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松语文学 > 其他类型 >国学小百科书系·唐诗小百科最新章节 > 国学小百科书系·唐诗小百科TXT下载
错误举报

名篇赏析 雁门太守行/李贺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古题,多写边庭征战之苦。中唐时期战争频仍,一是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一是与各地藩镇的战争和藩镇之间的战争。一方面,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方面,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博取功名的机会。

  李贺希望有这样的机会,他在《南园》诗中写道:

  虽然老天没有给他机会,他只能感叹:

  但是却并没有泯灭他的希望:“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赠陈商》)他盼望着有老天开眼的一天。

  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既是对时事的咏叹,也是理想的申诉。

  诗的一开头,气魄就非常大,“黑云压城城欲摧”是比,表面上看,写的是气候,浓黑的乌云低压,就像要把城墙都压垮了一样。但这里的“黑云”,比喻的是敌军铁骑扬起的灰尘和不可一世的气势。这个比喻非常精彩,已经成为经典名言。

  第二句一出,立刻就扫去了人们心中的压抑与阴霾。“甲光”,指守城唐军的甲胄,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闪耀。

  三、四两句写战场景色。秋天本来就是万物肃杀的季节,更何况充斥天地的是无尽的号角声。在一片暮霭之中,边地的云山都变成凝重的紫色。

  五、六句写出战,也有人说是援军。这里说到“易水”,不一定实指其地,而是借用荆轲易水饯别时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志。

  最后两句,看似老生常谈,却是全诗主旨。边庭的将士为报国恩,不惜“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何尝又不是李贺的愿望。

  这首诗是古体,用词用韵都比较自由。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