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恐怖灵异 >不甘的心最新章节 > 不甘的心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18章节 启程

  上小学时老师说有一颗比太阳还要早亮的星星在空中一眨一眨的,看见它的时候就预示着太阳即将升起。这颗星星众所周知它叫“启明星”,可我从来都没有看到过。

  我一直觉得开启新一天的是夜幕降临,因为黑夜会让我期待天亮。

  “启程”时总会为之做些准备,夜晚的时间就是留给有心人去思考明天的活法。每个人都在自己设定的方式中摸索着适合自己的生活。一层不变的生活需要一颗无限能量的心去感悟生活的奥秘和真谛。我想起这样一句话“生活是熬出来的,不是活出来的”,可我怎么都琢磨不透这句话的韵味,也许火候不够吧。

  农家的生活在季节变换交替的时节中,摸索出了属于自家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很多村子里的人都是勤快的。有极少部分的人慵懒至极,没有什么语言能够形容这类人。还有少数人不甘过这样的生活,有人的从小就爱学习,有的人天性勇敢,他们都在很小的时候有了明确的目标,数年后村子里变化最大的就是这类人,他们生活富裕常常被认为是“洋气人家”。我很羡慕“洋气”的人家,所以小的时候就想从商做生意,像他们一样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洋气人家”。只是不能遇见未来,只能期许幻想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真实的写照不知道还需要多久才能真正领悟参透其中的意义。我试着把心态放到平稳状态,也许我该有一颗向上的心去平铺自己的未来,但这个未知的路我有些迷茫。

  家里的农活儿有节奏的进行着,每天一点收获,累积的玉米堆上汗水伴着一家人的笑容,慢慢的垒到一个高度,再也不往上走了。因为收获是有量的。

  今年庄稼长势不错,父母很欣慰这样的结果。一年的辛勤劳作有了喜人的收获,没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事了。

  父亲是个仔细人,在本子上会记录每年的收成,进行对比。这样心里就有数,也方便总结,是人为因素,还是天气因素。

  家里就是这样,简单却不清闲。接下来的时间里是晾晒农作物,等待日光气候的抚养升华。

  父亲松了一口气,总算完成了收秋的任务。而母亲每天依然特别忙碌,感觉农家的活儿没有完的时候。

  小的时候晚上放学回来,就开始剥玉米,这样晾晒会更快一些。现在都是电动机器,晾晒足了一天时间就能打一亩地的粮食。母亲也常常感慨,现在的生活真的好了很多,农村现在种地轻松了不是一般。从播种开始到收获,投入的劳动时间也都节制了。比如:种子高效两粒就能成活,而且不用间苗。播种上之后就等着老天下点雨,种子开始发芽出土成长。在种子发芽之前,地里喷洒除草剂,地里的草也很少,一直到收获,整个过程基本上不用怎么料理。听母亲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种地,种上就不管了。倒是老人们,还依旧像对孩子一样对待着每一块土地。老天总是有眼的,到了收获的时候,付出和收获还是成正比的。唯一伤心的是,会买到假的种子和假的肥料,不好的种子虽然产量高但是玉米杆特别细,稍微有一场大风就会扑倒然后就是欠收。即便现在国家各方面的政策都为老百姓着想,还是无法抵挡人心的险恶。就比如农业保险,很多人买了保险可真的到了理赔时,总是不能公正、公平的去处理,而是强势的解决这些矛盾。这也是我们身在底层社会见怪不怪但又无能为力的常事。

  总之,我们的体系还是好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前进。我想,国家也是一样需要有一个过度,需要有一个时间。

  空闲的日子,总是不耐烦。守不住心里的**。

  进入十一月份天气开始转凉,冬季就要来了。农田里已经种上了冬季的蔬菜,只等季节的来临再次收获。而我在想,也该出去走走了。在家呆久了,各种声音打乱想要安逸的日子。我需要“启程”出发。可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只觉得过年时不能没有钱。

  在家呆着容易慵懒,而且看不到远处的事物,简单的通过电视也无法深刻的了解外面的变化。

  离开,又一次出现在内心深处,我知道父母没有多少资源提供给我,只能自己想办法。

  联系战友,看看他们现在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和路子。联系了一圈,情况都差不多。老王还在js,他去了物业公司上班,因为孙毅的厂子最终没有做起来,他只好自己想出路了。

  事情就是这样公平的出现在我们身上。

  回了家,心却想着外头的世界,总觉的还有希望,只是时间的问题。

  偶然的时间里通过qq联系到了同村的二狗,二狗和我是从小玩大的发小,我们俩同岁,也是邻居。后来我们各自的家搬了地方,好多年都没有和他联系过,只是偶尔在网上说几句话。

  二狗在家排行老三,因为他有个哥哥,所以称呼就跟在他哥哥后头,他还有个姐姐。虽然我也排老二,但和二狗比较的话,小时候在家的待遇要相对差一点。二狗个子很高,就是有点瘦,他性格温和,人品也好。我们这类人家的孩子都是属于诚实的根子。二狗小的时候看的书比我多,写的字也比我好,他在我眼中一直都比我强些。后来只是我当了兵,他上了大学,之后就没有再联系过。

  和二狗聊天得知他这几天也在家。两个年轻的心或许能找些共同话题,解一解心中的不快。就和二狗相约下午在他家见。

  我们两家搬家后,我家在村东,他家在村西,从我家去他家步行需要十分钟,不算远也不算近。

  吃过午饭,和父母说了一声。步行去村西二狗家找他。

  二狗家是一层的平房,四合小院。村里的人一辈子辛辛苦苦就是为了处院子给孩子们成个家,就这样代代相传。过去我们住的都是土墙做的房子,现在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二狗家和我家差不多时间搬的新居,我还是头一次来他家。

  到了二狗家门口,他家的狗叫唤的厉害,推大门里头是插着的,我听见二狗从屋里出来冲狗喊着“别叫唤,再叫唤就踢你呀”,从门缝里看见是只小白狗,跟在二狗身后,二狗给我开了大门说

  “呀旋旋,吃了饭了哇?”

  见了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我说“吃了,你们吃了没?”

  二狗拉着我说“我们正吃呢,赶紧进屋,屋里说”

  进了二狗家的院子,小狗也不叫唤了,二狗又说“这狗不咬人,就是能看个门”说完我们俩对视着笑起来。

  跟着二狗进了屋里,他们一家人在厨房里吃饭,见我进来二狗的妈妈从厨房里出来笑着对我说“旋旋,什么时候回来的,好几年没见肉了,也白了”

  村里的人感情都很真实,虽然有时会不习惯太过客套但还是觉得特别亲切,我也笑着说“婶婶,我回来快一个月了,你们也都好吧”

  二狗的妈妈接着说“我们就是个那,好不好哇,都老了,以后看你们哇”说完二狗的妈妈又对二狗说“给旋旋倒点水”

  二狗对他妈说“知道了妈,你赶紧吃饭去吧,我和旋旋坐会儿”

  二狗的妈妈小时候就特别宠他,他妈冲我笑了笑说“旋旋,你们坐着啊,我先去吃饭”

  “好的婶婶”我不好意思的说。

  二狗招呼我坐下,沏了壶茶,从茶几上拿起一包烟抽出一支递给我。

  我发现二狗变化特别大,印象中他该是个比我乖的孩子,现在也开始抽烟了。看来了解一个人同样需要时间。

  和二狗谈了很多彼此的境况,有些相似但又不太一样。二狗从大学出来家里找人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因为枯燥单调,他选择了离开。离开后他找过一些工作都没有合适的,正好赶上秋收季节,就回来帮家里一起忙农。我们的情况就是这样不尽相同。太多的东西在我们身上并没有得到更好发挥,面对未来我们充满了希望同时也感到困惑。

  我和二狗相同的出生,类似的境遇,有点不谋而合的想法。我们聊的很开心,像是久违的知己,回到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场景。和他在一起会觉得时间好像并没多快,我们只是长大了而已。

  二狗和我一样,在家面对的是自己内心的责备和村里人的传言蜚语。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该是在外拼搏,而不是呆在家里等。现在的村子里已经很少能看见年轻人的身影,城市的向往成了每家每户的精神需求,谁家孩子能在城市里买房成了一种成就,全村的人会羡慕不已。而我们身边的同龄人,女孩子往外嫁,男孩子往外走,已经成了常态。而我和二狗还在为自己的出路苦思冥想,我们嫉妒那些有权有势的同龄人,我们羡慕那些走对路的好命人,可我们还是我们。

  一切都还在继续,时间在变,我们也在变化。只是我们有了一些不单纯的想法,让我们走起来变的沉重不堪。

  当我们在感叹生活的不公时,岁末的脚步越来越近。再有两个多月就要过年了。

  我们俩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出去一趟,赚点过年的钱。

  二狗有个朔州的大学同学在煤矿工作,最近他们单位招人,薪水待遇还不错。叫二狗过去,他一直犹豫去还是不去。

  我和他合计了合计,觉得可以去。呆上两个月回来了,正好过年。过了年再想其他办法。

  二狗和我就这么定了去朔州找他同学。但是具体时间还得看他同学那边回话,因为原先是只叫二狗一个,现在又多了一个我。二狗给他同学发了信息说明情况。他同学还没有回信。和二狗干坐着等也不是个事,时间也不早了,我也该回家了。二狗说他同学回了信,立马告诉我。他送我到门口,看着我离开他才进了院子。

  独自走在暗淡的村子街道上,闭着眼睛都能到家。在我的记忆里村子并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少了些小时候的欢声笑语。

  仰望夜空,繁星点点,我看不到那颗启明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亮。

  刚到家门口,二狗给我发来信息

  “旋旋,我同学那边说没问题,咋们后天走吧,明天收拾一下东西”

  我回复“好的,二狗”

  一下定了又要走,心里咯噔的一下。一时有点不知所措了又。

  屋里的灯黑着,我推门进去。父亲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手机上的电子书。父亲看见我回来说“把灯开了哇”

  我开了灯问父亲“我妈呢?”

  父亲没有抬头继续看手机说“串门去了,估计一会儿就回来”

  忐忑的心有些激动的对父亲说“爹,我和二狗打算后天相跟上去朔州”

  父亲迟疑了一下,放下手机摘了眼镜,点燃一支烟深吸了一口,口中带着烟雾说“你们准备去朔州做什么?”

  我搬了个凳子坐下对父亲说“二狗最近也没做的,他也发愁,正好他有个同学在朔州煤矿上班,那边招人。我和二狗商量了一下,在家呆着也没事,不如过去看看,还能赚点钱”

  父亲目不转睛的看着我说“噢,煤矿上估计也不是好营生,肯定很苦,你们要是想好了就去吧”

  我说“我们决定后天走”

  父亲又带上眼镜拿起手机看起了电子书。

  父亲的态度让我有些失望,突然像是没人疼没人爱的孩子,特想哭。

  我起身进了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想着朔州煤矿的样子。煤矿对于每个人都不陌生,可具体去了做什么我都一无所知。我心里想到最多还是“离开、离开、快点离开”。

  我不在乎那边有多么的苦,多么的累,只想让自己忙起来,然后忘记奢望。

  只是我有时不太了解父亲,不知道父亲所想,或许我也从来没有真正去想要了解过父亲。

  我尽可能的让父亲在我心里很伟大很伟大。可有时觉得自己像个没有父母的孤儿。

  也许是措手不及的事情,让我不够冷静。也许我还不够成熟!

  晚上母亲回来,隐约听见父亲和母亲说着什么。母亲推门进来看我,我假装睡着了,母亲看了看,又关上门,回了他们的卧室。

  被窝里的自己眼泪不停的往外流,我不知道原因。只觉得自己太苦太苦没人理解。

  想到年迈的父母,想到这半年多的经历,想到自己曾经得到的殊荣和很快失去的一些,我释然了。

  我知道我只有振作,往前走没有退路。

  擦干眼泪,安睡在踏实的床上,规划着未来的愿景。我知道一切都还来的急,只是眼下的日子有点不能接受,有点难熬。

  我突然明白了那句话“生活是熬出来的,不是活出来的”。

  天又亮了,我依旧没有看到那颗最亮的启明星。但是太阳照常升起,我感受到了明亮带给人们的幸福和希望。

  母亲知道我又要走,今天母亲特意为我包饺子。母亲不善言谈,但总能做到心里。母亲半生都在勤劳中支撑这个家,她在家里付出的最多,得到的却是最少的。想到这里,我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是对的,不管结果如何我都要坚持走完。

  中午吃饺子的时候,我吃了比平时多的一倍。母亲看着我吃的香脸上露出了笑容。其实母亲是个特别简单的女人,父亲总说母亲没什么本事,可我觉得我们家只有母亲懂得了生活的本意。

  下午我在房间整理行李,母亲坐在床边看着我。我知道她心里担心,却又不想多说。要走了,我不想母亲为了我操心,收拾好行李,我就坐在床边挨着母亲,摸着她那双都是茧子的手说“妈,过几天我就回来了,出去心情也好点,还能赚点钱,马上就要过年了,明年我一定踏踏实实的找个干的”

  母亲摸着我的头说“妈知道,妈心里都明白,你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去做,人活着只要是往前走,什么困难都不是困难。咱们家穷,妈不能给你们提供好的条件,只能靠你们自己”

  看着父母苍白的脸,我知道她心里最难受。我想哭,却流不出眼泪。一个男人需要承担的东西太多,绝不是掉眼泪能解释。我笑着对母亲说

  “妈,我知道。我会好好努力的,你放心”

  母亲又叮嘱我拿上厚衣服,吃上饭。和母亲聊着聊着母亲也忘记了烦恼,跟我回忆起她年轻的时候。正和母亲聊的高兴,哥哥推门走了进来。一进门哥哥笑着说“和咱妈说啥了,这么高兴”

  我说“哥,瞎聊呢,我明天和二狗去朔州”

  哥哥坐在写字台跟前说“我也是才听见咱爹说你要走了,才进来看看你”

  哥哥说完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五百块给我,我推着不要,哥哥有点不高兴的说“知道你也没有,拿着哇”

  母亲也说“你哥哥给你,你就拿着哇,以后赚下了再还你哥哥”

  可我不能要这钱,哥哥有了自己的家,我希望他过的好。所以我还是坚持没拿。哥哥很无奈的起身准备上楼,又转过来对我说“你呀,不知道说你什么好,出去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有我呢”说完哥哥摔门而去。

  母亲看在眼里却什么也没说。因为我们做的都没有错,只是角度不同结果就变了。

  村里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看似水火不容,可一到关键时候还是“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这是潜移默化的骨血,永远都是如此。

  晚上,本想陪父母坐坐,最后觉得还是算了。说的越多,他们操心越多不如表现的坚强些,他们才会安心,放心。

  第二天,天还没亮悄悄地起床。轻轻的收拾好,轻轻的出了门。四眼在狗窝里,看着我离开没有叫唤。

  抬头仰望天空,还是没有看到那颗最亮的星星。不论它是否出现,太阳都会照常升起,从来不会迟到。

  我和二狗在村口碰头,一起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启程前行!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