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玄幻魔法 >民国变迁最新章节 > 民国变迁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1章 变迁

  海风轻拂,一艘驶向中国的英国轮船进入到印度洋的时候,轮船上的每个人都松了口气,因为此时一次世界刚刚打响,整个欧洲地区都在打仗,即便英国掌控着制海权,没有离开战区,没有人敢说安全。但是现在不一样,轮船已经进入到印度洋,彻底的离开了战区,因此轮船上的每个人都有理由高兴。

  船头上站着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女人,她叫沈宛昔,沈宛昔手里抱着一个坛子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就在她看的愣神的时候她听到背后传来一个声音:“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沈宛昔转过头看到一个白皮肤蓝眼睛的英国船员正站在她身后,沈宛昔刚想要开口,却从一旁冒出了一个和他同样肤色的人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她拿的是装有英国泥土的坛子,因为她热爱英国的土地,但是必须要回国了,所以就带了一点英国的泥土回去作为纪念。”

  沈宛昔刚想要反驳,但是见到那个和她同样肤色的人身后的手摆了摆,示意她不要说话。沈宛昔想了想,这个人应该也是中国人,于是就闭上了嘴巴。

  “很好。”英国的船员听了黄皮肤的人的解释之后微笑着走开了。

  英国船员一走开,沈宛昔就迫不及待的用中文问道:“你为什么要说我手里的是泥土?”

  那个人微笑着用中文回答:“因为不这样说他们就有可能要求你把你手里的东西人下海。”

  “你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我也是中国人,当然知道这里面是什么。跑船的人通常都不愿意携带死人的物件,让他们知道船上的乘客携带有死人的东西时,他们都会心慌,然后要求乘客把东西扔下海。”

  “怎么英国人也这么迷信?”沈宛昔心里有点愤愤不平。

  “这不是迷信。”

  “不是迷信是什么?”

  “是传统,这要是以前,连女人都是不能上船的。”

  这个沈宛昔倒是听说过,说是过去跑船很讲究,开船之前要祭祀,而女人就是祭祀中的一个禁忌,如果船上有女人,那是没有人敢上这条船的。

  沈宛昔在心里愤愤不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要向刚刚帮自己解围的同胞道谢,她歉意的说道:“刚刚真是多谢你了,要不是你,恐怕我就要把我爸的骨灰给弄丢了。”

  “大家都是中国人,别说什么谢不谢的。我叫柯耀荣,你叫什么名字?”

  “沈宛昔。”

  沈宛昔就是这样的认识了柯耀荣,很快就得知他同船舱里那些中国人一样都是来英国学习的,盼望将来回到国内大展身手,只是没想到刚刚来到英国不久,英国就陷入到了一次世界大战当中,因为不想帮着英国人打仗,不得已又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对于刚刚帮了自己的同胞,沈宛昔也没有什么隐瞒,将她的身世全都告诉柯耀荣。

  原来在清政府灭亡的前两年,沈宛昔的父亲沈书学一直秘密的在参加各种各样的推翻清政府的活动,只是后来不知怎么的这件事被人给揭发了。沈宛昔的爷爷沈知遇为了保住这个二儿子的命,便让他带着妻女远渡重洋去了英国,自己和大儿子沈书同一家留在了国内。

  沈书学去了英国之后没两年就从父亲的书信中得知清政府已经灭亡了,民国建立了,按理说这时候沈书学应该可以回国了,但是沈书学却在这两年当中感受到了中国的落后,于是便打算留在英国学习几年,待到学有所成后再回到国内大展身手。

  沈书学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一留居然会因为一场大流感把自己和怀孕的妻子的性命都留在了英国,只留下女儿沈宛昔在英国成了孤家寡人,更加骇人听闻的是原以为安全的英国陷入到了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沈宛昔也在这七年当中,由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二十岁的大姑娘。

  父亲死后,沈宛昔就给在中国的爷爷写信说明了情况,于是爷爷沈知遇立刻回信让他带着父亲的骨灰回到中国,就这样沈宛昔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轮船经过马六甲海峡的第三天晚上,忽然下起了大暴雨,还伴随着狂风,轮船里的每个人都因此提心吊胆。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看起来硕大无比的轮船根本和一艘小木船没有多少区别,随时都有可能被一阵风浪掀翻。

  去到英国后没几年沈宛昔就听说了一艘叫做泰坦尼克的巨大游轮葬身大海里了,而现在这艘船连泰坦尼克的一半大小都不到,沈宛昔不敢对它抱有太多的幻想。

  因为轮船被波浪和狂风掀的前后左右来来回回的摇摆,沈宛昔看到她房间里的每一个不固定的物体都在时刻变换着位置,包括她自己也是,这个时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抱紧怀里父亲的骨灰盒。

  沈宛昔听到门外有人来来回回的奔跑的声音,还有一些痛苦的叫声,似乎是因为在过道上行走因轮船颠簸而被撞到导致的。

  就在沈宛昔快要绝望的时候,她听到了一阵敲门声。

  沈宛昔想不到这个时候有什么人回来找她,甚至怀疑那到底是不是敲门的声音,但是没多久那阵敲门声又响了起来,沈宛昔只得艰难的走向那扇门。

  当沈宛昔看到房间门口的人是柯耀荣的时候,她忽然留下了眼泪,刚刚因为颠簸被撞得全身疼痛的时候沈宛昔没有掉眼泪,因为对生命感到绝望的时候她也未曾掉过眼泪,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见到柯耀荣的时候沈宛昔流泪了。

  虽然流泪,但是沈宛昔还是笑着问道:“你怎么来了?”

  柯耀荣努力挤出灿烂的笑容回道:“我知道你一个人,担心你害怕,所以我就过来了。”

  又是一阵颠簸,沈宛昔一个前倾,柯耀荣一个后仰,好在柯耀荣后仰的时候抓住了门框,才使得他没有倒在地上,沈宛昔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直接倒在了柯耀荣的怀里。

  就在那一刻,沈宛昔的心已经被融化了,在这深思存亡的关头,还有人能够想着你,有什么比这更能暖人心的。

  接下来的时候沈宛昔基本就是在柯耀荣的怀里度过,虽然两个人还算不上很熟识,但是沈宛昔却很放心也很刻意的躲避在柯耀荣的怀里。

  柯耀荣无疑是一个很合格的护花使者,每次有颠簸的时候他都会拼命地护住沈宛昔,尽可能避免让沈宛昔受到任何的撞击。

  这些沈宛昔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那个时候她虽自己说只要柯耀荣提出来,那么她会跟着柯耀荣一辈子。

  当第一束晨光从东方升起的时候,风停了,雨歇了,轮船依然漂浮在海面上。

  船舱里的年轻男女还保持抱着的姿势,先开口的是沈宛昔:“谢谢你,在那么危险的时候还能想起我。”

  柯耀荣把怀里的沈宛昔抱紧说:“昨天晚上轮船颠簸的时候,我忽然变得很害怕。”

  沈宛昔转过头去不解的看着柯耀荣说道:“那你还冒那么大的风险跑来我这里?”

  柯耀荣笑着说道:“我害怕的并不仅仅是死亡,我是害怕再也见不到你,如果我就那样死去了,那将会成为我人生当中最大的遗憾。”

  沈宛昔不知道说什么了,只是把身体往柯耀荣的怀里拱了拱。

  柯耀荣也不再说什么,只是过了好一会儿他抓过沈宛昔的手说道:“宛昔,如果你愿意,请让我来照顾你一辈子。”

  沈宛昔没有回答,因为在她的内心早就有了答案,她将自己的左手的五个手指和柯耀荣右手的五个手指交叉,然后紧紧相握。

  十指连心,此时无声胜有声。

  轮船的目的地是中国的上海,轮船上私定终生的年轻恋人却不得不选择暂时分别,沈宛昔要去浙江,而柯耀荣家在山东,南北相背。

  沈宛昔看了看码头上忙碌的人们,不禁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上次他离开中国的时候,每个男人都还留着长长的辫子,如今再看长辫子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短发。虽然早就听说孙文先生成立民国当初就废止了长辫子,但是亲眼看到还是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码头上柯耀荣拉着沈宛昔的手说道:“宛昔,你放心好了,我回到家就会向家里人提起我们的事,到时候我会去你们家门上提亲。”

  这句话是沈宛昔一直在等待的,但是柯耀荣真的把这句话说出口时,沈宛昔不禁有点迟疑了,她知道自己的性子,她在英国呆的时间太久了,习惯了英国女人的思维,而英国女人的思维和当下中国女人的思维是格格不入的,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否适应中国女人的那一套。

  柯耀荣见沈宛昔没有回答,以为她不愿意,立刻就急了,于是赶紧问道:“你不愿意跟着我?”

  沈宛昔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我在英国呆的久了,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英国女人的那一套思想,可能无法再接受三从四德的那一套,我担心你家人会因此无法接受我。”

  听了沈宛昔的话后柯耀荣如释负重,笑道:“我也不认同三从四德那一套,还有什么内外有别,男尊女卑那一套,统统都过时了,那不过是古时候男人为了束缚女人提出来的道德观念。不过你不用担心,现在已经是中华民国了,三从四德那一套已经过时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沈宛昔就说道:“那我在家里等着你来好了。”

  “宛昔,你放心好了,”柯耀荣满脸严肃的说道,“到时候我会让人带着八抬大轿来娶你过门,风风光光让你嫁入到我们家。”

  “我不要什么八抬大轿,我只要你人过来就好。”

  柯耀荣原打算为沈宛昔找好马车送她回去浙江,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码头处有人举着个写有“沈宛昔”三个字的大大的牌子。

  沈宛昔拉着柯耀荣来到那个写有她名字的人旁边,认出举牌子的那个人是常福,他爹是沈家的管家,沈宛昔记得自己去英国的时候常福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如今却已像个满脸沧桑的中年人了,似乎这十年当中经历了很多。

  沈宛昔看着常福难以置信的喊道:“常福。”

  常福看了看沈宛昔,似乎已经完全认不出沈宛昔了,惊讶的说道:“宛昔小姐。”

  沈宛昔从常福口中得知他已经来上海码头几天了,因为不知道轮船到底是哪一天会到,所以每天都会来这里举着写有沈宛昔名字的牌子来等她,为的就是接她回家。

  沈宛昔有人来接,楚涵也就没必要找马车送她回去了,他把沈宛昔拉倒一旁,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本书递给沈宛昔说道:“宛昔,这本诗集是我在英国时买下的,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你也能喜欢它。”

  沈宛昔看了看那本书的封面,封面上写有一个英国人的名字,Percy·Bysshe·Shelley。沈宛昔看到珀西·比希·雪莱这个名字的时候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珀西·比希·雪莱一直都是沈宛昔最喜欢的英国诗人,只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柯耀荣也同样喜欢珀西·比希·雪莱的诗作。

  相同的出国经历,相通的兴趣爱好,处在婚嫁之龄的沈宛昔觉着柯耀荣在这个时候来到自己的身边时冥冥之中的安排,两个人天生就该在一起。沈宛昔带着甜蜜的笑容说道:“我一直都很喜欢雪莱的诗歌,谢谢你。”

  “听到你这样说真是太好了。”柯耀荣也露出了爽朗的笑容,然后伸出手去抓住沈宛昔的右手,把沈宛昔的右手背拖到自己的嘴边,在沈宛昔的右手背上印上了自己的口水。

  沈宛昔并不抗拒柯耀荣这种英国式的礼节,但还是说道:“‘吻手礼’的受礼对象应该是已婚女士。”

  “我知道。”柯耀荣用带有戏谑笑容回道,“不过你刚不是已经答应我的提亲了吗,我们成婚也只是迟早的事。”

  沈宛昔笑了,柯耀荣也笑了,站在远处的常福见到柯耀荣吻沈宛昔手的那一幕却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