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科幻小说 >各种水晶、玉石,佛珠、貔貅大扫盲(迷信勿进)最新章节 > 各种水晶、玉石,佛珠、貔貅大扫盲(迷信勿进)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42节

  ——翡翠一入门之番外篇一识别证书真伪(下)——

  那么,在八过了证书本身来说,咱还要再八一下其他有关的常识

  tx们绝对要记住,一张证书,所能证明的,仅仅是送检的那一样东西的真伪!如果送检多样物品,那么东西有几件,就会出几张证书!打个比方说————哪怕你送检一筐芝麻,也绝对是每个芝麻粒出一张证!不过要小心人家检验人员打你笑

  也就是说,绝对不可能会存在一批货出个“集体证”这样的事情发生!!!

  如果有卖家说他这一手货只做了一张证的话,不管他是用什么理由,你都一定要要求对方再去给你看中的物品做鉴定证书!

  那么问题就来了,有很多买家会说“我们怎么知道这张证书是不是这个物品的呢?”

  这就要用到上面讲过的知识了

  首先把物品和证书上的照片仔细对照,看看造型c颜色,是否相同

  其次就是最重要的,看它们的质量是否一致!

  tx们只要记住,世界上没有两块完全一样的翡翠!就算有些东西,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它们的重量也是不会完全一致的!

  通常来说,质检证书上标注的重量是按克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所以,就算是重量相差哪怕一丝一毫,也会能检出!

  不过话说回来,因为有些东西,譬如戒面c戒指,很多看起来差不多的,卖家拿个证书给你的话,仅靠你自己,是很难看出来不一致的。因此,如果对卖家信不过,那么到手以后自己送检,也是很必要的一步

  同样款式同样圈口的戒指,所使用的金属和配石就算完全一样,其重量也不可能会是精确到001克都相同的

  真要相同,那恭喜你,说明内卖家很实诚,卖给你的就是真货,就是他证书上写的那个,呵呵

  还需要注意的就是,经常有tx有疑问,怎么这个证书照片上的东西,看起来和卖家自己拍的照片不一样呀,颜色怎么看起来一个深一个浅啊~~~

  其实这到没什么,这是正常现象,其实一般来说都不一样。

  因为检验地方的照片,是把物品放在炽光灯下强光照射着拍的,而卖家的售货照片,则一般都是自然光下拍摄的,应该说,自然光下拍摄,这是行内人士默认的买卖规则之一。

  因此,如果是花件或手镯,则需要一一对照其造型的细节和特点,飘花的话最简单,看它飘花的位置c大小c形状等是否和证书照片一致就是了。。。如果是戒指或戒面等小件,就较为烦琐了,恐怕就需要到手之后自己再送检一次了,呵呵。。。

  如果tx们在网上看上一个什么东西比较喜欢的话,可以让卖家提供证书照片给你看,当然咯,如果很信得过卖家为人,那另说

  然后根据证书上的网址和编号去查证一下,如果担心是非法的假网站,可以直接搜索一下鉴定机构的全称,国家认可的鉴定机构的官网和私人弄的小网站这不用馒头我再来教大家怎么分辨吧?

  如果是不方便上网的情况下想查证证书真伪的话,可以直接拨打证书上的电话去查询,若是怕连电话都是假的,那就走最笨却最安全的路线——先打证书所在地区的114,查询证书上标明的机构,然后再直接拨打114给的电话去查证就好,万无一失了,馒头我就不信为了卖个假货还能连114都弄个假的出来

  至于说前边儿有牛人说什么真的证书上都能揭开或刮开露出编码再查的

  这个吧别嫌馒头我说话难听,阁下您有多少年没见过鉴定证书了???

  在以前,确实有一部分鉴定机构会在证书上贴个小标签儿,揭开之后有编码但那是早在好·几·年·之·前就已经被·淘·汰·掉的方式!!!最后一家使用这种查询方式的,好象是云南那边的哪个质检机构,但我记得也已经早就停用了!人家的证书早就更新换代了好筏?!大哥您有多久没见过真的鉴定证书了啊?真是汗!

  知道为什么近几年已经不采用这种方式了么?因为这种方式非常不人性化,也非常不方便!

  众所周知,鉴定证书这种东西之所以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向人们证明送检的物品的性质!

  而并不仅仅是只有买家才会去送检物品!商家为了销售,为了自己的声誉,为了自己的招牌,也会送检待售的物品!!!

  那么,证书的存在意义,已经并不仅仅是向物品所有人证明该物品的性质,而是要向所有人————所有有可能会成为该物品买家的人,证明此物品的真伪!!!

  tx们,作为买家,乃们能想象在询问卖家的时候,卖家对你说“你要买了之后才可以查”这种话么?

  乃们又能想象你们作为卖家,对有意购买的人说“你先交钱买下,然后自己查”这种话么?

  换了馒头我的话,谁跟我这么说,我绝对当场骂回去————老子万一查了是假的哪找你去?!他奶奶的。。。

  啥?卖家提前揭开?那万一你最后不买了咋办?标签被动过了之后卖家要如何对下一个人证明这东西是全新的不是二手的???虽然翡翠玉石类的物品行内并无二手说法,但其他物品还是有的!贵金属首饰c镶嵌首饰,还是有这个说法的,而且,又不是人人都是行内人氏,要是人家就是介意这个咋办?难道要叫卖家再去做张新证书咩?万一内卖家倒霉,接连碰上n个只是问问而已的买家咋办?一张张新证书做下来,赔不死他才怪!

  所以!就是因为以前那种方式的局限性和不人性化,那种需要到手后揭开标签查询真伪的证书已经早在几年前就被市场无情的淘汰了!!!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