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京都百侠图最新章节 > 京都百侠图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9 章

  山来,听说是个大书法家,云居寺的许多经版上的书法都是他写的。”

  郑十二娘眼睛一亮:“哦……”

  志矜诡诈地一笑:“他貌比潘安,脸白得像凉粉儿……”

  郑十二娘一推志矜:“看你说的!”

  文赞法师僧房内。

  文赞法师正与青年书法家辛安叙话。辛安文雅潇洒,一表人才。

  文赞法师问:“我的师弟通理大师可好?”

  辛安回答:“叔爷,由通理大师主持镌刻的佛教石经《大智度经论》已有4000多块,因石经山上九个藏经洞经版已满,通理大师正在云居寺筑一压经石塔,塔下建有地宫……”

  文赞法师猛地挥手示意不要说话,二人见窗户闪过一个人影。

  文赞法师倏地出屋,辛安也疾步出来。只见窗前槐树树干摆动,没有人踪。

  文赞法师机警地用鼻子闻了闻,说道:“是个女贼,身手好快,西域来人了。”

  “何以见得?”

  “他身上有一股奇香。”

  志矜引郑十二娘喜盈盈进院。辛安与郑十二娘打个照面,二人顿时愣住。郑十二娘见辛安痴迷地望着自己,不禁脸上飞红。

  辛安问:“叔爷,莫非是她身上的脂粉香?”

  文赞法师摇摇头:“不是她,我这个拳脚女弟子在寺中已有14年,我如何不熟悉她的气味,她是一种沐浴香,而那女贼是一股异香,还有一种富贵气。”

  辛安赞道:“叔爷真是神了,怪不得通理大师尊你为慧眼大师。”

  文赞法师呵呵笑道:“我哪里比得上他的一手好书法,人称妙手书圣。听说你也有妙手小书圣之誉。”

  “我那两下子还不是班门弄斧?”

  文赞法师对郑十二娘说:“都是自家人,还不快屋里坐。”

  文赞法师、辛安、郑十二娘子、志矜依次进屋坐定。

  志矜给众人斟茶。

  文赞法师缓缓起身,感叹地说:“西汉司马迁说,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纪,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富贵中人一生平安顺达,一生黯然无色。逆境中人一生坎坷,一生都值得品味。隋大业年间,静琬法师面对满山青石,发下宏愿。要将我佛门经典,镌刻石上,以传后世。从此,我佛门弟子开始了气势磅礴、可歌可泣的事业。多少僧人背负青天,餐风饮露,面对青石,写凿不止。一代代僧人坐化,一块块石经刻就。绵绵几百年,出家人也许很少去理会尘世间的变更。几十个皇帝来去匆匆,几十代王朝起落兴衰;高墙内勾心斗角,荒野里刀剑相搏。空言好佛,万岁难穷;青山依旧,故人难寻。”

  辛安说:“遥想当年,多少僧人踏着荒山小径,仅凭锤凿之功,建造了雷音洞府;又是多少次怀着一种虔诚,把寄托带入洞内。离洞后,更昂首阔步面对悲壮淋漓的人生!”

  郑十二娘喃喃自语:终有一天,我要去云居寺……

  豪迈高亢的歌声响起:

  凝重的古代史章

  闪动着白色的经版

  石头般的静琬

  锤钎了不朽的佛典

  多少年凿声不断

  镌刻了世纪的格言

  多少年锲而不舍

  中华的脊梁在崛起锦延……

  郑十二娘眼前仿佛叠现:静琬法师的坐像、立像、凿像。

  石经山崖巍峨耸立,白云缠绕。

  云居寺院重重叠叠,若隐若现。

  无数僧人在山间凿石、运石、搬石、推石、写经、刻经。

  有的僧人咬破舌血,写经。

  这天晚上,郑十二娘被隔壁的动静吵醒,于是披衣下床,出门来到隔壁窗前。只见辛安散动长发,以长发蘸墨,在雪白的墙壁上,甩写出一个4尺高的“佛”字,遒劲有力。

  郑十二娘“啊”地叫出声来。辛安见是郑十二娘,淡淡一笑。问道:“你还没睡?”

  郑十二娘嫣然一笑:我可以进来吗?

  辛安笑道:“当然可以。”

  郑十二娘走进屋,辛安示意她坐在椅上。

  郑十二娘赞道:“真是好书法,名不虚传。”

  辛安一回头,长发上的碎墨滴在脸上、身上,他几乎成了“墨人”。

  郑十二娘咯咯笑出声来。

  辛安说:“不好意思。”

  郑十二娘说:“我来给你洗头。”

  郑十二娘出屋,一会儿,端了一盆温水进来,给辛安洗头。

  辛安说:“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

  “我要不给你洗,这屋子就成了墨池了。”

  志矜从窗前路过,笑道:“嗬,还没入洞房就先洗上头了。”

  郑十二娘朝他一跺脚:“调皮秃头,看我不撕烂你的舌头!”

  志矜跑去了。

  郑十二娘为辛安洗头。

  辛安说:“好舒服。”

  郑十二娘问:“你练书法几年了?”

  “20年了。”

  郑十二娘说:“真是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以后你教我书法,我就给你洗头挠头。”

  “那当然好。”

  郑十二娘出外倒水,猛见前面有个黑影一闪。她倒了水,放下盆,朝那黑影响追去。追来追至少,走进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一片漆黑。皎皎月光下,两侧各出现6个翩翩起舞的飞天,她们有的扛琴抱琵,有的枕笛横笳,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这12个飞天是西夏国水印公主和他的11个侍女所扮。

  郑十二娘揉揉眼睛,恍眼环顾四周。她走出殿堂,回到辛安房中。

  郑十二娘说:“辛公子,真是出现奇迹了,大雄宝殿添了12个飞天。”

  “大雄宝殿哪里来的飞天?飞天在西域敦煌。”

  郑十二娘拉过辛安的手:“你用手掐我。”

  辛安莫名其妙。

  郑十二娘拉起辛安的手打自己:“有点疼,不是梦里,辛公子,你随我来。”

  辛安随郑十二娘走进大雄宝殿,那十二个飞天不见了。

  郑十二娘说:“真是奇怪。”

  辛安说:“你的眼睛莫非看花了?”

  郑十二娘自言自语:“莫非寺里来了生人?”

  二人走出殿堂。

  明月溶溶,繁星眨眼。

  郑十二娘说:“月光多好。”

  辛安吟道:“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郑十二娘说: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你的家乡在哪里?

  辛安说:“北京。我爷爷和叔爷曾跟随宋太祖南征北战,太祖皇帝黄袍加身后,杀戮功臣,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爷爷被割了脑袋,叔爷隐姓埋名出家。父母被辽兵追杀,云居寺的通理大师嫠了我一条命,自小在石经山附近的水头村长大。你呢?”

  郑十二娘眼圈一红:“我父亲原是宫里的礼部尚书,父母和11个姐姐全被jiān臣害死了,只听说有个哥哥逃命在外。我是在寺里长大的。”

  辛安叹了一口气:“我就是你的亲哥哥。”

  郑十二娘撒娇地说:“我不要你做我的亲哥哥。”

  “那做什么?”

  郑十二娘脸一红:我不告诉你。

  郑十二娘岔开道:“寺院里有一个池塘,栽着莲藕,好美,我们去那里。”

  郑十二娘带辛安来到后面的池塘,荷花婷婷玉立,翠叶飘溢水珠。

  两个人倚着白玉栏杆。

  辛安说:“十二娘,你听说过舍身饲虎的故事吗?”

  郑十二娘摇摇头:“讲给我听。”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阎浮提洲有个叫摩诃罗檀那的国王,有三个儿子。这一天,国王带着3个王子、王后和侍臣出城游玩。国王、王后累了,便坐下来歇息。3个王子走进深山,看见崖下有两只初生的小老虎,围绕着一只饿得奄奄一息的母老虎求食。小王子对两哥哥说:这只老虎饿极了吧,哪里有nǎi水喂小老虎,我看它们好像要吃掉那两只小老虎。”大哥回答:如果不吃掉自己的幼子,只能一起饿死。“回来的路上小王子想:如今遇着这积福的机会,我为什么不献出身体,去解救世上苦难的生灵。于是小王子返回深山,爬到悬崖上,用树干划破脖颈,血流如注,然后纵身跳崖,坠落虎侧。3只老虎吸吮了他的鲜血,才渐渐恢复些气力,又吃了他的ròu,吃得只剩下一堆白骨。这时,大地震动,日月星光,鲜花缤纷,山呼海啸,在白骨和血迹斑斑之中,升起一座七宝舍利塔。”

  郑十二娘听着听着,不禁潸然泪下。她泪水盈盈望着池塘中央,有些恍惚。忽然,奇迹发生了。她如梦如痴,仿佛看到

  公元前四八五年。

  尼泊尔南部风景如画的地域。

  80高龄的释伽牟尼从容下河,洗净身体,然后上岸,卧下,弯屈右臂,以手托腮,冥思默想。

  在弟子们的祈祷声中,溪水潺潺,佛祖的凡躯完成了最后一次呼吸。

  在弟子们的祈祷声中,火光熊熊,佛祖的凡躯一点点化为骨殖,与铺地的松油融为一体,骨灰结成若干亮晶晶的颗粒……

  郑十二娘惊呼:“我梦见佛祖了!我梦见佛祖了!”

  郑十二娘纤纤玉手指向池塘中央。

  辛安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粉荷盈盈,翠叶yù滴、一段白藕,丰腴肥厚,冉冉升起,池水涟涟,夜风吹皱池面,哪里有佛祖的影子……

  第二天上午,阳光融融。

  大雄宝殿内,文赞法师正在打坐。众僧人恭立两侧。

  郑十二娘和辛安走进殿堂。

  辛安正要说话,被郑十二娘用手掩嘴。郑十二娘拉着辛安出来。

  辛安有点纳闷。

  郑十二娘说:“师父在修行时最讨厌嘈杂的声音,所谓”声为定刺“而所有的声音之中,最讨厌,最可怕的就是人的声音。”

  辛安说:“很多寺院都建在山林之中,是不是为了舍动取静呀?”

  郑十二娘回答:“那是因为几次法难之后,都市的和尚受到迫害,许多有德行的高僧隐入山林修行,这也是中国佛教的命脉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

  辛安说:“云居寺的经版烈火烧不化。”

  郑十二娘说:“这也是一个原因,实际上世间没有无声的地方,你就是把耳朵塞起来,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干脆就不要打坐了。要收散心,放散心,让声音进来。你的心不要让境转动,你的心不动,外面的事物动,你听好了。”

  辛安在院内原地打坐闭目养神。

  辛安一骨碌爬起来:“果然如此,真是神妙。”

  郑十二娘笑道:“神妙的事情还多着呢。”

  志矜走出殿堂:“师父让你们进去。”

  辛安、郑十二娘随志矜走进殿堂。

  文赞法师正在讲授,口中念念有词:“手把青秧chā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弟子们,有谁能说出退步原来是向前的真谛?”

  一个僧人回答:“农夫chā秧是边chā边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chā好,所以他chā秧时的退步正是向前进步。”

  文赞法师满意地点点头,转向郑十二娘,问道:“你们有什么事?”

  郑十二娘说:“我昨夜在池塘中央看到西天佛祖了,真如仙境。”

  “莫非是梦游?”

  郑十二娘说:“辛公子也去了。”

  文赞法师问辛安:“侄孙也看到了吗?”

  辛安回答:“我没有看见。”

  文赞法师:“莫非你是凡眼,她是佛眼喽。”众僧哄堂大笑。

  文赞法师说:“本寺院位于都城中央,众目暌暌之地,最近又有可疑之人来去,以后晚上你们不要擅自走动。”

  第30章 石破天惊(2)

  文赞法师转向两个僧人。年轻的僧人叫悟净,老年僧人叫悟通。

  文赞法师说:“悟净,你就要离开本寺到南方去开创新的人生,我送你三字箴言。”

  悟净说:“弟子洗耳静听。”

  文赞法师说:“不要怕。”

  悟净说:“弟子牢记。”

  “悟通,你就要回家乡住持寺庙,我也送你三字箴言。”

  悟通说:“弟子当做为座右铭。”

  文赞法师说:“不要悔。”

  悟通说:“弟子终生受用。”

  郑十二娘悄悄牵着辛安的手溜出殿堂,来到寺中花木繁茂的池塘边。

  郑十二娘问:“师父这两个三字箴言是什么意思?”

  辛安说:“自己琢磨吧。”

  郑十二娘一推辛安:“嗬,你还端穷酸架子。快告诉我,不然我一掌把你打到池塘里去。”

  辛安笑道:“我可不会游水。”

  郑十二娘恨恨道:“淹死喂王八!”

  辛安笑着说:“真应了庙小神灵大,池浅王八多了!”

  郑十二娘说:“你告诉我,师父说的是什么意思?”

  辛安说:“年轻人开始踏上人生的征途,任凭风雨多,全然不要怕。初涉人生,开拓生活,需要勇气。人到老年,夕阳西下,日暮途穷,凡事已过,何必后悔,图个自得其乐。”

  郑十二娘说:“我们像早晨的太阳,自然是不要怕了。”

  辛安说:“十几岁人的心扉是透明的,虽然关着但是门里门外的人能够打照面。二十几岁人的心扉是木头的,虽然内外隔绝,但只要有爱情的火焰,就能将它烧穿。三十几岁人的心扉是防火的石门,冷硬而结实,虽然热情的火不易烧开,但柔情的水却能渗透。四十几岁人的心扉是金门,既耐火烧,又不怕水浸,只有金钥匙才能打开。”

  郑十二娘听了,若有所思,喃喃自语:“我的心扉或许有一天成为石门,烈火烧不开,洪水浸不进,与世隔绝,永垂不朽。”

  辛安说:“十二娘,快不要说这傻话,你的心扉就是玛瑙门、翡翠门,我也能用我心中的金钥匙打开……”

  郑十二娘听了,心里涌起一阵激动。郑十二娘含情脉脉望着辛安说:“那我的心扉是佛门呢?”

  辛安真挚地说道:我要在这佛门上刻满“爱”字。

  郑十二娘激动得热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