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如此处世,战无不胜最新章节 > 如此处世,战无不胜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8 章

  错误不能摆脱 自责和不肯悔改,是对自己的虐待。

  “厚”应当有节有度,不能没有原则

  1、厚当有节

  厚黑学所主张的处世之道,最起码的规则就是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能退让。一个人如果不敢坚持原则,以牺牲根本的东西来换取一时的苟安,他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人们的眼中,这样的人只能是窝囊无能、懦夫的形象,只能是个“受气桶”的形象。

  不敢坚持原则的人最主要原因是不敢付出代价,以原则作jiāo易,以牺牲原则来维持自己看重的那一摊其实价值并不大的东西。反过来看,为原则抗争会付出什么呢?坚持原则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坚持原则虽然可能会得罪别人,会损害现存利益,但却维护了自己最重要最应该维护的东西,是很值得的,在众人眼中,你仍然是一个敢于维护原则的好形象,这难道不比作无谓的“厚”更值得吗?

  原则是“厚” 的最后界限,可以称得上原则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能“厚”得命都丢了。

  生命为人的第一要素和立身之本。一个人失去了生命,什么也无从谈起。因此,在生命受到侵害的时候,切忌不可“厚”。否则,把命给丢掉了,还有什么意义呢?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分清轻重缓急。而且,切不可把目的和手段弄颠倒了。因为,“厚”并不是我们生存的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只是为了使我们活得更好。而生命的珍惜和生活的充实才是我们的目的。为了“厚”而牺牲或白白丢掉了自己的xìng命,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

  (2)人格、国格不可丢。

  厚黑学虽然主张一个人脸皮不妨练得“厚”。但强调一定要维护自己的起码尊严和面子。常言道: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当一个人的尊严受到伤害时,如果不起而反抗,那就是堕落的开始。

  如果说一种生物xìng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受到侵犯和威胁的时候,不可再“扮厚脸”,那么,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它那精神xìng的生命,它的民族尊严,国格,对于这个民族的成员,这个国家的公民来说,在一旦受到侮辱和欺凌的时候,也是无论如何都不可再“厚” 的。失去了它,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也将是毫无意义的。

  有一个中国留美学生,课余之暇,在某一饭馆兼任洗碗。厨房的监督,是个典型的美国人,他也很慷慨,常常把一些厨房卖剩下的食物给那学生吃,不过他也很罗嗦,常常在留学生工作时,站在一旁“演讲”,说:“你太幸运了,我们的政府批准了你来这里读书,现在我又给你一份工作和许多食物,使你连饭钱都省下来了……”

  有一次,这位监督又用同样的方式问洗碗的人“重播”,这位留学生一下站起来,指着监督的人说:“再说下去,我就要一拳打破你的鼻子!”

  监督一愣,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打我们美国人,难道你是共产党人?”他所得到的答复是:

  “凡是有自尊心的人,都有胆量打你!”

  自从那位留学生声言要打破美国厨房监督的鼻子后,他所受的待遇已大为好转,好转的原因倒不是那美国人欺善怕恶,而是他重新有一种观念,知道要尊重别人的自尊心。

  朋友之间也应该明辨是非,不能为友情,而予大是大非于不顾。

  曾国藩和左宗棠就是一对好朋友。曾国藩对左宗棠爱护备至。左宗棠每打一次胜仗,曾国藩就竭力保举一次,数年之间,左氏由襄办军务,至浙江巡抚,再至闽浙总督,成为和曾氏齐名的重臣大吏。左氏也在公开场合明言:“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说明两个朋友之间知jiāo之深。故世称曾左。但在大事大非面前,他们并没有被友情所蒙蔽,而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哪怕朋友失和也再所不惜。

  同治三年六月间,曾国藩在和太平天国的军事对垒中,攻克金陵,大获全胜,他上奏皇帝,说洪秀全的儿子已自焚,其他余孽也一网打尽。但左宗棠却得到另外一则情报,太平天国的幼主已逃到了湖州,有可能东山再起。虽然曾氏对他有知遇之思,但他还是将此实情面奏给同治皇帝。从而导致了二人失和。

  朋友间相处,友谊固然重要,但要丧失原则,或者是非不分去维护友谊,那么这种友谊值不值得维护,就要认真考虑了。

  (3)根本利益不能让。

  一个人的利益有很多种类别,有的是一般xìng的利益,这种利益受点损失,一般人也不放在心上,但当根本利益受到侵犯时,就不能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在根本利益上应该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

  2、厚须有度。

  对于恶棍来讲,忍让宽容的言行是噪音,这是因为他们听不进良好教养的语言。得寸进尺,打你三下还不收手,那就是恶棍。你应该咬他一口了。

  哲学上常常把度作为质和量的统一。也就是说,在度之中间,包含了具有一定量和质的结合,在度之中,事物的xìng质变化于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出现根本xìng的变化。而一旦超出了这个度,事物的xìng质便会出现新的特点,正如水在100度之内仍然是水,可一旦烧开便变成了气体一样。在采取厚的策略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度,比如在下列情况下,就不能一味采取“厚”的策略。

  (1)下不为例,事不过三。

  所谓“事不过三”,说的是人们对同一对象的“厚”,可以一次、两次,但决不可一退再让。忍让到一定份上,必须有所表示,使对方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退让不是一种害怕和无能,而只是出于一种“厚’,从而不再继续下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一些这样不识好歹的人,他们为所yù为,得寸进尺,把同事及其他人的忍让当成是好欺负,可以占便宜,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步步紧逼。对待这种人,在经过几次忍让之后,看清了其真面目,则不应再忍让下去,可以适当地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并通过正」当的方式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利,这样,使对方认识到自己的不是。当然,这种晓之以厉害的方式和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目的都是一个,就是让对方了解自己真正的态度,这便是可以参照的一条原则。

  (2)对方得寸进尺时,不可再“厚”。

  有些人在侵犯别人的某种利益和权限之后,由于对方采取了“厚”的态度,使之得逞。可是,这种人在得逞之后,发现了新的目标、新的利益,从而刺激了其利yù,以至于使原来的行为转化为另一种难以接受的事情。这时,作为当事人,便不能自然保持一种“厚”的态度,而必须随着事物xìng质的变化而毅然决然地予以反击和抵抗。例如,有些罪犯在打家劫舍的时候,起初目的只在于一些金银财宝,但后来发现还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子,便顿生邪念,企图强暴。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只是出于不愿为一些身外之物而惹来xìng命的忧扰,而克制了自己的抵抗,如今事情已经不是一种身外之物了,而是自己的血ròu同胞了,就不可再行“退”让了。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之所以会这样,就在于那些不识好歹的人常常会由于得到某些不公正的利益之后,使自己的行为在一种恶xìng膨胀了的邪念的驱动下,由一般的越轨而发展为犯罪。如果是这样,我们便不可再一味地“厚”下去了。

  (3)自己濒临“绝境”时,不能再“厚”。

  忍无可忍的情况通常出现在一些公共场合之中。有些人以为别人也不认识自己,而且以后彼此间很难还会有相遇在一块儿的时候,因而处于一种匿名者的状态中。这样一种状态往往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过去所承担的某些义务和责任,也会不同程度地放松良心对自己的约束,因而发生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过分的行为举止。例如,在火车上、在公园里、在公共汽车里等等。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这种公共场合中,有些人也常常抱着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少惹麻烦的心理,对于一些过分的、带有攻击xìng的行为持“厚”的态度。这样一方是咄咄逼人,另一方却又是息事宁人,很容易造成一种有利于某些人不断膨胀其侵犯心理的环境和条件。但是,也恰恰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有些人肆无忌惮地一意孤行,也很容易地把人们逼到一种‘“绝境”,以至于产生了一种忍无可忍的心理。

  厚黑者主张:要保持自己的骨气,把自己的刀剑chā人刀鞘,但需要自卫时要毫不犹豫地拔出来。既然你已经躲不过去了,还不如趁早解决的好。千万别“厚”得再也“黑”不了啦。

  (4)人应该有一点锋芒。

  勇气和爱情之类的东西一样,只要屈服过一次,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屈服下去,不失时机地在人前稍显勇气,是不可忽略的处世之智。不要成为受气包,一旦生气就应果断地行动。

  吃柿子捡软的捏,人们发火撒气也往往找那些软弱善良者,因为大家都清楚,这样做并不会招致什么值得忧虑的后果。在我们身边的环境里到处都有这样的受气者,他们看起来软弱可欺,最终也必然为人所欺。一个人表面上的软弱事实上助长和纵容了别人侵犯你的yù望。

  厚黑者强调:我们要知道保持勇气的重要,不要过分抬高他人以至对之心怀敬畏。没有谁能超越人xìng的局限。杀人犯也怕被抓,权威只是一种地位带来的表面力量而已。

  我们主张人是应该有一点锋芒的,虽然不必像刺猖那样全副武装,浑身带刺,至少也要让那些凶猛的动物们感到无从下口,得不偿失。

  3、小事可“厚”,大事须“黑”

  小事可“厚”,大事须“黑”是一种“大智若愚”。所谓“大智若愚”,其内涵十分丰富。而作为个人来讲,对小事“厚”得若愚,正是大智的表征或结果。

  宋代宰相吕端是有名的相国,他在小事上很会装糊涂,而在大事上,在需要决断时则又十分聪慧和果敢。吕端小事糊涂,有很多故事。因此,当初宋太宗要起用吕端为相时,有人就向太宗劝告:“吕端为人糊涂,不可重用。”宋太宗则颇为赞赏他,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于是决意以吕端为相。深诸历史掌故的máo zé dōng也写诗赞道:“吕端大事不糊涂。”

  当宋太宗病危时,内侍王继思忌恨太子英明过人,私下里同参知政事李昌龄等打算立楚王元住为王位继承人。宰相吕端到官禁中去探问皇帝的病情,发现太子不在皇帝身边,怀疑其中有变,就在笏上写了“病危”两个字,命令亲近可靠的官员请太子马上人宫侍候。太宗死了,李皇后叫王继恩来召吕端进宫。吕端知道情况有变化,马上哄骗王继恩,让他领着进书阁检查太宗先前所赐的手写的诏书,把诏书锁起来才人宫。皇后说:“皇帝已经去世了,立太子应当立长子,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吕端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今天。现在天子刚刚离去,难道可以马上就违抗天子的命令,在王位继承人问题上提出别的不同说法吗?”于是就拥戴太子继承王位。宋真宗登上王位后,在举行登基仪式时,天子座位前垂着帷帘接见群臣。吕端平正地站在殿下,先不拜天子,而是请求天子卷起帷帘,他上殿仔细看过,认清了的确是原太子,然后才下台阶,带领群臣拜见天子,高呼万岁。

  所以,吕端的小事糊涂,不耍小聪明,是厚黑学所推崇的“大智若愚”,这样的人不会一直采取近乎“糊涂”的“厚”的策略,在必要的时候,他能够“黑”,能够表现出大智的一面:见识和决断。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txtnovel.net---【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访问小说分享者(空间婷婷)的书库,阅读更多TA分享的书籍!

  地址:http://www.16sy.com/u?id=37521

  也可以百度搜索或者访问www.16sy.com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