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蒙古帝国史最新章节 > 蒙古帝国史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37 章

  他的朋友们劝他立即返回蒙占争取帝位。《元史》说他在这个时候拒绝回去,说:“吾奉命南来,岂可无功而还?”这个月的13 日(1259 年10 月3 日),忽必烈登上香炉山,在那里他可以俯看扬子江。宋人的舟师扼守,使蒙古兵不能渡,但是忽必烈的军队冲过去并且使人招降鄂城(现今的武昌)。然而宋人能够遣援师人城。围城无限期地延长下去。

  忽必烈得到蒙古方面的消息后焦虑不安,命诸将留在那里,他自己于yīn历11 月26 日(1259 年12 月6 日)离去,使人传播消息,说他要移兵黄州。实际上,忽必烈如果要继续对中国的战争,他可能会失去蒙古的帝位。他和宋朝大臣们谈判后,返回河北。他应该为这个必要xìng同样感到遗憾的是,兀良哈台从极南边,依照总的计划由东京北上,已经侵入宋人帝国。在广西, 他围攻了桂林;在湖南,他围攻了长沙。朱帝国因此在各方面都被包围,此时和忽必烈成立议和,给了来人一个意外的松缓。

  第四章 蒙古帝国的变迁

  第七节 忽必烈在位时期和阿里不哥的斗争

  蒙哥死后,竞争蒙古帝位者有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当忽必烈率师,有如上述,在中国中部和来人作战的时候,阿里不哥则以斡惕赤斤, 即兄弟中最幼者的资格,被委任管理蒙古本上。他驻在大汗的都城哈刺和林, 拥有支配帝国国库之权、中央政府管辖之权(在蒙哥所创设的一部分机构范围之内)以及君权所具有的物力。他所缺少的只是经验、智谋及政治才能, 而这些才能,忽必烈都达到很高的水平。阿里不哥于是在阿尔泰山的蒙哥大斡耳朵地方召集一次忽里勒台,他很自信可以在那里被举为合罕。在他这一方面的,有几个蒙哥属下的最好的将领:上面已经说到的阿蓝答儿,还有浑都海脱忽思和佐儿赤。阿蓝答几率领军队赴多lún泊附近的开平或上都的忽必烈驻夏之地。他打算威吓忽必烈并想用计诓骗忽必烈来参加阿里不哥所筹备的大会。但是忽必烈,显然是这个时代的卓然有知人之明和有判断能力的人, 作为一个智勇兼备的天才政治家,不至听任他自己受骗。就在这时,忽必烈带着出征中国中部的强悍蒙古军抵达北京。是他,使阿蓝答儿感到恐惧,并且被忽必烈根据职权解散了他所统率的军队。

  虽然这样,仍事不宜迟。《元史》说,忽必烈于中统元年,猴年,yīn历3 月1 日(1260 年4 月12 日)到达开平。就在开平,立刻召集一次忽里勒台, 由当地诸人参加,即由忽必烈的朋友们之在身边的、他认为可靠的人参加: 窝阔台之子合丹、阿惕昔吉[2]或阿只吉、帖木格斡惕赤斤之孙脱合察儿、也松格、旭刺古儿、察兀都。

  当然,一切仪节照例举行。和以前选举大汗一样,忽必烈推让三次,然后诸王和大臣固请,他才接受大位,于yīn历3 月24 日(公元1260 年5 月6 日)即位为合罕。他在这个时候,年四十四岁。

  无论在保存形式上怎样用心,也难以掩盖这个突然举行的推选,如果不说是一种骗局,显然具有同盟举兵的xìng质。并且没有规定一个必要的期间和适当的通知方法让那些周围的兀鲁思的首领们波斯的总督旭烈兀、钦察汗贝儿克(按:拔都这时候已死,由其弟贝儿克继位,贝儿克见上第237 页) 来行使他们的选举权。于是托辞说他们处在远方,人们不能等待他们前来至于几个月之久,使庞大帝国在无政府状态之中成为争夺之物。实际上是把他们置于既成事实之前。这种突然的决定无疑是很有必要,因为忽必烈或者连他自己的兄弟旭烈兀能否赞助也不能逆料,无论如何,旭烈兀的一个儿子出木哈儿,是阿里不哥的追随者。

  众所周知,马可波罗是很赞美忽必烈的,此人所说应该是实情,他向我们承认他的主人不顾成吉思汗系其他亲王的反对,通过激烈的斗争而得到汗位,他说:“忽必烈汗得到大位是由于他的见识、他的武功和他的伟大才能,而且这是合乎法律,理所应得,虽然他的兄弟和亲属们根本不同意他。” 十七世纪的蒙古史家们对于史实则不如这样坦白,首先是《阿勒坛帖卜赤》的作者(约在1604 年),继之为萨囊彻辰(约在1662 年),他们相反地以为无论如何有必要替他们的英雄的即位说成合法。方法很简单。他们都说, 早在1227 年,成吉思汗临终时候曾指定忽必烈将来袭位,当时这位未来的中国一蒙古皇帝只有十一岁。据说,成吉思汗临终说过这样的话:“留心听少年忽必烈所说的话。他有一天要继承我,你们对他和对我生时一样!”这是预先看到颇远的事。确实,萨囊彻辰估计得不错,某些近代历史家,例如迎恩,就采信了这种在四个半世纪以后所做的预言……。

  一经被选,忽必烈就派遣代表团赴蒙古,至阿里不哥处作友好的通知, 并争取他的归附。阿里不哥的一个名叫脱儿赤的部将到了河北,企图分裂忽必烈一派人,但目的未达到,企图逃走时他被追上拿住,不得不吐露对方所做的一切准备。

  事实上,阿里不哥不肯顺从,他也使他这一派人宣布自己为合罕。选举于yīn历4 月(公元1260 年5 月12 日至6 月10 日之间)在哈刺和林举行。在他这一方面的,有好几个大将,一些出兵中国的将军也在内,最显著的是在甘肃树立过权威的浑都海;忽必烈曾派遣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铸前往游说浑都海但没有成功。这个“叛将”拒绝顺从。阿里不哥的其他党羽企图使四川的军队反对忽必烈。忽必烈战胜了这些四川方面的军队,但是阿蓝答儿从哈刺和林率师来助甘肃方面,即在凉州附近的浑都海[3](yīn历9 月,1260 年10 月7 日至11 月4 日之间)。这两个将军从那里准备进兵四川,但是他们在甘肃之东的姑臧地方,遇到由亲王合丹统率的忽必烈的军队,浑都海和阿蓝答儿兵败被杀。蒙古人所占有的中国地方于是确定都归忽必烈所有。

  然而,阿里不哥在蒙古还是很有势力。拥护他的人,有蒙哥的正妻(按: 这是指斡儿哈那哈敦)和他的三个儿子:阿速台、玉龙答失及昔儿吉,[4] 以及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诸王的大多数。总而言之,在这个时期,有一个纯粹的蒙古帝国承认阿里不哥,另有一个占有中国北部的中国一蒙古的帝国承认忽必烈。

  忽必烈和忠于他的亲王合丹和脱合察儿决定到蒙古去找阿里不哥。忽必烈在翁金河上设立驻冬总部(12601261 年的冬天),该地点在哈刺和林之南,无疑是靠近现今的三音诺颜。阿里不哥退至谦谦州的遍布森林的山中, 即叶尼塞上游之北,在现今唐努图瓦省之内。但是这个争夺帝位者于重整他的兵力之后,又来攻取哈刺和林。《元史》说,于中统二年yīn历11 月(1261 年11 月24 日至12 月23 日之间),在昔木土湖附近展开一场大战,昔木土就是拉施特所说的昔木勒台,这个作家还补充说,该地靠近火察孛勒答黑山, 在阿不赤阿[5]地区。这些地方的位置还有待探讨。我在这里仅仅指出,在这个哈刺和林地区之南的隔开翁金河源和鄂尔浑河源的群山,就是两军决定胜负的地方,正是现今地图上(斯蒂菜新版地图第75)称为衰哥儿山的地方。不管怎样,忽必烈成了胜利者。相信他的弟弟此后一蹶不振,他没有进行追赶。十天以后,阿里不哥听说敌人已退,又来袭击。忽必烈在戈壁一个叫做额列惕即“沙陀”的地方,遇到意外攻击,这个地方在《多桑书》里面(II, 351)念做先干巴古勒,而伯劳舍所参考的手抄本则作赤儿子纳忽儿,等于赤儿坚纳忽儿,“喷气的湖”,[6]在昔勒克勒克高地附近。寻找这个地点,似乎应向自翁金河至张家口西北至东南的一片大草地方面。这个第二次战役, 胜负未决,至夜间,双方军队各自收兵。

  在这个时期,蒙古始终没有归附于忽必烈。不但阿里不哥在那里统治, 而且他还有一个盟友对他承认,这就是察合台系的阿鲁忽,受他的任命为突厥斯但汗国之主,新近自行取得了别失八里、阿力麻里和察合台系封地的其它地方,一直至于阿姆河。然而也就在他这一方面,开始了阿里不哥的失败。几个月之后,阿鲁忽突然离畔阿里不哥而宣称倒向忽必烈。阿里不哥这样便从后方的西南面受到攻击,不得不正式向突厥斯坦开战。他的部将哈刺不花在不刺城附近被阿鲁忽杀死,这座城,一般以为是在额必湖的南边。[7]之后, 阿里不哥的另外一个部将阿速台,反攻阿鲁忽,突袭取得在现今固勒扎的附近的阿力麻里,迫使阿鲁忽放弃伊犁地区而逃避于喀什加里亚,从那里再退到撒麻耳干。阿里不哥于是移驻伊犁,但是他在那里的行为,象一个纯粹的游牧人,不能适应突厥斯坦的半定居生活方式。他的暴虐行为使阿力麻里人对他离心,连他自己的部将们也觉得愤怒。他军队的一部分竟往投降忽必烈的前锋部队,这支前锋部队,据拉施特说,是驻扎在札八罕河,这无疑是指我们地图上的在乌里雅苏台地区的查孛罕或查卜肯库尔。最后,斡儿哈那哈敦也突然转变过来反对他我在其它书中曾说到此事使这位蒙古“专制反抗者”为之气馁。

  困处于已成为敌人的察合台系的突厥斯坦,和忽必烈诸军的中间, 阿里不哥最后不得不前往投降忽必烈。至元元年yīn历7 月,鼠年(甲子),即在公元1264 年7 月25 日至8 月22 日之间,阿里不哥和他的同党诸王阿速台、昔儿古等来向他的兄长投降。这显然是在绝望之中的决定,因为阿里不哥在斗争之中表现得极为残忍,现在应该害怕受到应有的报复。

  胜利的忽必烈接见失败的阿里不哥,很有戏剧色彩。阿里不哥在御帐之前做出请罪的样子。人们用帐帘罩住他。被这样遮盖着,他依俗跪拜。继之准许进帐,他在指定的地方站立一些时候。

  忽必烈感动地注视他一会儿功夫,看到他垂泪,忽必烈也制止不住自己的眼泪。忽必烈于是问阿里不哥:“吾弟,我们两人究意那一个有理?” 这个被排除的争夺帝位者以哲学家的风度答复说:“从前是我,现在是汝。” 难堪的争论可能发生。脱合察儿那颜,凭着他是成吉思汗侄子的资格,及时地chā进来说:“合罕所yù的是今天,不问过去的事,只追寻欢乐。”于是宴饮开始。但是第二天,忽必烈下令械系阿里不哥诸将。主要将领十人被判死罪。至于阿里不哥和阿速台,忽必烈赦免了他们,但是阿里不哥“于一个月之后病死。”[9]

  第四章 蒙古帝国的变迁

  第八节 忽必烈在位时期征服宋朝的帝国、和海都的斗争

  平定了他幼弟的反抗,忽必烈估计他自己从此成为蒙古和中国北部的无可争议的主人翁,就以全力进行对南方中国的宋帝国的征服。通过《拉施特书》、《元史》以及马可波罗所述,使大家对这个征服的主要过程很熟悉。

  首先是围攻湖北的襄阳和樊城这两个孪生的城市。对襄阳的围攻,从1268 年yīn历9 月(公历9 月9 日至10 月7 日之间〕至于1273 年yīn历2 月(公历2 月19 日至3 月20 日之间)奇 -∧ ,蒙古人方面参加这个围攻的有巴阿邻族的大将伯颜,速不台之孙,兀良哈台之子阿术和畏吾儿人阿里海牙,以及回回人匠师毛夕里人阿老瓦丁和希拉人亦思马因,尚且不提马哥波罗说到的他父亲和叔父在这里所出的力量。也是伯颜,攻取了宋人的国都、大城临安,即现今浙江省的杭州。马可波罗称为京师的。宋朝皇室于鼠年,即1276 年, yīn历2 月(公历2 月17 日至3 月16 日之间)投降,伯颜于yīn历3 月(公历3月17日至4月15日之间入杭州。宋幼帝赵隰(读系音)被送往忽必烈那里,忽必烈善待之。[1]但中国人利用忽必烈适在蒙古遇到的困难这在下文将要叙述,仍在广东地区试行抵抗。广东于1277 年终于陷落,而同年4 月3 日,中国的最后舟师在山毁灭,抵抗活动至此终止。忽必烈和他的朝代自称为元朝的统治权,于是遍及全中国。

  但是这个统治权始终没有在上亚细亚得到承认,这是一件极为严重的事实因为它充分说明,如果一个中国一蒙占帝国开始产生,而蒙古帝国就它原来的意义来说已经消失。

  阿里不哥的反抗刚刚终止,另一个来自海都的可畏的反抗又突然发生。海都是合失的儿子,合失本人是窝阔台的第五子。当窝阔台系失败的时候, 据《元史》说,1250 年,海都被放逐到自己在海押立的封地,这是在伊犁地区的库巴勒附近。海都是一个非常强毅的人,一个很有能力的军事家和优秀的行政管理者,面对有如忽必烈这样的中国化的蒙古人,他还是继续保持他们游牧祖先的粗野生存状态。聂思脱利教派或其他教派的基督徒旅行家们有经过他辖境的,他们对他只有称赞。成为窝阔台系的领袖和该系在叶密立和塔尔巴哈台地方的世袭封地主人后,他很快地约在1267 年至1269 年之间使察合台系人和他们的封地,即喀什加里亚和河中也归附于他。于是自1267 年至1301 年,在他所喜爱的驻地怛逻斯,成为中亚细亚的事实上合罕和真正的主人。[2]

  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和忽必烈作斗争。[3]1274 年,他将忽必烈的代理人从喀什噶尔、叶尔羌和和阗驱逐走。[4]1276 年,他侵入库牟-土鲁番地方, 已经成为他的藩属的察合台系汗都哇跟随着他,他要想将统治权强加于畏吾儿的亦都护,后者一直是忽必烈的藩属。帝国的军队及时赴援,畏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