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最新章节 > 重生三国之江东孙三郎TXT下载
错误举报

群雄并起 第二十二回 得诗文却被父伤

  待得安排好了戏忠,双方遂开始对于起兵勤王的事情开始了讨论。

  孙翊先道,“曹公,诸位。小子听闻天子蒙难,心中甚是不安。想先父当年亲冒矢石,奋力前进,只为救陛下出董卓魔掌。然各方诸侯皆相互掣肘,内耗不已。当其时,唯曹公与先父共赴国难,乃真英雄也。如今,家兄在江南剿贼,无法抽身。小子却不敢或忘忠君之事,故而在庐江招贤馆上,手书`精忠报国`四字,以为准则。庐江虽只军兵万人,但小子依然率兵北向,只为救陛下于水火中也。但小子毕竟年幼,且声望不够,难免被人小视。所以,小子请求孟德公举义旗,奉天子。三郎愿率庐江兵马相辅也。”说罢,孙翊对曹操拱手一礼。

  曹操是多精明的人啊,再说帐下那些大才可都不是白给的。

  孙翊话中的意思大家很明白,就是让曹操领头,他做跟班。但是孙翊的话,说的漂亮啊,特别是那些话说到了荀彧的心坎里。作为曹操手下最为倚重之人,荀彧那可是一直都对大汉朝忠心耿耿的,以至于到最后被曹操逼死。

  荀彧听完孙翊的话,心头一亮,他拱手对曹操正色道,“明公当年首创义兵,若非众诸侯掣肘,当今陛下也不会蒙难至此。今陛下逃出长安,正是明公迎奉圣驾之时。此事当速决,勿要给河北袁绍留下机会。等明公接得陛下后,便可奉天子以征不臣。如此,大汉中兴之日不远矣。”

  曹操听完荀彧的话,点了点头。实际上曹操早就知道,把皇帝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有非常多的好处。最关键的就是有了大义名分,而这个是曹操一直想得却未能得到的。

  但是此时,曹操却悠悠的道,“那么袁本初呢?他难道不会出兵去劫夺陛下吗?”

  戏忠此时呵呵一笑,道,“吾料那袁本初绝不会出兵勤王的。”

  曹操忙问道,“志才何故如此肯定?”

  戏忠笑道,“明公与本初乃发小也,那袁本初何人,难道明公还不如我了解吗?哈哈哈~~”

  众人早就习惯了戏忠这样的表现,都不在意。曹操则是仔细琢磨了一下,然后也哈哈大笑道,“本初真不敢为也。”

  孙翊看着众人的表演,脑子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一群狐狸围坐在一起,然后讨论着哪里有肉吃,什么肉好吃,怎么吃,吃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事项~~~

  就在孙翊神游的时候,曹操注意到了孙翊的漫不经心,朗声道,“三郎,你看如何?”

  孙翊被曹操打断了自己的桥段,忙拱手道,“小侄全凭世伯安排,无有意见。”

  曹操看到孙翊的表现,不由得哑然失笑,“你就不怕我把你卖了?”

  孙翊憨厚的一笑道,“伯父说笑了,我能卖几个钱啊?再说了,你把我卖了,志才先生怎么办?还有您的头疼病怎么治啊?”

  曹操闻言一惊,心道,“这孩子怎么连我头疼的毛病都知道?”

  孙翊看着曹操惊惧的模样,心说,“你那个头疼的毛病,后世的中国人都知道~”但面上却说,“伯父日理万机,有些小头疼也是很正常的吗。”说罢,还露出了一个天真无邪的笑脸。

  不过,这个笑脸在曹操看来,却是相当的恐怖的。他感觉自己在这个不过十一岁的少年面前,似乎任何的隐私都没有。woquge

  曹操晒笑着,掩饰自己的尴尬之色,然后正了正身子,对众人道,“吾等皆汉臣也,今天子蒙难,正是吾等勤王保驾之时。故吾决定,率兵三万往洛阳一地,迎奉天子銮驾。着荀彧暂代吾位,程昱先生为辅。夏侯惇,曹仁各率本部留守,另派李典、于禁二位将军率本部兵马协助。其余众将各率兵马随我出征,着令夏侯渊、曹洪为先锋,恶来与乐进随吾统领中军,毛阶、吕虔、满宠为后军,都督粮草。”

  说完这些安排,曹操又对孙翊道,“吾闻三郎手下兵丁皆骁勇善战,但奈何兵少。既如此,不如三郎率兵跟随后军行动,如何?”

  孙翊一听,脑子转起来了,“让我跟你屁股后面转悠?那我还怎么能在皇帝面前请功啊?再说了,前面还有两个猛人呢,要让你弄去了,我就赔大了。”

  想到这里,孙翊起身傲然道,“伯父何小看人也?想吾虽然年只十一,但也曾先登攻城,自诩颇有勇力。况吾帐下庐江军也非土狗瓦犬尔。若是伯父同意,吾愿率兵跟随妙才、子廉二位将军为先锋。”

  曹操听了笑道,“贤侄此番作为,让吾想起了文台公。当年诸侯攻董卓之时,文台公也是身为先锋的。既如此,那就允你所请。”

  孙翊闻之大喜,忙拱手应诺。

  众人皆去整备兵马不提。

  孙翊回到大营后,和陈到、朱然说了一下情况,正准备休息。帐外亲兵却来禀报,言说曹操长子曹昂前来拜见。孙翊一下子想起了要给曹昂作诗的事情,弄得有些郁闷。因为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诗比较适合给曹昂。

  但是曹昂可不会知道孙翊此时的想法,他兴冲冲的赶来,就是为了孙翊的诗作的。待得进到大帐之中,发现孙翊正在发呆。曹昂轻声道,“贤弟?”

  孙翊猛然惊醒,看着曹昂,连忙起身道,“世兄来了,快坐。”边说边把曹昂让到了座位上,然后令人沏的茶来。

  曹昂笑着对孙翊道,“贤弟怎么了,似乎精神不好?”

  孙翊叹了口气,想着怎么敷衍曹昂,并不说话。

  曹昂皱了皱眉头,沉声道,“贤弟可是有何心事?”

  孙翊此时脑子突然灵机一动,但面上不显的道,“不瞒世兄。只因在来时路上,看到了许多的流民携家带口,四处漂泊。又见到了那路边的累累白骨,心中伤感不已。使我不由想起了曹世伯的那首《蒿里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唉~”

  曹昂听到孙翊的话,也是唏嘘不已,道,“贤弟真仁厚之人也,爱民之心溢于言表,为兄佩服。”

  孙翊摆了摆手,道,“如今中原战乱不已,百姓流离失所。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曹昂听罢,细细琢磨一番,道,“贤弟真大才也,这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又能成为贤弟之高论神句也。”

  孙翊苦笑着道,“世兄来此求诗,但吾心中烦乱,却不知道如何写了。”

  曹昂尴尬的道,“哎呀,贤弟,这倒是为兄的不是了。”

  孙翊忙道,“世兄不怪吾失信,小弟就已经感激莫名了。如今,小弟就送世兄一首诗。但此诗略显沉重,还望世兄不弃。”m.22ff.co m

  曹昂听到孙翊的话,立刻眉开眼笑,道,“贤弟这话见外了。只要是贤弟写的,绝对是精品也。”

  孙翊看了看曹昂,站起身,来到案前,铺上帛绢,蘸墨挥笔写了起来。

  曹昂看着孙翊的动作,望着那首慢慢写完的诗作,心中的激动之情可想而知。

  待得孙翊写完之后,曹昂就在案几之上读了起来。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谁道湘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好!好啊!”曹昂起身大叫道。

  这首诗是孙翊抄袭唐代诗人曹松所作《己亥岁二首》中的一首,他把诗句里的“沧江”改成了“湘江”。孙翊想,反正都姓曹,把曹松所写的这首诗送给曹昂,也不算无礼。

  这边的曹昂可是已经激动万分了,双手拿着那副帛绢,在大帐之内来回转悠着,时不时的说一声好。

  好不容易曹昂慢慢平复了一下心情,朝着孙翊拱手一拜道,“贤弟大才,真世所罕见也。愚兄佩服的五体投地。”

  孙翊连忙侧身躲开曹昂的大礼,正色道,“若无曹世伯的《蒿里行》在前,小弟又怎能作此《将军愁》呢?”孙翊把这首诗改了个名字。

  曹昂听罢,又看了看手中的诗作,自己呢喃着道,“将军愁,将军愁。是啊,一将功成万骨枯,哪个将军不心愁啊。唉~~~”

  孙翊和曹昂两个均低头不语。

  过了良久,曹昂先恢复了过来,朝孙翊抱拳道,“时间不早,愚兄先回去了。”

  孙翊也很累了,朝曹昂还礼道,“那小弟就送世兄出营。”

  曹昂虽口称不必,但奈何孙翊坚持,也就随着他了。

  两人一路来到大营门口,曹昂翻身上马,然后对孙翊抱拳告辞,继而带着一行护卫催马而去。

  孙翊目送他们消失在视线里后,也回营休息不提。他却不晓得,因为这首诗引出了一桩啼笑皆非的事。

  且说曹昂一行回到陈留太守府中,曹昂正准备回房,却被人告知曹操正在书房等候,连忙整了一下身上衣服,往书房而去。

  来到书房门口,由典韦通报后,曹昂这才进到书房之中。等进来之后,曹昂才发现,并不是只有曹操一人。曹操手下众谋士,基本都到齐了。

  曹昂先与众人见礼,然后在门口等待曹操的训示。

  曹操看了看曹昂,朗声道,“去见孙三郎了?”

  曹昂点头应是。

  曹操又道,“可是去找孙三郎要其诗作了?”

  曹昂点点头,把孙翊的诗作从怀中掏出,双手奉于曹操。

  只见曹操展开绢帛,细细念着,突然他拍案而起大喝一声,“好!”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众人皆被曹操的变化吓了一跳,但是看到曹操开心异常,也就不再担心,可却对曹操手中的那首诗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曹操好半天才稳定了下来,然后大声道,“诸君且看江东孙三郎的大作。”说罢将绢帛传给了荀彧。

  荀彧接过绢帛,观看一会,脸色陡然变红,气息开始不匀。他稳定了一下,然后又极其不舍的传给了后面的程昱。后荀攸、戏忠、满宠、吕虔、毛阶等。22ff

  当众人都看过之后,曹昂发现房中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通红,戏忠的脸色更是兴奋异常,并且开始咳嗽了起来,自语道,“谁不想封狼居胥,封侯拜相,可这些都是在万骨之上得来的。深刻、贴切,聊聊数语便将实质、真相,点的如此通透。此子真不凡也!”

  曹操拿着绢帛在手中,来回的翻看着,不光喜得是诗,还有孙翊的那手名为“正楷”的字。曹操是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欢喜。

  他突然对曹昂道,“子修,为父有一事相求。”

  曹昂忙道,“父亲何出此言啊,但凡有事皆吩咐孩儿便是。”

  曹操此时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语气磕磕绊绊的道,“子修,那个~~能否~~把此诗转赠于我?”

  “啊?”房中诸人全被曹操的话给弄傻了,都在想着,这当爹的,居然和自己儿子抢东西了。

  “这~”曹昂也是愣住了,他的内心也纠结啊,这首诗作实在是太好了,好到连自己的老爹都拉下脸来抢。

  见曹昂不说话,曹操的脸色成了红黑各半了。一半是因为和自己儿子抢东西羞得通红,一半是因为自己儿子居然看着不像是要答应,所以气的发黑。

  毕竟是人家父子两个的事情,房中诸人都不好去说什么。到最后还是荀彧干咳了一声道,“大公子,吾闻那陆绩怀橘侍母之事,被世人称为孝之表率。今日大公子若以诗赠父,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不知大公子意下如何?”

  实际上,这种和稀泥的话荀彧很不愿意说,他对曹操也有点意见,“这不是明显的老不羞吗?就算再喜欢这首诗,也不要当众问曹昂要啊?这可好,弄得大家都下不来台,害的自己还得出来逼一个孩子。唉~”

  曹昂听罢荀彧的话,使劲的咬了咬牙,狠了狠心,颤声道,“既然父亲喜欢,那儿子~就把~这~首~诗~作~~~~~,送~~~,送~~于父亲!”曹昂说这话的时候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的,最后说完,居然满脸大汗了。

  曹操也觉得不好意思,但还是腆着老脸道,“子修与那三郎交厚,可再去求一幅如何?子修放心,下一幅,为父绝对不抢了。”

  “晕哦!”书房中的所有人都在那里腹诽曹操不已,“还下一次不抢了,这叫说的什么话啊。”

  曹昂也不多话,只是低着头,冲众人施了一礼,告罪离开了。

  待出了房门,到得空旷处。曹昂望着满天繁星,泪流满面,心中道,“母亲,您看到了吗?父亲居然~~~~~”。

  此正是:勤王之事方议详,三郎作诗赠曹昂。不料生父相逼抢,伤的亲儿泪两行!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题外话:看书的多,评论的少;于情于理,都不太好。请君推荐,劳君收藏;别无所求,唯帮三郎。)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