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张三丰最新章节 > 张三丰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2 章

  剖开心扉,不多时,二人就已经像认识多年的好朋友了。

  君宝这才了解到慧安的身世,他原本家住河北通州,父亲是一位秀才,为他取名李长风,取“长风破浪会有时”之意。蒙古和大金打仗的时候,他们的村子被战火烧掉了,更不幸的是父亲也死了,母亲只好带着他和妹妹出来,一路乞讨到此。嵩山附近因为有着少林寺护佑的原因,还相对的安全平静了许多,他们于是便在山下安了家。他母亲一个又不能维持三人的生计,便将他送来做和尚了,至少可以不愁吃穿,也期望着他可以学点本事,以后还俗了也有一技之长,不为生计发愁。

  三师兄羡慕的道:“原来你还有母亲和妹妹两位亲人哪,真幸福!”眼睛里充满了憧憬,“我们几个师兄弟,都是没有爹娘的孩子”,又拉拉君宝的手说,“就说小宝吧,都没有见过父母的样子呢!”沉默片刻,灵松又高兴了起来,“不过,我们还有个好师傅。并且师兄对我们也都很好的。哎!慧明他们也太不像话了,对了,他们欺负你的时候,你们上面的大师傅不管吗?”

  说到这里,慧安的脸色就不好看了,低着头不说话。看气氛有点不对,灵松道:“不要难过,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不过你也可惜抽时间练习一下功夫的,那样他们就不敢欺负你了。”

  君宝也点头应和道:“是啊,并且武功好的话,还有可能入寺里的戒律院哪。就是以后还俗出去的话,也可以进镖局,也算是有一技之长吧。听说很多镖局都是师兄们开得呢!”

  这时候慧安的眼睛也明亮了起来,月光下的脸上泛着向往的神色。灵松也是望着空谷发呆。一时间三人都陷入了各自自己的思绪中,梦想着自己的未来,浑不觉黑暗已退,明月当空。

  在以后的日子里,慧安变的积极了许多,眼神中也有了希望的光彩。每次遇到他君宝等人的时候,也会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他对君宝也自然特别照顾了,会不时留些好吃的东西给他。

  几个月后的一天,君宝便发现慧安的脸色很不好看,脸上也有被打的痕迹,嘴角也破了。原来因为和慧明有点冲突,他自觉武功上有了很大的长进,便和慧明他们动起手来,结果自然是吃了大亏。这使拼命练习了几个月武功的慧安很是郁闷,神情很是沮丧。

  灵松道:“可惜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些粗浅的拳脚功夫,那些真正的少林绝学,高深内功,只有内院的弟子才能够学习的到。”

  君宝道:“藏经阁中不也是有很多武功秘籍么?虽然楼上不许进入,不过下面也许可以找到一本很厉害的武功秘籍呢。那也不一定啊!”

  藏经阁上下分九层,下面四层收藏的一般都是佛经、医yào著作和诗词歌赋方面的文章。寺里的僧人都是可以登记借阅的,而四层以上的才是寺里的武功秘籍所在,不过这里的书籍一般要专门的武僧或戒律院和达摩院的人才可以借阅的。象慧安这样的小和尚,一般是很难借阅到的。

  传说中楞伽经隐藏有九阳真经,其他的经书中未必没有藏有玄机,于是我才劝他最好在佛经里好好找找,说不定运气好就可以在哪部高僧留下的经书里面找到武功秘籍呢。

  不久之后的一个秋风肃肃的天气,慧安无意中兴奋的向君宝透漏,他机缘之下得到了一本大力金刚指的武功秘籍,据说那可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等他以后练习好了武功,就再也没有人可以欺负他了。当时他的连上泛着兴奋的红光。

  慧安已经得到自己的机遇了。君宝也马上要四岁了,他无忧的美好童年就要结束了,真正的人生即将开始了。

  在一个飘着雪花的冬日,君宝度过了四岁的生日。在飞舞的雪花中,童年向他挥手再见了。之后的半年君宝跟着三师兄启蒙,当然这些是很容易的,毕竟古今的字变化还是有一定规律的。他的认字之快让师傅和师兄们惊为不已,不过因为没有同龄人比较,他们也仅仅认为君宝就是聪明一些而已。当然在句读方面他还是要学习很多。然后跟随师傅学习佛经,梵文还有医yào知识。

  在学习梵文的时候,楞伽经很当然的就变成君宝的梵文教科书了,那本楞伽经君宝也曾经研究过不止一次了,不过却没有发现任何的秘密,那只是一本梵文书罢了。结果师傅无意间的一番话向他揭开了一个楞伽经的秘密。

  “这部楞伽经是达摩祖师当年留下的,当年同时留下的还有洗髓经和易筋经,而洗髓经和易筋经是由掌门亲自保管的,那都是绝世的武功秘籍。而这本楞伽经是梵语所书,因为讲的是修身养xìng的道理,便被放在这藏经阁了。不过这经文里的法门,对于强身健体还是很有用的,师傅几十年来都没生过病了。你学习好梵文以后,可以体会修炼一下,你小时候身体弱,对你应该有很大帮助的。”

  师傅说的时候风轻云淡,好像在说今天天气很不错一样轻松。但君宝的心里面已经翻开了锅,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梵文学精通,将九阳真经参悟透彻。

  接下来的日子里,君宝的生活很充实丰富的。晨钟暮鼓中,诵经礼佛,学习梵文,向师傅学习九阳真经,当然还有医学方面的书,并且每天还会花半个时辰抄写经文,练习书法。这样平时的日子像河流一样向前无声前进。

  第三章 参九阳 初悟十三式

  更新时间2009-1-19 21:09:32 字数:3378

  冬去春来,又是春夏之jiāo,巍巍嵩山之上,少林寺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红墙碧瓦依稀可见。皓月渐隐,启明大光,幽幽钟鸣在山间dàng漾,九数而止,静谧的寺院开始人影闪动,渐渐朗朗诵经声响起,这是寺僧们每天必备早课修行,一时间,整个寺庙仿佛西天极乐般,有些虚无缥缈的味道。

  旭日东升,阳光破开云雾,照shè下来,世界顿时大放光明。

  少林后山,在苍翠林木掩映下,有一处清幽的院落,旁边是一方圆几十米的小广场。一个十岁左右,面目清瘦,身着灰白宽松僧服的小和尚,正面东而立于广场。但见他微合双目,沉渊而立,不动如山。

  随着旭日破云而出的那一刹那,童子缓缓抬腿出拳,其转身、踏步、出拳、后撤,莫不随心自然,干净利落,动作转换自如,仿佛每一个动作之后的下一个动作,都是理所应当然的,不如此就不合情理了,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如是变换十三式后,收拳于胸而止,略微深呼吸,又出拳,不过动作相比上一次要稍快,同样是相同的十三式,只不过顺序似乎有些不同,且连接的转换也千变万化。如此九遍,动作有快有慢,且节奏天成,仿佛跳舞一般,缓慢之时,其动作舒展柔和,如微风拂弱柳,又若炊烟袅袅而升;动作快捷起来,又仿佛夏日疾风骤雨,方圆之内皆是他的拳脚身影。

  这练拳的小和尚不是旁人,正式张君宝。

  几年前,君宝便在觉远师傅的指导下,将梵文学了个通透,更是将楞伽经反复的参悟,最后将梵文(即九阳真经,以后一概使用九阳真经)译成了汉文,此举得到了师傅的大力称赞,君宝也由此开始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整的修习九阳真经。

  难怪觉远师傅曾说这是一部强身健体的法门呢。九阳真经和其他的修炼后天真气的内功心法截然不同,修炼的是人体的先天真气,可要知道,只有那些功力绝顶的高手方才可以将全身的内力转换为先天真气。可以说是起点比较高,开始修炼时,是激发人体内残余的先天真气,并运转全身,使其滋润全身,可使人生机勃发,修炼日久当有延年益寿之效,不过这一步往往要数年才见其效,且修炼之人比之常人不过身体更康健,精神更好罢了;以后全身经脉日渐稳固柔韧,先天真气进一步凝练,当真气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可贯通任督二脉,打破生死玄关,行功大周天;真气再进一步精炼,当可凝气成液,即所谓的真元;再往后还有什么修出神识,功达先天之境,摄天地精华于己身什么的,反正都是一些飘渺的神仙之说,真假尚未可知,不足信也。

  婴儿位于母体之时,全靠充沛的先天元气滋养,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八九月而长chéng rén形;出生之后,由内呼吸改为口鼻呼吸,日渐吸入大量后天元气,随着人体先天元气逐渐流失,人体生命力慢慢就衰退了,继而有了人的生老病死。一般儿童长到五六岁,后天元气就占据经脉的主流了。随着人长成年,体内的先天元气也就微不可计了。所以修习九阳真经,可以说越早越好,不然以后便很难凝聚体内的先天真气。幸好君宝在婴儿时候得师傅相救,并在体内留下了一丝先天真气和九阳真经的一套运行线路,君宝当时虽不解其用,却也一直修习了下来,可以说他还未曾正式修习九阳真经时,体内的先天真气便已经如鲜活的溪流般在体内流动了,这为他以后修习大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六年来,他的生活可以说极有规律。每天随晨钟而起,然后做半个时辰的早课(诵经),之后师兄们或在院子旁边的小广场里练习拳脚,或去山下十里外打水,君宝便在小广场上练习高中时候曾学习过的一套太极拳。

  一时起意,他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运起九阳真经,开始颇为难受,随着先天真气的运行,经脉隐隐作痛,幸好那套太极拳法动作缓慢,不然便有可能岔气的危险,更有甚者可能有走火入魔之虞,并且动作和真气的运行常常难以相合,不得已便尝试着修正太极拳的动作,结果令人欣喜,修改后的拳法动作更加自然和谐,连观看的师兄们都说,君宝练拳好像跳舞一样,令观者赏心悦目。

  如此花了大概半年的时间,做了千百次尝试,多次请教师傅和众师兄,太极拳最后简化成了如今的十三式。不过这十三式的施展顺序不定,真气的运行也不同,又花了半年的时光,形成了现在的九套太极十三式。九阳真经的修炼方法上也是大有进展,除了每天早课和晚上晚课的打坐,还有早上的练拳外,君宝还尝试着在日常的生活中修习,也就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写字的过程中,甚至于睡觉中,都尽量刻意的运行先天真气,并调整真气的运行路径和动作相合,最后由有意变无意,成为下意识的动作和习惯,这大概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慢慢将九阳真经的修习融入自己的生活。不得不说的是,这里面除了有君宝的个人坚持努力外,觉远师傅的指点也功不可没,若没有他这位九阳真经大成者的尽心指导,君宝也不可能如此容易的完成这种尝试。

  如是修习了几年,君宝体内的先天真气运行起来更加的温润自如了,而且随着每天的练拳和打坐,真气也由原来的汩汩溪流变成了现在的浩浩江河了。

  江湖中人,内功修习到一定程度,修习之人身上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特别之处,像西藏的密宗的功法,修习到高深的地步,在头顶会出现凹陷,寺里修炼硬功的师兄们往往肌ròu特别发达,前生看武侠小说的时候,书上也常常看到,修习高深内功的人,太阳穴会高高突起,双目如电之类的表象。

  九阳真经却不然,君宝和觉远师傅修炼九阳真经之后,除了身体健康不生病之外,表面上几乎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怪不得这些年来方丈他们发现不了九阳真经的秘密,而且师傅也常常认为自己修炼仅仅是健体之术,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是举世可数的大高手了。想来也许是因为九阳真经修习的是先天真气的原因了,先天带有返璞归真的特点吧。今天大师兄在院子里陪着师傅礼佛,二师兄和三师兄都下山打水去了,所以广场上只有君宝一个在练拳了。练功完毕,他望了望还没有人影的山路,知道还要半个时辰两位师兄才能回来,于是他便习惯的静站在广场上微阂双目一边默运玄功一边感受着朝阳的气息,随着先天真气的运行,仿佛阳光也深入皮肤进而化为先天真气,便如蒙蒙烟雨落入河流一样,微不可查,犹如幻觉。真气运行三个周天之后归于丹田,才慢慢睁开眼睛。然后面带微笑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下走,举步间,脚不生尘,流云般的脚步随阶而下,行走速度颇快。

  片刻后,便见两位师兄依次而行。他们都肩挑着两个大竹桶,在不宽的山路上侧身而行,速度竟也不慢。五六年过去,两位师兄已由幼稚的少年长成现在生机勃发的青年了。前面走的一位身量颇高,体形依然有点单薄,便是二师兄灵石,后面一位中等身材,面目清秀且细眉细眼的便是而三师兄灵松了。

  “二师兄!三师兄!辛苦了!我来帮你们!”离了老远,君宝就向他们喊道。

  “哎呀,小宝,快过来,帮帮师兄,我的肩膀都快被压断了啦!”三师兄听见声音,马上停下来,一边向君宝喊着,一边装模做样的在头上摸汗。

  君宝笑着向他们跑去,走过二师兄的时候,二师兄摇头对他说:“小宝,不用管他,十里地的路都走了,还差这一段路!”

  君宝嘿嘿笑道:“别走那么快,等等我们啊,二师兄。”

  说完,君宝飞快的跑到灵松师兄身前,想挑水自然不太现实了,毕竟他还小,身量刚刚高过竹桶不多,扁担还挑不起来。他很自觉的分了一个木桶,随后和三师兄一起快步的向二师兄追去。

  一边走三师兄一边向君宝说:“小宝,过段时间寺里马上就有热闹了!”见君宝好奇的望着他,继续道,“刚刚打水时候,听达摩院的天风师兄说,本月中旬寺里的比武大赛要开始了,成绩好的还可以进入达摩院学习呢。哎呀,可惜我的功夫不行啊。不然就可以参加了。”一边羡慕一边摇头惋惜。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