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八零美味军嫂最新章节 > 八零美味军嫂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98.11.11.11.111

  亲们防盗系统已打开, 低于百分之五十订阅,四十八小时再看么么哒  换了这么多的粮食, 苏浩激动不已,可是还有人换, 苏雅却说没有了,苏浩不禁有些着急, 指着焖在锅里的肉就开口说道:“姐, 不是还有,你”

  苏雅慌忙捂住了他的嘴:“这叫饥饿营销, 你不懂别乱说话。”

  一家人忙的团团转, 此时闲下来, 刘秀珍还觉得好似在梦中一样,闻言就道:“听你姐的, 别乱说话。”

  以前, 家里就数苏雅最没用,苏晨种地是把好手,苏娥针线活好, 家里缝缝补补的都是她干的。苏浩虽然年纪小, 可早就能撑起一片天了, 家里地里的活什么都能干。

  苏雅却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从小没少受数落, 可是这次落水以后, 好似开了窍一般。

  苏晨以前也和她说过, 苏雅心思通透灵活, 虽然没有家里其他几个孩子能干。但他们都是吃力的,长大也没什么出息。而苏雅长大了,靠她灵活的头脑,也许能闯出一片天。

  这些话,以前刘秀珍还嗤之以鼻,今天却看出自己的这个小女儿,和别人真的不一样,不由自主的便认同了她。

  虽然她也不明白,为什么能好好的换粮食,可苏雅却不肯换了,但她心中就莫名的相信自己的女儿,阻止苏浩说下去。

  对于母亲坚定的帮自己,苏雅很是高兴,压低了声音道:“剩下的明天要拿去集市上卖了换钱的,粮食够吃就可以了。”

  刘秀珍还算拎得清,但苏雅还是有些不放心,开口嘱咐道:“妈,这些都是要卖钱的,不能往那院送,知道吗?”

  多年的习惯了,想改一时半会有些难,做了这么好吃的东西,不给那院送,刘秀珍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但想起她们办的那些事,自家孩子受的委屈,便狠起心肠点了点头。

  苏雅让苏浩去门口等着苏广志,见了便让他到自家吃饭,又奢侈的挖了一点白面,做了面疙瘩汤,还洒了一个鸡蛋花。

  苏广志他们在坝上干活,回来的晚,但苏雅一家做了很好吃的卤肉,和大家换粮食的事,还是很快就传到了他的耳中。

  苏明武还有些不太相信,大嫂一家穷的叮当响,整天连饭都吃不饱,现在能买的起肉吃。可是离家越近,他就越相信人们说的是真的,那香味真的是让人垂涎三尺啊。

  虽然院子分开了,但东院和西院的大门却很近,他们门前的小路有很多石子,石板,下雨的时候也不是很泥泞,而且路也很宽阔。

  路边有成排的石块垒了一道堤坝,把路拦了起来,大门对面是一个很大的池塘,里面栽种了很多莲藕,现在还没有开花。但碧绿的莲叶却很多,挤挤挨挨的铺陈在池塘的水面上,还有很多白鹅和鸭子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苏浩正趴在石坝上,伸手要够里面的荷叶,苏广志连忙阻拦:“苏浩,你干嘛那,那石坝边上多危险啊。”

  听见苏广志的声音,苏浩忙站直了身子:“爷爷,我妈喊你去我家吃饭。”

  苏广志是明白人,闻言也知道是自己老伴和苏明芳的做法,伤了老大一家的心。以前,他们要是做好吃的,都是端了送到东院去的,可现在却特地让苏浩在门外等着,那就表示不会再往东院送。

  苏广志不禁长长叹息:“你姑肯定做好了饭,我就不去了,你们吃吧。”

  但苏浩哪里肯依,上去拽住了他的手臂,就把苏广志拉进了自己家门,还照着苏雅的嘱咐,把大门也关上了。

  闻着那诱人的香味,苏明武也是馋的很,可是因为分家还有曹玲的缘故,他和自己大哥一家的关系不太好。人家没有让自己,他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去蹭饭,只得一步三挪的回了自己家。只是闻着那浓郁的香味,吃着自家没滋没味的饭,实在是难以下咽。

  这边苏娥已经盛好了饭,端到了院子里的石桌上,苏雅细细的切了一盘卤肉拼盘,还贴了几个玉米松饼。

  喷香鲜亮的卤肉,黄橙橙的玉米松饼,还有白面鸡蛋疙瘩汤,即使新年,苏家也没有吃过这么多好吃的东西。

  苏广志见了很是担忧:“家里不是还拉着饥荒吗,怎么还做这么多好吃的,过日子要细水长流,不能这么铺张浪费的。”

  刘秀珍能干,勤俭持家,苏广志对于这个儿媳妇还是很满意的。可是见一顿晚饭,他们都有饭有菜,还有馍,这么奢侈,便有些担忧。

  苏雅笑嘻嘻的拿了一块松饼给他,一边笑道:“爷爷,你别担心,我下个月就要到造船厂的食堂帮工,也能挣工资了。”

  苏广志接了饼子,还是有些不放心:“那也要勤俭节约。”

  “爷爷,我知道,你快尝尝这个。”

  苏广志嘴上虽然在埋怨,但都是在为他们一家考虑,苏雅自然能听的出来,也没有介意,还笑着给他夹了卤肉吃。

  尽管苏广志是个很严肃的人,但吃了两口卤肉,也不禁矢口问道:“这肉是怎么做的,这么好吃,以前我吃过大肠,有股藏味,你们做的咋这么香?”

  刘秀珍一边给他夹肉,一边高兴的说道:“苏雅这孩子因祸得福,在海边认识了造船厂食堂里的师傅,人家教她做菜,还让她下个月去食堂应聘帮工。”

  “那就好,你们好好的过日子,我就放心了。”

  卤肉鲜香,回味无穷,百吃不厌,白面鸡蛋疙瘩汤,平时也是不舍得吃的。那玉米松饼外面一层炕的酥脆,里面柔软,还有玉米的香味,也很好吃,一顿饭,吃的畅快淋漓。

  卤肉的香味香飘十里,刚才还闹哄哄的换粮食,东院自然是知道的。闻着那香味,苏明芳也馋虫大动,本来还等着吃饭的时候,西院能送过来点,可是一直等到吃完了饭,天都黑了也没一点动静。

  苏明芳气呼呼的敲着自己的饭碗:“妈,你看看我大嫂,眼里还有你这个婆婆吗,做了好吃的,都不给我们送点过来。”

  刘秀珍一家生活艰难,平时也不舍得做好的,可是只要做了,肯定会给他们送。这么多年,赵荣都习惯了。这冷不丁的不送了,她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她们昨天刚刚去那院闹腾,今天再让人送,的确是强人所难的。

  赵荣便敲了敲她的碗,让她吃饭,别说话。可自家的饭没滋没味的,闻着那诱人的卤肉味,苏明芳哪里能吃的下去:“妈,要不你去那院转转,只要你去一趟,那刘秀珍还能不知道眉眼高低,还不主动把”

  可是她的话还没有说完,苏广志就回来了,闻言就截口道:“你昨天挨的耳光又忘了是吗?以后别惦记你大嫂家,人家没东西吃的时候,你怎么没有惦记过他们。他们一家过的艰难,做好吃的还给你们送,你们做好吃的,给人家送过吗?凭什么要求人家非要给你送,人家也不欠你们的,以后就都别惦记了。”

  这话自然是说给赵荣母女听的,赵荣听了没言语,苏明芳却噘长了嘴道:“我大嫂不待见我就算了,她总不能连你们都不顾吧。”

  “刚才,我回来的时候,你大嫂让苏浩在门外等着,非要拉我过去吃饭,摆明了以后是不会再给送东西过来了,你们就死了这份心吧。”

  苏明芳见刘秀珍做的这么绝,那肯定是不会送了,只得作罢。可是第二天,家家户户只要见了面,都在询问刘秀珍家卤肉的事。还有人羡慕苏明芳,可以不拿粮食就能吃到卤肉。

  可只有苏明芳自己知道,她根本就没吃进嘴里,苏雅在门口让了一圈,没有粮食换的都尝了鲜,连王桂枝一家,苏雅都叫苏浩送了些,自己家里却被凉着。

  苏明芳明面上和人周旋,心里却是叫苦不迭,根本不敢说,自家肯本没吃着,因此更加的生气。

  可是她也没办法,第二天一大早,苏雅就带着卤肉去县城了,苏雅虽然做的东西好吃,但是她不会用称,便带上了苏浩。

  两人提着装肉的篮子到了路边,刘大驴子又早早的等着,见他们过来,还快走了几步迎过来帮忙,把篮子放在车上,苏雅就拿出了一包用胡叶包好的卤肉,递给了刘大驴子:“刘大叔,这是给你的。”

  那卤肉太好吃,不过一晚的时间,在村子里都传开了,刘大驴子自然是知道,只是他们家里不富裕,不舍得拿粮食去换肉。昨天晚上孩子们闻着别人家吃那么香的肉,闹的非要吃,最后气的脾气温和的刘大驴子都动手了,才按住了几个孩子。

  田螺性寒,所以烹制的时候都会放大量的辣椒,但肠胃弱的人吃了还是会不舒服。

  王卫此时终于喘过气来,摇手道:“没有,我们工友托我过来买,我还怕你们走了,完不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苏雅松了一口气,不由笑道:“还有三四斤,够吗?”

  见没有多少了,王卫有些遗憾,但也聊胜于无吗,便让他们全部包起来。

  苏雅一边用胡叶给他包田螺,一边解释道:“大哥,这个田螺属寒性,有胃病的人坚决不能吃,你回去要告诉你的工友,胃不舒服的不要吃。”

  王卫点头笑道:“行,你这丫头有点意思,你卖吃的,还嘱咐人别吃。”

  “做生意也要讲诚信的吗。”

  胡叶太小,三四斤包了好几包,不太好拿,王卫有些为难的开口道:“你们能不能帮忙给送过去,我们罐头厂距离这里不远,你们认认路,以后要是到中午有买不完的,你可以到我们厂门口,等十二点下班了,肯定能卖掉。”

  苏雅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他们一起到罐头厂的门口,罐头厂的大门是铁制的,很大。此时厂门洞开,很多下班的工人争先恐后的蜂拥而出,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步行,还有几个站在大门口翘首以盼。

  见到王卫他们过来,连忙迎了上来,焦急的问道:“买到了吗?”

  王卫举起手中的篮子,把里面胡叶包着的田螺拿出来分了,苏雅还把剩下的牙签也分了些给他们,教他们怎么用。

  有工友过来看,苏雅也请他们品尝,田螺香辣,回味无穷,可惜已经都卖掉了,那些人遗憾的嘱咐苏雅明天还过来卖。苏雅笑着答应,就拿着空篮子和苏浩一起离开了厂子。

  家里还有些田螺,不用再去购买原料,下午回到家,苏雅就好好的睡了一觉。刘秀珍心疼她,直到晚饭做好才去叫她。

  接下来几天,两人每天买完回来就直接去海边的娘娘庙村,有海虾就买虾,没有就买田螺,总之都不闲着。

  可是海边距离圣井村有些远,那些东西抬一路实在太沉,刘秀珍就去村子里借了一辆独轮车。独轮车只有一个轮子,姐弟两个买了东西,就放在车斗里,或推或拉的弄回家。

  二十多天下来,苏浩晒黑了不少,但能吃饱饭,每天还有肉吃,苏浩变得很壮实,个子似乎都长了些。以前苏浩的性格有些内向腼腆,见了生人都不敢说话,现在跟着苏雅出去见了世面,脱胎换骨变了个人似的。

  五月底,天气更热了,海边有风晚上还算凉爽,但白天却是骄阳似火,烘烤着大地,连白净的苏雅脸庞都晒的发红。

  最后两天,刘秀珍说什么也不许他们姐弟再去了,让他们在家好好休息。

  月底,苏晨也回来了,刘秀珍神秘兮兮的把一家子都叫到自己屋里,还杠上了门。苏浩几人经历过一次,知道母亲要干什么,苏晨却是一头雾水。

  果然,关好了门,刘秀珍就把这么多天挣的钱全部倒在了床上,一大堆的零碎钞票,尤其以五毛,二毛一毛的居多。数额虽然不大,但架不住零碎,苏雅数的手都抽筋了。

  姐弟几个一人捡一种,刘秀珍捡了一块的,只有十几张,很快就捡出来了。苏晨捡二毛的,苏娥捡五毛的,苏浩捡一毛的,一毛是最多的,苏浩捡了半天才捡完。

  苏雅负责数,折腾了几遍,才数清楚,一共是九十六块四。虽然只是几十块钱,但一家人却很是高兴,幸福满足的神情从眼角眉梢流泻而出。

  以前,生产队挣公分,家里没有壮劳力,虽然刘秀珍拼死拼活的干,一年也分不到多少粮食。一家子都是紧衣缩食的,后来分田到户日子好过了点,但家里人口多,地薄收成不也好,粮食往往都不够吃,家里真的没见过什么余钱。

  现在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刘秀珍他们都很是兴奋,她让苏晨把欠条都拿出来。苏晨这个月发了工资,已经还了一部分债,其余的算算把账全部还清,还剩下五十二块钱。而且家里还有那么多的粮食,麦子也快成熟了,以后,一家子再也不用挨饿了。

  刘秀珍高兴的什么似的,亲自跑到厨房蒸了一大锅的馒头,虽然白面馒头不多,但也够吃了。还蒸了许多玉米面花卷,熬了一大锅的稀饭,还破天荒的炒了一盘鸡蛋。

  自己养的土鸡蛋,炒出来黄灿灿的,陪上翠绿色的小葱,色香味俱全,一家子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第二天一早,苏晨就带着苏雅上路,去造船厂。兄妹两个早上天不亮就启程了,走到日上三竿,还没到。

  苏雅从来没有徒步走过这么远的路,累的气喘吁吁,苏晨很是疼惜的看着她:“一会,班车应该就过来了,你还是坐车吧。”

  苏雅大口的喘息着道:“那怎么行,大哥都没坐车,我怎么能去花钱坐车。”

  “我是男子汉,妹妹一个女孩子和我比什么?”

  说话间,就见远处灰尘滚滚,果然是班车过来了,因为一天就一班车,车上坐满了人,连走廊里都站满了人。

  这时的路都是土路,下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就是漫天灰尘,路面上有一层很厚的土。班车经过狼烟动地的,漫天都是灰尘,班车上也落满了尘土,看起来脏兮兮的。

  苏晨抬手就想要拦车,苏雅连忙拉住了他:“大哥,真的不用,我一个人坐车,要是遇到坏人怎么办,再说我一个人到了造船厂,也不知道怎么走啊。”

  “可是”

  “没事,休息一会就好了。”

  目送班车远去,两人就走到路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歇息。苏雅虽然很累,但她知道苏晨不舍得花钱,每次回来都是步行,自己怎么能搞特殊。再说那车挤的跟沙丁鱼罐头似的,绝不会比步行好受到哪里去,何况还要花钱,苏雅就坚决的拒绝了。

  可是苏雅走的实在太慢,平时,苏晨一个人三四个小时就到了,这次两人走走停停,足足用了五个多小时。到造船厂的时候快十一点了,已经到了苏晨要接班的时间。

  苏雅就让他先去上班,自己去食堂,苏晨有点不放心,苏雅却笑呵呵的道:“大哥,放心,我这么大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这点小事不用你跟着,你快去上班吧。”

  可是苏晨实在担心,造船厂很大,苏雅一个女孩子没怎么见过世面,去应聘工作这样的大事,自己应该陪着她的,只是路上耽误了太多的时间。

  见苏晨还在犹豫,苏雅便哭丧着脸,很是痛心的道:“大哥,你上班要是迟到了,会扣工资的,而且奖金也没了。”

  这个是苏晨的死穴,为了省钱,他们都没有坐车,现在要是再耽误了上班的时间,扣工资奖金,那真的是得不偿失。

  因为家里穷,苏晨多年养成节俭的习惯,若是一下子扣了这么钱,的确心疼。便把苏雅送到了食堂的门口,把介绍信交给她,一步三回头的上班去了。

  造船厂的食堂有两个,官兵和职工食堂是分开的,苏雅要应聘的是官兵食堂,规格要稍微高一点,对于厨师的要求也更严格。

  食堂很大,进去大门,里面是宽敞的餐厅,摆满了桌子和椅子,穿过走廊到了里面才是后厨。

  因为用餐的人比较多,所以厨房很大,一排十几个灶台。快到中午了,大家都在紧张的准备做中午饭,中间的灶台上忙碌的,都是身穿浅绿色卡其布军装的官兵。

  旁边帮工的大多都身穿着寻常服装,应该都是随军的家属,或是在地方录取的人员。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两条辫子盘在脑后,一身小媳妇的打扮,正在最靠边的灶上过油,要炸鱼块。

  他们用的是煤块,火力很猛,鱼还没有切完,但油已经烧的很热了。

  苏雅忍不住开口提醒:“大姐小心,油锅太热会起火的。”

  那女子还在专心的剁着鱼块,不耐烦的说道:“小姑娘家家的懂什么,走开,别在这捣乱。”

  “我是来食堂应聘的。”

  那女子这才在百忙中抬起头看了她一眼,见苏雅穿着寒酸,一看就是乡下来的,不禁讥笑道:“你小小年纪会做什么?这里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可以进来的。”

  “我”

  苏雅刚想要解释,那油锅忽然嘭的一声就起火了,火苗窜起有一尺多高,那女子吓了一跳,慌忙后退。看着面前熊熊燃烧的火焰,束手无策,她的手中还拿着菜刀乱晃,实在吓人。

  两人迫不及待地的拿起筷子品尝,红烧肉软糯鲜香,回味微甘,吃完口齿留香。白菜爽脆酸辣,刚刚吃了香糯的红烧肉,此时再吃一口清脆的白菜,荤素搭配,不腻不淡,让人食欲倍增。

  菊花鱼切的花刀,炸开后就跟花朵一般,此时再浇上了酱汁。入口是酱汁麻辣香滑的味道,里面是酥脆的皮,最后是劲道的鱼肉。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