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最新章节 > 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40 章

  。尽管蓝军并未完全摧毁红军打击能力,但在400海处已足以因应红军反击。

  图11-5a 红军于500、700、1,000处攻击后,蓝军所余打击力

  图11-5b 蓝军于600、1,000间攻击后,红军所余打击力

  蓝军在500以外之距离虽无法完全摧毁红军战力,但只要在1,000以内,皆可发挥相当大效果,使红军战力大损。综合红、蓝两军武器与侦搜能力后,吾人可获致蓝军最佳战术。

  蓝军应在未被侦知的情况下,推进至1,000处,在这个范围内发shè所有飞弹。如在飞弹发shè后与命中目标的两个小时之间(假设飞弹为配备精确终端导引之巡弋飞弹)能保持未被侦知之状态,红军将损失惨重。吾人可预期蓝军50枚飞弹几乎全数命中。若红军已有警觉,则有效命中数为30枚,但仍可摧毁红军八分之三的战力。如蓝军未将防御力考量在内,红军所余八分之五战力将构成严重威胁。

  下一步是蓝军务须推进至400-500处,原因在于飞弹用罄,必须接近至飞机航程内,发动最后一次决定xìng攻击。在蓝军推进期间,红军可反击(有24小时)。然蓝军采取兵力集中战术,并将电子辐shè管制取消,防御力达到最大效果。即令红军时间掌握精确,于蓝军到达500处时发动攻击,其所余飞弹数约为60枚,蓝军可防御40枚。由于蓝军可在承受100枚飞弹之攻击后仍能存活,故蓝军空中战力仍维持80%,足以击败红军,赢得胜利。

  截至目前,笔者尚未提及红军二艘飞弹潜舰。吾人多视潜舰之功能在于打击。在本想定中,红军将二艘潜舰部署于500至600处,足以在蓝军发挥全数战力前削弱蓝军实力。距离愈近,潜舰愈能发挥效果。吾人尚未界定其打击力。任一艘潜舰如能发shè飞弹攻击航母或神盾级舰,即可严重打击蓝军战力,即使因情报不足致使仅有部份飞弹命中,亦可降低蓝军战力,在后续jiāo战时有利红军。然红军潜舰战术如yù获致最大效果,有赖潜舰在蓝军发shè飞弹前予以攻击。然此种情形不太可能发生,因蓝军最佳之战术系尽早发shè飞弹

  然由于蓝军必须以25节运动,有助红军潜舰行动。高速航行时,难以进行反潜作战,而声纳可在远距离(50-100)测得高速水面船团之噪音,并以飞弹攻击。然蓝军如于1,000处发shè飞弹,却使潜舰战术效果受限。潜舰无法在蓝军发shè飞弹前实施攻击,其后亦无法重创蓝军,俾使红军取得优势。

  然红军可将潜舰另作他用,进行秘密侦搜。蓝军计画系以一级电子辐shè管制接近,并反制红军长程侦察机俾有足够时间将电子辐shè管制层级降至二级,以恢复所有防御能力。如红军将二艘潜舰部署于1,100-1,200处负责哨戒任务,搜索蓝军,蓝军可能在毫无防备下遭长程飞弹奇袭,损失将极为惨重。在1,100处,红军可发shè40枚飞弹,蓝军防御能力足以摧毁40枚,但前提是必须集中兵力。如蓝军因奇袭之故,遭40枚飞弹命中,所余兵力不足以继续作战。

  当蓝军有赖红军主动搜索以提升防御层级,却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追踪瞄准,后果极为严重。蓝军如因准备防御之故开散雷达等电子辐shè装备,势必暴露行踪,然其兵力集中之战术又有赖坚实之防御力。舰队以25节航行时,面临二艘哨戒潜舰之威胁程度如何?在1,200处,任一艘潜舰测得目标之机率介于四至五分之一,此外潜舰回报情资时还须不被敌军侦测。故红军潜舰侦搜成功率并不高,然蓝军如的确被潜舰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红军主要打击兵力为舰队时,蓝军面临之问题至为庞大繁杂。原本蓝军作战计画之基础在于红军系固定目标,一且舰队成为红军主力后,威胁大增,并使蓝军在最大距离发shè飞弹时,无法发挥所yù效果。故蓝军须制定主动侦搜计画,改变整个作战计画,所有因素皆须列入考量。双方舰队在广大的海域运动,致力于侦搜作业,期先发现敌人,使敌人计画受挫。双方打击力此时如压缩之弹簧,一且任一指挥官认为已获得充分情报,立即反弹,先发攻击。

  本范例之优点:结论

  吾人务须从各角度检视本范例。第一,假设所有资料系透过分析所获之精确真实资料。符合各种条件,且所有变数或战术方案皆已研究;换言之,所有资料系实际完整之战术资料,可用于实际作战。此时指挥官与参谋首要之务系考量还有那些不确定因素,容许之误差范围为何。例如,渠等应关注伯诺提(Bernotti)对鱼雷有效shè程之看法。设若蓝军在1,000处发shè飞弹攻击陆地目标,使敌军有所戒备后,却未准备空中攻击,后果将如何?在飞弹命中前,吾人根本无法预判命中率。作战模式如虚拟实境之电脑模拟,容易让使用者误认这是最好的模式。了解海军作战者使用笔者之模式时,更容易犯下相同错误。然另一项危险因素是,海军决策辅助系统提供之作战命令往往被视为一种预测。至于计画方面,完善之计画将可发挥相当效果,但其中尚有诸多变数。例如,纳尔逊将军在尼罗河与特法拉加(Trafalgar)作战时,计画简单明了,但在执行时却杂乱无章。作战分析之目的并非精确预测未来,作战计画亦不代表实际作战情况;其目标系协助计画并赢得胜利,研析与计画本身并不足以赢得战争,然不可或缺。

  本模式并未显示实际战力,仅着重于军舰之机动xìng与运动xìng,两者在面对位置固定之敌人时极具价值。红军如有机动兵力,蓝军须重新制定战术,包括电子辐shè管制计画。设若红军亦拥有舰队,蓝军须开散更多感测系统,攻击计画势必另行制定。集中兵力防御之优势亦体现于本范例,文中未提出者是,蓝军如为因应红军侦搜系统而采疏散部署,其集中火力攻击非但无法奏效,反而容易遭受红军之循序攻击。

  本模式之缺失在于将打击力与防御力平均分配于为数不详之各型军舰。如今美海军系将打击火力置于航空母舰,防御则由神盾级舰与舰载机共同负责。依据本模式,其战力损失较严重。研析结果显示,两艘航空母舰之作战舰队,剩余战机打击力为50%,空中战力全数损失的机率为25%(两艘航母皆失去战力);而空中战力几乎全数保持之机率亦为25%(两艘航母仍可作战)。

  计划战术时须谨记一句名言:「军舰与岸上的堡垒作战是件愚不可及的事。」本范例亦证实这个说法。红、蓝军间之相对存活力与复原力虽难以计算,仍须加以评估。美海军的计画中,即使旨在制海与维护美国海上利益,仍常考量陆、海兵力对比问题;故相对存活力之关系有赖专家深入研究计算。

  本范例最重要之目的系呈现现代海战之程序动能。即令最简单之研析亦不能避免繁杂之侦搜过程。在探讨历史海战的章节中,笔者以简单之两军对战模式即可说明海战本质,并可展示兵力架构与兵力对比;此外还特别展现出弱势兵力具有之优势。但当吾人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长程武器使吾人之分析趋向复杂,侦搜作为亦须列入消耗战之考量因素。在攻击上强调一次行动之威力,而非以往之持续摧毁力。持续战力所代表的不仅是存活力;而主动防御已益形重要。

  总言之,现代海战须考量下列因素:

  双方皆配备攻击xìng武器,shè程决定其效能。

  双方皆具备防御能力。

  双方皆配备侦搜系统,至少须能追踪与瞄准敌人,俾利遂行攻击。

  一方进行侦搜作业时,另一方可能因此获得情资,作为攻击或防御之依据。

  双方皆可透过秘密或欺敌作为、诱使敌不使用感测系统、或者反侦搜(包括攻击他处感测系统)等方式,迟缓敌侦搜作业。

  双方可攻击对方旗舰或扰乱通信,以干扰敌指挥管制。

  双方之指挥管制才是行动关键所在。指挥官之目标系集中火力遂行任务。火力集中系指攻击时间与地点之有效结合,亦是在重要位置发动一波摧毁xìng之攻击。与集中火力同等重要的是攻击时机。从历史经验吾人可归纳一项真理:海战赢家之特质不在于知道做什么,而是何时做。海战指挥之难题在于如何掌握最佳时机,发挥最大攻击能力。

  就火力言之,现代海战速度快,毁灭xìng强,一触即分出高下。结果往往在开火之前胜负已定。

  战术人员仅专注于先敌发动攻击之想法并不全然正确。先发制人之意义在于能有效地达成吾人所yù目标使敌无法恢复战力或遂行反击。

  由于当今舰队军舰数量不多,指挥官可有效严密管制,并可在疏散编队时,协调各单位集中火力攻击。舰队潜力化为实际能力之关键在于准则、训练、稳固之团队、良好通信系统,以及行动时能在适当时间下达命令。

  指挥官面临情报不足时,须下定决心,如何在敌军行动之前遂行有效攻击。如一方容易遭敌攻击,显示其战略、战术与武器发生问题,在大白天派长矛手与引箭手对决无异以卵击石。武器shè程与侦搜能力两者应合而为一,不可分别看待,因此长矛手应在月黑之时执行任务。完善之侦搜计画包括搜集敌情报与防护己方情报。

  如敌之侦搜范围与武器shè程均处于优势,则己方战力,尤其是防御力,更须十分强大才行。

  指挥官可能先发动些许攻击,俾利火力集中。然渠亦可能需要短程武器因应后续状况。战果获致决定不代表作战已结束。短距离之扫dàng行动将成为紊乱之局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台]国防部史政编译局 [翻译]

  SANJYSAN [扫描]

  SANJYSAN [OCR]

  Mboat [校对制作] 2006-09

  第十二章 总结

  韦恩休斯 [美]

  [出自《舰队战术与海岸战斗》] 2000

  战术

  武器与感测器

  计画与执行

  与战略的关系

  战术研究

  小说与预言

  后记:爱琴海战役

  危机

  美国决策

  战事开始

  战事bào发

  敌军行动

  战术计画

  库勋级舰系消耗xìng兵力

  格兰特登舰

  结局

  笔者于韩战与越战期间,曾任职于驱逐舰上环游世界两周,地球浩瀚,所见愈多,愈令人深觉识见短浅。本书所提战术的愿景不过如地球无数胜景之一二而已。吾人已环绕战术世界,然仍有诸多观点吾人尚未得见。以下系笔者认为本书精华之处。

  战术

  海上战术系消耗xìng作为;在陆地上透过运动赢得胜利或能奏效,但在海上却行不通。率先发动有效攻击系战术指挥官之首要之务,但这仅是好的开始,近年来逐渐受到瞩目的优势侦搜利于遂行攻击作业。指挥官须能结合侦搜资料,运用兵力,并防止敌实施相同作为。

  文字之描述并无法掌握作战步调,而兵棋推演亦不能传达战事近尾声时之急迫状况。战术成功与否取决于行动是否适时。

  战术指挥官与武器设计人员之目标为,将实际可投shè之攻击武力发挥至最大。笔者强调「实际」(net)的理由有二。第一,持续战力至关紧要。然马卡洛夫(Makarov)却指出:「xìng能佳之大pào促成胜利,装甲仅能延迟失败。」 [ 译注:Makarov,p.181. ] 舰队不可能在面临强大敌人却未将之摧毁的情况下,无限期作战。第二,武器如yù发挥效能,必须发shè随舰只沉没之弹yào是种浪费,击中诱标或礁石亦无用处。

  与相同打击力之陆地兵力作战时,军舰在敌shè程内长时作业的限制因素更甚以往。然海上兵力与地面兵力相较,仍享有战略机动优势(美海军准则中称为来自海上之作战运动)。吾人须发挥舰队之运动xìng,于同一位置作业只会招致攻击。

  武器shè程与威力的增加扩大了战场范围。然矛盾的是,滨海作战的局限xìng限制了运动作为,却成为空shè、陆shè、舰shè与潜shè飞弹之战场,使得陆基兵力及其感测系统如今须被视为海上兵力之一部份。地面与海上兵力结合之需求与重要xìng日益提升。战略或战术之联合作战已成必然之事。

  就当代准则与未来科技言之,舰队须解决之重要问题如下:

  主动防御:集中充分兵力防御敌可能之先发攻击。此时舰队放弃隐匿运动,俾利统合系统发挥防御功能。

  匿踪:将兵力分散部署,使敌作业不易,需时甚久,难以率先发动有效攻击。部队须隐密运动,否则即丧失匿踪优势。

  由于事涉攻击与防御力的平衡问题,采主动防御抑或匿踪皆无最完美之答案,两者皆有利弊。

  依据接战规定以火力齐放开启战事之舰队演习最难以执行。演习时过度强调先发攻击系错误观念。战术准则旨在规范作战全程,作战开始之战术最为困难。吾人应着重如何赢得最后一场战役。

  火力、侦搜、指挥管制以及相关之反制措施皆有其功能,然任务遂行有赖此六者结合运用,尤其是在敌人亦采取相同作为时。优良之战术计画如同作曲般,将独奏、间奏与强音和谐地结合起来。

  武器与感测器

  武器之发展值得吾人深入研究。如作战特xìng符合兰彻斯特之同步消耗战平方律(Lanchester's square law of simultaneous attrition),战斗力(结合攻击与防御力)享有4:3的优势时,即有决定xìng影响,如为3:2时,则将大获全胜。本世纪初鱼雷发展迅速,使得劣势兵力亦有胜算的机会。到了飞弹时代以一波强力攻击为主导时,劣势兵力在数量上尽管处于1:2或更大之不利情势,仍可透过良好之侦搜与指挥管制,率先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