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那一场战争最新章节 > 那一场战争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二章 郁闷的元宝

  军营生活不比都市,什么都是一切从简,元宝的住处也不例外。他有里外两大间房子,外面那间办公,里面的起居睡觉。外面房子摆了两张大桌子,一张放着大大小小的地图,一张堆放着乱七八糟的文件。墙角桌边,散乱放着十几张小圆凳,开会用的。他没那么多讲就,只要不是大事,把军事地图往墙上一挂,烧壶水泡个茶,招呼营区里的主要负责人,三言两语就开个会。

  李九月等了元宝好一会,他是16标辎重营的主官。辎重营,顾名思义是负责后勤工作的,但在这个时代,连通讯都管了,负责的东西有点多。现在他手里就捏着那份电报,百无聊赖的等着元宝。

  李九月比元宝大一点,也是20啷当的年纪。因为和元宝都在16标的童子军里受过训,和元宝的关系比其他军官更亲密。不过话说回来,元宝那时候就已经是童子军的头领,是李九月的领导。从某个角度来说,元宝还是童子军的创建者。

  早在七年前,李九月随全家迁徙到这里,才16岁,正值青春叛逆期,自家老子管不了,恰逢16标建立童子军,干脆把这小子塞进去,来个眼不见心不烦。李九月知道,童子军的建立,也是因为元宝积极提议,老标统才成立的。所以说元宝也算得上是童子军的建立者。

  说到这里,话又得说回来。当时情况特殊,成百上千的老百姓纷纷迁来,络绎不绝。新来乍到的,要房没房,要田没田,又拖家带口,生计很成问题。忙着建立新家的大人,实在没精力管束自家孩子,孩子们便一伙伙的结帮成队,打群架打得不亦乐乎,连偷鸡摸狗的都有。老标统本着尽人事的心意,尽力帮新迁来的人们解决问题。于是乎,元宝想到成立童子军的办法,把野孩子们接进军营看管起来,一边教他们识字算数,一边教他们稍息站正。这是件大好事,老百姓和军队都受益匪浅。时至今日,16标班排一级的初级军官,大多数由童子军担任,成了16标的中坚。

  因此李九月和元宝七年的交情,没什么客套,直接把情报往元宝手里一塞,转过头问小米要水喝。

  元宝面无表情的看着有些泛黄的纸张,不出意料,混成第5协同意他们出兵,电报上还有一些要点,他一一看完,然后坐下去,自个倒碗水喝,思量一会儿,便要李九月离开。

  李九月也不多话,拿起小米的水,一口干了,抹把嘴麻溜滚了出去。不过是打仗么,天经地义,没什么大不了的,从童子军开始,他和元宝就没少上过战场,所以,打仗啊,真不是什么大事。

  ……

  五月十六日,这天清晨升起了大雾。

  靠海边有座突起的小山包,叫露丘台,山不高,七十米左右,底座却厚实,山底周长大约五千米。自元宝上任第16标标统以来,两年间,每个早晨无论刮风下雨,不论后勤兵还是战斗人员,除了营区值勤的以外,所有人必须绕着山脚跑十圈,正好五公里。露丘台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被2700人踩出一条路。

  这个大雾的清晨,虽然看不清山底,却不断有整齐的号子声传上来……元宝知道,四周还有上百匹战马象蜜蜂一样围绕着队伍往来穿梭。有来的,有离开的,离开的战马是传递命令,来的则是送达情报,这时跑步中的指挥官们就会气喘吁吁的停下来,接过马上骑士的文书,有的扫一眼就直接揣进包里,说声知道了,继续带队跑步。有的则会沉思,而后匆匆写下一串命令。还有的,会立即返回营区,那是遇到突发事件了。军营就在一大清晨,象架机器,忙碌而又井然有序地开动了。

  元宝蹲在山顶上,顺手拔根小草叼在嘴角。

  到今天,两名记者来有4天了。

  新3镇和混成第5协提前发电报,叫他好好接待京都来的记者,那是应有之意。

  这个时代,与前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有很大相似之处,都是西风渐进,民智初开,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民意的媒体,越来越受重视,从侧面来说,民意,在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不但军方,就连皇权有时也要妥协。所以上级机关会郑重其事发来电报。

  4天里,总有一些渠道会送来消息,再结合二人的行为来看,虽说花朵和李明常高喊此行为的是歌颂军队,但实际上是查贪腐来的。不然,一对狗男女偷摸问小兵军饷是多少,还把管账的陈默灌得五迷三道,听说昨天分别后,两个人又跑去厨房,翻箱倒柜了一番。

  欺负元宝是傻子么?

  让元宝郁闷的是,这跟老子什么关系?放在其他部队肯定有克扣军饷,贪污军费的事,厨房也会买把青菜花了肉价钱。开玩笑,不贪污,不弄几个钱在手里,拿什么去升官发财。但在元宝这里,那是绝对没有,反而是他倒贴了无数银子。

  由此而来,记者跑到这里就不难猜测,肯定是阴险的北方战区早就知道花朵和李明堂的来意,然后故意把两个笨蛋引到16标来,目的就是让他们到最干净的地方来碰钉子。

  这也是应有之意,战区机关那帮孙子敢让他们去其他地方吗?

  花朵他们决定报道********这件事之前,一定收到不少有关情报,没有信息,他们怎么会立意做出有关军队的、如此敏感的报道呢?而在离开京都之前,元宝敢打赌,少说三分之一的情报是军队塞给他们,用来鱼目混珠。然后呢,想要公开********的一干胆大包天的笨蛋们,在军队一步步的诱导下,查到了他这里。

  元宝还真佩服他们的勇气,真的,没有十足的勇气,谁敢赤膊上阵,跑到军营里来找茬啊,这不跟找死差不多吗?花朵和李明堂自以为得计,却不知被人挖了个大坑,当傻子一样玩儿呢。

  老实说,元宝看到花朵干干净净的眼神,真有些不忍心,有时,他甚至想提醒他们。

  他知道,象花朵这样年纪的女子,出身又好,知晓一些社会上的龌龊事情,便恨不得使出十八武艺,立即锄暴安良,为人民声张正义,为国家去除毒瘤。这种人时髦的把自已称之为新青年,正义感暴棚。

  元宝对此很是钦佩。前世时,那个女孩子不一样么,单纯的爱单纯地恨,纯净得一塌糊涂。

  至于李明堂,元宝很理解,但是也很反感。

  元宝是活过两辈子的人,论起见多识广,不说李明常,算上整个世界,恐怕也没人比他见过的、知晓的事情多。元宝在人前故意装出很威严的样子,那是他要管理2700个精壮男子,整天嘻嘻哈哈,再以他的年龄,能有人把他当回事吗?他不是官二代,没有深厚的靠山,而老爹已战死了三年。

  李明堂起自于白身,自己打拼出一番事业,心高气傲并不奇怪。但是明里暗里的看不起元宝,这就不对了,好歹元宝坐过飞机坐过高铁,电脑一打开,天上事知道一半,地上事全知晓。他李明堂能做到?

  在这一世,这个清晨,元宝在心里鄙视了李明堂一番,嘴里嚼着小草哼起了歌。小草有些清香,带些苦味。

  他心里有太多秘密,没办法和任何人说。很多时候他便会觉得很痛苦,就象明知道前方是悬崖,而车子正往那里开去,你也坐在车上,却因为某种原因不敢提醒司机:停下停下,那里是悬崖……偏偏只能硬生生的憋在心里,看着车轮奔向路的尽头。

  就是这种感觉,内心扭曲和挣扎,真是要令人发疯。

  山底下的士兵在晨练,他每天都会站在露丘台的山顶上静静的发呆,想想事,唱唱歌,权当舒缓心里那份挣扎。有时候他睡得晚而起得早了,来到山顶还没清醒,他就会拔颗清草,咬嘴里提提神。后来习惯了,他就喜欢上了这种带有苦味的清香。

  “……我要的飞翔,

  不是借双翅膀,

  自由是个不能代替的远方,

  用旅途的孤单,

  来收获成长……”

  小米是元宝的副官兼亲兵,元宝做什么事都不避开他,也只有在小米面前,他才会透露半边心扉。

  小米经常听他唱这首歌,当然还有其他什么大河向东流哇,天天的星星参北斗哇之类的,虽然觉得曲调怪异,和京戏、梆子、扭秧歌之类的格格不入,但听得久了,倒也品出味,偶尔也会跟着哼哼两句。

  到后来,小米也跟着唱起来。便在漫天的大雾中,两个人站在山顶,敞开嗓子高歌一曲。

  “……没关系,

  不论失去了什么,

  都没痕迹,

  每一次,

  让泪水流回心里……”

  元宝唱出个破音,跑调了,小米责怪地看他一眼,元宝很不好意思,解释道:“起高了……”

  小米点点头,认真地继续唱,拿手比划着,示意元宝跟上。

  这个清晨雾很大,湿气很重,元宝眼角也变得有些潮湿,突然不耐烦起来,叫道:“开演唱会呢这是,打住打住,有话给你说。”

  他使劲揉着眼睛,招招手,让小米靠近点,前前后后给小米讲了一通刚才的分析,然后自言自语的总结道:“京都的人算来算去,就没算到老子从十二岁起就在这里混呢,小米你说,花朵是不是傻白甜?”

  元宝嘴里经常会钻出莫名其妙的词语,就象他会唱小米闻所未闻的歌一样,小米已经习惯了,但小米刚才歌没唱爽,很有些意见,便不理他,心里嘀咕着:我爸就说过,你从小就不是个老实东西。

  随后元宝陷入沉思,过去良久,雾水打湿头发,突然展颜一笑,站起身,拍拍有些发麻的大腿,对小米说道:“小米,给你爸说,老子很辛苦。”

  小米扭过头:假正经装的吧。

  山脚下,晨练的士兵已回归营房,而海边特有的、浓稠得有若实质的大雾也逐渐散开去,拨云见日后的太阳露出来,暖色的阳光洒满大地。总归是清晨,初夏时节还不热,是个好天气。

  不远处已有炊烟缭缭升起,仔细听,还能听到“豆汁、油条、煎饼果子……海带、蛤蜊、大螃蟹”的叫卖声。

  雾慢慢散开去,元宝抬头看着刚露出来的太阳,轻声说道:“真是好天气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