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都市言情 >平凡穿越生活最新章节 > 平凡穿越生活TXT下载
错误举报

正文 72.第七十二章

  林县丞和章县尉走了, 说明天再带那小子过来给唐县令和继祖磕头。

  唐家父子默默坐了半天, 最后还是继祖先开口。

  “看来我们只能按他们说的做了, 这周围都是他们的人,我们几个还不够人塞牙缝的。我觉得也不一定是坏事。你看, 他们在平安县这些年, 也没做什么无法无天的事,若真是他们胜了,至少我们还有太平日子过。我们就按他们说的,只管把人带回蜀地,等有机会了再带去京城。我们自己稳住,就寻常样子就好。”

  唐县令点头:“如今看来只好如此。我怕路上不安全,除了三个镖师,你们都不会功夫。若对方来强的, 你们可怎么办?”

  继祖也没底, 胡乱猜测安慰唐县令:“他们敢把人和东西交给我, 必有后手。”想想又说:“那宗哥儿是留下还是跟我走?”似乎两边都不能保证安全。

  唐县令说:“还是跟你走吧,若出事我这里首当其冲。”

  “我估计一时半会还不会事发, 就是有事也是底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时机去京城。爹,你小心些。”

  “我知道, 你也小心, 看着家里些。”

  第二天林县丞就带了那小子过来, 正大光明当着众人的面带到衙门后院继祖跟前。林县丞说这小子姓余, 没有大名, 爹娘生叫他牛娃, 让继祖给取个名字。继祖懒得取,就说既然人爹娘都这么叫,以后也这么叫好了,算是个念想。

  林县丞让余牛娃给继祖磕头:“唐大人和唐少爷都是心善厚道的,你跟了唐少爷是你的福气,机灵点好生伺候,知道不?”

  余牛娃乖乖磕头。余牛娃瞧着,不显眼,不是很机灵也不是笨的,真真是不起眼的。

  继祖说:“我们回蜀地时间不短,何时进京也说不定,怕误了大人的事,大人不再考虑考虑?”继祖以前都管林县丞叫伯父的。

  林县丞笑得高深莫测:“继祖不必担心。此物虽然重要却不着急。”

  “如此便好。”继祖也只能如此说。重要却不着急,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呀?不过继祖深知“好奇害死猫”,坚决不多问一句。

  两人说话的时候,余牛娃规规矩矩的站在继祖身边,还给两人倒了水。适应的倒快。

  此时宗哥儿跟郑明玩儿回来了。他时间算的好,这个时候快吃午饭了,饭后歇一会儿唐县令就回来了,他就要跟爹读书了。

  宗哥儿给林县丞问好,见着余牛娃好奇。

  “他叫牛娃,林大人给介绍的,他家里没人了,跟着我们回蜀去,以后就是我的小厮了。我们要回去了,你东西收拾好了没?”

  说到要回去了,宗哥儿有些不开心,没精打采的说:“收拾好了,吴婶子帮着看过来了。”

  “这就便好。牛娃是本地人,有时间你跟他出去玩玩吧,比你和郑明乱跑好。”

  宗哥儿忙说:“正好,我想着给老太太太太和嫂子姐姐们买些礼物,正不晓得买什么好,牛娃带我们去正好。”宗哥儿觉得牛娃的名字好好笑哦。

  两天后,继祖带着一行人以一种“风萧萧兮”人的心情返程了。可是一路上却顺利的不行!继祖怕有事只有大路,天黑了就投宿,愣是没事儿。

  继祖就不明白了,是自家隐藏的太好,还是对方根本不知道有这份东西?再一想,林县丞说了不着急,没准对手还真不知道!

  可是,现在是暂时安全了,那进京的路,只怕凶险了!算了,走一步算一步。

  对于突然出现的小厮余牛娃,除了管家的古静问了几句,照例训了几句,让他先跟着吴平在继祖身边当差,等学会了,吴平就跟着郑成当小管事。

  继祖见古静正儿八经地安排余牛娃的差事,余牛娃也正儿八经的应下了。唉呀,牙痛。

  继祖想了想,家里也就古静能商量商量,而且跟古静说了,也好有个准备,不然有个什么怎么办?

  晚上歇下的时候,继祖就把平安县和余牛娃的事,一五一十跟古静说了。古静吓得直接坐了起来,白着脸看继祖。

  “你,你说的都是真的?”

  继祖拍拍她的背:“真的不能再真了。人你都见过了。”

  “我还当他就是个普通小厮,哪成想”又转头看继祖,“上回去山东看我父亲,你,你可和父亲他们说过此事?”

  “说过了。”古静一惊,继祖接着说:“我开始只是试探,看岳父有没有什么消息。岳父的消息也不多。可是我看岳父也是不站队的,私下看好大皇子,两家的想法是一样的,就跟岳父说了。”

  “也好,这样若有事也有个照应。只是那个余牛娃如何安置?”

  “好办,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下午你安排的就很好,就这么来。”

  “好吧。”古静有些懵的答应。

  继祖拉她躺下,给她盖好被子:“睡吧,得养好精神,不能马虎了。”

  继祖和古静装作没事人样的过日子。梅县风平浪静的。继祖去赵师兄的芙蓉镇看生意的时候,也注意观察了,芙蓉镇也很平静。继祖旁敲侧击地问过赵师兄,赵师兄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继祖和古静就这么担惊受怕地过着。转眼到了六月,唐家收到徐三夫人的信,说六少爷的亲事定下了,三老爷亲自定的。因为那小姐的爹要外任,想在走之前把亲事办了,不然来回跑多麻烦,就把日子订在七七那天。来信是让唐家去喝喜酒的。

  老太太让古静准备礼物,要给大姑奶奶长脸。礼物上回准备好了的,只是没用上,这回添添减减的就行了。

  只是,古静和继祖对视一眼:是巧合吗?也太巧了吧!

  太太絮絮叨叨地说,等新媳妇进门了,菡姐儿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外孙又小。唉,菡姐儿的命苦啊。

  老太太精神没以前好了,懒得理她,五六小姐不敢劝,古静忙着和继祖打眉眼官司没听到。厅里就只有太太絮叨的声音。尴尬的要命。

  临出门的时候,太太让宗哥儿也去。继祖当然不能让他跟着,只说时间紧要赶路,怕宗哥儿吃不消。太太想想也是,就反复叮嘱继祖要好生表现,给菡姐儿撑起场面来,特别是新媳妇娘家面前。

  继祖心里有事,太太说的话,听都听没清的一一答应。

  这回出门,余牛娃肯定是要跟的,齐大稳重带上,吴平也跟着。几家人一起三大车的东西,从商队借了车和人,坐人一辆车,算下来四辆车十多个人。

  在古静的不安的注视下,继祖带着人走了。古静见人没影了,压下心慌回屋给娘家写信。昨晚上两个商量了,得给古家去信。又怕被有心人看到。就写给古太太,把家里最近的事都写上,只当是丈夫走了心情不好找人叨叨。

  自从继祖和古老爷交谈后,唐家去的信,古老爷都要看的,闺女寄回的信,看看怎么了?当古老爷看到从平安县带回来的余牛娃,应该猜到吧?

  继祖一路北上,翻过秦岭进入陕西境内,就遇到检查的人。

  晚上投宿的时候,一群自称是陕西知府派来的官兵就来检查。掌柜的解释,不是针对谁的,这段时间官府查的严,所有客栈都要查。

  继祖大方给查。一个当官的看了大家的路引,没问题,又问从哪来到哪去车上是什么等等。继祖都一一回答了。几个当兵去查车子,翻捡一通,没有可疑的。

  那个当官的指着余牛娃说:“这人的口音有些怪,不是蜀地人吧?”

  继祖让余牛娃过来,给当官的解释:“我爹在西北的平安县当县令。他是平安县一孤儿,我爹见他可怜,我又正好差个小厮,就收了他。”继祖见提到“平安县”的时候,那当官的没什么反映,放心些。

  当官的就问余牛娃些问题。余牛娃正学蜀地话,学得不地道,跟西北话绞在一起,腔调怪怪的,不仔细听,还听不懂。

  当官的听的不耐烦,见余牛娃老老实实的回话,继祖他们又没有可疑的,便带人离开了。人走后,继祖看了眼余牛娃一眼。呵呵,人都走了,脸上还是一副老实加不明白的样子。戏做得真足啊!

  一路上遇到好几拨检查的,各种来头的,也不知真假。进入河北境内更甚,有时竟然同时两拨人查。被查得多了,继祖做出副不满的样子来,也不怎么配合,还打了平安侯府的名号来。那些人查还是照样查,只是客气些了。

  继祖还跟其他人打听,他们也说一路上查得紧,越靠近越京城越严。以前从来没有过,纷纷猜测是不是京城出什么事了?大家怕惹祸上身不敢多说,有些不是必须进京的,都掉头回家了。继祖是必须进京的,做出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离京城两三天路程的时候,继祖带人住店。定房的时候,掌柜的先说了,这些日子店里不太平,时常有贼,若是丢了东西,他可不管。还说了,不止他家,好些客栈都如此。

  吴平就问了:“你们就没报官?”

  掌柜的苦着脸:“报了,没用。店里的伙计和衙役守了两晚,照样进贼。连贼影子也看不到。”

  齐大看继祖:“大少爷,这怎么办?”

  继祖说:“能怎么办?这么晚了,去下一个县城是来不及了。露宿外头照样不安全。这样,把值钱的东西都放到我屋里来,我们换班守着。”又问掌柜的:“贼人可有伤人?”

  掌柜的说:“那没听说,只说是贼人厉害得很,飞檐走壁的,若不是丢了东西,都不知道有贼。”

  “那就好。值钱的放到我屋里,我们整晚守着。其他东西放车上,各位大哥们也辛苦些守着。若遇到强抢的,就让他抢去,保命要紧。等回去,我好好谢各位。”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