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穿越小说 >救世与救人最新章节 > 救世与救人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9章 耶稣的医治

  记得自己刚刚接触基督教的时候,讨论一些问题,不是与基督徒讨论,也不是向牧师求教,却是与一群不信耶稣,对基督教的教义也不了解的人讨论。当时大家的一个印象,就是耶稣可能是历史上一个能力高强的医生,又是孔夫子那样的道德学说的倡导者。

  医生这个职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服务者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但医生医治好一个病人后,这个利益关系就反而中断了。好的医生还会教导病人如何预防疾病。医生的职业道德,是关心人的生命,关心人的疾苦超过关心经济利益。

  作为一个道德学说的倡导者,是要身体力行地对自己的学说进行实践的。而最佳的实践职业,或许就是医生了。中国历史传说中有两个名医,一个是扁鹊,他的一个重要故事是无法医治一个骄傲的君王,不得已逃跑了。而这个骄傲的君王不得医治的原因,是反复声称“寡人无疾”,直到病入膏肓。另外一个是华佗,传说中他想替猜忌心很重的曹操三国时期的一强势诸侯做开颅手术,被当作谋反杀害了。他在去世前将医学著作留给一个狱卒,却被这个狱卒的妻子私下焚烧了。当时焚烧华佗那可以拯救无数生命的医学著作的那个无知的妇人是这样说的:“华佗这么高的医术,都被杀头了,他的医书有什么用?”大概她内心里还想着,华佗也成为了自己丈夫的囚徒,还是狱卒这个职业好。

  医生的职业道德中,还包括承担为拯救生命而丧失生命的风险。这有技术性的,因为医生必须要接触各样的病原。这也有道德性的,在黑暗的年代,权势者会因为猜忌而杀害医生。

  《约翰福音》是爱的福音,对医治的强调,明显少于其他三本福音书。《约翰福音》只是在第四章结束和第五章开始时简略地提到了医治。后来在第九章,用了整章记述了因耶稣治好一个先天盲眼者的神迹,导致的其他者的辩论,以及包括被医治者的多人的属灵争战。但经文中对医治本身的记载却极其简练。神的爱本身就是各样属灵问题的医治良方,《约翰福音》的中心是彰显爱,从的角度考虑,较少地提到医治,以保持主题清晰,也是很正常的。

  其实耶稣本人并不是医生,从人的角度看,他是木匠的儿子。很多学者认为他传道前也做过木匠,对建造和修理很有体会。耶稣医治人靠的是神迹。《路加福音》的作者路加在成为使徒前的职业却是医生,若我们相信他本人的见证的话,就当相信他能鉴别神迹医治与医术医治的区别。

  现代医学诞生在基督教为主体信仰的西方社会,护士这个职业更是一位基督徒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首创的,这些也是基督教对社会的正面影响的间接证明。

  请允许我用《路加福音》的经文摘录介绍耶稣的医治。

  《路加福音》1:14 提阿非罗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查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

  注解:《路加福音》一开始,就表明这本书原始写作的目的,是以一个医生的名义,向对福音信息有兴趣的一位罗马官员写书,为耶稣作见证。

  《路加福音》5:1216

  5:12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人满身长了大麻疯,看见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说:“主若肯,就必能叫我洁净了。”

  注解:大麻疯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皮肤病。得这种病的人极其痛苦,有人甚至用瓦片来刮自己的皮肤止痒止痛。这种人也常是被人拒绝。

  5:13 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大麻疯立即就离了他的身。

  注解:根据《旧约圣经》的规定,大麻疯患者必须隔离。耶稣却主动伸手触摸了这个病人,似乎是触犯了律法。但耶稣是因为神的爱而救人,这是符合律法本身的精神的。耶稣这样做,也表明了肯为救人冒风险,也表明了对神绝大的信心。治愈这大麻疯病,则表明了神对他身份的认可或作证,让他手中行出神迹来。

  5:14 耶稣嘱咐他:“你切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看,又要为你得了洁净,照摩西所吩咐的献上礼物,对众人作证据。”

  注解:耶稣吩咐他不可告诉人,是说不要到处张扬这个靠神迹医治的过程,大概也不要他提耶稣的名字。后面叮嘱他去给祭司看医治结果,并献上祭物,这是《摩西律法》规定的。对众人作证据,不是指要他去证明是耶稣医治好他的,而指的是让众人知道他已经好了,以便他日后被人接纳,过正常的生活。

  5:15 但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出去,有很多的人聚集来听道,也指望医治他们的病。

  5:16 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

  这节经文中,耶稣出于怜悯,愿意冒风险医治这个患者。从属灵的角度看,大麻疯病的强烈传染性,也象征着罪的传染性。而耶稣伸手摸,英文词是“t一uch”,本身也是感动的意思,象征着神的爱的感动,就帮助我们医治了带有极强传染性的罪。所以整个神迹,是要与耶稣上十字架关联,才能完全解读。很多学者也认为这是耶稣不愿意张扬,也不愿意就用这个这类神迹本身吸引大众的主要原因。其他经文也有类似记载。

  很多人批评宗教狂热。其实一种狂热崇拜,本身也像传染病。所以耶稣不愿意张扬,也不愿意接受人们的狂热崇拜,反而退到山上祷告,就说明了他本人对狂热崇拜的拒绝。也说明他既能治疗传染病,本身也能战胜传染病。当然,有人会别有用心地将信仰中的热情passi一n夸大为宗教狂热,那种歪曲是撒旦的手段,不应当去理会。

  这里,人群的目的是有错失的。过分鼓励这样的聚会,就会给世人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也就像是在传播疾病。在其他经文中,解释了这类人群聚会的目的,一种目的是短期的,主要是想求治病,而不是关心公义和爱,以及神的国的降临。另外一种目的是想恢复古以色列国的世俗政权,要耶稣做世俗政权的君王。根据福音书中一些隐含的表达,以及现代社会实践的结果,罗马社会的半民主制度,实际上比古以色列国的君王制度,在政治制度上要先进一些。神不顺从世人的计划也是很正常的。而神的计划本身,是赐予人能获得永生的天国,这远远超越了当时人的预期和想像。在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人们的大脑依然够用,是因为神在数千年前就让人类的母亲忍受生育痛苦生产,并将伟大的人类母爱带入了这个世界。同样也体现了神的计划是超越时间的。

  让我们继续分享接下来的《路加福音》5:1826章节。由于《马太福音》c《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记载了这段经历,我将引用记录更详细的《马可福音》的经文。

  《马可福音》2:112

  2:1 过了些日子,耶稣又进了迦百农,人听见他在房子里,

  2:2 就有很多人聚集,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耶稣就对他们讲道。

  注解:前面的经文说了耶稣回避了人们的聚集。等一些浮躁的人离去后,耶稣才换了一个时间和地点再度向人们传道。对于寻求神的人来说,耐心是很重要的。经过这样的考验,人们依然愿意聚集在耶稣身旁,也说明这剩下的人中,大多数所拥有的不是所谓的宗教狂热,而是被神的爱感召出的热情。

  2:3 有人带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是用四个人抬来的。

  2:4 因为人多,不得近前,就把耶稣所在的房子拆了房顶,既拆通了,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垂下来。

  注解:古代那地方的房子是平顶建筑,有楼梯通往屋顶。这是炎热的c少雨且冬天无积雪的地方的房子建筑特色。这个瘫子和他的朋友们对医治的是急切的,信心也很大,做事情也不顾一般的世俗礼法。这种精神,很有点像雅各当初紧紧抓住神的祝福的精神。

  2:5 耶稣见他们的信心,就对瘫子说:“小子,你的罪赦了。”

  注解:虽然这人是来求医治的,但因为他的信心,耶稣就将更好的赐福给了他。当神赦免人的罪的时候,也就意味消除了因为罪与这人的隔阂。这也意味着这人最终会得到永生的赐予。耶稣也借此准确地表达了他的主要目的,是要救赎人,赐人永生,而不是简单地医治人的疾病。

  2:67 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心里议论,说:“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僭妄的话了,除了神以外,谁能赦罪呢?”

  注解:根据其他福音书对照的经文,这几个文士,也是最终与耶稣为敌的法利赛人。他们是了解《圣经》知识的,知道赦免人的罪的最终权柄在于神。但他们并不愿意承认耶稣的神性。基督徒要特别警惕那种有了神学知识,却不愿意接受和欣赏他人的爱心行为,以至于不认识神c不接受神的陷阱。我们要相信他人表达的爱心。现代社会,有些有爱心的人并不相信耶稣,我们也要自责而不是责人。我们当相信真正有爱心又谦卑的人,最终一定会接受耶稣,所以要多检讨自己有没有将传福音的工作作好,也要为他人祷告,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人消除思维中的障碍,也要有耐心,等候神的时间。

  2:89 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就说:“你们心里为什么这样议论呢?或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样容易呢?

  注解:实际上,是赦免人的罪更难。因为神是公义的神,赦免人的罪,就必须要经过羔羊献祭赎罪的仪式。而耶稣才是真正的神的羔羊。也就是说,耶稣要经历巨大的痛苦和牺牲,为我们这些有罪的人赎罪。这里也说明了神是洞察人的内心的神。

  2:1012 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人立即就起来,当众人面前出去了,以致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神,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

  注解:用超自然的能力治病,只是神的身份的一种见证。在任何环境下都坚持公义c爱的原则,为人赦罪才是神的身份的完全见证。此时耶稣上十字架为人赎罪的事情还没有显明,所以用“让瘫子走路”的神迹向人们显明他也有赦罪的权柄。这里,耶稣通过这一次医治,既展示了神的爱,更宣布了神要赦免人的罪的消息。

  这段经文里,瘫子的属灵含义是因为罪,而行动不便的人。行动不便的原因很多。比方说被私心纠缠的人,就不愿意离家去远方传道。又比如现代人过于追求舒适的生活,追求生活方式,而不能离开自己的“cf一rt z一ne”,就很难胜任一些挑战性高的工作。当人们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时,我们很可能认同,认为自己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但耶稣早期的信徒,在他殉道并复活回归天国后的数十年间,将福音传遍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极,东面远到了印度。这些都是有历史考证的。这些传道人克服了当时交通不便带来的巨大困难。他们的行为见证了罪被赦免后,人突然拥有的巨大的热情和行动能力。

  这段经文,也把医治和赦罪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提出来,说明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请允许我们接着分享《路加福音》中的另一段经文,进一步说明这种区别。

  《路加福音》17:1117。

  17:11 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经过撒玛利亚和加利利。

  17:1213进入一个村子,有十个长大麻疯的迎面而来,远远地站着站着,高声说:“耶稣,夫子,可怜我们吧!”

  注解:这些人远远地站着,一方面是觉得自己有传染病,也被他人拒绝惯了,所以就停留在远处。但神是希望我们通过耶稣接近他的,所以这行为也反应了他们对神的信心不足。有些愿来教会,却暂时没有信耶稣的人,他们内心谦卑,觉得自己缺陷多,还没有准备好信耶稣。有位姐妹作见证,说她的牧师就曾经引导她说:“你这种心态不是谦卑,其实是骄傲,难道你要等自己什么缺陷都没有了才准备信耶稣吗?我们都是有缺陷的,信耶稣是为了让神在这些地方帮助我们,医治我们。”。当然,从“高声呼求”这一点来看,这些病人希望被医治的是强烈的。

  17:14 耶稣看见,就对他们说:“你们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他们去的时候就洁净了。

  注解:耶稣用超自然的手法医治了他们。“去把身体给祭司查看”,是律法书的要求,从属灵的含义上讲,也是要人遵守律法的意思。他们照此遵循的时候,罪的传染病就被医治了。也就是说,耶稣不只是医治他们身体的疾病,也要求被治愈的人遵守律法。请注意同样是医治大麻疯,属灵上的含义却不完全相同,前面的经文中依靠的是神的爱的感动,这里的隐喻的是律法的医治能力。

  17:15 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大声归荣耀与神,

  17:16 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这人是撒玛利亚人。

  注解:古人较诚实,说归荣耀与神,又大声地感谢,说明将来会有某种形式的回报。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从内心和行为都愿意感恩的人

  17:17 耶稣说:“洁净了的不是十个么,那九个在哪里呢?

  17:18 除了这外邦人,再没有人回来归荣耀与神么?”

  17:19 就对那人说:“起来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注解:因这个人的信心,耶稣就给了他得救的确据。而其他另外九个人,因为缺乏回应和感恩之心,就失去了得救并获得神赐予的永生的机会

  有时候文化中的词汇能反应出文化的一些优点或缺点。我个人认为,中文的“责任”这个词的组词就较有缺陷。这个词按字面直接翻译成英文,对应的应该是“assignent”。而按字义对应的英文词,却是”resp一nsibiity”,词根是resp一nse回应。英文的字义对应词更明确,强调回应,回应之心,回应之能力和回应之行为。仅从字面上看“责任”,很单向,有点强制命令的味道。回应强调的,是自由意志下的主动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我的一个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让我觉得奇怪。因为我觉得孩子将老师的要求都做到了,为什么还不能得a。然而想一想在公司的情形,若将老板的安排都按部就班地做了,只能被评价为“满足预期”。要主动做得更好,才叫“超过预期”,要各方面都主动做得更好,才叫“杰出”。我个人受网上一些观点影响,认为美国的数学教学质量一般,也没有仔细领会教学的精神,引导错误,就只好向孩子道歉,并寻求其他方式弥补了。

  这段经文中,我们也看出那位有回应之心的外邦人,就得到了永生的恩典对神的爱的回应,一是感恩,二是付出爱的行动。另外九个仅仅单调地遵循命令的,就失去了得到这个最大的恩典的机会。

  有一点是值得强调的,那就是耶稣是用超自然的神迹医治病人的。在《出埃及记》中,神使用强大的超自然能力击打埃及的偶像,其手法是将这些偶像的败坏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显示出来,这正如法庭审判的手法。耶稣医治病人,使用的是超自然的手法,这种手法一来表明祂的身份,二来也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也就是说,尽管现代社会,圣经中记载的耶稣医治的病例,大多都能靠医学医治,但耶稣的医治却是立即见效,也不受耶稣与医患者的距离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时,我们却要特别考虑时间因素,要有极大的耐心。英文的病人用词是“patient”,与耐心“patience”是同一个词根,说明对病人要有极大的耐心。病人自身也要有耐心。使徒保罗也强调了“爱是恒久忍耐”。

  属灵的疾病,其中最大的一个,恐怕是骄傲。有个传道者说,骄傲是最大的罪。当时我的第一直觉是,难道骄傲的罪比杀人放火的罪还大吗?但我愿意相信他,就下来仔细琢磨。我想人看罪,往往看轻重,而不看大小。杀人放火是重罪,但从阻碍人信神这一点看,骄傲确实是最大的障碍。若相信人的最终目的是回归天国的话,骄傲也是最重的罪之一。

  有一个基督徒,他知道父亲最大的缺点就是骄傲。但他很希望父亲能信主,就硬着头皮与父亲进行各种辩论,争吵,甚至批评。当然,这在中国文化下,是很不孝顺的。他也知道这样做,也不完全符合基督教义,很有可能是一种“s“,就是过犯的意思。最后,他的父亲信耶稣了,也承认了自己的骄傲,并抱怨说,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受过这么多的批评。而且他的父亲回过头来,指责他很骄傲,经常居高临下地教训人。

  其实他有一个好父亲,因为尽管他这样冒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也从来没有停止爱他。所以他侥幸地成功了。他苦笑着对他的父亲说,有一个瓶子脖子很高,有人想往这瓶子里灌水,就爬了一个高梯子上去灌。瓶子装了水后,瞪着这人说,你爬这么高的梯子干什么。

  我说的,属于基督徒私下分享的内容。我自己对《圣经》的了解也还是很初级的,不知道这个基督徒这样的行为,算不算符合教义,算不算有过犯。我相信神是宽恕的神,允许信徒为自己所爱的人做这样的尝试。也愿我们能相互宽恕。

  3142018刚刚看到著名的科学家霍金先生去世的消息。他所经受的考验是难以想象的,他也战胜了疾病并取得了科学上巨大的成功。他的那种精神也是相当鼓励人的。我们也很能理解这样的人在信仰上会遇到的巨大障碍。愿我们的神宽恕他,愿他安息。据电影介绍,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天主教徒,与他共同经历了28年的考验,愿他的妻子c子女和亲人在神那里得到安慰。

  我在解释关于耶稣医治的经文的时候,都强调了其属灵含义。因为现代社会,医学已经成为了一门专门的科学。而现代的基督教,对信徒的带领中,也主要强调属灵上的医治。

  中文的“原则”这个词字面含义是“原本的法则”,这很贴切。《约翰福音》开始说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这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哲学或理学上的含义,也就是耶稣就是生命c公义和爱的原则。我们知道,具体的行为和决定受环境限制,或者说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原则却不受这样的限制。所以耶稣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神迹医治人,对我们进行各种启示,正说明了他本人体现的是原则,他所启示的是原则,他的行为也符合原则。而后来使徒们传道时,很少使用超自然的方式,说明他们事工的重心,是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体会福音书和后来保罗的教牧书信,以及《新约圣经》的其他经文的区别。

  d看小说就来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