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唐朝从来不淡定3·千夫莫挡武则天最新章节 > 唐朝从来不淡定3·千夫莫挡武则天TXT下载
错误举报

第五十一章 女皇帝大胆进贤才 李尽灭疯狂闹东北

  武则天看着这个曾经建议把明堂修成草屋的王求礼,由衷地敬佩了一下。她下令不再捐款,事实证明,国家还是很有钱的,国库快空了,但拿出军国储蓄,足够军队好吃好喝无数年的,捐款的事作罢。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秋,吐蕃进犯临洮,王孝杰被任命为肃边道行军大总管领兵征讨。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春,王孝杰迎来了他的搭档,肃边道行军副总管娄师德。两人一起配合,向吐蕃发起了挑战。

  三月,唐军与吐蕃论钦陵、论赞婆兄弟大战于素罗汉山(甘肃临洮界),唐军大败而归。战后,武则天免王孝杰为庶人,贬娄师德为原州员外司马。王孝杰和娄师德的命真不好,刚建成一个组合就沦为了废人。

  命好点的娄师德成了原州(甘肃平凉)员外,属于边陲地域,编制以外的小官的司马。此任一般是刺史的佐官,实际上屁都不是。

  娄胖子慢吞吞地走去官署办迁移手续,他问管事的:“我这是贬哪儿去了?”

  “原州员外司马。”

  娄师德早就做好了该有的心理准备,但听到这里,他还是差点晕过去,大惊道:“啊!官爵全没了?!”

  “是啊,没得很彻底。”

  想了七秒钟,娄胖子咽了口唾沫,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也好,也好!”(亦善,亦善!)于是拿起官牒,抖了抖屁股,慢吞吞、乐呵呵地走了。

  <strong>试官</strong>

  武则天对贬黜这些以一当十的好官还是很有心理准备的,早在长寿元年(公元692年)的一月,她就搞了一套毁誉参半的“试官”制度。

  何谓大手笔?何谓破天荒?

  武则天告诉你,只要你是地球人,只要你能考中大唐举人,不管你长成什么样,活了多大岁数,你一定可以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并根据面试的成绩试做比较恰当的官。这一年的春天,全天下的举人济济一堂,武则天亲自把关,将举人分成了几类。要知道,在唐朝,能考中举人的多数不是书呆子。

  他需要有论策的能力和丰富的知识量,还要在朝廷老臣的考察下杀进决赛。于是我们看到,那些面试成绩优秀的同学,被安排到了凤阁舍人、给事中的优质岗位上,稍差点儿的,就去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

  此举引起轰动,天下秀才、举人无不欢呼,纵然武则天杀人不眨眼,可面对优厚的待遇,高贵的品质,谁在乎以后会发生的事呢?有些书生很会装蒜,他们一边对当官怀着向往的心情,一边作诗表达自己对试官制度的恶心,同时严厉指责武则天的过失。有一首诗,单道试官的人员庞杂,其中有四句:

  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欋推侍御史,碗脱校书郎。

  翻译版:

  天朝官员真是多,一车一车又一车。

  补阙拾遗侍御史,一人一滴成大河。

  有个举人,真是闲得五脊六兽,见人家作诗好玩,他给接上四句:

  评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

  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

  翻译版:

  评事从来不读书,博士不出好文章。

  存抚使,脸又长,瞎眼全怨圣神皇。

  事实证明,该举人纯属没事儿找抽型选手,竟然辱骂皇帝,于是,有一名叫纪先知的御史,上书把他弹劾了。罪状是诽谤朝政,要求在朝堂上打他大板,然后再去付法。武则天让御史朗诵一遍,听完,她哈哈大笑,对纪先知说:“你说你们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你们自己不烂,还怕别人说吗?”

  试官者中义愤填膺者,纷纷咽了一口苦水。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腊月(其实是上一年的腊月),武则天终于出发了,趁着天下无事,她要去嵩山封禅。封中岳嵩山为神岳,大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浩大的队伍路过的地方,正是嵩阳地段,于是,嵩阳就改名,成了登封县。

  封禅后,武则天下令免除百姓一年租税,尊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黄帝,灵妃为天中黄后,夏启为齐圣皇帝,夏启母亲为玉京太后。

  武则天对嵩山情有独钟,主要原因在于,泰山道家更为兴盛,嵩山佛家更为兴盛,而且嵩山是天下中心。作为一名弥勒佛的转世身,她自然会选择封禅嵩山。为了纪念这一奇异恩典,许多年后,武则天给嵩山神写了一封信,全信字数虽少,但纯金打造,她派人投到了嵩山的隐秘地带,信件的主要内容如下:

  “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发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这封金简信,在嵩山消失,一千多年来音讯全无,本不该有文字记载。历史真相的揭开,往往缘于偶然间的发现。谁都不知道这封一斤重的大片金简落到了哪个角落,直到一千二百八十六年后的一九八二年五月,登封县(那时还是县)一位山上采药的农民突然在石头缝中发现了一大片金子。它被丢在了峻极峰北侧的某个地方,金简现在被河南博物馆收藏。

  这块金简便成了她流传后世的唯一一件文物(武则天墓暂时未开)。

  有一个比较奇特的人,他跟随武则天封禅嵩山后,并没有回到朝廷,而是隐居在了山林之中。

  他是武周王朝的左千牛卫将军,太平王,名叫武攸绪。

  和武承嗣、武三思不同的是,这位太平王实在不爱揣测武则天的圣意,也不太会拍马屁。和武攸宁不同的是,他的确有真才实学,可惜恬淡寡欲,虽说是风流倜傥,却从来不愿意跟朝廷里头的权臣说话。武攸绪隐居在了嵩山,这是他的智慧。他知道,武承嗣的下场绝对不会好;他也知道,与其眼睁睁看着未来武家满门的不幸,还不如找个山林野景,和喜爱人,做快乐事,自由自在地过一辈子。

  这就是我的梦想,有什么不好吗?

  武承嗣告诉他,这样真的很不好,因为武则天时常派人去监督他,看看他有没有谋反的意思。可后来,负责乔装打扮成樵夫的人到了嵩山,却看见一个草民打扮的人,在山岩谷溪之间尽情游乐。冬天的时候,他就在茅草屋里头读书,夏天就在林下石室安歇,石室之上,常有清泉流过,在室门外落成一道雨帘。

  武则天认为,这个武攸绪的确奇特,赏赐诸王的时候,顺便也赏赐了他。可武攸绪似乎不领情,他将宝贝和器玩扔在石室,从来不去看一眼,很久之后,那些东西被灰尘蒙满。武攸绪的智慧,会在若干年后显现,他才是真正的智者,大智若愚的智者!

  <strong>契丹和突厥</strong>

  吐蕃不安宁,北疆也不太平。有人非要认武则天当娘,那人便是突厥的现任领袖阿史那默啜。

  为了认娘,默啜还献上了自己的大礼,将原东突厥所有将士,河西所有土地全部奉还。武则天着实感动了一把,为了表彰该同志,她派豹韬卫大将军阎知微、左卫郎将摄司宾卿田归道册授默啜为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

  这个时候,契丹造反来得正凶,契丹也很不幸,因为摊上了营州都督赵文翙,一个刚愎自用、性情残暴的家伙。

  契丹年景不好,赵文翙不予开仓赈济,还把契丹的酋长当孙子使唤。营州契丹人,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大怒,他们认为,武则天能这样对待他们,实在让人心寒,不报仇雪恨,就算不得爷们儿。

  于是,他们领兵攻陷营州,杀死赵文翙解恨。

  李尽忠、孙万荣二人的举动让武则天十分愤怒,她派遣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位将领,率领几十万大军前去征讨。

  为了安慰群众受伤的情绪,特派春官尚书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河北北部)安抚大使,姚璹为副使,同时防备契丹偷袭。为了安抚自己受伤的情绪,武则天下令给造反者改名。李尽忠更名“李尽灭”,孙万荣更名“孙万斩”。

  契丹的发展很是迅猛,营州反军因受够了赵文翙,同仇敌忾,四下攻城,所向皆下。不日间,营州反军就已经扩大为了数万大军,进围檀州(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唐朝方面来人了,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率领先锋突击队杀了过来。

  对于刚刚自称“无上可汗”的李尽忠来说,到底为谁尽忠实在很成问题,想到最后,他想明白了。人,一定要为自己尽忠。张九节大呼李尽灭的名姓,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从檀州将反军撵了出去。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八月二十八日,硖石谷(河北迁安)。

  契丹上演了一出诡诈的阴谋,契丹牢狱,几百名唐兵俘虏。听说唐军来袭,李尽灭同志有点慌乱,他只能让狱卒哄骗这些唐兵说:“我们的家属,饥寒交迫,活不下去,这才起来反抗,等唐军来了我们就投降。”

  狱卒说完,就有人下令把他们全部拉出去。几天没吃饭的唐兵发现,眼前有人亲切地送来了糟糠煮的粥。李尽忠出现了,他和蔼可亲地对他们说:“我养你们没粮食,杀你们又不忍心,你们走吧!”

  唐兵竟然就这样被放走了,他们披星戴月地跑了百里地,来到了幽州。

  唐军信任了逃出来的俘虏的话,大军很快就进军到了黄麞谷,一幅辛酸的画面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道路上,有老弱前来拜会、投降,路边上尽是些老牛瘦马。曹仁师大笑,他一眼便看出这是李尽忠搞的鬼,他骑上马,率领三军往前追去。此时,反军已经等在设好的陷阱旁很久了。

  张玄遇、麻仁节率领的骑兵冲锋在前,却被突然出现的伏横阻挡,回旋之际,又突然杀出一彪人马,扬起奇形怪状的东西(飞索),将唐兵将领生擒住了。张玄遇、麻仁节等人都被活捉,唐军被几万契丹大军围困,死伤殆尽。

  李尽灭拿到了军印,伪造了一份官牒,让身为俘虏的张玄遇等人签名,发给唐军总管。官牒上是这么写的:官军已经破贼,如果杀到营州,他们的军将都已经被斩,我们的兵可就没功了!(官军已破贼,若至营州,军将皆斩,兵不叙勋!)

  唐军总管收到信息,果然中计,他们立刻起程,昼夜兼行,寝食不顾地往营州方向杀去。事情到了这里,不得不佩服武则天取名的艺术性。李尽忠不愧为李尽灭,他果然就把武则天的部队全部剿灭了。

  到了九月,眼见北征军全军覆没,武则天让人出主意。

  有人出来说:“武周不是囚犯多么?不如把囚犯和骁勇的家奴征发起来,由官府出钱买下,出击契丹。”

  武则天赞许地点了点头。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