艺只用了十年时间不管怎么传说,孙悟空的学艺之路,又能受到什么启示呢?

  再说说周成王的故事;

  这一爻象,暗示周成王(武王的儿子)因为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旦辅政。成王听信他人的谗言,怀疑周公要夺他的王位。后来看到武王要周公继位,周公坚持不受,愿忠心辅佐成王的文件,才明白了事情的真象。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等他的儿子伯禽长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

  伯禽临走的时候,问他父亲有什么嘱咐。周公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

  伯禽说:“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伯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记住父亲的教导。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管理国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c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啦!

  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监视,觉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发生内乱,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c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

  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向召公?]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告诉召公?],他决没有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被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率领大军东征。

  这时候,东方有几个部落像淮夷c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动。周公下命令给太公望,授权给他,各国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了东方,他自己全力对付武庚。

  费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管叔一看武庚失败,自己觉得没有面目见他的哥哥和侄儿,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

  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是“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打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他还制订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管理。

  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爻辞说的就是成王像孩童一样蒙昧无知,像刑人受桎梏一样思想被束缚。应该“发蒙”了。这个现象是拿来律的道理。人犯的错,没有办法教化,只好用刑。这个“利用刑人”的“利用”一词,不是现代观念的“利用”,现在说“利用某人”是一句很坏的话,至少在道德上犯了罪。在易经上常有“利用”这两个字,并不是坏意,这两个字要分开。“利用”,意思是用得对人有利。如“利用刑人”,是说用刑法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但是有利。因为人类中有些人不听好的教化,打他一顿就听了,但是与第一爻的发蒙有什么关系呢?当然古人的解释,拼命设法拉关系,我们不去管古人的注解,先看原文:“用说桎梏”。“说”也是《论语》“不亦说乎”一样“悦”的意思,人受了桎梏,还有什么快活?因为这是教化,就是蒙以养正,犯了罪受惩罚后。因此教化过来,就是很高兴的事,“以往吝”卜到这个卦,是倒媚的,不必去做了。要进行启蒙教育,贵在树立典型,以便防止罪恶发生;如不专心求学,而是急功冒进,将来必然会后悔。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