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明末第四极最新章节 > 明末第四极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明君与饭桌

  朱慈烺很惊奇地发现,唐峰成了皇帝好像一点也不忙,还有空陪他的父亲朱由检去海边钓鱼,他不禁拉住唐峰问:“姐夫,你难道没有国事要处理吗,怎么整日没事的。”

  “凡事预则立,要做的事是早就计划好的,没有突发事件,就不会有人找我。”唐峰轻松地说道。

  “用钱的地方,不需要你签字吗?你不怕他们乱花钱吗?”朱慈烺现在对钱仍是很重视的,他可是吃够了没钱的苦。

  “所有用钱的地方,事先都有预算,事后都有核算,我早就把签字权下放,花钱的事,也不必我签字。”唐峰答道。

  “唉,我没想过,做皇帝也有像你这么轻松的。”朱慈烺叹道。

  朱慈烺对怎么做皇帝不感兴趣,他很快投入其他活动中去,他最喜欢的是开摩托车、四轮越野车、单板帆船还有热气球。最终,他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唐家军的炮营里,当了一名炮手。当然,他是不可能被派到前线去的。

  朱由检对唐峰处理国事的方式很感兴趣,最后,他成了唐峰的一个秘书,跟在唐峰身边,看着他处理各种大小事务。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华皇帝身边这位年老的男人,竟然是大明原来的太上皇。

  随着越来越了解海南的一切,朱由检终于明白唐峰当初提出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海上的船装上了蒸汽机之后,就有了蒸汽船。而在陆上,唐峰正准备在三亚与海口之间,铺设大华的第一条铁路。

  有铁路当然就有机车,装上蒸汽机的机车已经制造出来了,三亚城外,铺设有一段长约十公里的铁轨,这里是一个实验场,朱由检就是陪着唐峰一起,第一次坐上蒸汽机车。看着车窗外迅速后退的景色,朱由检感觉自己到了一个新世界。直到此时,他终于相信,唐峰一定能创出一个不同于大明的新世界。

  海南除三亚之外的九大城建设,前边的三个大城,海口、万宁、儋州都已经建设完成,第二批城市的建设也已经开始,第二批的三大城是文昌城、东方城、澄迈城。

  朱由检对唐峰花那么钱建新城很不理解,他问道:“唐峰,这些钱留着扩大军队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钱去建城呢,这些城原来的一些房子还是可以用的。”

  “岳父,我们需要用建新城的活动来拉动整个海南的经济。我们建海口、万宁、儋州这三座新城,用了三年时间,共花了近六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全都花在海南,这些银子没有消失,但都分散到了海南各行各业的人民手中。人民手中有了钱,我们才能将这些钱再赚回来。等这些钱再赚回来之后。我没有损失钱,而海南却多了很多东西,并且有了三座大城市,也多出很多熟练的工人以及各行各业的人。”唐峰解释道。

  “用建设来拉到经济,原来是这样。”朱由检听完唐峰的解释,自己仔细思考,终于能理解唐峰为何舍得花这么多的钱来搞大开发,大建设。

  唐峰的钱是被海南人民赚去了,可是以唐峰赚钱的能力,他很快就能将这些钱再从海南人民手中赚回来。唐峰没有损失什么钱,而海南却多了很多东西,经济也发展起来了。

  “军费应该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吧。”朱由检当初就是被大明的军费弄得焦头烂额,国库的七成以上,全都用于军费支付。

  “是的,军费支出占我们唐家四成以上。以前我们还能从消灭的流贼手中夺回一些金钱,能补回一些损失。现在,与大清做战,能捞回的东西极少,我们唐家军又不能抢掠大明的百姓,所以,最近几年,军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我们唐家也支撑不了几年战争的压力。”唐峰坦白道。

  “原来大明的压力,现在全都由大华承担,而且,大华的环境比当初大明要更麻烦些。唐峰,你有什么计划?”朱由检问。

  “最后估计不能不放弃北方,以海南为基地,慢慢从南边向北推进。终有一天,大华会定都于京城。”

  “我希望能看到这一天。”

  “岳父,你一定会看到的。”

  朱由检当初的愿望是想当一位扬名历史的明君,可事实却是在他就位的十七年中,大明天灾人祸不断,大清不断发展,他不得不让位给自己儿子。他给儿子的是一个更烂的摊子,这才让儿子撑不过三年,就禅位给唐峰。

  怎样才能称为一代明君呢?

  朱由检忍不住问唐峰这个问题,并说道:“明君是否也跟你当初说的好官与清官的不同?”

  唐峰点了点头说道:“一个皇帝是否是好皇帝,与一个官是否是好官一样,你可以到普通民众的饭桌上去判断。”

  朱由检还真的找了一家普通民众,在他们吃晚饭的时候,走进这一家人家。

  这一家六口,四大两小,三位女性三位男性,坐在一张桌子上正热闹地吃着晚饭。海南与大明一个很大不同在于,海南的女性地位很高,唐家的女性都是与唐家的男人们一桌吃饭的,所以,整个海南,家庭吃饭,也都是男女坐一桌,绝不可能出现不让女人上桌的。如果有这样的情况,被人告发,那可是会被邻居看不起的。

  朱由检的闯入,没让这一家人感到害怕或吃惊,而是主家的男人站起热情地招呼道:“客人,吃过了么,就算吃过了,也来陪我们喝一杯,尝尝我家女人的手艺。”

  朱由检也没觉得尴尬或是害羞,而是自然地答道:“行,喝两杯吧。”

  一个年轻的女人站起,给朱由检拿来一副碗筷还有一个喝酒的小杯子,家主边上的小儿子拿来一张椅子放在家主边上。

  主家的男人给朱由检倒了酒,让客人坐下,然后两人举杯相碰,都是一饮而尽。

  “吃菜,这时不年不节的,也没什么好菜。这几年日子好了,年轻人连肥一点的肉都不愿吃,腌过的海鱼也不愿吃,真的是要遭雷打的哟。我们一家是从山西过来的,想那时来之前,能喝上粥就算不错的了,菜也是野菜,肉就算是过年过节,也舍不得买上一块。我当初以为天下都是一样的,大家也都这样过。可是,到了海南才知道,原来天下还有这样一处地方。在这里住久了,我竟然要忘记过去的生活了。我怕孩子们不记得过去的苦,所以,就会常提过去。孩子们都嫌我唠叨咧。客人,有了现在好的生活,更不能忘记过去苦生活,这样我们的世世代代才能记得皇上对我们的好,你说是不是?”主家的男人说了一大通,因喝了几杯,脸都红得厉害。

  朱由检点了点头,并说道:“我过去冬天冷得厉害,不敢多加一盆碳火呢。”

  “客人,看来你也是穷苦出身。过去的都过去了,好日子还在后面呢。老汉我与老伴只会种田,领了一百亩田,除了自己的粮食,剩下的都卖给了酒厂,一年下来也有一百多两银子,收入不比那些打工的差。在海南,皇上不仅不收农税,听说还要给农民加补贴。我们华夏几千年,还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咧。我们皇上啊,让我们怎么说呢,千古一帝啊。”主家的男人说完,倒了一杯酒,向着唐家方向敬了一下,一饮而尽。

  朱由检自己倒酒,陪主家男人喝了一杯,这酒的滋味,他说不出。

  主家男人果然是话唠,接着说道:“我这小儿子,看到别家年轻人不干农活也赚了许多钱,心就乱了,也跟着出去搞七搞八的。他一年也能拿回一百多两银子,我就不管他了,只要不是犯法就行。还有我这小孙子,小学中班,今年得了一张甲等奖的奖状。小亮儿,去把你那张奖状拿来给客人看看,你可是我们姚家的希望,是我们姚家几百年才出的读书人啊。”

  边上一个约八九岁的小男孩听罢,跑进里间,很快拿了一张红色的奖状出来,递到朱由检的手上,他仰起的脸上有一股自豪的神色。

  朱由检认真地看完那张让主家男人自豪的奖状,交回给小男孩并摸一下他的头说道:“真不错,比我家小子厉害,好好读书。要记得皇上说过的一句话:为华夏的崛起而读书。”

  “客人爷爷,我们都记得皇上这句话呢。”小男孩认真的答道。

  从那家普通人家里出来,朱由检站在干净的大街上,仰望星空,久久无语。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