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历史军事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最新章节 > 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的日子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 98 章

  赵少康提出推戴书后,李焕作为guó mín dǎng中央秘书长接见了赵少康

  。李焕表示:赵少康在此时这样做是不合适的,guó mín dǎng主席到十三大召开时,自然

  会有结论。同时,guó mín dǎng中央副秘书长马英九也在台北记者招待会上宣称:guó mín dǎng

  中央主席的人选问题仍留待7月份召开的十三大来解决。原定明日召开的中常会讨

  论是否推举主席之事已取消。

  但由于问题的重要xìng,李焕和副秘书长宋楚瑜等人代表guó mín dǎng中央自1月20日

  起,陆续分别拜访guó mín dǎng中央常委、元老派及部分中央委员,听取他们对继任主席

  问题的意见。据台报报道,征询意见的结果,党内意见分歧颇大,但以支持李登辉

  代理主席的人数较多,认为李兼任主席"可收党政一体化的统合领导之效。"于是,

  guó mín dǎng决策机构方面初步决定,推举李登辉为代理主席,并立即进行意见协调,如

  果顺利,可望于27日的中央常会中提出讨论。

  经过连日来李焕与宋楚瑜等人正式向所有中常委及中评委展开征询与沟通之后,

  逐渐消除歧见,保守势力知大势已去,于是初步取得一致意见,决定由中常委推举

  李登辉出任代理主席职务,待7月7日举行十三大时,再循党章规定程序选出党主席。

  同时还决定由俞国华提案,其余中常委联署的方式在27日的中常会提出,以显示安

  定团结的表现。

  1月27日,guó mín dǎng中常会上,原协调中常委俞国华领衔联署推举李登辉接代理

  党的主席提案,竟然未列入议程。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据台湾权威人士透露,

  27日常会召开前夕,宋美龄对推举代理主席时持有不同意见,她认为guó mín dǎng十三大

  决定此事更为合适。26日晚,她写信给李焕,表达了上述意见,信由蒋孝勇传递。

  另据《民进周刊》载文说:元月26日,以宋美龄为首的"夫人派"及"官邸派"

  集会研究,宋美龄力主由李焕取代李登辉,担任代理主席,以免出现台湾人"总统"

  兼台湾人党主席。宋美龄本意是拥立俞国华充当党主席,不料俞国华本身形象太差,

  不是李登辉的对手,在民意及舆论的压力下,节节败退,形成李登辉的优势,"夫

  人派"一度打算由宋美龄披挂上阵,但宋已年过九旬,如果出马,恐怕阻力太大,

  而且也不易获得党内一致支持,于是退而求其次,致支持形象、声望俱佳的李焕出

  任代理党主席,但被李焕拒绝。

  李焕等人决定按原计划进行。27日中常会由余纪忠(《中国时报》老板)任轮

  值主席,除严家淦、谷正纲因病,李登辉请假,宋长志驻节巴拿马外,其余力位常

  委均出席会议。由于会议议程并未列入推举李登辉为代理主席的提案,列席此次会

  议的国民常中央副秘书长宋楚瑜即席发言,他表示外间对主席继承问题议论纷纷,

  诸多揣测,为党国利益,实不能再拖,应在此次会议讨论原定议程。

  余纪忠表现了会议主席的应变能力,先是准宋楚瑜提议放到会议桌上讨论;然

  后见形势可为,请原提案人俞国华表态,俞本来想按宋美龄意旨行事,至少也要拖

  一拖,但此刻大势所趋,被迫提议李登辉任代理主席。俞是与李登辉争夺最激烈的

  对手,提议时不免百感jiāo集。待俞国华表态后,其余中常委也声称李登辉任党代主

  席。中常委发言完毕后,余纪忠表示,为示慎重,请所有中常委以起立方式表示同

  意,在与会27位中常委一致起立鼓掌之后,正式通过李登辉代理guó mín dǎng主席。至此,

  guó mín dǎng内围绕主席一事的权力角逐暂告一段落。

  对于李登辉出任guó mín dǎng主席,评论颇多,但意见较为一致。据台报报道:蒋纬

  国在列席1月27日guó mín dǎng中常会时说:"虽然我只是列席,不能举手,如果我也能

  举手,当时我一定会举双手同意,由登辉先生出任执政党代主席。"他还声称:李

  登辉出任党代主席是众望所归。蒋孝武也声称党政一体化制度好。

  民进党主席姚嘉文声称:李登辉是guó mín dǎng领导人中最理解台湾的人,他表示欢

  迎李就任"总统"和guó mín dǎng代主席。但他又声称,民进党仍坚持历来主张与目标,

  "在应该同guó mín dǎng对抗的情况下进行对抗。"学术界对李登辉出任"总统"与国民

  党代主席深表赞同。军界三度声明支持李登辉。此一行动稳定了台湾局势,并避免

  了党内分裂。报界28日纷纷发表文章,认为李登辉被推举为guó mín dǎng主席是民主与民

  族团结在最后一刻"取得的胜利"。《联合报》发表文章说:"李登辉能够以虚心

  坦诚的态度在guó mín dǎng内实行民主。"《台湾时报》的一个标题这样写着:《李登辉

  的时代已经到来》。

  可见,机会不会等待被动的人。"宫廷派"人士对guó mín dǎng权力布局的忧虑和恶

  梦,果然成为事实,一个新的台湾时代隐然成型,蒋家的权威,就在宋美龄的弹指

  之间溜走了!

  在"中常会"举行的同时,李登辉在"圆山忠烈祠"向蒋经国遗体行礼致哀,

  由于心挂"中常会",李登辉神情凝重,心情不佳,拒绝摄影记者进人灵堂摄影。

  侍卫人员表示,李登辉今天心情不好,希望记者不要接近。

  李登辉获知"中常会"通过他的职位之后,并没有欣喜若狂。在"十三全大会"

  之前,李登辉的假想敌除了俞国华之外,又多了一个重量级的李焕,加上"官邸派"

  及部分台籍政客的掣肘,李登辉是举步维艰。

  自1988年在guó mín dǎng"十三大"上以微弱的声音问"各位同志,你们好吗?"并

  由李焕代读一篇《老干新技》的讲话稿之后,宋美龄就没有公开露面。一位接近蒋

  家的人士指出,宋美龄虽然外表看似坚强,但内心却无比落寞。她的政治影响力既

  已消失,她也就只好呆在士林官邸颐养天年了。

  2.宋李不合

  据说,宋美龄这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一星期中去官邸的小型教堂祷告或阅读圣

  经要占用2小时,牧师每天不间断地主持教堂圣事,并分别以中、英文讲解教义;

  每当星期三和星期日,蒋纬国及"孝"字辈的家人,都要齐集在官邸教堂做礼拜并

  聆听讲道。每周两次与家人聚会,这是宋美龄最开心的时刻。

  宋美龄经常祈祷,她最喜欢的祷文是罗盲拉(1491-1556)西班牙耶稣会创始

  人)所作的。她常常反复祷诵:

  哦!主啊!请接受我的全部自由、我的记忆、我的了解和我整个的意志。所有

  我的存在,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赐予我的。现在我愿将它还给你,凭你的意志处

  置。只要将你的爱和你的仁慈赐给我,有了这些,我便足够富有,我不再奢求其他。

  除了在教堂外,透过电讯传真机立即传送的几份美国当天报纸,亦属宋美龄每

  天的"必读"课程。著名的英国维氏新闻社(VIS)通过人造卫星传送给台湾三家

  电视台播出的国外重大新闻,宋美龄也每日必看。此外,她还利用晚饭后的闲暇时

  间观看"精简"过的台湾电视新闻。至于台湾报纸,宋美龄则仅看"剪报"而已。

  英文《新闻周刊》和《时代论坛周刊》也都是宋美龄心爱的读物。

  几年来,台湾岛内的政治环境变化很大,对宋美龄越来越不利,不断的批评与

  翻旧账,给她的身心造成很大压力。当初,民进党的"监察委员"和一些"民意代

  表"要进士林宫邸,去调查官邸的产权等问题,还带了些人去抗议。"行政院"根

  本就不出面抵挡。按照台湾岛内的法令规定,宋美龄是"老总统"的遗孀,她有资

  格住士林宫邸,可是没有什么人出面解释,伤透了宋美龄的心。

  1989年4月间,为了参加蒋介石去世14周年忌辰而专程回台的孔家兄妹,曾劝

  宋美龄回到纽约去住,以免去身心上可能受到的困扰。可是,孔令侃、孔令伟兄妹

  的建言,并未发生应有的效力,宋美龄及其侍从仍然留在士林宫邸,丝毫不为所动,

  并没有在适当时间内离台的计划。

  宋美龄不愿再兴师动众离台远行,有人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健康的因

  素,坐在轮椅上远走异国,不胜其烦;另一个是旅行事务的因素。蒋家已经不当权,

  李登辉恐怕无法为她拨专机、拨专款,以及支付官邸内费用等。宋美龄为此曾经会

  晤李登辉,向他询问自己的养老金问题。李登辉迫于压力,应承下来。

  如果有一天出去的宋美龄要回来的话,是否会有"归不得"的情况发生?因此,

  "官邸派"智囊考虑的结果,仍以不走为宜。宋美龄也确实不想走,"这是我的国

  家,我为什么不能长住。"这句话常常挂在她的嘴边。

  政治的玄妙,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能体味它的多种滋味。1989年6月岛内举行

  guó mín dǎng"十三届二中全会"时,有人预测,宋美龄可能再以"中央评议委员会"主

  席团主席的身份露个面,这样也给李登辉面子上好看。可是,结果并未如报纸上的

  所料,在"二中全会"5日闭幕当天下午,会议通过了一封向宋致敬电文,让始终

  未出场的宋美龄,来个风光的下场。

  宋美龄虽然未曾出席guó mín dǎng"十三届二中全会",但是却在这之后的半个月时

  间内,先后两次公开露面。她给人的印象是,除了步行稍稍困难以外,健康情况看

  起来良好。有人猜疑她为什么对guó mín dǎng"二中全会"这么重要的集会不参加,反而

  参加两个完全属于私人事项的集会呢?也许是为了报复,给李登辉难堪。

  原来,1989年2月中旬才从"荣总"出院的宋美龄,曾指示侍从电邀党政大员

  到士林官邸祝寿,宋美龄还曾乐观地估计说:"士林宫邸很久没有热闹过了,这也

  好,人多一点总是有面子。"为了不浇"老夫人"的冷水,侍从逐一打电话给党政

  机关,请大员们务必参加,否则"老夫人"会不高兴。

  侍从的电话也打了,据悉上至李登辉以及军方将领都是他们函邀的对象。可是

  宋美龄的估计过于乐观了,22日前来官邸祝寿的人士,除了沈昌焕、黄少谷等极少

  数"夫人派"之外,现任党政军的要员几乎不见踪影,顶多只送来了花篮和喜幛,

  李登辉也只是派人送上寿屏一个。这使得宋美龄震怒不已,把侍从人员教训得体无

  完肤。一位官邸人士曾就此感叹:"老夫人现在是寂寞的老人,3年前她回国定居

  时,谁不把她捧得高高在上,如今蒋经国一死,当年对她马首是瞻的人却一个个退

  避三舍,这真是政治的现实与无情。"

  彼时,岛内还掀起了"批蒋"的风潮及污辱蒋介石铜像的作法,蒋介石的铜像

  不是被破头,就是被泼油漆。在高雄凤山陆军军官学校的cāo场上,有五十多个蒋介

  石铜像摆在那里,景象可能是世上绝无仅有的。这些事情,让宋美龄耳不忍闻。有

  人就顺势喋喋不休地批评李登辉没有魄力,让异议人士于取予求,置当局的威信不

  顾,实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还有人认为,李登辉一上台后,不只

  是"外jiāo"违反基本"国策",许多政治走向也都在打蒋家的耳光,叫人是可忍孰

  不可忍,因此,有人拍胸脯断言,凭其在"国民大会"的影响力,必定要使1990年3

  月的"总统"大选,让李登辉栽个大筋斗不可,即使拉不下李登辉,也要叫李登辉

  在得票数上极为难堪。由此,guó mín dǎng内一项"反李拥蒋"的运动悄然酝酿。

  1989年10月15日,以军系"国代"滕杰为首的"国代"及"立委"组成了"中

  华民国各界支援贤能人士竞选委员会",正式揭开了1990年台湾第八届"总统"选

  举战的序幕。

  据台湾《民进周刊》透露,"中贤会"的幕后策动者不是别人,正是一直想重

  建"蒋家王朝"的宋美龄。她为了取信于办事者及显示"复辟"的决心,还特地从

  美国汇回20万美金,作为"中贤会"的活动经费和"总统"选举时贿选之用。

  滕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否认这个组织是为"总统"选举而设,它只是一

  个助选运动,目的是要集合"国会"中资深的"国代"的力量,用行动来援助具有

  同样理想的外省籍人第二代、第三代参与选举。但明眼人一看即知,"中贤会"成

  立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完全针对1990年"总统"大选而设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展现实力,逼李登辉接纳他们的主张。二是如果李登辉不顺他们的意,他们

  也不惜推出人选,和李登辉决一死战。

  "中贤会"的打算一共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仍然支持李登辉当"总统",

  而"副总统"由外省籍人出任,理想人选就是蒋纬国;第二方案则是根本推翻李登

  辉,而另行推出"总统"与"副总统"。后者又分两个方案,或由外省人(蒋纬国)

  搭配本省人(林洋港);或顺应本土化潮流,由林洋港搭配蒋纬国,与李登辉针锋

  相对。

  面对这种情势,李登辉的回击办法,除了通过guó mín dǎng的系统极力疏通"国民大

  会"之外,并拉拢"行政院长"李焕,有意以李焕作为"副总统"人选,借重李焕

  在"国民大会"中的力量。对此李焕倾力相助,在"立法院"公开表示服从李登辉

  领导。

  "二李"联手,蒋纬国自然不是对手,败下阵来。随着蒋家在台湾的日益没落,

  使宋美龄的身心深受打击,决定改变以往的主意,到美国"长期休养"。

  四 曲终人散

  夫死儿走,孙不争气。昔日政治舞台上的明星,无法忍受孤独,决定到美国安

  度晚年。美国蝗虫谷多了一位孤独的老人。

  1.归宿在美国

  1991年9月21日清晨,一架"华航"专机在台北松山机场升火待发,这架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