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最新章节 >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5 章

  乍听之下或许过于荒诞,但指挥官墨守成规,并无明确理由即行分割兵力之情事无以计数。

  设若兵力集中成为常规,则任何兵力分割皆应视为例外,须有合理解释,如此方能全然避免愚行,而吾人将不会因未尽周延之理由提议分散兵力。 [ 原注:Clausewitz,p.204 ]

  战争原则必有重大例外,此系肇因于大部分之原则皆相互冲突,少有原则以优先顺序排列。这正是应有之情形。原则冲突(集中与节约、安全与突袭)产生一种张力,亦即单一可靠之信念对抗全然之墨守成规,优先顺序之阙如使吾人得以选择适当之原则。各项原则有助降低战争之乱度(entropy)。但其风险在于吾人误将原则奉为圭枭,继而忽略内涵之研究。高阶军官对年轻军官最大的伤害就是教授各项原则条文而已,而未就原则之内涵详加说明。

  战争原则的第二项缺点就是被简化成单字,例如「集中」。一个单字不代表一项原则,原则是事实之陈述。「集中兵力」一词是价值最小的最短陈述。「集结优势兵力打击敌部份兵力」则较具体,价值较高。「于决定xìng之地点与时间集中战斗力量摧毁敌军,但不可过度集结部队,避免遭敌火攻击」则更具体,但即使这项原则适用于今日,并不代表以往亦然。苏联亦有相同之说法:「在决定xìng之地点与时间集中主力,创造优于敌军之兵力与方法。」是否这就是吾人所言?一项战争原则如yù发挥功效,起码必须符合当时环境,而且相当周延,能清楚地说明应采取何种行动。

  战争原则之第三项缺点系未对战略与战术(或作战艺术)予以明确定义,两者混淆不清。吾人可赋予定义,但从笼统转换到具体的过程却容易产生错误。苏联军方战争法与「法律规范模式」(law-governed patterns)立论明确,但仍相当抽象。苏联兵学体系最为严谨:相信理论与信仰决定论系吾人解读苏联军事计画与预测苏联军事行动之重要凭借。

  战争原则的另一个问题系未能将陆战与海战明确区别。尽管地面与海上部队在战术上朝向密切互动的趋势发展,加上双方在战略上相互影响的事实早已存在,但在战斗中,地面与海上行动间存在明显之区别。下表中左栏系陆战之陈述,取材自杜普易(T. N. Dupuy)之著作「了解战争」(Undersanding War)第一章「永恒不变的战斗真理」(Tcomless Verities of Combat)。右栏系笔者认为杜普易所言之海上作战版本。

  陆战 海战

  1.攻势行动攸关战果。 同左。

  2.防御力大于攻击力。 防御较弱。

  3.攻击如无法奏效,需采守势作为。 守势作为风险高,得不偿失。

  4.侧翼与后侧攻击之成功率较正面攻击为高。 从敌未预期之方为发动攻击能居于优势,但包围战术无法与陆战相提并论。

  5.掌握主动能发挥优势战斗力量。 主动对海上行动更形重要。

  6.防御一方之成功机率与防御工事的强度成正比。 防御能力仅是为了争取时间从事有效攻击或反击。

  7.攻击者只要不计代价,终将突破最坚强之防御。 只要有足够兵力,情况如左。

  8.成功之防御需要纵深与后备部队。 忽视后备部队是一大错误。

  9.如将奇袭、相对战斗效能、以及守势作为之优点纳为政体战力之要素,具备优势战力者将赢得作战。如各项要素皆已齐备,优势兵力有可能赢得海战。 然更具体而言,两军jiāo战时能先有效发动攻击者将赢得胜利。

  10.奇袭能提升战力。 如左。

  11.pào火能击杀、干扰与压制敌军,并使敌部队溃散。 如左。

  12.战斗行动缓慢,较预期之效果为低(与平时之测试、计画与演习相较)。 情形通常如此,但亦有诸多例子显示海战结束较预期为快,或许海战之「摩擦」较陆战少。

  13.战斗过于复杂,无法用简单的语汇描述。 如左。

  尽管杜普易所言并不全然适用于海战,但笔者无须对此多所着墨。战争原则正如同所有良好之理论,有助于厘清为何(实际作业则有关何时、何地与如何)。由于原则无法使人获致任何结论,最后令人感到失望。如将博学权威人士之理论一一过滤。试图找出完美理论,最后结果恐怕只是走入死胡同。或许原则对作战的贡献就是使吾人能战胜敌人。了解战斗程序系认识战术之良方。程序如果是导航科学与艺术,原则就是航行时协助定向之北极星。

  战斗程序

  战术研究之成果系于吾人是否了解战斗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的条件下发生。战斗行动,或称战斗动能(dynamics),系认识战斗之源泉。动能代表时间模式之推移,亦即战斗程序之描述。大体而言,模式系程序之影像,但居体而言则属于数学模式、模拟、与兵棋推演等之实验,然后再加人更多因素,直到战场最后成为吾人了解其功效的实验室。有了通用的作战辞汇,就能适当地研究战场动能。能力、潜力、能量、压力、质量、动力与力量皆为战斗人员在战斗程序中应用之实体动能。

  吾人详细了解基本程序,即可重新检视历史,并在趋势、不变之原则、科技以及战场环境等方面获致某些结论。吾人将可了解,每项科技带动之变革如何影响每个环节。例如,吾人已目睹第一阶段,亦即火力投shè之改变。帆船时代被巨pào时代取代,后来空中武力独领风骚。科技改变了武器投shè之方式,集中火力之方式亦随之改变。趋势显示未来将成为飞弹主宰的时代。

  从掉落的苹果就可以归纳出万有引力的存在,社会现象如同物理现象一般,但不能因为看到某些事情的表面就率然论断,下列论点并非自历史经验归纳而得。

  海军战术植基于五项命题之上,每一项皆为一个程序:

  海上作战以消耗战为中心。消耗战有赖火力投shè之遂行。

  侦搜,亦即确定敌军位置,俾有效执行火力投shè,为战术程序重要之一环。

  指挥管制系将火力和侦搜能力与战斗部队面临之状况结合。

  无论是在对峙或jiāo火状态,海战系两军对垒,双方皆互有损耗。如yù赢得胜利,须能有效先发攻击,故采取行动以干扰敌军火力、侦搜与指挥管制程序亦相当重要。

  运动系战术程序之一环。事实上,战斗运动曾是战术之定义。运动系指挥管制单位将部队移动至适当位置实施侦搜与攻击。战斗运动之重要xìng不可忽视,但在下列讨论中其地位无关紧要。

  吾人可将火力投shè、侦搜与指挥管制排除在战术程序之外,而将其视为海军部队作业要素,亦即归类为火力、侦搜与指挥管制等系统。任一系统皆有其反制方式,包括反制武力、皮侦搜、以及指挥管制反制措施等系统。

  火力与反制武力

  火力系摧毁敌运用兵力之能力;反制武力系降低敌火力之效果。海战是非攻即守,但保留小部份的反击武力对防御的一方而言,将能对敌军火力采取因应行动。海军以往对火力的因应之道是强化战舰结构,藉以提升存活力在16pào的时代称为持续战力,但此种作法今日已不普遍。

  侦搜与反侦搜

  侦搜藉由各种方式搜集情报,包括侦察、监视、破码以及情报作战之各种方式。侦搜作业须待战术指挥官获得情报方始完成,内容包括敌军位置、移动情形、弱点、强点与意图。反侦搜旨在瓦解、干扰或迟滞敌侦搜作业。笔者倾向于将此种干扰称为屏卫(screening),然屏卫之意涵包括反侦搜与反制武力(亦即反潜与防空作战均着重于反制敌之攻击,同时降低其情报效能)。

  指挥管制与指挥管制反制措施体系

  指挥决定部队需求,管制则将需求转化为行动,这就是程序。指挥管制体系之定义为,执行程序之装备与组织。指挥功能体现于指挥官、参谋以及渠等拥有之资源如战术决策辅助系统与情报显示面板等。管制功能则有赖通信系统、作战命令、舰队准则与信号书。指挥管制反制措施系限制敌人决策(指挥)与下达决策(管制)之能力,使用装备包括用以摧毁指挥中心与旗舰之飞弹,最普遍者为通信干扰系统;最隐密之方式系以情报人员植入假情报与假目标(目的在混淆战术人员之决心,而非分散火力)。然情报人员亦可执行侦搜作业,讯号截取(例如运用无线电定向仪)亦为侦搜之一环。

  战术指挥官运用指挥管制系统分配兵力,执行四项任务:火力投shè、反制武力投shè、侦搜及反侦搜;敌指挥官亦然。许多武器系统皆具备这四项功能。就舰队指挥官之观点,其主要战术责任系指派任务予辖下兵力,同时结合不隶属之系统,例如国家侦察卫星、陆军防空武器,以及在其舰队与敌机场间之空军战机等。

  吾人首先须检视有那些历史上的趋势改变了作战程序之特xìng,这些改变衍生了那些战术。本章着重于战术变革之因果关系。下一章则将探讨历史上恒久不变的要素那些战术未曾改变?或那些战术之功能仍然可靠,例如奇袭?就笔者目前观察所得,对趋势与不变原则之了解同等重要。

  然而若将作战程序之环节分别研究则会造成误导。统合之行动才会赢得胜利。战术指挥官须密切协调每个过程,如同乐团指挥结合各种乐器一般。在此同时,敌指挥官亦就其兵力运用与攻击时机下达决心,双方逐步推向战斗高峰与结果。除非战斗之结果早已注定,否则能团结一致,寻求有效先发攻击良机之舰队将赢得胜利。

  运动

  运动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透过运动,各单位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进驻有利位置,当所有单位进入执行任务之适当位置后,将胜利在望。在海上,位置并非固定不变(尽管舰队部份单位属岸置单位) [ 原注:陆战则不然,先取得防御阵地者较具优势。 ] 。敌舰队位置与我方处于相对关系,当我方实施运动时,敌亦改变其位置。双方彼此之间在距离与方位上的关系在海战中系首要战术考量。而双方的同步运动持续在改变此一关系。舰队各舰相对位置亦极为重要,有时队形难以维持。

  帆船以紧密纵队维持队形,并在敌上风或下风处找寻有利位置。战舰运动系对敌采T字战法(cross the enemy's T) [ 译注:此种战术系己方战斗线穿越敌航线,并集中火力shè击敌先遣分队 ] )。哨戒潜舰则先期部署于敌可能行经之水域,进行侦搜与攻击行动。飞机执行战斗空中巡逻(CAP),俾随时接受导引或自行运动至适当位置进行攻击。甲板上之待命机处于战备状态,俾能立即进入攻击位置。上述作为皆着重于兵力之适时部署,俾取得优势,执行侦搜与攻击。运动系一种方式,先达到中程目标取得有利相对位,进而完成终极目标遂行火力投shè [ 原注:至于地面战斗或战术则不然。 ] 。尤其在现代海战中,武器shè程与感测器侦测范围主导了舰船,甚至飞机之运动,亦即变换位置之能力,故战术人员检视其部署与时程计画时,应将运动列为重要之考量因素。

  此外,舰船、飞机与武器之速度常与下达决心和落实决心的速度混为一谈,但去除其间之模糊地带却可能使人无法认清其相互关系。孙子相当重视速度与乘敌不备,两者皆与机动有关。如yù乘敌不备,须快速移动至对敌不利之地区。马汉的格言:「战争的真正速度是不浪费时间,决不懈怠之精神。」尽管这句话系有关战线推进之速度,但仍不够明确。马汉和其他人一般,均了解适时集中火力需要结合所有因素:制定决心与决心下达、战略集结、战术部署及快速精准之火力。

  运动(maneuver)与机动(mobility)两个名词有时可互用。吾人将机动视为战略、作战艺术、或大战术之要素。当马汉视机动为「海军战力之主要特xìng」时,即在表达一项战略真理。机动之内涵如下:

  能独立进行长距离运动。机动后勤支援部队使这项能力得以实现。

  地面部队移动,或新机场及岸置飞弹基地之建立时,能配合实施适当运动。

  能长时作业达数月之久。海军基地与机动后勤部队使这项能力得以达成。

  为达成机动力,舰船在没有机动后勤支援部队协助下须具备相当之独立持续作业能力。核动力水面舰具战略特xìng,但潜舰之核动力则提供机动、有效战术运动以及匿踪等xìng能。

  运动系战术速度与敏捷度。舰队运动须采集体、协调之方式进行,故指挥管制与决心速度须相提并论。吾人可在侦察、了解情报、决策、下达命令、运动及发shè有效火力等行动所需时间之间取得平衡。载台舰船与飞机之速度与灵活度系快速行动之两项要素。作战人员皆希望能取得运动优势,俾弥补其他缺失。

  今日之运动出现两种趋势。第一系重心已由载台速度转变至武器速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舰队运动系战术重心,期间飞机速度取代了舰船速度的重要xìng。但战后飞弹之速度与shè程产生了新的战术环境,舰船无须改变位置亦可发shè武器。飞弹之速度与灵活xìng甚至使飞机之灵活xìng能无用武之地。战斗飞行员承认,飞弹之运动主导空战,一如飞机主导了舰船战术运动。

  第二项趋势系第一项之必然结果。舰船运动之重要xìng日趋式微,并为侦搜所取代。斐拉凡佐(Guiseppe Fioravanzo)写道:「基本战术位置不再是两军间的几何关系,而是一项作战要素:早期侦知敌军所在位置。」 [ 原注:Fioravazo,p.209 ] 此种发展之重要xìng在于,当海上部队分散部署时,可于更远的shè程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