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蒋经国传最新章节 > 蒋经国传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40 章

  处境及奋斗目标来说,团结就是力量,静则安定台湾,动则反攻大陆,都需要集中举国意志,团结一切力量。从总统爱护提携培植我来说,我一定要做一个最忠实的干部,感恩图报,鞠躬尽瘁。在总统领导之下,完成复国大业,凡有损这神圣任务的,绝对不容许其发生。从经国个人的才具与努力来说,这几年,他的辛勤建树,值得夸耀,无论军中政治工作,无论退除役官兵辅导工作,无论青年运动,他都做得有声有色.清清楚楚摆在大家眼前,我只有尽量帮助他,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也是使他负更重的责任,让他发挥更大的才能,俾国家得到最高最大的利益。我和他还有什么可争可夺的。[13]

  敌人最怕我们团结,一定要千方百计来制造我们内部纠纷,希望我们内部冲突、摩擦、矛盾、斗争,我和经国都负着相当责任,故共匪也集中目标于此,不断地散布我们二人间不协调的谣言。你回到香港去,如遇到此种谈论,可以说明此乃子虚鸟有。”[14]

  政治家的否认与承认,往往认真不得的,我们只能姑妄听之。外间传说,活龙活现,固找不到史料引证,陈氏虽去世,经国还活着,很多回忆录之类的旁证,恐怕短期间,无法出笼,因此,我们仅能引用中国官场的一句老话,“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来泰然处之。

  陈、蒋有冲突,毋容讳言。冲突的内涵,可能是xìng格的、思想的、政策的。他们本来代表两个不同的派别,不同的对立力量(Force),各人都有旺盛的意志,强烈的事业心。

  陈历史悠久,资历雄厚,为蒋股肱之臣,经国后起之秀,为蒋氏哲嗣,年龄相差十二岁,很多看法上,产生“代沟”,本无足为奇。

  蒋先生在两者之间平衡,有时候,比较偏向爱子,使杠杆的另一端上扬,以私灭公,人之常情。

  经国派特务机构,监视副总统兼行政院长,未免过分滥用特权。陈还以颜色,在政治部要求的经费方面,予以克扣,稍失长者风度。

  陈的权力超过经国,一方面感到嫉妒,因此杯葛谣言,相互jiāo攻,譬如说陈某次邀胡适、梅贻琦、蒋梦麟、王世生四人,相偕南下中坜、台中,参观农复会的建设成就,马上传播出“高山四皓”的谣言,[15]播弄是非,附会构陷。

  胡、梅诸位,是隐士,也负重望,但台湾的政局里,谁是擅政的吕后呢?蒋在世一天,陈诚能有林彪的胆量吗?

  经国手下如王升、江国栋之流兴风作浪,无事生非,扩大对立面,自合情合理。

  坐上国防部长的位置,经国已彻底掌握台湾的军权。根据“国防组织法”,军令、军政系统的管辖权,向由参谋总长和国防部长分享,这一制度,仿效美国,其用心在文人领军。[16]可是,什么制度到了中国,就象淮南的桔子到了淮北一样,大变其质。俞大维做国防部长、参谋总长,权倾一时,现在经国出任,参谋总长等于部长的幕僚。

  体制上,国防部长文职,如由军人出任,必须办军职停役的手续,查遍资料,没有经国卸任军职的手续,换句话说,他仍旧是陆军二级上将。

  一九六五年九月,经国三度访美。这次,系接受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邀请。

  “这次蒋部长访美,究竟与美国政府谈了些什么主要问题,新闻上未见有半点透露,从蒋部长与麦克纳马拉部长的联合声明上,也找不出什么两人会谈的实质内容,‘所有这次蒋部长与美政府的磋商内容,都被高度的保持机密,在美国的报纸上,连臆测xìng的文章也不多见,只有蒋部长在单独接见《华盛顿邮报》记者访问时,作了一些属于背景xìng的谈话。”[17)

  这段评论xìng的报导,说了等于没有说,事实上,也没有什么机密可言。访美是台湾的主动,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的xìng质,远胜其它。

  经国所负的使命,大致是一九六三年的翻版。唯一不同之处,那次官居政务委员,现任国防部长,美国的总统,由肯尼迪换了约翰逊。中共bào破了第一颗原子弹,海峡两岸的均势,出现逆转。

  第二年三月,台北进入每六年一次的政治季节,第四任总统选举,因陈诚去世,需要产生新的形式的继承人。

  这幕戏,比严家淦组阁,热闹多多。

  向例,guó mín dǎng中常会先行开锣,确定人事政策。下一步国大启幕,选举正副总统。

  为了确保领导中心,总统候选人是谁,不问可知。至于谁是副手,稍具头脑的人,押严家淦的注,十拿九稳。但既是演戏,必须演得情节逼真。

  三月六日,蒋先生告诉出席三中全会的党员:党尽一切可能提拔新进,中兴以人才为第一,然后又恳切期望党中央另行考虑总统候选人的人选,让他专心负责党务和军事。

  投票前夕,招待全体国代的餐会中复称:

  “我本来希望guó mín dǎng同志不要提名我为候选人,因为才德兼备、对国家人民有贡献的老同志很多。但是,最后大家仍然推我,我感到很惶恐。我今年已经八十岁,再连一任,还不能反攻,怎对得起国家?此次国民大会,乃是反攻前的最后一次会议,我们必须把握对局发展的枢纽,俾完成历史的使命。此外,我本来希望民、青两党亦能提出总统副总统候选人,可是他们很客气。一党提名,未始不是一种缺憾。”[18]

  提拔“新进”,自然要排除元老级的张群、孙科、何应钦等人,专心“党务和军事”。国代餐会中的一席话,根本是违心之论。

  但蒋私下又向张群表示:希望张做副总统候选人,有名的老狐狸张群,赶快推说年事己高,建议选七十岁以下的人为宜。

  中央社扮演道具的角色,发张、孙、何、严等四张照片备用,煞有介事。

  蒋先生的锦囊,其实早被人识透了。只是报纸的报导,故弄玄虚,抄在下面,供读者共赏此今世奇观。

  “由蒋总裁提名在三中全会投票通过哟guó mín dǎng籍第四任副总统候选人严家淦,昨天下午六时在复兴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答复本报记者询问:他什么时候才知道他将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时说:在蒋总裁正式宣布提名之前,他本人毫无所悉。以崇法务实,处事周详著称的严家淦所说的话,是可信的。因为在昨天下午三时以前,三中全会连选票都还没有准备。当大会开会前,蒋总裁临时邀约张秘书长岳军及中央常务委员,征询提名意见后,才决定提名严家淦先生。

  严家淦被提名以后,蒋主席曾说了两句意义深长的话,他说:‘严家淦同志的长处,正是我的短处,我的长处,也正是严家淦同志的短处。’这是颇富有哲学意义的话。

  投票开始后,严家涂自己投了一张空白票,因为他自己未进入圈选处,即直接向票箱中投入。另外有一张是废票,因此他的得票率应是七十三分之七十二。

  中央委员以七十二票之多数票选出严家淦为副总统候选人,显示了党的真正团结,和党的力量,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另外党内的元老所显示的风度,也是令人欣慰的,特别是张岳军先生,在开票后他很尊重副总统候选人严家淦,在晚间聚餐时,他已经把第二个位子让给严家淦。这种尊重制度和职位的风度,固然是岳军先生的泱泱大度,也是中国政坛上最需要的风度。

  严家淦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国人颇有清新之感。人们更敬佩蒋总统之‘大公无私,用人唯才’和‘提拔新人’。因为人们知道严家淦在政治上,不属于任何派系。他初到台湾时,仅是省府的jiāo通处长,十多年来,由于他的卓越表现,乃由处长、厅长、部长、主席,而行政院长,这种情形,在过去政坛上,是很少见的。”[19]

  《联合报》的社论,把提名结果说成“反攻复国最后胜利的奠基”,下面是段更有趣的妙文。

  “由上述以论,这次蒋总统的提名严家淦先生为副总统候选人,我们更可以深深体会到其用心的深长,谋国的忠荩。因为这充分显示了唯才唯德、不次擢拔的廓然大公精神,打破传统,栽培下一代的为国择人态度。我们深信,由于这次蒋总统之俯顺典情,候选连任总统,睿智抉择,提名严家淦先生候选副总统,以及guó mín dǎng三中全会一致拥戴总统连任,热烈通过副总统候选人提名,则本月国民大会正式选出蒋公为总统、严家淦先生为副总统之日,也将是未来历史家写下此乃中华民国获致反攻复国最后胜利莫基之时。”[20]

  提名枯燥乏味,国大投票选举,小有高潮。

  “国代”来势汹汹,一派主张积极争取四大民权中的创制,复决两权,与立法院分庭抗礼,一派希望改设“常设机构”,供代表们经常活动,变无给职为“有给职”,[21]总而言之,是为了争权和争钱。

  选举主席团,已闹得不可开jiāo,趣闻处处。一位民社党的代表,暗发起签署,要代表们推举经国竞选副总统,被“有关方面劝止”。[22]

  严家淦列席国民大会,作施政报告,却又缺席质询与建议。立委魏惜言在立院提出质询,问他根据宪法何章何条?列席国大备询。

  不少代表,狮子大开口,要严院长(行政院长)答应福利条件,否则传出空气,将出现“难产”。

  投票日,共发出选票一千四百一十七张,收回一千四百一十六张。过半数当选,严得七百八十二票,可疑票占六百三十四票,引起废票标准的争辩。致国代翟宗涛和“政治和尚”于斌,大吵一场。

  于斌:废票认定标准第四项规定,不圈在候选人姓氏上端,致不能确定被选举人者,及第五项记入其它文字或符号者,才算是废票。因此,画两个圈的或三个圈的,不算“其它符号”,而且候选人只有一人,并不至于无法确定被选举人。所以,多打圈的,应该算有效票。

  翟宗涛:怎么可以这样解释?依常规就是画一个圈,其他的都算废票,你这种认定法算哪一国的?

  于斌:怎么不能说?这好象打作文成绩,画一个圈可以,画两个圈三个圈更好嘛!多画圈表示更支持。而且,我参加过各种会议,有的国家投票赞成就是打x,为什么不行?

  翟宗涛:讲话要于法有据,一定要让严家淦光荣的当选,该投第二次票就投第二次票!

  于斌反驳:什么于法无据?要依法的话,只有监察员可以决定,我不过和别人私下研究,你有你的意见,我有我的看法,我不跟你吵![23]

  严得票数,不如国大连署的人数,且一党提名,别无对手,出现险胜镜头,无以名之,党内有反对派,名义上,反对严家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箭头其实是对着蒋先生的。

  严家淦副总统兼行政院长,换汤不换yào,蒋先生行年八十,他随时可应中山先生之召,经国继承的布局,全部就绪。

  经国虽然是内阁阁员之一,他的时代,悄悄地来临,院长先生,不过庙堂里的神像,历史的齿轮,向后转到二世纪,严家淦原来是刘协[24]再生。

  “政治,有时很严肃很残酷,有时也很滑稽很幽默,好象一场精彩的卡通,使人忍俊不住。”[25]你说不是吗?

  注释:

  [1]建jiāo日期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七日。

  [2]卜少夫著《莺歌事件之启示》,香港《新闻天地》,一九六四年二月二十二日。装甲兵代理司令赵之华,在湖口装甲兵基地,煽动起义,官方从未公布详情。卜少夫称为“莺歌事件”,谅系传闻失实。卜文说:“从二月初起,台北的外国通讯社曾发出两三次关于装甲兵团的一位军官煽动‘叛变’的电讯,综合所有电讯,我看不出是一件有计划的事件,比较具体的一些报导,是一个军官召集数个单位的司令官开会,会上他激昂地痛骂政府中某些官员,接纳‘两个中国’要大家跟随他去驱逐这些人。一位政工人员在场以qiāng制服了,此案被捕者约三十人左右…。’

  [3]一九六O年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日期不详。

  [4]国防部副部长,由特任或上将担任。见夏宗汉著《由蜕变的角度去看国府国防部改制草案》,香港《明报月刊》,第150期,一九七八年六月,第14页。

  [5]曹聚仁著《采访新记》,香港创垦出版社出版,一九五六年一月,第254页。

  [6]《纽约时报》当时的记载。

  [7]台北《联合报》,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一日,第二版。

  [8]罗伯特著《严家淦主台十四个月》,香港《新闻天地》,一九五五年九月三日。

  [9]《蒋经国任国防部副部长》,香港《新闻天地》,第840期,一九六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第19页。

  [10]《新梦、新人、新情势》,香港《新闻天地》,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三日,第7页。该文说:“在他年前出任国防部副部长以来,就以节约建军为号召……。”

  [11]于衡著《行政院改组前后》,台北《联合报》,一九六四年六月十四日。

  [12]陈诚于一九六五年三月五日,肝癌病故。

  [13]台北《联合报》,一九六五年三月六日。

  [14]卜少夫著《敬悼一位诚实的政治家》,香港《新闻天地》,一九六五年三月二十七日,第893期,第8页。

  [15]同[14],“商山四皓”是秦末汉初避乱于陕西商县南山的四位隐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用里先生。汉高祖死后.吕后擅政,以其嗣惠帝为傀儡,奇*$网收集整理“四皓”支持正统,力斥外戚,是当时政治的幕后人物。这四位老人因负有众望与影响力,以对抗“诸吕”简言之,是支持刘邦继承人的社会贤达。

  [16]同[4]。

  [17]徐怕勋著《蒋经国访美成就》,香港《新闻天地》,一九六五年十月十六日第922期,第7页。

  [18]商岳衡著《严静波险胜辅弼之选》,香港《新闻天地》,一九六九年四月二日,第7页。

  [19]台北《联合报》,一九六六年三月十二日。

  [20]同[19]。

  [21]《国代行情看涨吗?》,香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