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最新章节 > 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11 章

  连忙拍马屁说:“陛下神shè无双,一箭中的。” 刘昱更加高兴了,玩尽兴后扔下萧道成扬长而去。

  回去的路上,刘昱想起刚才萧道成的态度又发起怒来。回到宫中,刘昱咬牙切齿地叫唤:“明天就去杀掉萧道成。”他还磨起剑来,一副明天亲力亲为的架势。宫中早有人告诉了他的生母陈太妃,陈太妃匆忙赶过来制止儿子。她骂道:“萧道成统领禁军,是国家的功臣。你杀了他,谁还为国家出力啊!”刘昱挺怕母亲的,一琢磨她教训的有道理,也就把杀萧道成的事情搁到一边去了。

  二

  刘昱作为宋朝的皇帝,完全是顽童君主和没落王朝的结合物。

  刘昱是宋朝开国君主刘裕的曾孙子,是宋朝的第七任皇帝。元嘉之世是宋朝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但在元嘉末期,黄河以北的北魏日益崛起,不断南侵,大大削弱了宋朝国力?。453年,太子刘劭杀文帝自立,他弟弟刘骏起兵杀刘劭即位。之后刘宋便陷入王室纷争和将领疑忌之中,内乱愈演愈烈。从南到北叛国投敌的文臣武将络绎不绝。刘宋淮河以北的土地都落入北方之手,而刘宋王朝一再加深对百姓剥削,更积累了尖锐的矛盾,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472年,12岁的刘昱继位。他是宋明帝与陈贵妃的长子。陈贵妃年轻的时候曾经是李道儿的侍妾,所以刘昱的身世也一直被质疑。宋明帝接陈贵妃回宫后不久就生下了刘昱。因此刘昱的身世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刘昱也听到那些传言,成年后还常常自称“李将军”,一点都不为父母避讳。

  刘昱就是这么个不知轻重、任xìng胡闹,并且残忍无道的年轻人。他在五六岁就被立为太子。在东宫的时候刘昱从不好好学习,喜欢嬉戏,特别喜欢学猴子爬油漆竿。那些竿子离地面有丈余高,刘昱爬到顶端再滑下来,老师们都管不了他。稍大之后,刘昱喜怒无常。左右有不顺他意思的,动手就打,习以为常。历史总会给予每个朝代一个荒诞无理的末代皇帝,不知是巧合还是时势使然。刘昱刚登基的时候,因为有太后、太妃在宫中管教,朝堂上有功勋大臣主持国事,刘昱还算有个皇帝的样子。14岁,刘昱行chéng rén礼后,就开始肆无忌惮,不听任何人管教了。

  顽童当国(2)

  刘昱的主要爱好有两个:一是出宫游玩,一是无故杀人。刘昱喜欢穿件小衣衫,带着几个随从出宫,不管郊野还是市井,哪里有趣就往哪儿凑。陈太妃开始的时候还时常乘着车跟随他。但刘昱一出宫就似蛟龙入海,转瞬间将母亲甩得无影无踪。陈太妃越来越力不从心,对宝贝儿子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刘昱常常是夜里从承明门出去,傍晚出宫次日凌晨回来,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每次在外面,刘昱困了就投宿客栈,有的时候甚至找个路边空地睡一觉。他jiāo往的对象不是卖柴养马的商贩,就是拉车担货的少年。遇到被人呵斥辱骂,刘昱就淡然一笑;遇见婚丧嫁娶,刘昱就冲入人群高歌饮酒取乐。宫廷官吏见了,都习以为常。

  刘昱如果仅仅是喜欢民间,倒还有与民同乐、不拘小节的味道。遗憾的是,他总是携带钳凿斧锯,发明了击脑、椎yīn、剖心等刑罚。通常情况下,刘昱每日都杀数十人,有些人则是刘昱亲自用长矛刺穿的。一次,刘昱闻到一个叫孙超的大臣口中有蒜味。为了证明他吃过大蒜,刘昱让左右抓牢孙超亲手剖腹查探他肚子里有没有大蒜头。建康城传闻大臣孙勃收敛了许多金银财宝,刘昱发动了一次夺宝行动,带着人马劫掠孙勃。抢劫开始了,刘昱挥刀冲锋在前,头一个冲入孙家。一伙人杀掉孙勃后,刘昱记得小的时候被孙勃管教过,竟然脔割尸体解恨。

  从即位第四年起,刘昱就无日不出去胡闹。最后他发展到手执长矛大棒,凡是遇到男女行人及犬马牛驴就立即扑杀,致使人民惊扰,道无行人,俨然一副强盗模样。刘昱杀人成瘾,如果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父亲的正妻老太后多次训斥自己,刘昱烦了竟然下令太医煮dú酒准备鸩杀老太后。左右侍从慌忙劝他说:“如果太后死了,陛下您就得以儿子的身份参加各种各样繁琐的丧礼仪式。我们就没时间陪陛下出宫游玩了。”刘昱一想也是,打消了dú死太后的念头。

  三

  刘昱这个昏君之所以能够长期胡闹,是因为有一群大臣勉强维持着朝廷的稳定。

  474年,桂阳王刘休范趁朝政混乱起兵造反,但是被萧道成等人平定。刘昱丝毫不将地方的反叛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萧道成就是在荒唐的朝政和不断加剧的内乱中登上政治舞台中心,逐步掌握实权的。

  萧道成是个职业军人,元嘉四年(427年)出生于职业军人家庭。父亲萧承之历经战争,因战功一步步升迁为刘宋王朝的右军将军。萧道成年幼的时候曾经学习儒学,但在他14岁那年发生了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被废黜事件,父亲的部队要移防豫章,萧道成只好放弃学业,正式参军跟随父亲去江西。萧道成先后历经大小数十战,为刘宋王朝出生入死,官职和权力逐步得到提升。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他正式成为南兖州刺史,先是镇守广陵,后来移镇淮yīn,成为南方对北魏作战的前线指挥官。

  不知道是恶作剧,还是有心陷害,建康城一度出现了“萧道成当为天子”的流言。宋明帝原本就觉得萧道成这个人相貌出众,不是久居人下的人,听到民间流言后更加怀疑前线的萧道成有野心,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了。宋明帝决定试探一下他的前线指挥官,于是千里迢迢派遣使者送给萧道成一壶酒。萧道成戎装出迎使者,谢过天恩后,毫不怀疑地仰面喝下御酒。听完使者的回报,宋明帝判断萧道成还是忠心的,不会造反。

  当时的萧道成还是一位忠心的前线将领,无奈多疑的皇帝老是怀疑他,弄得他非常郁闷。萧道成曾经写过一首《群鹤咏》。全诗只有四句:

  大风舞遥翩,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他用鹤的迎风高飞,当空鸣叫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宏才大略。遗憾的是,因为受到朝堂的约束,难以真正展翅高飞,无奈成为君王的观赏动物。可见,虽然地位和权力得到升迁,但萧道成的心情并不愉悦。

  四

  顽童当国(3)

  泰始七年(471年),宋明帝病重,派人召萧道成入京。

  这到底是机遇还是危机呢?前线部将都觉得此行凶多吉少,为萧道成担心。萧道成清醒地分析道:“诸位都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当今皇上诛杀兄弟,而太子稚弱。皇帝病重,正在考虑自己的身后事,既想寻找辅政大臣,又不想威胁到太子的地位。皇上召我,我正应该迅速应召,如果迟迟不去,反而是自取其祸啊。”接下去,萧道成又讲了一段大逆不道的话,充分暴露了他心中已经萌发的不臣之心。他说:“皇室骨ròu相害,非灵长之运。国家祸难将起,各位要和我一起出力同心啊。”

  事实发展证明萧道成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一到建康,他就被拜为散骑常侍、太子左卫率,加邑二百户。不久,宋明帝驾崩,立下遗诏,封萧道成为右卫将军,领卫尉,加兵五百人。萧道成与尚书令袁粲、护军褚渊、领军刘秉四人共掌机事,成为辅政大臣,被称为“四贵”。其中萧道成又兼领东北选事,加侍中,负责首都周边军事。他很快掌握了刘宋朝堂禁卫军的兵权,为日后的政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禁卫军权是中国古代宫廷政治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古代君权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却也常常在乱世中离开君王控制,甚至成为颠覆君权的工具。禁卫将军控制禁卫军权,从而专断朝政,多有废立篡弑之举。登基之初,新皇帝就会以亲信部将担任禁卫将军,控制禁卫军权,巩固统治。南朝时候政治不稳,昏主迭出,禁卫军权对朝政影响更大。刘裕打败桓玄初期就亲自担任指挥禁卫军的领军将军,牢固掌握建康的禁卫军权。这是刘裕控制京师、整顿朝政的势力基础。但刘裕的舞台显然不是禁卫军。萧道成是以禁卫军将领身份颠覆自己所要护卫的皇室的第一人。萧道成开了这个头后,以后的宫廷政变和朝政变迁或多或少都有禁卫军的影响,为中国古代历史提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新命题。

  荒唐的刘昱虽然放弃了杀萧道成的想法,但萧道成内心极度不安起来。谁能保证自己哪天不会被这个莽撞无理的小皇帝杀掉呢?于是,萧道成开始找人密谋废掉刘昱。他首先寻找的就是禁卫军内部的人,比如禁卫军越骑校尉王敬则,刘昱贴身侍卫等等,伺机行事。

  七夕惊变(1)

  一

  477年7月7日,七夕节。

  刘昱在这一天白天的行程非常混乱。《宋书》和《南齐书》中有不同的版本。

  《宋书》说刘昱当天乘露车,带着二百左右人,与往常一样没有带仪仗装饰,到民间去野混。先是去了往青园的尼姑庵,估计是去偷鸡摸狗,或者调戏小尼姑去了。傍晚的时候他又到新安寺找昙度道人饮酒。

  《南齐书》也说刘昱当天在外微服游玩。刘昱出北湖,像往常一样骑着单马飞奔在前,羽仪禁卫等人随后追赶。一行人在堤塘之间相互蹈藉,狼狈得很。突然刘昱的随从张互儿的马在追赶拥挤之中坠下湖去。刘昱很生气,把马拉上来,赶到光明亭前,自己玩起杀马游戏。马被杀后,他和随从一起屠割马ròu。大家一起学北方的羌胡人,边割ròu边唱歌跳舞。傍晚的时候,刘昱又去了蛮冈赌博。

  夜深了,刘昱终于回到宫中。

  当晚,刘昱是在仁寿殿东的阿毡屋中就寝。临睡前,他突然记起今天是七夕。于是,刘昱就对随从杨玉夫说:“今天晚上织女渡河与牛郎相会,我要看看织女的模样。等织女出来了,你叫醒我。如果看不到织女,我明天就杀了你。”

  杨玉夫大惊失色。他如何能够让刘昱看到织女?杨玉夫马上想到了“伴君如伴虎”。现在为了自卫,他不得不去打虎了。杨玉夫知道同伴陈奉伯等人平日里与禁卫军校尉王敬则等人互通消息,有过密谋。于是他就去找陈奉伯,将事情起因和自己要杀小皇帝自卫的计划和盘托出,寻找配合。陈奉伯一面联络王敬则,一面和杨玉夫联络了更多的刘昱侍卫、随从,准备共同起事。结果,二十五个刘昱平日的亲信聚集起来,决定弑君。

  事不宜迟,杨玉夫带了几个人来到刘昱休息的毡房外,只听鼾声阵阵。杨玉夫等人突入毡房之中,取出刘昱的防身刀,当场将熟睡中的小皇帝杀死。刘昱时年16岁。杨玉夫将刘昱的头颅割下,又假传圣旨,宣禁卫军校尉王敬则入内,商议后事。

  大家商议的结果是决定利用小皇帝平日的生活习惯,偷偷出宫,将萧道成引进宫来主持大事。于是,王敬则领头,杨玉夫假扮刘昱,陈奉伯提着刘昱的脑袋,向宫外走去。刘昱之前经常在深更半夜出宫,陈奉伯等人就声称皇帝要出宫,王敬则陪护。宫廷一干人等一见是小皇帝的贴身随从和禁军校尉陪同“皇帝”出宫,没有丝毫的怀疑。刘昱每次出门,门卫和士兵们惧怕他的喜怒无常,都不敢正视他。这天夜黑,宫人只知道慌忙打开承明门,看都没看清到底是不是刘昱本人出宫,就放走了一行人。

  来到领军府外,王敬则称带了皇帝的首级来请萧道成入宫主持大事。因为整件事情事起突然,萧道成之前毫不知情。现在突然深夜有人说杀了皇帝,请你入宫,无论是谁,都不会相信这是真的。萧道成的最初判断就觉得这极可能是刘昱对自己的考验或者是另一场恶作剧,因此下令家人紧闭大门,不要放人进来。

  王敬则无奈,急中生智,将小皇帝刘昱的人头从门上抛了进去。萧道成忙命人将脑袋上的污血洗去,亲自查看,果然是刘昱的首级。他大吁了一口气,这才下令大开府门。

  萧道成意识到自己的机遇来到了!

  二

  并不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像萧道成这样撞上大运的。

  萧道成听完王敬则的报告后,迅速决定入宫。他全身戎装,率左右数十人,由王敬则、杨玉夫等人引路向宫中奔去。这一次,他们声称是皇帝回宫,让宫中开门。宫廷内照样没有丝毫的怀疑,打开了宫门。

  承明门刚一打开,萧道成就驾着常骑的赤马当先冲入。宫中见放进来的是全副武装的萧道成及其侍卫,大惊失色。萧道成的那赤马高大威猛,也许是头次进入深宫的缘故,扬蹄嘶叫起来,竟然镇住了不知所措的宫人们。萧道成日后登基,封这匹赤马为“龙骧将军”,民间称这匹马为“赤龙骧”,可见这匹马确非寻常马匹。王敬则等人趁机高举着刘昱的脑袋大喊:“昏君已死,萧领军入宫主持大事!”殿内一片惊怖,片刻后都高呼起万岁来。萧道成随即下令自己控制的禁卫军陆续开到皇宫内外,连夜控制了整个局势。

  七夕惊变(2)

  萧道成又派人去召集护军褚渊、司徒袁粲、尚书令刘秉三位辅政大臣入宫,商议废立事宜。褚渊原本与萧道成的关系极好,入宫知道真相后,坚定地站在萧道成的一边。司徒袁粲、尚书令刘秉两人原本权力地位与萧道成相当,现在见萧道成一夜间主持了朝政,加上自己对皇帝猝死等事毫无所知,自然心怀不满。在新的权力分配方面,袁刘二人也不愿意萧道成独霸朝政。

  天明后四贵在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