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最新章节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92 章

  ,据说心情极为愉快。"

  邱爱lún整日陪伴着婆婆,照料饮食起居,蒋经国夫人蒋方良,也每天到官邸请安。

  其乐融融的大家族欢聚,使宋美龄格外开心,颇领颐养天年的快乐。

  蒋经国也恪尽孝道,晨昏定省。早上上班之前,必至士林官邸转一下,晚间回

  家之后又去一趟。后来宋美龄告诉他,你事情太忙,不必每天均来,但他仍抽空前

  往。当时宋美龄与蒋经国经过几度长谈,"对岛内外若干重大的政治以及人事上的

  部署,均已获得肯定的共识。""经国先生的政治革新计划,闻更获得蒋夫人的全

  力支持,使得经国先生更为宽心。"

  从11月10日起到12月5日止宋美龄在士林官邸接见台湾方面的官员,开锣戏由

  俞国华唱,压台戏由李国鼎唱,这中间包括"副总统"李登辉、"省主席"邱创焕、

  "五院院长"、"各部会"首长、"台北市议会议长",台北、高雄市"市长";

  在武人方面,接见了"五虎上将"。只有两人未露面,97岁的元老张群和96岁的老

  将何应钦。这两人以岁龄言,是应由蒋夫人登门拜访的。

  10月30日是蒋介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宋美龄在蒋经国夫fù及家人的陪同下,

  一起到台北西南的慈湖为蒋介石扫墓,次日在台北"中正纪念堂"举行的蒋介石百

  年诞辰纪念大会上,首次公开露面。当宋美龄拉着蒋经国的手进入会场时,全场起

  立欢迎。

  会开得很短,仅40分钟,会上,蒋家惟一讲话的是宋美龄。宋美龄仪表端庄,

  由两名侍卫相扶,站立台上好几分钟,她致词强调"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能享受更

  多的自由幸福。"

  当天她还发表了纪念文章,题目:《我将再起》。旨在弘扬基督教的博爱、宽

  容、忍耐精神,并表达了她对蒋介石的无尽哀思,向众人宣示了自己晚年坚定不移

  皈依基督的信念。这题目倒不新鲜,因为抗战之初,宋美龄曾写过同名作品,旨在

  呼吁同胞抗争,挽救民族危亡。但此时此地讲这种话却颇令人玩味。

  虽然此次返台,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轮椅上,但她仍保留着guó mín dǎng中央评议委员

  会主席、"天主教辅仁大学信托基金会"主席和多个fù女及慈善团体的头衔,她在

  台湾仍然有一个根基雄厚的班底。

  1986年11月30日《纽约时报》将已经移到社文版的宋美龄报道复原,在头版登

  出了宋美龄的照片。照片的小标题和说明文字是:"仍具影响力:蒋介石夫人在美

  国待了11年后,已返回台湾。"在第28版上,刊出了一则美联社发自台北的长篇电

  讯,标题说,蒋介石的遗漏在台湾仍是"一股力量",其影响力被认为仅次于在中

  国大陆和台湾领导guó mín dǎng50年的她的丈夫。

  《纽约时报》的报道并非空穴来风。回台后,宋美龄曾多次接见台湾政要。由

  于她对蒋家和岛内党政军人物的深远影响力,在台湾的政治运行中,自然难免流露

  出她影响力的痕迹。

  有的报道认为,与官邸具有深厚渊源的"励志社"系统和宋美龄关系极为密切,

  甚至官邸的侍卫人员均出自此一系统。蒋经国死后,这些人又活跃了,言外之意,

  是这些人有宋美龄支持。"励志社"确系宋早年创设,从事"服务xìng"工作,官邸

  某些事业xìng工作,也由"励志社"负责,惟侍卫一责由军警系统甄选可靠人员充任

  。当时"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确为宋手下大将,她对外的联系,常由黄仁霖负

  责。张学良"西安事变"前要见蒋介石,则先通过张群安排,而他要见宋美龄时,

  则不通过张,必须请黄仁霖先行联系,由此可见黄仁霖在宋面前分量之重。

  据台湾《纵横》周刊记述,在1986年她返台前,近半年中,她与蒋经国之间联

  络相当频繁,除了专人专使的报告,不断从台北直奔长岛外,她经常在每周三上午,

  guó mín dǎng中常会例会散会的时间,直接给蒋经国挂电话,垂询台北的近况。

  鉴于以上议论种种,有些比较敏感的人,都认为她的"我将再起"和以前的

  "我将再起",在意义上似乎不太一样,有着意在言外的暗示作用。那些人士因而

  认为,蒋经国若是看了这篇文章,心里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但是,实际的情况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蒋经国在世最后的这段岁月,他对权

  力接班的布局,虽然已经作了一些安排,可是,包括宋美龄在内的人,都对蒋经国

  未来的权力布局,充满了惶恐不安的心情。那时,大多数的"宫廷派"人士,对蒋

  经国选定的接班人李登辉了解的程度仍然相当有限。可是,他们实在对这位台湾的

  "副总统"是不是能像以前的"副总统"严家淦那样放心,万一在蒋经国不幸病故

  后,当一个不恋栈权位的"过渡总统",则充满了怀疑。这种怀疑,其实不是对李

  登辉怀有任何成见和敌意,而是植基于威权时代一种家天下的潜意识惯xìng,植基于

  guó mín dǎng撤退来台湾的第一代人士根深蒂固的"恐台心理"--伯台湾人掌权之后,

  尾大不掉,反过来打压外省人,发生养虎反噬的悲剧。

  "宫廷派"人士的忧虑,后来证明不是一种多虑。可是,在当初,当"宫廷派"

  人士包围宋美龄,对蒋经国一旦亡故,在权力结构上可能的肘腋之变,不断提出警

  告时,宋美龄则是陷入极大无力感之中,她一再向人明白表示,"经国主政,我不

  便再chā手干涉!"她对宫廷人士提出的看法,尽管心存留意,但是,她有什么力量

  能左右蒋经国呢?

  "我将再起"基本上只是一个小chā曲,它没有办法改变蒋经国的权力布局,也

  没有办法改变政治舞台台湾人时代的潮流。当宋美龄看完《我将再起》的讲稿,并

  且为草稿签上自己的名字时,她的脚上已经长满了静脉瘤,她的健康虽然没有明显

  恶化的迹象,可是,她站起来的时候,偶尔还需要护士从旁扶持,她即使还有心

  "再起",然而,她是用危颤颤的姿势,站立在世人面前的。事实已经摆在阳光底

  下,宋美龄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在政治豪赌的大轮盘中,已经轮不到她下注的机

  会。

  自从此次返台,台湾各界估计她不会停留太久,就会离开台北。因为一些亲密

  人士及团体的"执意挽留",她一住4年零11个月,及至蒋经国去世后,她才发现

  台湾并非久留之地,悄然飞向美国。

  |历史小说>>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第十四章 蒋家王朝之后的宋美龄

  第十四章 蒋家王朝之后的宋美龄

  www.qfxl.com, 新世纪家园

  一 手足凋零多感慨

  宋美龄在蒋介石去世后,赴美前发表《力勉全体国人》一文,开篇便说:

  近数年来,余迭遭家人丧故,先是姊文庸之兄去世,子安弟、子文兄相继溘逝,

  前年蔼龄大姊在美病笃,其时总统方感不适,致迟迟未行,造赶往则姊已弥留,无

  从诀别,手足之情,无可补赎,遗憾良深。

  世事沧桑,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宋氏家族的宋蔼龄、宋子文、宋庆龄、宋美

  龄等就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舞台上,他们或纵横捭阖、或联外援内、或指点

  政津。可是,历史虽将其载人史册,却不会对他们加冕。多少威风、多少激昂都定

  格为历史,那些活生生的日子,随着宋家人的凋亡,渐渐远去了。

  1.先兆

  宋氏家族第二代中较早离开这个世界的是孔祥熙。大陆解放前夕,这位山西富

  商、民国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带着一大笔巧取豪夺的财富,领着一家人逃到美

  国,静观政局变化。1952年,他曾有意去台湾岛立脚刚稳的蒋介石政权中担任"副

  总统",但遭到蒋介石父子的拒绝。1962年,孔祥熙在长期寄居异邦之后,回到台

  湾。据说,他想在国内颐养天年,不想再当寓公了。

  但当局并未因为他的所谓"德高望重"而重新起用他,仅安排了一个guó mín dǎng中

  央评议委员会的委员。这个职位显然不合孔祥熙的意,在台湾住了3年,未免有些

  失落,于是1965年2月28日,孔祥熙在女儿孔令仪的陪同下,去了美国。此次离台

  赴美,他连"中国银行"董事的头衔也不要了,与夫人宋蔼龄住进纽约长岛蝗虫谷

  菲克斯巷的一幢新房子。1967年8月16日,孔祥熙病逝于纽约一家医院,时年88岁

  。

  孔祥熙的葬礼在纽约第五街马布尔联合教堂举行。宋美龄闻讯,偕蒋纬国带一

  行5人护旗队从台湾赴美国参加葬礼。在葬礼仪式上,中外来宾数百人与孔祥熙啼

  嘘告别。居住在美国的宋子文没有参加葬礼,人们猜测,宋子文与孔祥熙大陆时期

  结下的积怨仍没有化解。孔祥熙的棺材埋在纽约市北郊哈斯代尔的斐思克立夫墓地

  。

  孔祥熙的死是宋氏家族开始衰亡的征兆。大陆时期,曾在国内政治舞台上风云

  一时的孔祥熙,也躲不过死神的索命。岁月是无情的,谁能永立潮头而不倒呢?孔

  祥熙的去世,给这个家族带来的悲凉气氛再也无法消除了。

  1969年2月25日,时任广东银行(在香港)董事长的宋子安,因脑溢血病逝。3

  月5日宋子文由美国飞抵香港,6日在香港坚尼地道口的基督教堂,举行了宋子安的

  安息礼拜仪式。

  2.宋子文之死

  1971年4月,宋子安去世以后两年,宋子文与妻子张乐恰去旧金山访友。4月24

  日晚,他们的老朋友,广东银行的爱道华·尤在旧金山家里设宴款待他们。宋子文

  在进餐时,因食物呛入气管导致心力衰竭猝然去世,终年77岁。4月27日,台北

  《中央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了宋子文的遗像,报道了他在旧金山去世的消息,并对

  宋的一生作了这样的评价:"宋故院长热爱国家,于北伐、抗战与勘乱诸役,或主

  持政府度支,或折冲于国际垓坫,或主持中央与地方政务,皆有重大贡献。"

  宋子文在青年时代,曾是宋氏家族的优秀代表。在孙中山的影响下,热情投入

  国民革命,但与蒋介石同流合污后,他却以政治丑角、侏儒的角色下台、消逝。

  1949年1月21日,由于蒋介石同桂系之间矛盾尖锐起来,蒋介石不得不宣布

  "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

  为了逃命,宋子文于1949年贝月24日,辞掉了广东省政府主席之职,同他的妻

  子张乐怡逃往香港。当宋子文夫fù在启德机场走下飞机时,一脸的沮丧、失败的情

  绪溢于神色。张乐恰披着一件貂皮大衣,戴着一副墨镜,以免人家看到她那双哭肿

  的眼睛。

  宋子文在香港停留了近4个月,其间,人民解放军彻底摧毁了蒋介石苦心经营

  了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宋子文知道guó mín dǎng统治在大陆的彻底覆亡已指日可待,就

  于5月16日,携眷属离开香港飞赴法国,同年6月9日选择美国作为最后的定居地。

  至此,曾在中国政治舞台叱咤风云的宋氏家族代表宋子文便无声无息地退出了中国

  的政治舞台。

  退出政治舞台并不意味着宋子文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宋子文在美国继续应蒋

  介石之命,作为其私人代表向美国乞援,伺机反攻。他曾要求陈纳德组织一支空军

  志愿队,乞求美国派一个正规军事代表团,以望作最后一搏。但落花流水春去也,

  所有这些努力全都失败了。

  在宋子文流亡美国之前,四大家族的重要成员宋美龄、孔祥熙、宋蔼龄也都先

  后飞赴美国。孔氏夫fù由于贪污中饱,在政界名声不佳,到美国后,便借口身体状

  况不好,谢绝一切社会活动,闭门作了寓公。杜鲁门在选举中获胜的消息,无疑更

  让这个充满悲哀情绪的家族雪上加霜。他们明白白宫不会再像从前那么慷慨解囊了

  。非但如此,杜鲁门还指示美国联邦调查局,对宋、孔家族在美财产进行调查。

  初到美国的宋子文曾对蒋介石提出的"反攻大陆"积极支持,并要求美国增加

  援助,增加台湾的军备装备。不料,这一要求立即遭到美方的拒绝,本来美国人就

  对其资产大兴调查,宋子文还赶在这当口要援助,岂不是自找没趣!美国舆论界对

  guó mín dǎng当局不断要求资助的态度,予以了毫不留情的抨击。

  1950年5月1日《华盛顿明星晚报》的专栏作家布朗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台湾的中国政府与其请求美国国会的援助,不如动用中国私人存美的资产。蒋

  总统目前所急需安全金融、建设经济的款项共约3亿美元,实在可由孔祥熙与宋子

  文两氏私人借款,不必再向美国纳税人民乞求。因为根据美国官方确切可靠的统计,

  孔宋两人在美国的银行存款达5亿美元之多,从这中间借款3亿美元给蒋介石将军,

  决不会使他们两人当真"贫穷"起来的,何况以他们和蒋总统的亲戚关系,过去都

  曾先后拜膺财政部长兼行政院长的高官巨职,荣辱同当,患难安乐共尝,于公于私

  都有贡献援助之义。省得蒋总统的政府为求一点有限的美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向

  美国政府和国会申请,多方活动,还不断遭受到误解和抨击。所以由孔宋等豪富来

  "援助'冲国的政府和他们的至亲蒋总统,实在是天经地义不过的。

  孔宋豪门"捐献助国"的话题一经打开,在新闻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台湾和香

  港报刊纷纷就孔宋财产问题发表评论。台湾guó mín dǎng中央也电召宋、孔来台"共赴国

  难"。对此,宋孔都装聋作哑,不肯出面解释。

  宋子文似乎遭受到这次挫折后,更加心灰意冷,从此,深居简出,jiāo际圈子大

  大缩小。虽然私产亿万,但生活十分乏味,愈来愈觉孤独、凄凉。只与大陆时代的

  几个故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