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最新章节 > 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7 章

  的宣传,他的行为是完全正当的。一说报国锄jiān,谁不支持啊?刘据也一度组织起了可观的武装力量。刘据派遣使者赦免长安城中的囚犯和刑徒,用武库的兵器武装起来,分别由太子少傅石德、太子宾客张光等人率领控制长安。那边皇帝老子刘彻从甘泉宫来到了城西的建章宫,向三辅各县发下诏书征兵入长安平叛;又下诏书晓谕朝廷重臣,任命丞相刘屈兼任讨伐太子的主将。

  铤而走险(3)

  为了壮大兵力,刘据破格提拔长安的囚犯如侯持节杖,假冒圣旨征发长水及宣曲的胡族骑兵,提供武装。刚好侍郎莽通从皇帝身边出使长安,见状当机立断逮捕了如侯。莽通对胡人们说:“如侯的节杖有诈,你们不要听他的。”莽通将如侯斩首,反过来率领胡族的骑兵进入长安jiāo给大鸿胪商丘成指挥。之前,汉朝宫廷的节杖都是纯赤的,太子也持赤节,所以才会出现如侯这样的yīn谋。之后,皇帝将节杖改为黄旄,和太子的节杖相区别。

  刘据作为太子可以合法调动的军队有直属皇帝指挥的北军。为了壮大兵力,刘据也派人持太子节杖去命令监北军使者任安出兵协助自己。任安接受了太子节杖,但他玩了一个心眼。任安也知道清官不断皇帝家务事,哪头都不能得罪,做臣子的不管怎么做都讨不到什么好。于是他收下节杖后,一转身就下令紧闭军门,严禁官兵外出。北军这支捍卫皇室的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在这次动乱中采取了观望态度,既不应太子,也没有向丞相刘屈方面靠拢。

  短兵相接是避免不了的。刘据率领着官兵裹挟着长安四市的数万名百姓勇敢地迎战四面八方涌过来的镇压军队。太子军与丞相军在长乐宫西阙下大战了五天。死者数万人,鲜血将长安的沟渠都给流满了,最后漫到了街道上,浸染着双方的尸体。整个长安城弥漫着刺鼻的腥臭味。丞相一方源源不断地得到兵源和物资补给,太子军最后战败。

  太子刘据带着两个儿子南奔覆盎城门,希望逃出城去。战斗开始的时候,刘屈就按照汉武帝的指令,选派官员驻守长安各个城门。分配驻守南门的是司直田仁。田仁认为刘据毕竟是汉武帝的亲生父子。虎dú不食子,汉武帝终不会对儿子斩尽杀绝。紧闭城门,对刘据逼迫太甚与己不利,于是也不关城门,就眼睁睁看着太子和两个皇孙从身边逃出城去。刘屈得到太子逃出长安的报告后,怒不可遏,要杀了田仁。御史大夫暴胜之劝刘屈说:“司直,是二千石的高官。丞相要先奏请皇上,怎么擅自斩杀大臣呢?”刘屈于是放过了田仁。

  汉武帝知道后,大怒,专门派人去责问御史大夫:“司直放走叛乱者,丞相要斩他,合法合理。您怎么敢制止?”暴胜之惶恐不安,自杀谢罪。监北军使者任安,虽然没有参与太子的叛乱,但是接受了太子节杖,被认为怀有二心。司直田仁放纵太子。两人都被判处腰斩。对这三个高官的处理,为刘据失败后的残局收拾奠定了一个血腥的基调。

  汉武帝刘彻颁布诏书说:“侍郎莽通斩获反将如侯,长安男子景通从通捕获反贼石德,可谓是元功。大鸿胪商丘成力战获反将张光,功劳也不小。莽通因功封重合侯,景通因功封德侯,商丘成因功封侯。”而各个太子宾客,只要出入过宫门都被诛杀;其中跟随太子发兵的,一概族诛;趁乱劫略长安的士兵和官吏全部发配边远的敦煌郡。为了防止逃亡在外的太子回长安捣乱,长安诸城门屯驻士兵防备太子回城。

  对于皇后卫子夫,汉武帝派主管宗室事务的宗正刘长乐、主管皇宫警卫的执金吾刘敢等人入宫收回皇后印玺,废黜皇后。卫子夫早已经做好了胜负两手准备,不愿受辱,自杀身亡。苏文等人将卫皇后用小棺材葬在城南桐柏山。卫氏一族外戚被彻底诛灭。

  长安城下了几场雨,街道上的血污很快就被冲洗干净了。西汉王朝毕竟还得向前走。

  白发思子(1)

  一

  巫蛊之祸最大的扫尾工作就是追捕“前”太子刘据。

  刘彻似乎失去了理智,一再强压朝臣和各地郡县抓捕刘据及两个孙子。抓刘据事小,如何处置事大。看刘彻那样子,似乎要吃掉儿子的ròu才解恨。史载在叛乱平定初期“上怒甚,群下忧惧,不知所出”。就在群臣胆战心惊,不敢开口的情况下,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曰:“臣闻父者犹天,母者犹地,子犹万物也。故天平地安,yīn阳和调,物乃茂成;父慈母爱,室家之中子乃孝顺……子无不孝,而父有不察,今皇太子为汉适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隶臣耳,陛下显而用之,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饰jiān诈,群邪错谬,是以亲戚之路隔塞而不通。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往者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莫不闻,其罪固宜。陛下不省察,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将,智者不敢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臣不胜,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宫下!”令狐茂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对太子起兵杀江充的看法。他认为江充不是什么好人,太子是被小人逼急了才铤而走险的;第二个是劝汉武帝停止对太子和皇孙的追杀。整篇文章从父子亲情入手理论,入情入理,情真意切。

  汉武帝将上书读了好几遍,很有感触。但他叹叹气,还是放下了令狐茂的上书。有大臣希望汉武帝下赦免诏书,放过刘据。刘彻就是不下这样的诏书。

  二

  再说太子刘据带着两个儿子从城南的覆盎城门脱逃后,向东逃到了湖县的泉鸠里(今河南灵宝西部与陕西jiāo界处的泉里村),在一户农家藏匿了起来。

  当地官府没有想到太子会隐藏在贫贱的农夫家中,一直没有怀疑到泉鸠里。

  收留太子父子三人的农夫家实在太穷了。本来就整天为吃饱饭而挣扎的主人家平白多了三张吃饭的嘴,经济情况的窘迫可想而知。主人家忙完农活,还夜以继日地做草鞋,再拿到市场上去卖,补贴家用。

  太子父子三人看到主人家的辛劳,过意不去,也曾帮助主人家一起编织草鞋。后来刘据看情况不能再坚持下去了,想起有一个故人在隔壁的新安县,记得他家很富裕,就想找他接济一下。刘据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来,足见他受儒家思想教育之深,也可见他在政治上的幼稚程度。当他还是太子的时候,能够与他jiāo结的肯定都非富即贵。这些人看中刘据的是太子的光辉,真正的挚友并不多。况且人心也不像刘据理解得那么简单。果然,湖县的故人收到太子的求助信后马上向本县官府告发。

  新安(今河南渑池附近)县令李寿得知太子的下落后,立马带人来捉拿。官兵围捕太子,将农家团团围困住。农家主人为了掩护刘据,上前与官兵搏斗,两位皇孙为了掩护父亲也上去搏斗,都被官兵杀害。刘据自度不能逃脱,躲进房间,在窗户前悬梁自尽了。山阳县人张富昌当时在新安县做县卒,一脚踢开门,李寿上去抱下刘据。刘据没被抢救回来,死了。汉武帝得知刘据死讯后,伤感之余下诏说:“盖行疑赏,所以申信也。其封李寿为邗侯,张富昌为题侯。”李寿和张富昌二人仅因为微小的功劳就得以封侯。

  刘据虽然是太子,但是年纪也不小了,生育三男一女。女儿嫁给了平舆侯的嗣子。太子败后,他的四个子女都同时遇害。太子妃史良悌和卫子夫一起葬在长安城南;其中一个皇孙史皇孙和皇孙妃王夫人及皇孙女葬在广明。随太子遇害的两个皇孙和太子一起葬在湖县。

  事情似乎到此结束了。八月,天下发生地震。

  三

  慢慢地,坊间有关巫蛊之祸的传闻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不相信太子用桐木子诅咒皇上早死的说法。舆论开始朝着有利于刘据的方向发展。《汉书》说是:“久之,巫蛊事多不信。”

  白发思子(2)

  刘彻经过冷静的思考,也明白儿子刘据起兵的确是惶恐自卫,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意图。

  关键时刻,一位小官的冒颜直谏扭转了整件事情的评价。负责守护西汉开国皇帝陵墓的高寝郎车千秋上书为废太子刘据喊冤。他写道:“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意思是说:“儿子对着父亲舞刀弄qiāng,应该受到鞭笞。如果皇子过失杀人,那又应该作何处理呢?”车千秋的意思是汉武帝对刘据的处理太过绝情了,即使儿子有错,也不应该被斩尽杀绝。当然,车千秋胆量毕竟有限,最后假托这些话都是一个白头老翁在梦里教自己说的,来为自己开脱。刘彻对车千秋的上书非常感慨,非常重视。平地一声雷,车千秋竟然因为这次上书而被擢升为丞相。

  巫蛊动乱的处置完全被颠倒了过来。先是江充被满门抄斩,接着是宦官苏文在横桥被当众烧死。在泉鸠里加兵刃于太子的人都被族诛,包括李寿、张富昌等人。刘彻可怜儿子无辜遇害,在湖县修建了思子宫,在宫殿中修建了归来望思之台。他希望通过这些宏伟的建筑能够挽回儿子的生命,弥补自己的过错。天下人听说后,没有不感到伤感悲哀的。早知今日,为何当初不三思而后行呢?

  1年后(征和三年),有个叫郭穰的人密告说刘屈的夫人诅咒皇上,贰师将军李广利也参加了祷祠活动。这是真正的巫蛊罪行。两家的目的无非是要让昌邑王刘早日为帝。刘彻一查,证据确凿。刘屈被腰斩于长安东市,其妻则在华阳街被枭首示众。当时贰师将军李广利正率军与北方匈奴作战,汉武帝也没放过他,将他留在后方的妻子儿女全部逮捕入狱。前方的李广利害怕了,干脆率军投降了匈奴。他的妻子儿女随即被斩首。

  至此,巫蛊之祸中的各个人物都有了自己的结果。

  四

  巫蛊之祸的发生很大程度是因皇位继承权而起。刘据死后,谁是刘彻接班人的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加尖锐了。

  除了废太子刘据和早死的齐王刘闳外,刘彻的儿子还有四个。他们分别是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和年幼的刘弗陵。广陵王xìng情暴戾,很不受刘彻喜欢;昌邑王经过刘屈和李广利一案后在继承秩序中被彻底排除在外;剩下的燕王刘旦年长有才,最有希望继位。刘旦也以未来的太子自居,上表请求入京随侍父皇左右。不想刘彻雷霆大怒,下诏责骂燕王刘旦,还削弱了封给燕国的三个县的土地。原来,刘彻选定的接班人是年幼的刘弗陵。因为他觉得刘弗陵最像自己。不过一贯专权的刘彻也耍了个小心眼,在指定刘弗陵即位前,勒令他的生母赵婕妤自尽,以免日后出现幼主在位太后垂帘的情况。

  原本可以简单处理的接班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像巫蛊之祸那样的流血事件呢?也许只有在刘据死后,权力布局才会如此简单易行吧?

  感叹之余,再来关注当时还在襁褓之中的一个孩子。他是史皇孙的儿子、刘据的孙子、刘彻的曾孙。因为受到巫蛊之祸的株连,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失去了几乎所有的亲人,被投入了死牢。好心的廷尉监丙吉将他秘密隐藏了下来,联络几个善良的女囚徒,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尽可能地照顾这个可怜的孩子。这个孩子被丙吉取名为刘病已。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生了重病,往来于长杨、五柞宫殿之间调养。有人想在汉武帝病重间再次兴风作浪,指示看风水的上书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气。多疑的汉武帝竟然派遣使者命令官府说,关押在长安监狱中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一律杀之。老皇帝希望通过这样决绝的方式来扫除一切对自己权力的威胁。

  内谒者令郭穰连夜赶到丙吉主管的监狱,要执行皇帝的旨意。丙吉勇敢地抗拒圣旨,命令关闭监狱大门,拒绝使者进入。他隔着墙壁高喊:“皇曾孙在这里。其他人因为虚无的名义被杀尚且不可,更何况这是皇上亲生的曾孙子啊!”双方僵持到天明,郭穰还是进不去监狱。他只好返回宫中将情况报告给汉武帝,并弹劾丙吉抗旨。汉武帝受到这次挫折后,反而头脑清醒了许多,叹气说:“这也许是上天借丙吉之口来警示我吧!”

  白发思子(3)

  汉武帝没有追究丙吉的罪过,也没有继续下达杀犯人的圣旨,相反却宣布大赦天下。说来也奇怪,不久汉武帝的病竟然好了。

  五

  就是这个刘病已在18岁的时候即位成了汉宣帝。西汉的皇室血脉最后还是回到了刘据这一系上来了。

  汉宣帝初即位,就下诏给祖父刘据彻底平反。他认为“故皇太子”(指刘据)在湖县遇害,还没有谥号。现在皇上要年年祭祀他,需要给他议谥号,置陵园。其实,刘病已是想以此行动实质xìng地恢复祖父的帝王待遇。有关部门很快遵照皇帝的意思奏请:“《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义也。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礼不逾闲。谨行视孝昭帝所为故皇太子起位在湖,史良娣冢在博望苑北,亲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谥法曰‘谥者,行之迹也’,愚以为亲谥宜曰悼,母曰悼后,比诸侯王国,置奉邑三百家。故皇太子谥曰戾,置奉邑二百家。史良娣曰戾夫人,置守冢三十家。园置长丞,周卫奉守如法。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