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国家崛起最新章节 > 国家崛起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九十二章 燃烧的半岛(24)

  “已经有人开始登车了”观察哨报告。</p>

  “全团5发急速射!放!”第1陆战炮兵团团长格雷夫上校大声下达了命令。该团早就做好了发射准备,就等着敌人出现呢。</p>

  在一般情况下,105榴弹炮的射速是6一8发/分钟,即大约每9秒射出一发。当急速射击时,约每5秒即可射出一发。这种快速发射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向目标区域覆盖更多的炮弹,其杀伤力也成倍增加。不好的是这样做对炮管的损害很大,会大幅缩短其使用寿命,所以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这样发射。</p>

  数秒钟后,第一批炮弹落下,紧接着总数达180枚的炮弹砸向市政中心大楼的广场,一些炮弹直接落在人群里,顿时血肉横飞,停放的车辆也大部被炸毁,各种qi chē零部件四处飞散,有的车辆还剧烈地燃烧起来,原本美丽的市政广场瞬间变chéng rén间地狱,幸存的人员哪里还敢再坐车辆,都四散逃命去了。</p>

  炮击结束后,乌姆巴赫少将接到了两个diàn huà,一个是来自炮兵观察员的报告,称此次炮击效果显著,至少摧毁了20一30辆各式车辆,杀伤的人员也不在少数,只是具体情况还不清楚;另一个是来自集群司令部的,就是通报s军已经调第18集团军从北高加索地区驰援克里木方面军,其前锋第27摩步旅已接近克拉斯诺达尔一带,距离刻赤海峡只有不到300公里了。</p>

  刻赤海峡位于克里木半岛的东部,其平均宽度仅6000多米,s军克里木方面军只要越过刻赤海峡就可以直接进入s联的腹地,从而彻底摆脱d军的追击。这也是目前克里木方面军唯一的出路。也正是因为这样,s联最高统率部才决定调第18集团军驰援,意图抢占刻赤海峡,从而掩护克里木方面军撤退。</p>

  实际上s军第18集团军已于5月3日就开始行动了,只是d国谍报局直到次日下午才得到这个情报。</p>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乌姆巴赫少将和基兴西腾巴赫少将的内心都更加着急了。毕竟,能否及时堵住s军克里木方面军的退路,眼下就全看他们这两个师了。两位师长心中都很清楚,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抢在s军的前面占据刻赤海峡。</p>

  略感安慰的是,现在还能阻挡d军前进的就只剩下费奥多西亚城区这最后一道防线了,虽然未能歼灭敌城防指挥部,但已将其重创是可以确定的,这也必将引起敌人的混乱。</p>

  由于剩下的时间已不多,两位师长简单地交换了一下意见,都一致同意应立即发起总攻。其实他们还不知道的是,s军城防司令科罗捷维奇中将在这次炮击中被炸成重伤,而且没过多久就在地下室不治身亡。这是在战斗结束后才得知的。</p>

  另外城内还有一个情况d军也未能及时侦知,就是s军由于城防指挥部遭到严重打击,使得通讯一时也不顺畅,接替指挥的副司令别列辛科少将现在其实与部分部队还暂时联系不上。</p>

  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对d军有利的。</p>

  尽管掌握的情报不完整,乌姆巴赫少将还是依据战场情况迅速做出了的决定,下令于5月4日12点开始全线总攻击,并且为了最大限度地削弱s军的抵抗,又下令第1陆战炮兵团再次打光所有的炮弹。</p>

  对城区的首次攻击即总攻,从战术上看确实很大胆,也很冒险。</p>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现在d军耗不起时间,也耗不弹药。要是按照过往的战术稳打稳扎,天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拿下费奥多西亚。</p>

  35分钟的炮击后,d军第1c2陆战团和第152c153山地步兵团分4路对费奥多西亚发起了集团冲锋,第1陆战坦克营刚修复的也是仅有的2辆三号坦克也配属给第2陆战团,并且依然冲在了最前面。</p>

  集团冲锋最大的好处是在气势上可以压倒敌人,特别是在敌人士气低落的时候。s军此时已接连丢失了两道防线,士气及信心都受到很大的打击,抵抗意志也容易动摇,这是乌姆巴赫少将敢发起集团冲锋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集团冲锋最不好的是,很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伤亡。</p>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第44伞兵团3营在完成临时的运送补给任务后,本来是要立即归建的,不过乌姆巴赫少将考虑到伞兵在接下来的巷战会更有优势,所以向弗尔施泰因上将请求留下这支部队配合作战并得到了后者的同意,随即该营被加强给第1陆战团。</p>

  d军一开打就采用集团冲锋的战术,确实打得s军措手不及。</p>

  s军此前的作战部署是成纵深配置的,前沿兵力其实并不多。这样,d军在局部上集中的兵力及火力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前沿少数s军都迅速被击溃或歼灭。</p>

  实际上对d军冲锋部队威胁最大的不是步兵,也不是机枪,而是第164步兵师直属的第530轻型炮兵团和第1172自行火炮团。</p>

  第530轻型炮兵团共装备有24门76野战炮,第1172自行火炮团原先有18门自行火炮,经过前几次交锋,现在还剩下13门炮,这两个团加起来还有37门火炮。</p>

  单从数量上看确实不可小觎。只是现在d军分4路同时攻击,分散使用火力阻拦的话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所以s军不得不集中这些火炮lán jié有2辆坦克配合的也是推进最快的第2陆战团,致使该团蒙受了很大的损失,攻击也一度受挫。</p>

  不过现在对于双方来说,时间胜于一切,为此付出局部的代价甚至牺牲都是在所不惜的。</p>

  就在s军集中火力lán jié第2陆战团的时候,其他3个主攻团则抓住难得的时机全力突击,很快突破前沿,没过多久在城区内各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并与守军发生短兵相接的战斗。</p>

  在d军4路攻击部队中,由于第1陆战团得到了第3伞兵营的加强,所以实力在各团中是最强的。在安排攻击序列时,克洛斯团长有意把第3伞兵营放在了队伍的最后面。这主要是因为陆战队的强项在于打开突破口,也较善于防御,但是却不太善于巷战,至少第1陆战师自组建以来就还比较缺乏专门的系统的巷战训练,而这刚好是伞兵的强项。</p>

  克洛斯团长这样安排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先由陆战团打开缺口,然后才投入伞兵进行巷战。</p>

  5月4日13点17分,第1陆战团6连率先从城西南方向突入,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s军就开始反击了,显然是出动了预备队。所幸迈纳少校率2营主力及时赶到,经过一番激战才勉强守住了阵地。虽说已成功突入,2营也不过才占据了十余所稍大一点的房子及其附近的街道而已。</p>

  此时其他几个团也先后占据了城区的几块小地方并继续攻击。</p>

  14点10分,克洛斯团长将团部前移至2营阵地,以便随时掌握情况,随后命令第3伞兵营接替进攻。</p>

  进入巷战后,克洛斯团长的原计划是让第3伞兵营在前面开路,第1陆战团主力随后跟进并扩大战果,稳打稳扎,逐步压缩敌人的空间,这本是一个比较稳健的作战方案。可是第3伞兵营营长特诺普少校却提出另一个较为大胆的方案,即由他率领第3伞兵营向城东一带穿插过去,彻底打乱敌人的部署,从而为主力一举击垮敌人创造有利条件。</p>

  这个方案如能实现必将加快瓦解s军的抵抗,只是这样一来,第3伞兵营就是孤军深入,将面临极大的风险。</p>

  当然,特诺普少校也不是蛮干的。从战斗力对比上分析,s军要想围歼第3伞兵营,至少也要出动一个团的兵力,按照他的判断,s军一时还很难抽出这么多的兵力,就算可以,那么在其他方向就必然会空虚,这也将有利于主力击垮敌人。再说,即便被围,特诺普少校也相信能坚持到主力的到来。</p>

  因为‘伞兵天生就是被包围的。’</p>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